?

民間雜技團體經營困境及紓困對策
——以吳橋縣民間雜技團體為例

2021-12-01 10:28河北省吳橋縣政協委員會
雜技與魔術 2021年1期
關鍵詞:雜技團體藝術

文(河北省吳橋縣政協委員會)

吳橋雜技在縣民營雜技團體演出市場中占有很大份額,民營雜技團體演出形式靈活,不辭辛苦,對繁榮城鄉居民文化生活,促進雜技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目前民營雜技團體仍然存在經營困境,本文試做分析并給出紓困對策。

一、民間雜技團體經營存在四大困境

1.經濟體量較小,缺少龍頭企業

一是缺乏再投入資金,限制了快速發展。不少雜技團體負責人缺乏市場開拓力,存有“小富即安”思想,唯恐貸款融資承擔風險,不肯投資再生產,很難擴大規模和實現多種經營,缺乏市場競爭力。

二是盈利模式單一,收入不穩定。民間雜技團體主要運營模式是合同演出,而且還集中在國內低端市場,如在國內景區、影視城、城市公園及游樂場所駐場演出,參加企業慶典活動,甚至到鄉村紅白事上演出等,賺取有限的人工費。當前,雜技團體市場競爭激烈,加上新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收入極不穩定。

三是缺少龍頭企業,整體帶動力較弱。目前,吳橋縣獲得登記注冊的民營雜技團體96家,資產超千萬元的有5家,年收入過千萬元的沒有,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還不夠。

2.節目質量一般,缺乏研發創新

一是傳統節目仍占主流。吳橋民間雜技團體表演的多是傳統節目,編排觀念落后,包裝手法陳舊,忽略節目的整體藝術效果和觀賞性,沒有智能科技資源的支持,缺乏具有獨立IP的創新節目,難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演出節目融合度差。雜技表演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視聽形象總體的提升,要重視節目的表演、燈光、服裝、配樂等元素,甚至吸納音樂劇、舞蹈等其他姊妹藝術的精華,才能使雜技表演走向多元化。雜技團體現有演出節目與服裝、道具、舞臺、舞美、音樂、燈光、高科技及其他姊妹藝術結合度差,只是簡單的單體節目展示,團體在節目開發創新、配套設施等方面投入少。

三是創新持續性不夠,缺乏精品節目。雜技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多數民營雜技團根本就沒有創新和精品意識,新上的雜技節目大多是抄襲、拼湊的,創新動力不足,市場競爭力較弱。

3.教育不夠均衡,演員素質偏低

吳橋縣的雜技教育整體上在國內處于先進地位,既有著名的雜技學?!颖眳菢螂s技藝術學校,也有縣職教中心雜技培訓專業,還有多家民辦雜技學校,一些雜技團體也培訓自己的學員。全縣約有專業教練82人,在校(團)學員約1100人。相比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和縣職教中心的環境與教學水平,其他雜技學校和民營雜技團體的設施較為落后,一些小雜技團體甚至在露天訓練,訓練水平參差不齊,訓練方法不科學,導致演員的藝術生命短暫、低齡化嚴重。私立雜技學校和民營雜技團體沒有設立文化課,雜技演員文化知識水平普遍較低。

4.忽視宣傳策劃,缺乏市場開拓

藝術產業的營銷已被廣大演藝團體逐漸重視。吳橋雜技要想在國內、國際重要演出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宣傳與策劃尤為重要。如今,人們選擇文化消費產品的范圍更加廣泛,文化消費渠道趨于多元化,雜技演出新渠道,如小劇場、茶館等休閑娛樂場所的開發方興未艾。吳橋縣的民營雜技團體運營管理理念陳舊,公司化管理程度低,不太注重宣傳策劃,缺乏市場營銷。

二、實施紓困對策,促進民營雜技團體健康發展

1.強化政府引導,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

一是政策支持。將全縣雜技學員納入縣職業教育體系,實行統一管理,為雜技學校派遣教師,免費教授文化課,提高雜技學員文化水平,并積極爭取國家教育補貼政策;實施雜技人員政府津貼動態化管理,定期考核更新;在縣拔尖人才中增加雜技人才比例,鼓勵更多人從事雜技藝術創新;安排民營雜技團體參與文化下鄉活動;組織民營雜技團體參加國際國內雜技藝術節、文旅產品交易會、文旅商品博覽會,到外地考察學習,開闊雜技從業人員的視野和胸襟;舉辦高級別的雜技藝術家懇談會、培訓會。

二是資金投入。用足用活全縣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鼓勵民間團體研發創新節目、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比賽、做大雜技產業;積極爭取上級“非遺”保護、國家藝術基金、文化下鄉資金等專項資金,有計劃地對有一定影響和規模的雜技團體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雜技團的設備設施,加強雜技學?;A建設,給老雜技演員發放補貼,對在中央、省級電視臺亮相或參加國際、國家級比賽的團體和個人給予獎勵。

三是重點扶持。文化產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并將成為未來社會經濟新的增長點。選擇1—3家基礎較好的民營雜技團體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團體負責人解放思想,拓寬經營項目,積極參與雜技旅游項目、“非遺”展示等項目的開發建設。

2.樹立精品意識,實施雜技節目創新工程

一是通過雜技高層論壇或雜技理論研討會形式,組織全縣雜技團體負責人進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二是由縣藝術研究所牽頭舉辦雜技理論研討會,邀請專家對雜技團體問診把脈,根據雜技團體現狀,量身制訂節目培訓和藝術提升計劃。三是積極推進雜技藝術融合發展。雜技節目要借鑒戲劇、舞蹈、音樂的藝術元素,加大雜技劇與姊妹藝術融合力度。四是要注重包裝。民營雜技團從演員的服裝造型、場景的設計、燈光的設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和國內外知名的雜技專業團體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還需要加大投入和提高。五是賦予雜技節目新的文化內涵。文化是雜技節目的靈魂,當前觀眾不滿足于雜技節目的驚險奇特,更喜歡雜技節目與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結合,帶來深層次的文化感受和體驗。

3.提高教育水平,實施雜技人才培訓工程

一是要充分發揮縣雜技教育聯盟作用,整合全縣雜技教育資源,實現與國內高校的對接。二是要建立教練交流機制,統一教材和教學,使訓練科學化、標準化,更加注重演員基本功訓練,延長雜技學員演藝生命。三是要加強文化課教學管理。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民間雜技團體開設文化課情況的檢查督導。民間雜技團體學員可以集中到縣職教中心學習,提高文化水平。四是組織雜技“非遺”傳承人通過講課、授徒、教學等方式,促進雜技技藝傳承,確保雜技“非遺”后繼有人。五是培養編導創意人才。吳橋不缺乏優秀的演員,而是缺乏優秀的編創人員,各類雜技學校應積極發展導演、編劇、舞美、燈光等多種教育,豐富教育內容,培養高素質的編創人才。六是加快雜技進校園進度。雜技進校園活動要在增加雜技教練、培訓體育教師基礎上,增加小學生雜技訓練科目和訓練課時,為全縣雜技事業培養后備隊伍。

4.加大宣傳力度,實施市場營銷策劃工程

一是有關部門建立雜技精品節目數據庫和優秀雜技人才庫,將雜技團體的精品節目和優秀人才都收錄其中,作為基礎數據管理。二是建設縣級雜技營銷宣傳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融媒體,擴展宣傳渠道,加大營銷覆蓋面,對優秀演員、精品節目、優秀團體,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推介,不斷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加強學校、團體、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雜技大世界需要節目首先要在本縣團體精品節目數據庫中選擇。四是聘請現代企業營銷經理人,提升駕馭市場的能力,幫助簽訂演出合同,留住優秀雜技演藝人才,避免相互拆臺和惡意競爭,促進民間雜技團體的健康發展。五是積極利用外國友人和雜技留學生的人脈,努力開拓海外演出市場?!?/p>

猜你喜歡
雜技團體藝術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空中雜技師
看雜技
中國隊獲第59屆IMO團體總分第三名
紙的藝術
老鼠演雜技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制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