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顙魚池塘養殖增收技術

2021-12-06 04:23王文彬
漁業致富指南 2021年3期
關鍵詞:池底攝食魚種

○王文彬

黃顙魚是淡水名優水產養殖品種,該魚個體纖小,體型優美,尤其是肉質細嫩,少刺無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養殖者及消費者喜愛,是目前經濟價值較高的名優魚類。由于黃顙魚品種獨特,個體偏小,對生長環境和養殖管理要求比較嚴格,在池塘養殖中要想實現增產增收,必須把握好以下技術要領:

一、選擇適宜的養殖水面

黃顙魚喜歡生活在水體底層,生存溫度0-38℃,最適宜生長溫度25-28℃,pH值范圍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規魚類略差。因此,養殖黃顙魚的池塘要符合以下條件:一是深度適宜。水體有一定的深度,必須達到2m以上,如果水深不夠,光照過于強烈,不適合黃顙魚喜弱光下攝食的生活習性。二是水源充足。池塘必須有穩定的、充足的、無污染的用水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優質水源供應。三是能排能灌。要求池塘有完備的進、排水系統,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進、排水口,配套建設網具等攔魚設施。四是底質優良。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魚類捕撈,池塘底質以沙質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cm左右。池底必須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五是水質良好。水質要求符合養殖用水標準,黃顙魚喜歡清澈潔凈的水質,所以池水的透明度應保持在35cm以上,水體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動,使水質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六是設備齊全。要想實現健康高效養殖,要求每個池塘面積適宜,尤其是要配備增氧機、抽水機、投餌機、養殖漁船等常用設備。

二、進行徹底的清塘消毒

黃顙魚屬于無鱗魚,對環境要求嚴格,對許多藥物敏感,所以在養殖中,必須保持養殖環境優良,優化水質,減少病害。一是嚴格清塘。無論是新、舊池塘,都必須經過嚴格徹底的清塘消毒。老池塘應清除過多淤泥,只保留10cm,新池塘將池底整平。選擇晴好天氣,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畝使用生石灰150kg生石灰均勻投入池底后,用鋤頭鈀勻,使池底泥土與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徹底殺滅池中病原體、寄生蟲及其它野雜生物等。二是適時注水。清塘消毒約7-10天,池底經過充分曝曬,池塘病原經過充分殺滅后,可以注入優質養殖用水,在進水口必須設置相應目數的篩絹進行水體過濾,防止雜物、野雜魚、敵害生物及魚蟲卵進入池內。初次注水深度約80cm左右,可放入小魚蝦進行試水,確保水體毒性消失,才可將池水加到2m以上,準備放養黃顙魚種。三是施足基肥。在魚種放養前,要根據池塘水體情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照每畝150-200kg的用量施用發酵過的有機糞肥,全池均勻潑灑,以培育大量的水體浮游生物。

三、采取合理的放養方法

黃顙魚個體纖小,生長速度較一般魚類慢,只有在養殖環境良好、養殖品種優良、飼料優質豐富等情況下,才能健康快速生長。一是提早放養。適當延長養殖周期,提高養殖產量。黃顙魚放養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只要氣溫條件允許,水溫能穩定在10℃左右,也可以在3月或4月放養,這樣可以人為延長生長時間。二是品質優良。目前市場上黃顙魚品種較多,如瓦氏黃顙魚、江黃顙魚、岔尾黃顙魚等等,還有近年繁育出來的全雄黃顙魚,無論哪個品種,在放養時,必須要求出自正規的、規模略大的黃顙魚良種繁殖場,盡量選擇人工繁育出來的優良魚種,這樣既可保證品種的純度和生長的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天然水域中捕撈的黃顙魚也可以作為魚種放養。三是規格宜大。魚種規格大,體質相對較好,生長相對較快,因此市場上大規格黃顙魚種頗受歡迎,一般要求個體規格在10-15cm,體重15-35g為宜,盡量放養30g/尾以上的大規格魚種。四是密度合理。魚種的放養密度,必須根據養殖條件、養殖方式、餌料供應、魚種規格和管理水平等情況靈活掌握,力求適當,放養過少則魚池利用率不高,效益不明顯;放養過多則生長緩慢,病害多發。若主養黃顙魚,一般每畝放養15-35g/尾的黃顙魚2500-3500尾,規格較大時可適當稀放,同時,可以搭配鰱、鳙魚種200尾左右,調節水質。如果是混養模式,可以將黃顙魚套養在其它養殖池內,充分利用水體中的野雜魚蝦促黃顙魚生長,每畝可套養30g/尾以上的黃顙魚100-150尾左右。套養黃顙魚的池塘,不要再套養其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以免爭食影響黃顙魚生長。五是注意方法。每批次所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大小懸殊不宜過大,以免影響生長。魚種要求體表光滑,體格健壯,游動有力,無病無傷。魚種入池前必須使用3%食鹽水溶液浸體消毒10-15分鐘,防止將病原體或蟲卵等有害物質帶入池塘。搭配放養的鰱、鳙魚宜在黃顙魚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利于黃顙魚生長。

四、把握科學的投喂技巧

黃顙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常處水體下層,喜在夜間進行覓食活動。天然條件下,攝食水體中的小魚、小蝦、魚卵、陸生及水生昆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等等。人工養殖條件下,也可投喂人工飼料或專用配合飼料,在投喂中必須把握以下要點:一要餌料精細。黃顙魚偏肉食性,對餌料中的蛋白質要求和餌料質量安全較高。人工飼養時,可以將小魚蝦、畜禽加工下腳料、螺蚌肉、魚粉等動物性飼料與豆粕、菜粕、麥粉、花生餅、豆渣等植物性飼料粉碎,攪勻后做成人工配合飼料投喂。最好是投喂全價配合飼料,要求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在35%-45%,粗脂肪含量5%-8%。人工配合飼料可參照使用以下配方:魚粉30%-40%,豆餅20%-30%,菜餅10%-35%,次粉15%-18%,米皮糠10%-15%,誘食促長添加劑2%-5%。配合飼料必須使用正規飼料廠家生產的黃顙魚專用配合飼料,能夠保證營養成分和飼料質量。二要馴化投喂。對于已經馴食的人工繁育種苗,可以直接按標準投喂人工飼料。而對于天然野生黃顙魚,因喜晝伏夜出攝食,還必須經過馴食過程,使其適應白天攝食,一般需要馴食1周左右。馴食方法:馴化時配以固定的投餌信號如敲擊飼料桶,進行定點、定時投飼訓練,先用魚糜沿池邊潑撒吸引魚種,連續2天左右待魚種陸續游來攝食,再慢慢添加人工飼料拌入魚糜中,定點投到水內固定地點,最后使黃顙魚養成定點、定時攝食習慣,開始正常定質、定量、定時、定點投喂。三要合理投喂。黃顙魚因個體小,攝食慢,在投喂時注意“盡早開食、少食多餐”,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等情況科學投喂。在池塘水溫適宜的條件下,應近早開食,提前投喂,使黃顙魚盡早攝食生長。4月份前后,每日投喂2次,餌料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3%;5-9月份,每天可投喂3-4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10月份以后,隨著天氣較涼,魚體增重,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四要講究方法。飼料投喂要合理安排,在每天水體溶氧比較充足的時候進行,上午溶氧低,可少投,下午溶氧足可多投。同時,要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及魚類攝食情況經常進行調整,晴天多投,陰天則少投,雨天可少投或不投。水質好,魚類攝食旺盛時可多投,水質差,魚類攝食差時可少投。

五、強化精細的日常管理

黃顙魚相比常規魚類,耐低氧能力差,且個體纖小,容易受驚,所以對養殖管理要求較高。一是調節水質。黃顙魚喜歡清爽的水體環境,需要時刻保持水質清新,水體透明度要達到35cm左右。因此,必須定期換水。5、6月份,每月換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份,每半月換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m左右。二是適時增氧。池塘須按要求配備增氧機設備,根據天氣、水質情況科學開機增氧,晴天堅持凌晨和午后開機1小時,陰雨、悶熱天氣要提前增氧,增加開機次數和時間,補充水體溶氧不足,使水體溶解氧應保持3mg/L以上。三是強化管理。堅持日夜巡塘,觀察魚類生長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盡量減少車輛、行人或動物等進入養殖區驚擾魚類,以免發生應激反應,給黃顙魚生長創造安靜安全的養殖環境。四是防治病害。首先要堅持防病為主。黃顙魚屬于無鱗魚,對常用藥物忍耐能力不及其它魚類,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貫徹“以防為主”的方針,盡量減少病害發生機率。合理操作,在投放、運輸、養殖中盡量避免損傷魚體,以防在初春、秋冬低溫季節感染水霉病。要定期消毒,每半月可使用生石灰調節改善水質,進行水體消毒??沙S盟庰D,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黃、板藍根等中藥拌藥餌進行投喂預防。在高溫生長旺季,可適量添加抗生素類藥物,以防細菌性疾病發生。其次要堅持有病早治。黃顙魚常見病害有水霉病、細菌性爛鰓病、水腫病、腸炎病、小瓜蟲病等。一旦發生疾病,要及時請專業技術人員準確診斷,盡早盡快對癥用藥進行治療。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的綠色漁藥,不可使用硫酸銅、敵百蟲、高錳酸鉀等敏感藥物。

(通聯:438700,湖北省英山縣水產局)

猜你喜歡
池底攝食魚種
“貴蠶1號”“華康2號”對人工飼料攝食效果評價
中華大蟾蜍幼蟾的攝食節律研究※
兩種不同投喂策略對加州鱸攝食量和生長的影響
超長水池溫度應力分析及探討
“川山×蜀水”小蠶人工飼料攝食性改良研究進展
古老魚種重返伊利諾伊州水域
雨下多了,沒有顏色
魚種優劣鑒別方法
游白沙坡溫泉
冬放魚種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