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整教學資源 促進課程共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的實施探索

2021-12-03 12:48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郊中心小學譚冬菊
亞太教育 2021年13期
關鍵詞:校本學科資源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郊中心小學 譚冬菊

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成為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只有短短十幾年。它是課程改革推進浪潮中一個驚艷的亮點。但作為學科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感到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鋪開、落地仍然困難重重。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課程走向整合的趨勢。根據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是“無本”課程的特點,必須要在教學中借力整合各方的教學資源,融合重整出有地方或學校個體特色的“校本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校本課程強調的是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校的辦學特色;綜合實踐活動依賴于校本開發,而校本課程開發則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實現。因此,合理地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有機結合,使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補充,對豐富和充實課程體系、豐富學校文化、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多年來,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郊小學正是通過在課程改革的探索道路上嘗試融整教學資源,漸漸撥開迷霧,覓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有效良策。

一、確立學校辦學理念,明確綜合實踐活動“校本”的基點和目標

理論和實踐表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要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實效性,需要大量來自學生熟知生活的課程資源。對于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來說,為學生開發合適的課程資源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校本活動資源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最好的基礎素材。

一所學校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關鍵是找準點、定好位、選好路。北郊中心小學位于蓬江河畔,是蓬江區教育局第一所直屬學校,因而與蓬江有著身后的淵源。蓬江民俗風情絢麗多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僑鄉民俗文化體系。另外,古至陳白沙文化、陳垣文化,今至蓬江五十二院士,明星公園中的中外影視明星等都是蓬江歷史人文寶貴的資源。為扎實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根據蓬江地域本土文化特色,結合學校在蓬江文化潤澤下的“和美教育各美其美”的教育理念,嘗試發掘具有本土化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制訂具有特色的活動方案,形成系列化的特色校本課程并編寫了校本教材,既亮出了學校辦學特色,又促進了課程的全面發展。

二、總體觀照整合統籌,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規范有效實施

為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教育的有效性,需著力于對校本特色教育活動進行統籌規劃、整合,合理安排,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體系中。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特點是“四性”,即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這些特點也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課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需在課程時間安排設置上、教師教學定位作用上、學習資源開發使用上都要有所創新??傮w觀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安排,了解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求,有機整合學校特色教育活動的開展,相機開發地方校本資源,統整相似資源,按不同年段的教學目標開發主題項目活動體系,建構“主題群”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資源統整。另外,也由教導處與德育處進行協商,相對應地統籌每周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課時以及班隊會專題課、第二課堂等,為落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充裕的學習課時,不流于活動“走過場”、形式化。從活動走向課程,要求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能落到實處,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及時調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式綜合性課程,學科沒有專職教師。為推進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課程校本化實施,學校對師資進行統籌,組建了融合各個學科骨干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研組。以教研組為骨干力量,帶動形成全校全學科教師人人可“實踐”的教學氛圍。為提高師資水平,學校還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力量,聯合多方資源,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及校本化課程實施的需求,對全體教師進行普及培訓及骨干教師團隊的業務培訓,打造了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骨干教師精英團隊+所有學科教師都可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大團隊師資模式。

三、探索“校本實驗”實施途徑,促學校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同生共長

(一)以開放“自主實踐”為基礎,創新推行社團實踐活動帶動全面普及實驗形式

社團活動是“校本實驗”最精銳的先鋒部隊。2015年,北郊中心小學成立“愛我蓬江”綜合實踐活動小隊社團,選取了數名年輕活力的骨干教師成為社團的指導老師。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收集了大量校本課程素材,作為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的一個探索策略。幾年來,北郊中心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小隊的隊員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曾到五邑華僑廣場、明星公園、棠下良溪古村、杜阮叱石山等采風調研實踐,走遍了蓬江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開展了“尋找蓬江華僑的足跡”“舌尖上的蓬江”“放眼叱石山”等多個精彩成功的主題活動。學生通過自主走進家鄉,以多種活動方式參與了社會實踐。

在社團活動的推進下,學校逐漸形成以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有效利用和聚合蓬江地域的歷史文化、華僑文化及自然文化等資源的鄉情教育課程,逐漸形成校本化實踐五大內容——“讀鄉史、仰鄉賢、覽鄉景、賞鄉味、品情”,引導學生從本性到本土、從道德到信念的健康發展,培育親近家鄉、熱愛家鄉的情懷,從更多維度更深入地了解認識自己的家鄉。豐富的社團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促進其核心素質的發展。這樣,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五大板塊”,“社團活動為探路先鋒再向相應年級推進”的實驗模式,就構成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與課程開發校本化的基本方式。

(二)科研引領“實踐教學”,建構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課程體系

“教師引領、學生自主、立足實踐、著眼整合、注重過程”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策略。但另一方面,所有課程都是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教育教學目標。在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的基礎上,研發構建校本化課程體系,才能指導教學的明確方向及保障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北郊中心小學以課題為引領,學校的科研團隊教師經過帶領學生試驗摸索、總結提煉,嘗試建立一套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探究活動教學”模型,努力構建校本課程體系及評價體系,落實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開發和實施。

經課題組團隊多番推敲修正,并邀請到五邑大學的專家教授助力指導,北郊中心小學“愛我蓬江”校本課程定位為學生自主探究的開放性活動實踐課程。圍繞“蓬江文化”這一豐富的研究素材進行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德育活動、科技制作、傳統文化、家鄉特色等相整合,其課程理念為“行走家鄉土,研學家鄉情,鑄煉家鄉魂,培育家鄉人”。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任務,開發出六大主題“我的家鄉——蓬江”“璀璨家鄉之星”“品味歷史陳香”“家鄉的風俗人情”“放眼美麗風光”“美食特產大搜查”為內容載體,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過程中,利用身邊熟悉的資源刺激培養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對本土文化的感悟,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促進其核心素質的發展。從中探索到可推廣的本土文化與研學旅游課程整合的教育模式,以達到傳承、推廣本土文化的同時,推進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校本課程讓學生成為有家鄉情懷、胸懷家鄉未來的真正“蓬江少年”。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過程中,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培養了積極的情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全面助推了核心素養培育的落地實施。同時,校本化的課程實施促進了學校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學校的特色辦學發展碩果累累,為學校的發展添加了助力。巧妙借力校本特色教育活動,把教育活動資源融整為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的“校本化”資源,豐富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生成煥發生機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課程,是全面落實學科課程教學和凸顯學校辦學特色成效的雙贏之徑。

猜你喜歡
校本學科資源
【學科新書導覽】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資源回收
“超學科”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