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衰弱評分與老年冠心病病人短期預后的關系

2021-12-01 09:42牛培英盧海龍王婧欣張丹丹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21年11期
關鍵詞:穩定型心絞痛數量

牛培英,盧海龍,王婧欣,張丹丹,李 雷

冠心病(CAD)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老年群體居多,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心血管病發病率逐年增高,老年病例的機體臟器處于衰退狀態,大多合并多種疾病,用藥種類繁多,治療難度大,而探尋病人預后影響因素能對病人臨床治療進行更好的指導[2]。既往研究[3]指出心血管病的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認知障礙、衰弱等,其中衰弱屬于多維度老年綜合征,它能明確病人對應激狀態的易損性,且可反映生理功能下降程度。有學者[4]發現,衰弱會增加心血管病病人的再入院率。臨床衰弱評分(CFS)是評價病人衰弱程度的重要量表,因考慮到衰弱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病者的預后,本次研究納入120例病例進行分析,探討CFS評分與老年CAD病人短期預后的關系,現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老年CAD病人120例,年齡≥65歲,均接受介入治療,治療前行CFS評分。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65~86歲,平均(74.49±6.90)歲;體質量指數18~24 kg/m2,平均(21.29±1.35)kg/m2;CAD類型:穩定型心絞痛5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42例,心肌梗死23例;病變數量:單支病變79例,雙支病變33例,三支病變8例;病變特點:分叉病變91例,三叉病變12例,鈣化病變10例,長病變7例;病變部位:左主干13例,回旋支27例,左前降支48例,右冠狀動脈32例;介入治療支架置入數量1~3枚,平均(2.21±0.27)枚;支架總長度15~68 mm,平均(40.38±10.24)mm;合并高脂血癥22例,糖尿病31例,高血壓27例;有吸煙史者25例。

1.2 診斷標準

1.2.1 CAD與冠狀動脈病變診斷標準[5](1)CAD:①經心肌標志物、心電圖結合臨床癥狀提示存在異常;②經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存在至少1支主要冠狀動脈血管病變,且血管狹窄超過50%;③存在明顯的心絞痛表現,或有陳舊心肌梗死史。(2)冠狀動脈病變:根據Gensini積分標準予以評價,狹窄≤25%計1分,狹窄在>25%~50%間計2分,狹窄在>50%~75%間計4分,狹窄在>75%~90%間計8分,狹窄在>90%~<100%間計16分,狹窄為100%計32分,根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積分之和對病變程度進行評價。

1.2.2 CFS評分標準[6](1)非常健康(1分):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規律運動,動機明確,且精力旺盛、充沛;(2)健康(2分):不存在活動性疾病,健康程度略微差于完全健康者;(3)合并需干預的疾病(3分):合并不適癥狀,但臨床控制較好;(4)亞健康(4分):行動變緩,未見明顯依賴性;(5)輕度衰弱(5分):部分依賴;(6)中度衰弱(6分):大部分依賴于他人;(7)重度衰弱(7分):嚴重依賴于他人,或疾病進展成終末期。根據CFS評分,將病人分成衰弱組,其中滿足(1)(2)(3)(4)項者納入無衰弱組,將滿足(5)(6)(7)者納入衰弱組。CFS評分<5分為無衰弱,5、6、7分分別代表輕度、中度、重度衰弱。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65歲;(2)診斷滿足上述標準;(3)入院前無介入治療史,入院后行介入治療;(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腎、腦、肺等臟器受損嚴重;(2)惡性腫瘤;(3)既往有精神病史;(4)拒絕接受衰弱評分;(5)病例資料不完整。

1.4 方法

1.4.1 介入治療方法 術前行雙聯血小板干預,經橈動脈路徑行冠狀動脈造影,并實施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置入術,給予肝素抗凝處理。觀察造影結果,如果左回旋支、左主干、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的動脈管腔內徑超過50%,則確定為冠狀動脈病變。記錄支架數量、病變性質、病變血管位置、支架長度等信息。若原支架內狹窄超過50%,或支架兩端5 mm內狹窄超過50%,則視為再狹窄。若再狹窄超過75%,并且伴有臨床癥狀,必須再次行血運重建。

1.4.2 分組方法 根據病人的短期(3個月內)預后情況,分成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將死亡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者(如泌尿系感染、嚴重出血等)納入預后不良組,將無事件生存者納入預后良好組。比較2組CFS評分,分析CFS評分對短期預后的預測價值。

1.5 觀察指標 比較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的CFS評分,并比較衰弱組、無衰弱組的臨床特征,包括疾病類型、病變數量、病變特點、病變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CFS評分對老年CAD病人短期預后不良的預測價值,確定曲線下面積(AUC)、最佳界值。

2 結果

2.1 120例病人的短期預后分析 在120例病人中,有28例(23.33%)預后不良,92(76.67%)例預后良好。在28例預后不良者中,院內死亡4例(14.29%)(其中心力衰弱1例,心源性休克3例),泌尿系感染9例(32.14%),嚴重出血5例(17.86%),上呼吸道感染10例(35.71%)。

2.2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的CFS評分比較 預后良好組CFS評分為(4.43±0.86)分低于預后不良組的(6.02±1.6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83,P<0.01)。

2.3 CFS評分預測老年CAD短期預后不良的價值 CFS評分預測老年CAD短期預后不良的AUC為0.704(標準誤=0.055,P<0.01,95%CI=0.597~0.811),最佳界值為5.475分,敏感度為77.10%,特異度為62.40%。ROC曲線見圖1。

2.4 CFS評分與疾病類型、病變數量、病變特點的關系 通過對病人進行CFS評分,提示無衰弱者79例,衰弱者41例,分別納入無衰弱組(n=79)和衰弱組(n=41)。2組疾病類型和病變數量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衰弱組不穩定型心絞痛、雙支病變與三支病變占比高于無衰弱組(P<0.01)(見表1)。

表1 CFS評分與疾病類型、病變數量、病變特點的關系[ n;百分率(%)]

2.5 CFS評分與病變部位及是否合并基礎疾病的關系 衰弱組和無衰弱組病變部位以及高脂血癥率、糖尿病率、高血壓率、吸煙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FS評分與與病變部位及是否合并基礎疾病的關系[ n;百分率(%)]

3 討論

有學者[7-8]發現,衰弱與CAD存在相同的發病基礎,這兩類病人均伴有低水平炎癥,通過對循環系統內炎癥因子表達進行檢測,提示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等表達均顯著上調,此外,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表達也明顯增加[7-8]。低水平炎癥可促進斑塊中脂蛋白激活,并且能下調肌肉質量,引起代謝異常,從而削弱機體對應激源的修復、抵抗能力,導致衰弱[9]。研究[10]表明在穩定型CAD的女性病例中,6年內衰弱發生率為5%~12%,與非衰弱者相比,衰弱者的身體機能明顯削弱,生活質量下降?,F階段,臨床針對衰弱的評估已有多種方法,但并未形成統一標準。CFS量表具有簡短、評分簡單等優勢,能反映衰弱病人的病理機制、生理機制變化情況,對衰弱的評價有重要意義[11]。

本次結果顯示,在120例病例中,短期預后不良率達23.33%,這部分病人可能因病情較重,并發癥風險高,逆轉難度大所致。通過分析病人的CFS評分,提示與預后良好者比較,不良者的CFS評分更高。通過繪制ROC曲線,發現CFS評分對老年CAD病人短期預后不良有一定預測價值。CFS量表主要用于評價衰弱病人的嚴重程度,在老年病科中適用[12]。它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衰弱病情進行分析,可重復性強,容易推廣。CFS評分對CAD病例的死亡風險具有預測價值,該量表可分析病人的行動狀態,行動狀態的變化則能反映活力水平,可用于對多器官系統功能進行評估[13]。本次結果確定了CFS評價病人短期預后不良的最佳界值,提示當CFS評分>5.475分時,預后不良風險更高。因此,臨床可將CFS評分作為評估其預后的指標。

通過分析無衰弱者、衰弱者的臨床特征,發現與無衰弱者相比,衰弱者的不穩定型心絞痛、雙支病變與三支病變占比增高,表明疾病類型、病變數量與CFS評分有關,這間接證實CFS評分能對病人預后進行預測。研究[14]認為衰弱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如內分泌系統、激素、免疫系統的變化均可能導致衰弱。此外,另有研究[15]提示,疾病類型、病變數量與CAD病人預后密切相關。不穩定心絞痛者發作時癥狀更劇烈,安靜狀態下也可發作,而病變數量越多,提示病變越嚴重,死亡風險更高[16]。

綜上,預后不良者的CFS評分較預后良好者明顯增高,且CFS評分對老年CAD病人的短期預后有一定預測價值,其評分可能受疾病類型、病變數量的影響。

猜你喜歡
穩定型心絞痛數量
統一數量再比較
頭發的數量
我國博物館數量達4510家
中西醫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6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6例
益氣養陰法治療穩定型心絞痛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35例
自擬方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4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