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現狀分析

2021-12-01 12:04宋鳳鳴邢繼東
智慧農業導刊 2021年21期
關鍵詞:菏澤市儲存農作物

宋鳳鳴,邢繼東,馬 靖

(1.菏澤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 菏澤 274000;2.菏澤市牡丹區李村鎮農業農村技術服務中心,山東 菏澤 274000)

菏澤市每年秋收都會產生大量的秸稈,重視菏澤市的秸稈利用和環境保護是十分關鍵的,菏澤市的農戶應該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性。菏澤市的農戶面對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如果科學處理,進行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就能減輕對菏澤市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創造收益。如果任由菏澤市的農戶肆意處置,不但不能創造收益,還會繼續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菏澤市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不但可以發現菏澤市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還可以對菏澤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農戶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貢獻。

1 菏澤市農作物秸稈處置現狀

1.1 秸稈產生和綜合利用情況

菏澤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糧食產區,農作物秸稈以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為主,另外還有花生、棉花、大蒜、蘆筍等的秸稈。為加快推進全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工作,緩解秸稈廢棄和焚燒帶來的資源浪費及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根據《山東省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菏澤市針對秸稈的綜合利用全面推行“五化”方案,即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初步形成秸稈“五化”并舉的綜合利用格局。

2021年,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項目建設以秸稈粉碎深耕(腐熟)還田為主,大力開展收儲體系建設,支持秸稈利用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根據各縣區初步統計數據,預計菏澤市秸稈產生總量約為1 100萬噸,可收集總量約為870萬噸,綜合利用量約為820萬噸,其中直接還田量約為730萬噸。

1.2 項目實施工作推進情況

2021年,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項目共投資7 109.51萬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3 114萬元、縣區配套資金3 995.51萬元,重點在定陶區、曹縣、成武縣和東明縣進行補助項目建設,項目共計劃進行秸稈深耕還田29.273萬畝、改擴新建秸稈收儲點34個、飼料青貯池24個、進行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比檢測440個點位。因受秋季降雨量大影響,部分計劃深耕還田的區域無法開展大型機械深耕作業,部分群眾擔心影響秋種,便自行進行了松土播種。截至目前,菏澤市已完成秸稈粉碎深耕還田23.88萬余畝,除定陶區任務剩余比較多外,另三個縣基本完成了深耕還田任務。目前有34個秸稈收儲點、20個飼料青貯池正在建設中,因秋季部分農田積水嚴重,導致玉米秸稈腐爛變質難以收集,影響了秸稈收儲、撿拾、打捆等作業,給青貯黃貯飼料帶來一定影響。440個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比檢測點檢測工作已完成。非項目縣區按照自定計劃開展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相關工作。

1.3 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方式

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是菏澤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修復退化土壤以及耕地培肥的主要舉措。當前,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方式,主要有直接還田方式和間接還田方式兩種類型。

1.3.1 直接還田方式

當前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的直接還田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耕層還田、翻埋還田和覆蓋還田。其中耕層還田和翻埋還田主要是運用機械的方式,把收割的秸稈進行粉碎,并且均勻地撒在農田里,然后通過翻埋和混拌方式進行處理,運用此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提升土壤的肥力,并且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地的物理性質。覆蓋還田主要分為整株覆蓋、秸稈粉碎覆蓋以及高留茬覆蓋三種形式。把農作物整株的秸稈或者粉碎的秸稈覆蓋在土地表面,能夠有效提升土地的肥力,同時能夠起到控制水土流失以及抗旱保濕的作用。

1.3.2 間接還田方式

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間接還田方式,主要是秸稈堆腐還田技術與應用。農作物秸稈堆腐還田的主要步驟是:首先,把農作物秸稈進行粉碎,并且集中收集堆放在空閑位置;其次,添加適量的水、尿素和腐熟菌劑,使其進行發酵;最后,等到秸稈完全腐熟后,把它們均勻地拋灑在農田里。農作物秸稈堆腐還田,屬于微生物主導的化學反應,通過微生物對農作物秸稈的腐殖化和礦質化作用,行成堆肥。此種方法的優點是腐熟比較快,制備方法較為簡單,能夠有效殺滅病菌并且產物的養分較為充足。

2 菏澤市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農戶對秸稈還田的認識不足

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推廣工作仍存在困難,主要表現在農民群眾對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長遠利益、社會效益以及利用新途徑等方面的認識還不夠到位,缺乏意識,沒有從產業化的高度出發。部分群眾不愿意為秸稈花費額外的時間和勞動力,群眾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是很高。

2.2 秸稈還田、離田、儲運成本高

目前,菏澤市各地區普遍存在秸稈還田、離田、儲運成本高的問題。農作物秸稈裝車之前必須在田間包裝,大部分普通農民家庭使用的是拖拉機,拖拉機的承重量并不能滿足對農作物秸稈塊的完整運輸,而且捆扎機的花銷是普通農民家庭無法支撐的,秸稈撿拾打包作業能力低,從而影響運輸進度,浪費大量時間。除此之外,捆扎后的農作物秸稈塊承受不住路上的顛簸,容易出現損傷,這也是導致運輸困難的重要原因。由于儲存和運輸系統不夠完善,收集秸稈的公司無法源源不斷地接收秸稈資源,導致進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過程容易中斷。秸稈儲存和運輸系統不完善是企業無法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秸稈收集儲存運輸系統對其今后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收儲點多為個體經營,資金回收周期長,難以籌措資金購買秸稈撿拾打捆機、摟草機、抓車、運輸車等基本設備。秸稈收儲設備每年只使用兩次,夏季收集小麥秸稈5-7天,秋季收集玉米秸稈7-10天,其他時間閑置。

2.3 秸稈還田農機農藝結合不緊密

目前,菏澤市農村還是以一家一戶的耕作模式為主,秸稈精細化腐熟還田機械深耕需要切碎、深耕,現有小型農機具不適應作業要求,需要大型農用機械,但是大型農用機械受小地塊的嚴重制約?,F階段土地流轉進行緩慢,有些農戶由于地塊小,大型深耕機械無法進行作業,造成有些農戶想耕卻沒法耕。

2.4 秸稈還田后,易出現病蟲草害

秸稈腐熟還田技術雖然對作物增產有很大的好處,但同時也不能忽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發現秸稈還田后作物的病蟲害比不還田處理時更嚴重,尤其是棉鈴蟲和紅蜘蛛的發生率更高。主要是由于大量農作物秸稈還田,耕地自身難以消化,超出了土地的承載能力,導致病蟲害增加,下一茬作物出芽率下降等不利影響。

3 解決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問題的建議

3.1 加強宣傳普及,提高農戶對秸稈還田的認識

在加強環保方面宣傳的同時,要積極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例如,發展秸稈食用菌,將秸稈轉化成水煤氣和沼氣等新能源,制成牲畜飼料。培養農戶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興趣,并建立信息服務中心,為農戶和農產品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而且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相對合適的區域,主動開發創造新型示范基地。新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應進行廣泛推廣,以實用新型技術為中心,使用易于理解的方法科普新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將新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理念傳授給企業和農戶,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和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技能,逐步把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轉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與此同時,應該重視新型技術人員水平的培養,派遣專業人員到農戶身邊進行科普,提升農戶對新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了解,從而增加當地農產品秸稈的綜合利用率。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農戶成本

一是對購買、使用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機械設備的群眾,政府要加大補貼力度,除了對農機購置進行補貼外,也要加大財政專項補貼,以減輕機手或農戶的負擔;二是對合理利用秸稈的企業實施獎勵,以實現秸稈利用的最大化;三是鼓勵引導科技創新。鼓勵各類經濟主體開發秸稈利用的新科技、新方法,政府可以給予必要的研發補貼和優惠條件。

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基本工作是秸稈的儲存和運輸,建立秸稈儲運基地是現階段的主要發展目標。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點觀察農戶合作企業的日常工作,對其工作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協助處理,同時帶領農戶將農作物秸稈運輸至正確的儲存點,提升企業和農戶之間的配合關聯性。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結合當地實際,根據地區特點,建立一個嚴密的農產品秸稈資源儲存運輸基地,并為該項目提供經濟政策幫助,確保農作物秸稈資源儲存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在進行農作物秸稈資源儲存運輸基地建設的同時不能忽略對企業收益的保障。在農作物秸稈資源生產規模大、不集中的地區,應該幫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企業投入資金建造秸稈資源儲存運輸服務點。與此同時,不能忽略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服務商對農作物秸稈資源儲存運輸基地建設的影響,培養發展該組織有利于完善秸稈儲存運輸基地,充分發揮農戶與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企業之間的協同處理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農作物秸稈資源儲存運輸成本,進而提高農戶和企業的收益。

3.3 加強技術指導,積極引進科技型人才

大力發展新型科學技術是推動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引進科技人才是提高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水平的根本途徑。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應該以發展科學技術為導向,注重秸稈產品多元化改革,保證以最佳效率生產目標產品,促成可持續的發展體系。一是繼續推廣普及保護性耕作技術,控制收割高度,加裝粉碎設備,提高秸稈肥料化利用率。大力推廣秸稈快速腐熟、精細化還田配合深耕等技術措施,著力解決秸稈還田過多造成的下茬作物耕種困難等問題。二是繼續推廣秸稈飼料化利用,鼓勵養殖廠(戶)利用秸稈制作青貯、氨化、顆粒飼料,降低養殖成本,促進農牧結合,延長產業鏈。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技術的升級需要從基本做起,在科技人才技術研發的同時必須開展大量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攻克問題并完成技術改進,舍棄落后的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技術,全力發展新型科學技術。第一,要提升秸稈資源能源轉化的技術水平,重點將農作物秸稈資源轉化為氣化燃料,提高秸稈氣化轉化率,同時建立農作物秸稈固體燃料技術中心,向外界展示農作物秸稈轉化煤的技術水平,提升農作物秸稈固體燃料的轉化率。第二,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轉化為農用飼料,大力發展秸稈資源微儲存技術,使用微生物降解農作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將其轉化為細菌蛋白,降低秸稈飼料轉化成本,提升秸稈飼料轉化效益。

3.4 科學秸稈還田,加強病蟲害防治

生病的秸稈一定不能直接還田,否則容易引發疾病。通常秸稈還田后,病蟲害往往會加重。尤其是螻蛄、蟒槽等地下害蟲,可以利用未成熟的秸稈繁殖提供食物。秸稈上的病菌和玉米螟等蟲卵也會進入土壤,增加越冬基數。因此,在秸稈還田前,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和50%百菌清500倍液噴灑秸稈殺滅蟲卵和致病菌。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我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大對農作物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重視,通過做好秸稈還田工作,能夠有效解決焚燒秸稈對環境的破壞問題,同時也能夠實現秸稈資源的再利用。作為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該直面秸稈還田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戶對秸稈還田的認識,使其積極地加入到秸稈還田的宣傳隊伍中,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猜你喜歡
菏澤市儲存農作物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儲存聊天記錄用掉兩個半三峽水電站電量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菏澤市木瓜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
菏澤市苗木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危險物品儲存和運輸安全
松鼠怎樣儲存食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