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市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氣象服務措施

2021-12-01 12:04王首智杜平萍周建東陳麗楠
智慧農業導刊 2021年21期
關鍵詞:洪澇冰雹氣象

王首智,杜平萍,周建東,陳麗楠

(1.吉林省臨江市氣象局,吉林 臨江 134600;2吉林省遼源市氣象局,吉林 遼源 136299;3.吉林省東豐縣氣象局,吉林 東豐 136300)

農業生產是在自然氣候環境下產生的社會和自然的生產過程,農業生產各個環節與天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在農業生產中,因天氣異?;蛱鞖庾兓斐傻霓r作物減產等行為,稱之為農業氣象災害。對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需要氣象部門對災害性天氣加強天氣監測預警和氣象服務工作,并根據不同氣象災害發生規律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將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進而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1 臨江市主要氣象災害特征

1.1 暴雨洪澇

自1995年以來,臨江市因暴雨洪澇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5.27億元;2004年往后,暴雨洪澇都給臨江市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僅2010年因暴雨洪澇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了25.98億元。臨江市地處長白山南麓,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山峰林立,溝谷交錯,地勢東高西低,河流眾多、坡降大,對于海拔較低,河網密度大,且在山區溝谷中的區域,對于降水強度的增加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容易出現洪澇,屬于暴雨洪澇的高風險區,尤其以鴨綠江沿線受暴雨洪澇的危害最為嚴重;其次則是花山鎮、鬧枝鎮災害最為嚴重;其他地區出現暴雨洪澇的概率相對較低。而山區河谷地段也時常會有暴雨洪澇出現,以樺樹鎮西大川村和西南岔村受其的危害最為嚴重。臨江市暴雨主要在每年的6-8月份,8月出現頻率最高,將近全年暴雨次數的44%;7月次之,占30%;5月最少,只有3%左右。1953-2010年這段時間內,臨江市共有18年夏季出現洪澇災害,占31%。

1.2 干旱

干旱是水分供求或收支失衡而導致的水分短缺。干旱災害的主要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危害十分嚴重,同時還涉及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以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臨江市降水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1988-2009年這段時間內則表現為持續高溫期。由于干旱災害頻繁出現,對臨江市水電、農業、林業、特產等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在1997-2009年間,有8年因干旱災害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高達8 100萬元。在1953-2010年這段時間內,臨江市春季和夏季干旱發生頻率均為31%左右,秋季干旱出現頻率為37%,且以秋季干旱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

1.3 冰雹

臨江市平均每年冰雹災害出現次數為2~3次,最多年份的冰雹災害則超過了10次,且主要出現在每年的春末、夏季和秋季。大部分年份冰雹災害的危害范圍較小,但是破壞力卻極大,需要引起注意。僅2006-2009年間,臨江市因冰雹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 940萬元。結合臨江市每年4-10月份冰雹天氣發生規律,不難發現,6月份冰雹災害出現頻率最多,其次是5月份。冰雹主要出現在13~18時這段時間內,同午后氣溫較高、熱流對流增強、不穩定能量增加有很大的關系。強對流出現的過程中,大都伴隨著冰雹、雷電、大風、強降雨等氣象災害。實際上,由于下墊面以及氣候變化等對局地天氣的影響,冰雹活動路徑可能有一定的規律,根據1953-2010年氣候資料研究,影響臨江市的冰雹災害路徑主要有2條:花山鎮-臨江-四道溝,松樹鎮-樺樹鎮-螞蟻河鄉。

1.4 低溫冷害

結合1953-2010年臨江市氣象統計資料,20世紀60年代臨江市平均每4-5年才有1次低溫冷害出現。進入到21世紀后,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現象不斷加劇,臨江市的階段性低溫、障礙性冷害、延遲性冷害則頻繁出現,每年均有可能出現,或者是一年內重復出現,且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從1994年以來,臨江市因低溫冷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 300萬元。臨江市低溫冷害有春、夏、秋三季持續出現,還有兩季或一季的氣溫偏低,會導致水稻產量下降61%左右,玉米和大豆減產則達25%左右。

1.5 雪災

在2007-2010年這段時間,臨江市因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1 445萬元。臨江市大雪天氣主要出現在春季和初冬這段時間內,春季集中在冷暖空氣活動頻繁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而初冬則分布在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

2 臨江市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1 暴雨洪澇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洪澇災害出現的過程中,會對土壤結構產生破壞,折斷農作物莖稈。若是農作物被洪水淹沒,由于土壤氧氣不足,作物體內會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等有毒物質積累,對作物的根系發育產生抑制,嚴重的情況下則會出現爛根,阻礙作物新陳代謝的正常開展,甚至是引發作物死亡。若是農作物長期處于陰濕的環境中,很容易出現病蟲害,進而造成農作物減產,嚴重的情況下則會出現絕收。

2010年7月31日,臨江市全區域集中連續降下特大暴雨,4 h之內降雨約150 mm,鴨綠江干流及大小支流水位暴漲,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導致房屋倒塌,人員傷亡,農作物被淹,堤防護岸上水、橋梁損毀,大多數工礦企業被迫停產,3條主干線的道路水毀中斷3 d以上,通信、供水、供電多處中斷,市區停水長達120 h以上。全市有13個鄉鎮(街)46個村、167個自然屯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和泥石流災害,受災人口達6.4萬人,據不完全統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5億元,是有史以來遭遇到的最大的洪水,損失也是有史以來最慘重的。

2.2 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若是春季出現干旱,此時恰好是大田作物播種、出苗期,若是第1次透雨出現時間較晚,土壤因蒸發速率加快,西南大風頻繁出現,會使氣溫快速上升,再加上底墑不足,不利于春播工作的正常開展。夏旱往往出現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此時臨江市溫度較高,農作物則處于抽穗開花期,對水分的反映較為敏感,若該階段的降水量較少,會對抽穗和穎花發育產生影響。若是秋季出現干旱,此時恰好是大田作物灌漿成熟階段,干旱少雨天氣的出現會對籽粒飽滿度產生影響,糧豆產量受其的危害較大。

2.3 冰雹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冰雹是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劇烈氣象災害,其影響范圍小、持續時間短,但是來勢兇猛,對農業生產有較大影響。臨江市農業生產全發育階段均有可能遭受冰雹災害的侵襲,雖然冰雹災害面積比暴雨洪水小,但是卻有較大的破壞力。若是春季出現冰雹災害,可能會使幼苗被扼殺在襁褓中。夏季的冰雹災害則會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出現倒伏,輕則會導致葉片被砸傷,重則會將莖稈砸斷,再加上地表溫度下降幅度較大,會導致農作物遭受冷害,對于根系正常生長發育極為不利。若是秋季出現冰雹災害,會導致豐收在望農作物出現不同程度的傷情。

2.4 低溫冷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臨江市水稻延遲型冷害和障礙型冷害都曾多次出現。臨江市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若是有嚴重的春寒或倒春寒天氣出現,往往會與春濕同時出現,增加了農作物播種難度,進而導致農作物播種期推遲,或者是已經播種的地塊,尤其是低洼地,很容易出現粉種而毀種。水稻插秧期推遲,秧苗極易滋生病害。若是6月上旬到7月上旬出現低溫,此時恰好是農作物營養生長和幼穗分化關鍵期,低溫會阻礙農作物生長發育,使得幼穗分化不良,進而對后期產生造成嚴重影響。若是7月中旬到8月上旬出現低溫,此時是農作物孕穗、抽穗和開花的關鍵期,會造成花藥發育不良,授粉不佳,進而出現禿尖或空粒,屬于障礙型冷害。若低溫冷害出現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此時恰好是作物灌漿成熟期,低溫會導致農作物貪青晚熟,霜前不易成熟,進而出現嚴重減產。

2.5 雪災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實際上,設施農業受大雪災害的影響較大,尤以蔬菜大棚最為明顯。若是降雪持續時間較長、積雪深度過厚,會使大棚內溫度和透光性有不同程度地下降,進而阻礙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持續性低溫天氣的出現,會造成大棚蔬菜、露地蔬菜遭受凍害,用來早春栽培的幼苗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傷、凍死。連續低溫雨雪天氣的出現會導致大棚蔬菜管理難度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大棚損壞嚴重,會對蔬菜的供應量產生影響。

3 農業氣象服務措施

3.1 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對于臨江市氣象部門來說,應不斷提升區域內氣象災害監測能力,特別是在氣象災害頻繁出現的鄉(鎮)、村屯適當加大區域自動氣象站建設密度,以進一步完善次生災害、衍生災害綜合監測網絡,并將致災要素和災害線索及時找出,不斷增強農業生產過程中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

另外,還要根據臨江市季節時令,對天氣變化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并選擇科學方法對大氣環流背景形勢進行全面分析,加強上下游聯合會商,及時會商研判,不斷提高預警發布提前量;同時還要與監測到的農業生產區域小氣候變化情況進行結合,以期為社會大眾提供不同種類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

3.2 建立聯合防災減災機制

為了將臨江市境內氣象、農業、國土、林業、水利等部門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應盡快構建起部門聯動機制,對氣象防災減災預報預警工作不斷進行強化,不斷提升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不斷推動預報預警工作的順利開展??稍谂R江市形成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各部門聯動、廣大社會群眾共同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新格局,以完善基層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各部門間的防災減災和災害預警信息需實現共享,對現有各部門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構建起自然災害聯合會商機制,根據臨江市農業生產實際,積極開展直通式預報預警信息服務,不斷增強防災減災的精準性水平;通過分析臨江市各種類型氣象災害發生發展規律,借助于現代化的觀測儀器設備加強氣候監測,以第一時間監測到氣象災害;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并且在臨江市境內積極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可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防災減災應急演練工作,以促進當地農業生產工作可以順利推進。

3.3 不斷完善農業氣象災害防御機制

臨江市氣象部門可對現代信息技術和氣象科技進行充分利用,通過構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氣象災害監測和預警系統,不斷增強對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報水平,以提升災害性天氣發生時間、地點和強度的預報精確度水平;進一步提升氣象為農服務和應急保障能力,盡快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并對氣象災害發布平臺不斷進行完善,以凸顯農業氣象災害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覆蓋率,進而為政府部門開展組織指揮救災和農民自救互救等提供科學依據。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特色產業區、農業示范基地和作物主產區等加大專業氣象監測站布設,以對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和局地氣候變化進行研究,增強高效和特色農業生產的科學化水平,將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3.4 保護農業生產產量,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受干旱災害的影響較大,干旱災害出現過程中會造成土地和農作物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水,延緩了農作物生長速度,嚴重的情況下則會造成農作物減產或者絕收。適當進行人工增雨(雪)作業,來增加土壤墑情,并且增加了有效降水量,緩解了旱情和冬季農作物的凍害面積,同時還能起到了保暖作用,對越冬病蟲也起到抑制作用,可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有效改善。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氣象人員來說,需全面認識到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并結合實際農業生產需求,對農業氣象工作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人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氣象服務。因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業務人員應結合天氣變化多次進行農情調查,及時采取科學有效地氣象服務措施,始終要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自身的工作準則,始終圍繞氣象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和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奮斗目標,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猜你喜歡
洪澇冰雹氣象
洪澇造成孟加拉損失25.4萬噸大米
近54 年貴州省洪澇災害時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氣象樹
冰雹是冰的,卻為何出現在夏天
專欄:紅色氣象 別有洞天
盛夏冰雹
大國氣象
夏日冰雹
呼倫貝爾2016年年度氣候變化特點分析
排水設施管理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