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評價及提升路徑

2021-12-04 13:04王淑英趙雅曼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0期
關鍵詞:自創高新區示范區

王淑英,趙雅曼

(鄭州大學管理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自創區”)在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方面肩負著先行先試、探索經驗、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是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空間載體,對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有著重大影響。自2009年至2018 年11 月,我國批復設立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數量已達20 家。2016 年4 月,鄭州、洛陽和新鄉高新區獲批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3 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在全省占比超過30%,技術合同交易額占據全省技術合同交易總額90%以上的比重[1],創新發展成效顯著。鄭洛新自創區在引領河南省自主創新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河南省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聚集地和新常態下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但隨著自主創新戰略實施的拓展和深入,各種問題不斷出現,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和創新引領支撐能力不能完全滿足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因此,有必要對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績效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價,找到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及其實現路徑,為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實施、加快河南建設科技強省步伐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文獻綜述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所特有的一種區位導向性政策,大多數自創區建設與發展時間較短,已有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創區的建設模式、政策機制及發展評價。近年來,基于自創區的功能定位、影響因素等對其創新能力或創新績效的評價研究成為主流,且主要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兩個角度展開。

首先,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而言,可大致劃分為3 類:第一類是圍繞影響評價對象的技術、知識、服務、信息、制度等要素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如周洪宇[3]剖析影響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發展的因素以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對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三大自創區的創新能力進行比較評價,而劉文等[4]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則是基于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和區域特點,評價對象為單個自創區內的多個高新區;第二類主要是基于創新投入產出過程視角構建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大多關注創新的投入、產出及效率狀況,如溫明晟[5]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規模報酬可變的BCC 模型綜合評價了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投入產出效率,盛明科[6]也采用這一模型方法比較評價了長株潭自創區的創新績效,并在此基礎上測算出長株潭自創區自主創新績效的動態演化趨勢;第三類主要考量創新主體、創新對象、創新過程等不同維度,是一種混合組成方式,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熊曦等[7]采取“要素—結構—功能”的分析范式,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10 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又如齊晶晶[8]從創新體系效能發揮的過程、因素以及創新主體角度,評價和對比分析中關村、東湖、張江、長株潭4 個自創區的創新體系效能。其次,對評價方法的選擇與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相關:第一種是多元統計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聚類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如李慶軍等[9]評價山東半島自創區創新能力時主要采用的是模糊綜合評價法,包晨晨等[10]在因子分析和層次分析(AHP)賦權方法的基礎上提出并使用FA-AHP 組合賦權法綜合評價了中關村的創新能力;第二種是數據包絡分析方法,與從投入產出過程角度來構建創新評價指標體系相吻合,在創新效率分析中也多數采取該種方法;第三種是一種指數方法,主要用于一些權威研究機構所發布的有關國家創新能力、區域創新能力以及城市創新能力的評價報告。

但從評價主體來看,目前國內對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的評價研究主要集中于經濟發達省份的自創區。河南省總體上經濟欠發達,與位于發達省份的國家自創區相比,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支撐力不足,在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時期,承擔著成為高質量高新區產業示范區的重要職責,需要充分利用創新要素、依托科技創新實現產學研結合,迅速將科技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帶動產業發展。因此,客觀合理地評價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績效,對其優劣勢進行分析以及準確定位自身,從而為其科技創新的迅速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是非常有必要的。雖已有部分學者對鄭洛新自創區創新能力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例如羅煜[11]利用區域創新能力指標體系對鄭洛新自創區所依托的鄭洛新三片區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對鄭洛新自創區與2014 至2016 年間我國成立的14 家自創區進行比較評價、優勢分析等,但現有研究多為單一考慮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的效率維度或產出維度,對于其創新能力的動態變化以及存在問題的關注不足,且缺乏系統的分析。

基于此,本研究以鄭洛新自創區為研究重點,借鑒姜濱濱等[12]、王彩明等[13]學者的觀點,從創新轉化效率和創新產出效益兩方面構建自創區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此對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鄭洛新自創區與其他自創區創新績效水平的差異所在,以及鄭州、洛陽、新鄉3個國家高新區的創新績效動態對比狀況,并進一步探討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變化趨勢,據此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2 指標構建、數據來源與模型方法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創新績效評價的關鍵是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本研究結合對創新績效的內涵界定,用創新轉化效率與創新產出效益(以下簡稱“創新效率與效益”)代表創新績效,并參考董薇薇等[14]的研究成果,構建自創區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含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大維度的5 個具體指標(見表1)。

表1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2.2 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我國共設立了20 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根據國家關于支持自創區建設的精神,除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以城市為基本單元進行建設之外,其余自創區則主要依托于所在城市的單個或多個高新區建設。綜合考慮橫向比較的公平性、一致性和數據獲取的可得性,本研究選取鄭洛新自創區與除深圳自創區以外其他 18 個自創區進行橫向對比研究,以各自創區內的國家級高新區作為統計單元,19 個自創區總計覆蓋了 48 座城市的 53 家國家級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原始數據來源于《2019 中國火炬統計年鑒》以及各自創區所依托?。▍^、市)統計年鑒。鄭洛新自創區作為動態變化分析的主要對象,縱向研究的統計單元選取鄭州、洛陽、新鄉3 個國家級高新區,并使用其2013—2018 年連續6 年的統計數據,數據來源于2014—2019 年的《中國火炬統計年鑒》《河南統計年鑒》。

2.3 測度方法

2.3.1 DEA 模型

DEA 是一種線性規劃模型,體現了相對效率概念。其基本模型主要有CCR 模型和BCC 模型,后者用于測算規模報酬可變時決策單元相對于生產前沿面的相對效率,可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評價決策單元的有效性取決于是否落在生產前沿面上,若落在邊界上則效率值為1,認為DEA有效;反之,小于1 則認為是非DEA 有效的。此方法在評價多投入多產出有效性及區分不同決策單元效率差別中具有絕對優勢,但未考慮時間因素,僅適合橫向比較[15]。

2.3.2 Malmquist 指數

Malmquist 指數最早是由瑞典經濟學家 Sten Malmquist 在研究中提出的,后來經過Fare 等[16]的發展使得基于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數分析法得到廣泛應用。DEA 模型方法僅適用于對處于同一時間點或時期的決策單元的效率進行靜態分析,因此需進一步引入Malmquist 指數來測算評價對象在研究期內每年效率的變動情況[17]。Malmquist 指數可分解為技術效率指數(Effch)和技術變動指數(Techch),前者可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指數(Pech)和規模效率指數(Sech)來反映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效益狀況,后者則反映了技術進步的貢獻度。

3 實證分析

3.1 橫向對比分析

使用DEA-BCC 模型和熵權法對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進行測算后,按照創新績效值從大到小依次排序,結果如表2 所示;在此基礎上,以創新效率與效益的均值為基準定義高于19 個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均值的為“高水平”,反之為“低水平”,據此對19 個自創區的創新績效水平進行統計歸類,結果見圖1。

圖1 2018 年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的二維分布

由表2 可知,從創新效率評價結果來看,武漢東湖、杭州、重慶、寧溫、蘭白、烏長石6 個自創區都屬于DEA 有效狀態,這些自創區同時達到了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中關村、蘇南、天津、成都、珠三角、沈大、合蕪蚌7 個自創區的創新綜合效率小于1,但純技術效率值為1,處于弱DEA 有效狀態,說明它們的創新綜合效益小于1 的原因在于規模效率小于1;鄭洛新、西安、山東半島、上海張江、長株潭、福廈泉6 個自創區處于非DEA 有效狀態,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值均小于1。從創新效益評價結果來看,2018 年處于DEA 有效的自創區的創新效益值并不高,如重慶、蘭白、烏長石等自創區的創新效益排名都相對靠后,而處于非DEA 有效狀態的上海張江、山東半島自創區在創新效益排名中分別位列第4 和第7 名。除此之外,設立時間較短的蘭白和烏長石自創區雖然創新產出能力較低,但效率處于DEA 有效狀態。相比之下,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都不高,均排名第14 位,處于全國自創區的下游水平,其中規模效率略高于19 個自創區的平均水平,但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未達到有效狀態,說明鄭洛新自創區的整體創新水平與有效前沿面差距較大,不僅需要增加創新資源投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且需注重發揮規模效應,針對創新產品價值實現環節制定鼓勵政策和服務機制,促進創新效率與效益同步提升[18]。

表2 2018 年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評價結果

2018 年19 個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的平均值分別為0.83、0.18,如圖1所示,鄭洛新與山東半島、西安、長株潭自創區同處于“低效率-低效益”區間,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珠三角、蘇南、上海張江自創區處于“低效率-高效益”區間,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杭州、重慶、寧溫、蘭白、烏長石、合蕪蚌、沈大、成都、天津、福廈泉共10 個自創區具有“高效率-低效益”水平,占比超過50%;僅中關村和武漢東湖自創區具有“高效率-高效益”水平。由此可知,位于中西部的大多數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都較低。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中西部地區缺乏創新資源,導致創新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區對創新效率提升重視不足,現有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導致一部分創新資源浪費,需要加以轉變來提高創新資源的利用率[19],如沈宏婷等[20]研究發現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發展對資本和要素的依賴性較強,創新壓力和動力不足,從而導致了創新投入滯后。此外,創新投入向創新產出的轉化效率較低,滯后的創新產出對創新效益反作用不足,這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部分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都不高的原因。而創新收益較高的自創區多位于東部,這可能是由于創新產出表現與區域發展狀況息息相關,良好的經濟基礎、創新環境和創新資源分配機制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體現在一些創新績效表現突出的地區,多數是以雄厚的經濟基礎為依托,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以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創新效益提升。如中關村、武漢東湖自創區在保持高創新效率水平的同時,創新產出效益值也高于19 個自創區平均水平,在創新發展中保持質和量的共同提升,這與中關村作為我國高科技自主創新的發源地和第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著全國范圍內最好的科教資源、人才資源、財力資源等因素有著重大關聯;與之相比,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創業主體和環境均存在較大差距,區內知名創新型企業較少、產業層次較低,各片區出臺的“先行先試”政策全面性和系統性不夠,創新創業扶持力度有待加強[21]。

3.2 動態變化分析

為進一步對比分析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的動態變化情況,對2013 至2018 各個年份鄭洛新自創區整體創新效率與效益結果進行匯總;在此基礎上,對鄭州、洛陽和新鄉國家高新區在2013 至2018 年的創新績效平均水平進行測算和分解。

由表3 可知,鄭洛新自創區2013 至2018 年整體上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年均增長率達10%,但在各年度之間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波動。從具體的分解結果來看,年均技術進步率為16%,說明鄭洛新自創區全要素生產效率的有效改善主要依賴于技術變化;但技術效率整體呈略微下降趨勢,對鄭洛新全要素生產效率的影響程度最嚴重。究其原因,在于鄭洛新自創區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指數的平均值均未達到DEA 有效,導致其創新效率提升仍受制于綜合技術效率。除此之外,從2013 年到2018 年6 年間,鄭洛新自創區的技術變動指數呈現出明顯的波動,2014、2016、2017、2018 年的技術變化指數超過 1,對相應年份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2017 年的增長率幅度較大,達到128%。這主要是由于鄭洛新自創區的R&D 經費內部支出約從2016年的11 998 百萬元減少到2017 年的11 737 百萬元,而專利申請和技術產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大幅增長,尤其是專利申請量從 2016年的27 309 件增長到 2017 年的70 263 件,增長率高達157.3%,這也從側面說明自創區的設立極大地激發了鄭洛新區域創新成果產出。在效益方面,2013—2018 年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效益整體呈上升態勢,2015—2018 年效益值保持了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鄭洛新自創區的效益值有一個明顯的增長,可能是由于技術收入在該年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鄭州高新區的技術收入增長幅度高達101.7%。

表3 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動態評價結果

從2013 至2018 年鄭洛新自創區各片區的比較結果來看(見表4),鄭州高新區創新效益值平均水平遠超洛陽和新鄉;在創新效率方面,為直觀體現各片區創新效率水平及其差異,依據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的全要素生產率測算及其分解結果繪制如圖2所示,鄭州高新區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位居榜首,新鄉高新區的增長率也達到了26%,但洛陽高新區的全要素生產率遠低于鄭洛新自創區整體水平,表明自鄭洛新自創區設立以來,鄭州、新鄉高新區的創新效率得到較大提升。進一步從鄭洛新自創區全要素生產率指數的分解結果來看(見圖2),鄭州和新鄉高新區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水平較為穩定,但技術進步明顯使得生產前沿面有所上升,最終提升了創新效率水平,同時也表明盡管鄭州和新鄉高新區全要素生產率有所增長,但過度依賴于技術變動,內在增長要素不均衡、不協調;洛陽高新區創新效率較低的原因則是受制于技術變動和技術效率兩個方面,一方面技術變化指數為0.99,說明洛陽高新區缺乏對科技的創新與應用,另一方面技術效率指數僅為0.85,分解后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皆低于鄭洛新自創區平均水平,原因可能在于洛陽高新區還未實現投入與產出的最優配置,在改善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科技創新投入的技術效率方面尚存在較大進步空間??傮w上,鄭洛新自創區仍需在持續增加各高新區科技創新活動投入的基礎上,注重提升技術效率以及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占比,進而提升創新的全要素生產率。

表4 鄭洛新自創區各高新區2013 至2018 年創新績效評價結果

圖2 2013 至2018 年鄭洛新自創區各高新區創新效率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及其分解

3.3 實證分析結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鄭洛新自創區目前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都不高,且在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應的雙重制約下,創新效率處于非DEA 有效狀態,位于19 個自創區下游水平,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其次,在創新轉化效率和產出效益兩個維度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水平差異性顯著,且空間集聚特征明顯,19 個自創區大多圍繞創新效率與效益均值線集聚分布,位于中部地區的鄭洛新、西安、長株潭自創區都處于“低效率-低效益”區間;最后,2013—2018 年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整體上都呈現上升態勢,其中創新效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主要依賴于技術變動,但仍受制于綜合技術效率。而從分片區來看,鄭洛新自創區設立以來鄭州、新鄉高新區的創新效率得到較大提升,而洛陽高新區的創新效率與之相比仍具有較大差距,鄭州高新區一家獨大,遠超洛陽和新鄉高新區。

4 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提升實現路徑

4.1 以持續增加創新投入為基礎,提高創新資源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

鄭洛新自創區三大核心區在人員、經費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僅與自創區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有較大差距,而且遠落后于先進的國家自創區。我國的區域創新產出與科技資源投入存在明顯的空間自相關集聚特征[22],結合鄭洛新自創區各片區投入產出實際情況,新鄉高新區創新產出效益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于科技創新投入總量匱乏,且近兩年鄭州高新區的科技研發投入也開始出現不升反降的趨勢。未來鄭洛新自創區仍應致力于打造創新主體數量與創新人才增量的雙重優勢,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同時注重創新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不斷培育市場需求,通過拓寬技術交易、產權交易的渠道和內容,全面激發創新活力,促進以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為核心的科技服務業發展,從而加快創新提質增效的步伐[23]。

4.2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形成自主創新常態

科技創新是決定經濟增長效果的關鍵因素,鄭洛新自創區作為河南省乃至整個中原地區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性區域,提高自身科技創新水平、實現自主創新常態化是其應有之義。作為創新核心主體的企業,需不斷開發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在把握好技術引進創新和自主創新之間關系的基礎上,立足促進技術原始創新的產業發展策略,切實將創新效率余效益的提升逐步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上來;同時,發揮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整合優勢,對自創區內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進行集中攻關,從而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快速提升創新績效。在此過程中,應強化科技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一流創新產業集群、加強政府和相關部門創新服務意識以及知識產權人才儲備和交易平臺建設等。除此之外,鄭洛新自創區應密切關注科技發展新動態,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前瞻性技術研究項目的組織實施,設立科技專項獎金以支持自創區內重大研發項目的投入[24],為加快鄭洛新自創區自主創新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4.3 立足增強綜合創新實力,發揮政府的指導、計劃和協調作用

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應該考慮到與鄭州、洛陽、新鄉高新區的發展實際以及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的整體布局。首先,在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上,要注重市場調節和政策調控的協調統一,根據各片區創新效率的高低分配創新投入要素的數量,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片區之間的差異,給予創新資源薄弱地區一定的政策傾斜,逐步提高創新效率較低地區投入創新資源的數量;其次,致力于疏通不同片區體制機制障礙,實現跨行政區域創新主體之間的互動,通過搭建以互聯網、數據庫為支撐的信息平臺,打破區域間的地理界限和行政隸屬關系,促進創新資源在不同區域內能高效配置和集成,如實現各個核心區企業共享研發資源和研究成果以降低創新投入成本,提高創新效率[25];最后,明確鄭洛新自創區內部分工,加強鄭洛新各地市政策聯動,發揮各自區位優勢,大膽培育特色產業,形成多層次、有序的創新體系,促進整體創新發展[26]。

5 結論

本研究構建了自創區創新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橫向對比分析和動態變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鄭洛新自創區創新績效進行評價,并分析了其發展狀況和變化趨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傮w來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水平差異性顯著,鄭洛新自創區目前的創新效率與效益都不高,在全國處于中下游水平,但近些年來,鄭洛新自創區的創新效率與效益整體上都呈現上升態勢,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后期應繼續加大創新投入、重點改善純技術效率和提高規模效益;從鄭洛新自創區分片區來看,各片區創新效益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政府應立足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定位,統籌布局和規劃,提升鄭洛新自創區的整體效能。

猜你喜歡
自創高新區示范區
河灘地建起中藥材示范區
聊城高新區多措并舉保障貧困戶“居住無憂”
遂寧高新區
中國第三個國家級入境再制造示范區通過驗收
短視頻平臺抖音宣布啟動2019“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并推出自創音樂作品專輯
高新區:全國“雙創”示范生
事業單位自創無形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圖說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著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升級版
不確認自創商譽之新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