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具身情緒研究*

2021-12-02 18:50
醫學與哲學 2021年17期
關鍵詞:負性醫患情緒

劉 虹

在一個試驗里,420名被試者被安置于有5種呼吸道病毒的環境中,單獨或成對地隔離7天。結果表明,病毒感染率及發病率與負性情緒指標的上升呈顯著相關(分別為0.33和0.27),回歸模型分析亦顯示這種關系的存在,處于負性情緒狀態的被試者比處于正性情緒狀態的被試者更容易感染病毒,并罹患更嚴重的疾病[1]。該項研究說明,負性情緒與疾病易感性具有相關性。另一項研究揭示,長期壓抑負性情緒狀態會提高心血管系統的交感激活水平,增加患冠心病的可能性[2]。

自詹姆士開創情緒心理學以來,學術界對情緒與身體健康、患者情緒與疾病關系的研究興趣經久不衰。20世紀70年代前后,情緒研究形成多學科、多角度、多方法探討的局面,情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分別從各自的學科視角對情緒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情緒研究學術園地群峰競秀。

“身體哲學覺醒于尼采,發軔于胡塞爾,推進于海德格爾,發展于???,形成于莫里斯·梅洛-龐蒂。梅洛-龐蒂從身體、知覺、感受性、具身認知、具身技術、身體間性等維度演繹了身體哲學的縱橫經緯?!盵3]身體哲學開拓的具身感受、具身認知、具身情緒的研究新視角,將情緒研究的格局和水準提升到哲學形而上的高度,情緒研究學術高臺拔地而起。

情緒研究方法主要有測驗法,包括量表測量、生理測量和行為觀察,還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個案法等。隨著身體哲學、人文醫學、醫院管理學、醫患溝通學等學科的融入,元分析方法、描述方法、邏輯論證方法、文獻法、數據分析、文獻計量、語料庫應用、訪談法等方法引入,情緒研究方法多進路并行不悖。

患者情緒研究是情緒心理學和醫學的契合點。目前,患者情緒研究在情緒與身體結構、負性情緒與軀體疾病、負性情緒與心理疾病、負性情緒與診療護理、情緒與認知、情緒與環境、情緒與壓力、情緒與遺傳、情緒與個性、情緒與人格等方面均已有研究成果問世,但從身體哲學角度研究患者具身情緒,鮮有公開發表的文獻(截至2021年8月15日,以“患者具身情緒”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檢索結果均“暫無數據”,讀秀學術搜索網站,檢索中文文獻1篇:《論患者感受》[4])。然而,患者情緒具有顯著的具身性。體察、尊重、調整和關懷患者具身情緒,是診療活動和醫患溝通的起點,也是醫學人文關懷的起點。在身體哲學的視野中剖析患者具身情緒,形成身體哲學、情緒心理學和醫學多學科的協同研究格局,我們的認知會更貼近患者情緒本身。本文作為患者具身情緒研究引論,在患者具身情緒的定義、性質、形態、特征、過程、功能、關懷策略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學術觀點和策略構想,以期引起學界重視,通過多種研究方法證實或證偽這些理論假說,推進患者具身情緒研究的不斷深入。

1 具身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外周情緒理論”,認為身體的變化決定情緒的變化。詹姆斯主張情緒研究應從身體感受入手——使人激動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體感受是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他寫道:“我以為:我們一知覺到激動我們的對象,立刻就引起身體上的變化;在這些變化出現之時,我們對這些變化的感覺,就是情緒。知覺之后,情緒之前,必須先有身體上的表現發生。情緒,只是對于一種身體狀態的感受;它的原因純乎是身體的?!盵5]情緒是身體的一部分,是自我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的身體功能,情緒是身體進化的偉大成果和重要的精神現象,是值得尊敬的生命活動。因此,繼詹姆斯之后,從身體的角度研究情緒的理論諸峰并起??厕r-巴德學說認為,激發情緒的刺激由丘腦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輸送到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到達大腦皮層的信息產生情緒體驗,而到達內臟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應。因此,身體變化與情緒體驗同時發生?,F代情緒調節的腦機制研究揭示,人腦中的前額葉皮層、杏仁核是情緒產生的重要生理基礎[6]。鏡像神經元研究是近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通過鏡像神經元,人類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受。當人們經歷某種情緒,或者看到他人表現出這種情緒時,他們腦島中的鏡像神經元會活躍起來,鏡像機制使之產生了同樣的情緒狀態。這一成果推動具身認知和具身情緒的深入研究[7]。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員Yackle等[8]2017年在Science上刊文指出:呼吸影響情緒的細胞和分子層面的證據已經發現,位于腦干深處的一個神經元區域,負責將呼吸與平靜的情緒狀態聯系起來。

從身體哲學的角度而言,情緒是身體存在的方式,可稱之為具身情緒?!熬呱怼币馕吨c身體具有密切的關聯性。這里的身體,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軀體,而是由軀體與靈魂、物性與神性、感性與理性、自身與他者、自然與社會等多維度構成的、不可分割、不可重構的生命整體。

“具身情緒”意指情緒并非僅僅是情感狀態,而是體現感受、知覺、認知、思維、行為等多維度整合的身體存在形式;情緒并非僅僅是人腦杏仁核等情緒器官的機能,而是體現生理、心理、環境、認知、心智、情感等多維度生命現象相互交融的身體聯動機制。以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為代表人物的身體哲學認為,身體調節著認知、影響著思維、情緒和動機等心智過程;身體是情緒發生的策源地,是身體而不僅僅是腦在加工情緒;情緒受到身體結構、身體活動、身體感受、身體知覺、身體經驗的影響。同時,情緒改變身體狀態。情緒發生變化時,身體的生理狀態、肢體行為、面部表情與身體姿態都會發生協同應答顯示。身體哲學對情緒具身屬性內涵本質的揭示,為具身情緒范疇確立了理論坐標,標志著對情緒的認識已由心理體驗考量向身體體驗考量的轉向,成為患者具身情緒研究的理論基礎。

2 患者具身情緒

筆者認為:“患者具身情緒的概念強調的是情緒與身體是一體而不是分裂的?!盵4]患者具身情緒是一種與患者身體狀態密切相關的多成分組成、多維度結構、多水平整合的患者情感過程;是患者身體不同成分交互演進的反應圖式;是患者具身情緒不同維度聯動而成的保護身體、交流溝通的機制和功能。例如,以上定義中所述的患者具身情緒是多水平整合的患者情感過程,意指患者情緒既有發生在感覺水平或認知水平,也有發生在意識下水平或意識上水平;還有發生在非語詞意識水平或發生在語詞意識水平的情感成分的交互和交融。為了深入研究患者具身情緒概念的內涵,本研究提出以下學術觀點。

2.1 患者具身情緒的具身屬性本體觀

其要義是:患者具身情緒的性質所屬是身體本體,具身性是患者情緒的本質屬性;患者具身情緒的定義、性質、形態、特征、過程、功能乃至關懷策略均為身體本體和患者情緒具身性所轄所制所定。

第一,患者具身情緒是患者身體的組成部分,是患者身體最豐富的能量源泉,是患者生命活動的一般狀態,患者具身情緒背后是患者的身體需要、感受、知覺和態度。

第二,患者具身情緒是基于患者具身感受、患者具身認知和患者人格特質的交互,是患者身體在環境背景中對相關應激事件的反應圖式;患者具身情緒是患者身體的基本表征,是患者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作用的情感生態,是檢測患者生命過程、苦樂安危的最敏銳的身體標尺;患者具身情緒是患者角色主要特征,無論居于什么年齡階段、處在什么特定活動領域、身患何種疾病的患者,都有特定的情緒反應;是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疾病轉歸和預后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患者具身情緒是與醫者具身情緒相互遷移、交互感染、交相作用的存在,經常出現在患者心理活動的前沿;患者具身情緒是一種獨特的治療力量,是醫患溝通的重要方式,把患者具身情緒的性質看作病態的、非理性、無意識的活動,看作是單純的生理激活和能量釋放、看作刺激-反應鏈上的終端部分、看作患者認知過程產生某種沖突的終結等,是將患者具身情緒研究引向心身二元論的認知誤區。

2.2 患者具身情緒的內在結構平衡觀

其要義是:患者具身情緒是由不同組成成分、不同強度狀態和本真屬性構成的整體,各構成單元之間結構平衡是患者具身情緒的基本問題。

第一, 從成分結構而言,患者具身情緒由正性情緒、中性情緒和負性情緒組成其情緒結構,快樂、平靜和痛苦分別是其典型符碼,在現實的情景中,患者具身情緒三種不同性質的成分因勢流變,順變而顯。

第二, 從強度結構而言,患者具身情緒由激發態情緒、平穩態情緒和低落態情緒構成其動態形象,狂怒、平靜和憂郁分別是其典型標識?;颊呔呱砬榫w是三種不同強度狀態交互更迭的動態過程。

第三, 從屬性結構而言,患者具身情緒是患者身體的本真形態,是不可分割、不可選擇、不可滅絕、難以改寫的本真存在,與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之間存在著同一性。

第四, 患者具身情緒從價值結構而言,患者具身情緒本身沒有“好情緒”和“壞情緒”的本體論差異,即使是負性情緒,也有其有利于身體的合理功能。以主觀需要分割患者具身情緒的整體,以好惡利弊選擇患者具身情緒的性質,為不同成分、不同強度、不同本體屬性的患者具身情緒涂抹功利色彩和喜好標簽,是背離患者具身情緒本來面目的不明智之舉。但是,對患者具身情緒的主觀評價有“情緒好”和“情緒壞”的認識論不同,即使是正性情緒,不合時宜的張揚,也有遭遇不受歡迎之虞。因此,推崇和選擇一部分患者具身情緒,厭惡和強抑一部分患者具身情緒都是不可為的。

第五, 從問題結構而言,患者具身情緒在定義、性質、形態、特征、過程、功能、關懷策略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需要研究的問題,但患者具身情緒的基本問題是患者負性情緒占據優勢,擠占正性情緒的空間、破壞中性情緒的制衡,導致情緒結構失衡、失調、失能,致使身體背離情緒健康狀態。情緒結構失衡是患者具身情緒的基本問題。

2.3 患者具身情緒多維功能的整合觀

其要義是:患者具身情緒的功能是多維度的整合,不同的維度的功能負載著身體對相關應激源、各種情緒情境中不同的應答任務。

第一, 適應功能。無論是處于情緒激發態、平穩態和低落態中的哪一種狀態,患者具身情緒都是對內外環境的適應過程,具有形成患者感受、影響患者認知、驅動身體行為的適應功能,有意向性地服務于患者身體,使患者適應診療活動,適應醫療環境,適應醫患交流。

第二, 監測功能?;颊呔呱砬榫w影響知覺中監測相關信息對身體可能產生的影響,通過情緒表達的方式選擇相關信息,促進或阻止工作記憶,參與決策、推理和問題的解決?;颊呔呱砬榫w監測功能是在情緒記憶的基礎上開展的,是在患者具身感受、患者具身認知的協同下實現的。

第三,組織功能。一般來說,正性情緒對認知起協調組織的作用,而負性情緒對認知起破壞的、瓦解的或阻斷的作用?;颊呔呱砬榫w可以為具身認知提供情緒背景、可以支配行為,協調身體同環境的關聯?;颊呔呱砬榫w具有促進或延緩,增強或阻礙具身認知的加工效率,選擇或支配加工的方向的組織功能。

第四,保護功能?;颊呔呱砬榫w通過激發患者心理活動和行為的能量保護身體。從進化論的視角看,恐懼和憤怒這些患者具身情緒和內驅力本身一樣,是身體反應圖示中重要的結構成分,是保護身體的一種機制?;颊呔呱砬榫w增強了內驅力,推動患者采取下一步的行動。

第五,信使功能?;颊呔呱砬榫w是醫患溝通的第一語言,它們承載著比口語和書面語更多信息,向周圍環境傳遞著不同強度的、攜帶患者情感特質的、預設行為方向的信號。國外學者的研究認為,不同情緒狀態的差異,本身就為人們提供了關于身體、關于疾病、關于醫患關系、關于環境是否適宜的信號,積極的情緒狀態說明患者所處的環境是適宜的,而消極的情緒狀態則表明患者所處環境的有些方面必須要加以改善和修正[9]。

第六,媒介功能?;颊呔呱砬榫w在醫患具身情緒之間發揮著類似路由器連接兩個以上個別網絡設備的功能,鏈接著患者和醫者的情緒、認知、思維、態度和行為。通過患者具身情緒,醫者可以體察患者身體狀態的信息、患者對診療服務、醫院管理的評價態度和醫患溝通方法的薄弱點。尤其是患者呈現負性情緒狀態的時候,患者具身情緒在醫患情緒間性中的媒介功能就更加值得重視,因為這一功能正是發現醫患溝通短路、促進醫患雙方的交流由此及彼、實現醫患共情的橋梁。

3 患者具身情緒的特征

例1:某克隆恩氏病患者:“我幾乎跑遍了上海南京北京的大醫院,回答都是一個:這是一個全世界都沒有根治辦法的病。病情反反復復,不斷地入院-出院是我生活的基本節奏,每天價格不菲的治療費用對于我這個不能工作、沒有收入的人而言意味著不斷要向長輩求援。我不知道我還有幾十年怎么活,我的生活中沒有快樂,只有煎熬。從早上到深夜,只要我醒著,心中塞滿了憤懣的情緒。如果不是不忍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我早就解脫自己了?!?醫患情緒研究課題組訪談,編號HEE012)

例1中凸顯的患者具身情緒的特征,集中體現在以下理論中。

3.1 患者具身情緒應激事件集結論

這是患者具身情緒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要義是:情緒應激源涉及面是廣譜的,觸及點是隨機的,應激事件是散在的;患者具身情緒應激源涉及面是窄譜的,觸點是定向的,應激事件是集結于身體感受的。

第一, 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涉及或危及個人利益的相關的事件在特定的情境中都可能引發或誘發情緒,廣譜、隨機、散在是其特征。

第二, 雖然在理論上說,涉及或危及患者利益的生活相關的事件在特定的情境中都可能引發或誘發患者情緒,但在實踐中,患者具身情緒的應激源是窄譜的,應激事件是集結于身體感受的。

第三,患者具身情緒觸點指向明確,主要集結于就診感受、醫療效果、費用支出這類譜系中;應激事件集結在醫療質量、診療違規、診療環境、服務態度、醫療費用、就醫流程、醫患溝通等事件分布中。

3.2 患者具身情緒構架失衡說

這是患者具身情緒的基本特征之二。其要義是:患者正性情緒載量不足甚至是嚴重不足,負性情緒載量超載甚至是嚴重超載,患者具身情緒具有結構性缺陷。

第一,理想狀態下,患者具身情緒是由正性情緒、中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構成的平衡結構,三者相互制衡,其中每一種情緒狀態都有自己的邊界、獨特的功能與價值。只要不逾越邊界,負性情緒的功能可以具有積極意義,如憤怒具有身體的警哨作用、悲傷具有恢復身體活力的功效、恐懼則是身體保護機制。

第二,患者的正性情緒往往是缺席的,至少是載量嚴重不足,而負性情緒不僅是量超載且質變性。失去邊界的憤怒、悲傷、恐懼、焦慮、憂郁等負性情緒是情緒健康的損害因素,情緒結構被負性情緒擠壓變形,扭曲患者理性認知和理性行為,患者身體往往受累于失去邊界的負性情緒,墜落于色彩灰暗的心緒之中。

第三,患者具身情緒結構中存在負性情緒不是問題,負性情緒結構性失衡且持久超載才是問題。我們無法挑揀情緒,嘗試將負性情緒“轉換”為正性情緒也是行不通的。我們能做的和應該做的是為正性情緒充電賦能,為負性情緒排量減損,為中性情緒守正擴容;正確地接近患者具身情緒、誠實地解讀患者具身情緒、尊敬地對待患者具身情緒、適當地調整患者具身情緒,維系患者具身情緒的結構平衡。

4 患者具身情緒的過程

例2:某患者:“做了‘低溫等離子’鼻甲消融術兩個月后,鼻子發干,血流不止。西北的冬日,冷空氣從鼻口毫無遮攔地灌到肺里,整個呼吸道火辣辣地痛,肺里則奇熱難忍,像一直燒著一爐火,從內往外擴張,感覺隨時都要炸掉。再后來,嗅覺失靈。睡不著覺,要用衛生紙一直塞著鼻孔,才能一段一段地睡?!薄翱毡前Y”在各種檢查器械面前都是顯示指標正常。醫院后來干脆跟一位患者說,你的鼻子沒問題,是這里(大腦)有問題?!吧蝗缢馈边@種令人發狂的感受時時刻刻都在折磨這些空鼻癥患者。多年奔走往返各家醫院反復求醫,醫院眾口一聲:檢查未見異常,手術沒有問題。焦急、恐懼、憤怒、仇恨……他們活在壓抑、挫敗、羞恥、絕望的情緒中!被點燃憤怒和仇恨情緒的患者走上了傷醫殺醫的絕路[10]。

以下觀點對這則案例中凸顯的患者具身情緒被激發的過程,予以揭示和闡發。

患者具身情緒過程節點聯動觀。

其要義是:患者具身情緒經由六個節點的交互聯動完成整個過程。

第一,患者具身感受醞釀、觸動、激惹患者具身情緒,患者具身情緒引導、推進、強化患者感受?;颊吒惺鼙环穸ㄊ羌と腔颊呔呱砬榫w的第一要素,因儀器檢查或實驗室檢查未見異常否定患者感受,失之科學、失之嚴謹、失之人文。

第二,相關應激事件點燃患者具身情緒。診斷信息、病程發展、預后走向、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診療費用、治療流程、患者感受、患者認知、醫患溝通、服務態度,尤其醫方的漠視等,都可以成為激發患者具身情緒的應激事件。在臨床實踐中,患者具身情緒激發的致因或誘因往往很復雜,可以是一個突然的想法、一條不經意的評論,或者一個暗示,甚至某種情緒都可以導致另一種情緒的爆發。

第三,患者具身認知介入患者具身情緒。本研究發現,患者具身情緒與患者具身認知之間具有“耦合現象”:患者具身情緒與患者具身認知相互介入、緊密配合、相互影響,并通過相互作用雙方交互傳輸能量的現象。這就意味著,患者具身情緒之中有患者具身認知;患者具身認知之中有患者具身情緒?;颊呔呱碚J知影響著患者注意什么、記住什么,以及如何歸因、發動、轉移、誘發患者具身情緒;同時,患者具身情緒豐富、推進、改寫患者具身認知。國外學者的研究發現,那些具有負性情緒特質的患者對自己的身體癥狀常常會作出與疾病嚴重性無關的判斷和認知[11]。

第四,患者表情訴說患者具身情緒?;颊弑磉_情緒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身體面部表情的變化和身體姿態的改變?;颊弑砬槭敲娌勘砬?、身段表情、語言表情的總和,是醫患溝通有效的、快捷的符號系統,可以用來傳遞患者具身情緒狀態、傳遞患者行為意圖或動作請求?;颊弑砬楹突颊叩那榫w的交互作用表現在:表情裹挾、顯現、表達患者具身情緒,患者具身情緒支配、推動、傳遞患者表情?;颊呶⒈砬槭欠浅6虝?、快速的面部運動,大約持續1/25秒~1/5秒,有時難以察覺。當患者試圖阻止或是掩飾他們的情緒時,微表情就出現了?;颊呶⒈砬槭亲匀话l生的情緒的表達,是真實的自我的表現?;颊叩恼Z言聲調表情通過聲音強度和音色的特異變化表現特定情緒,患者身段表情、語言語氣的選擇受到不同表情性質的支配。

第五,患者具身情緒反應圖式促成患者行為。面對應激事件,患者具身情緒、具身認知、人格特質、社會環境等因素交互作用,構成身體反應圖式,促成患者行為。在患者具身情緒呈現激發態如產生憤怒情緒時,直接誘發患者不理智的就醫行為的可能性增大?;颊叩娜烁裉刭|具有與患者具身情緒反應圖式相一致的行為傾向?;颊咔榫w既可能以狀態的形式存在,又可能以特質的形式存在。當患者偏執人格、極端個性與患者具身情緒纏繞,醫患溝通就成為棘手問題。

第六,患者環境氤氳患者具身情緒?;颊攮h境是以患者身體為中心的周邊世界,其不僅包括患者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所必需的微觀醫療環境,還包括與患者緊密聯系的家庭、社區、社會文化、國家制度等宏觀社會環境。其中,醫院物理環境和醫院人文環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體驗。不良的患者環境可以成為激活和激化患者具身情緒的重要觸媒,而適宜的治療手段、合理的診療流程、整潔的院容院貌、安寧的病室布置、規范的醫院管理等醫院物理環境和有效的心理支持、情緒安撫、人文溝通、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等醫院人文環境,以及有關醫療費用的相關政策等,能夠使得患者體驗到被關愛、被照顧的感受,對緩解患者在就醫和診療過程中的焦慮、恐懼、憤怒情緒具有顯著的價值和意義。

5 患者具身情緒的關懷策略

例3:某直腸癌患者說:“行腸造口術后,出現疼痛加劇、內容物漏出、腹瀉,氣味、疲勞不堪、徹夜失眠等各種不適;女朋友不能接受帶著造口袋的身體,離我而去。我終日處于極度苦惱、極度狂躁的情緒中而不能自拔。我控制不住地向身邊的人發火。病區有位造口師,她處理傷口的手法很輕柔,更重要的是,她的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個動作、一個親切的語氣、一個方便的流程安排,我都感受到其中的溫度。當她出現在我床前時,我憤怒的情緒立刻平靜下來。病情好轉后,她仔細地教我怎么安放造口袋方便行走且不易為外人察覺、外出旅行更換造口袋的注意事項這些我最想了解的事宜。當悲觀情緒襲上心頭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出院的時候她對我說的話:你很年輕,不要放棄自己!”(醫患情緒研究課題組訪談,編號HEE07)

患者具身情緒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實施患者具身情緒關懷,從情緒關懷的角度,本研究提出患者具身情緒的關懷策略八重構想。

第一,改善身體感受。身體感受改變情緒狀態,一切與患者感受的有關的元素與患者具身情緒具有高度關聯。醫學人文關懷的缺失如語言不當、不耐煩、不傾聽等給患者帶來的不良感受成為當前臨床上突出的問題[4]。從患者走進醫院掛號開始的整個診療過程中,不良感受往往頻頻出現,一部分患者不良感受可以通過情緒關懷的輸送或醫院管理的加強而得到改善。醫務人員的微笑的表情可以帶來溫暖的感受;專注的傾聽傳導患者的是受到重視的感受,從而緩解患者不安的情緒;暫時回避引起情緒的問題,與患者就輕松的生活話題進行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這種“話療”可以減輕患者緊張的情緒;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診療環境和合理的流程,可以緩解患者的煩躁情緒。

第二,注重情緒識別。情緒識別是指通過觀察患者的生理信號情緒識別、表情情緒識別和語言情緒識別,對患者的情緒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颊呙娌勘砬槭乔榫w信息的主要載體,通過面部表情推斷患者所處的情緒狀態,是患者具身情緒識別的基本途徑。當患者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同時呈現的時候,身體姿勢對整體情緒表達的影響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患者極端情緒狀態下,患者情緒識別在醫患沖突和傷醫事件的防范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關于這一點,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和醫患溝通工作者尤其要引起注意。

第三,調整情緒認知?;颊叩呢撔郧榫w往往受到患者認知左右的。對同一應激事件的認知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颊邔Σ∏榧捌漕A后的認知和評估,直接影響患者具身情緒的性質、狀態、過程和后果??梢砸蛉硕?、因事而異地選擇調整患者認知的途徑:通過患者教育更新、升級或轉變患者認知以影響患者具身情緒;及時告知患者相關信息,對患者的疑慮給予專業的解釋;引導患者轉換看問題的方式,對應激事件進行重新評價。

第四,控制負性情緒蔓延?;颊呔呱砬榫w易于蔓延并具有感染力。痛苦、憤怒、仇恨情緒在公眾之間遷移和感染的作用不可低估?;颊哓撔跃呱砬榫w沖擊人群、強化偏見,甚至成為傷醫案件的情緒背景?;颊咴购耷榫w會激起人身攻擊的沖動,導致鋌而走險的傷醫行為。依法嚴懲傷醫殺醫犯罪可以震懾惡行,但要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從患者具身感受、患者具身認知和患者具身情緒入手,形成患者具身情緒的關懷、疏導、識別、教育、調整的管理機制,才是患者具身情緒安寧順康的根本之策。

第五,強化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對患者身心健康和情緒狀態有著必然的聯系。家庭關系和婚姻關系是情緒社會支持的主要方面?;颊咝枰H人的支持安慰,家庭是給患者具身情緒舒緩的柔性空間。人際關系在情緒社會支持中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如果有關系密切的朋友交往,可以有效地減輕抑郁情緒。社區和單位在患者具身情緒支持中占據獨特的地位,是患者體現社會人身份、融入社會的主要平臺。遠離社會的患者往往感到精神空虛,陷落負性情緒周而復始的循環中。

第六,開展患者情緒教育。情緒教育是近年來興起的教育觀念,主張教育不應只重視理性知識的傳授,也應當培養受教育者感受他人情緒、正確表達個人情緒的能力。當代教育哲學家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12]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必須內在于教育過程之中,情緒教育是其中重要內容。接受情緒教育是“受過教育的人”的標志。彼得斯很重視情緒評價教育,即通過認知介入情緒的教育?;颊咔榫w教育是培養患者調整和表達自身情緒的能力?;颊咔榫w教育有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種形態?;颊咔榫w顯性教育通過學校教育為潛在患者建構理性的情緒評價圖式,意在建構具身認知對具身情緒的介入路徑,引導患者情緒的合理表達?;颊咔榫w顯性教育的相關課程如人文醫學、醫學哲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醫患溝通等,都應該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承擔者患者情緒教育的任務?;颊咔榫w隱性教育通過推行情緒關懷、醫學人文關懷等醫學實踐的身體力行、醫者正性情緒的遷移和感染、醫院管理和社會支持,提升患者調整和表達自身情緒的能力。

第七,平衡患者情緒結構。在實踐中傾聽患者具身情緒的訴說、解讀患者具身情緒承載的信息、體悟患者具身情緒蘊含的直覺、與患者具身情緒對話、引導患者具身情緒的走向、疏通負性情緒舒緩的阻礙、調整患者具身情緒失衡的結構。尤其要重視為患者正性情緒賦能:傳遞醫務人員積極的、樂觀的、友善情緒的溫度?;颊呔呱砬榫w屬于深度知覺,擁有獨特而細微的辨認情緒的能力。醫者通過表情、語言、語氣、行為等有溫度的情緒交流,引起患者情感反應,增強信任,產生共情,這種有溫度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平衡患者的情緒結構和提升患者具身情緒的質量。

第八,注重醫患情緒間性?;颊呔呱砬榫w在與醫者具身情緒之間的交互和遷移稱之為醫患情緒間性,因此,患者具身情緒研究需要與醫務人員具身情緒的研究共同推進,關懷醫者和患者的具身情緒,形成良性的醫患情緒互動和遷移。

患者之痛、醫者之憂,無一不與患者具身情緒相關聯,其研究之重要、之迫切、之意義盡出于此。本研究拋磚引玉,以期引發學界共鳴與關注。

猜你喜歡
負性醫患情緒
漢末魏晉時期的醫患關系考
危機管理減少耳鼻喉科醫患糾紛的實踐與效果分析
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
共患難, 更同盟:共同經歷相同負性情緒事件促進合作行為*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理性溝通是和諧醫患關系的關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