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課的高校聲樂教學研究

2021-12-06 06:24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聲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孫 濤

基于微課的高校聲樂教學研究

孫 濤

(淮南師范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引進新型的教學方法,希望通過對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微課就是近年來被引用得最多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得益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它主要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是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之一。論文就現階段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優勢入手,探討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的策略。

微課;高校聲樂;教學研究

引 言

高校學生與初高中階段的學生相比起來,具備很強的自主性,在情感上也更加成熟、理性。在聲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高校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了,所以越來越多的高校聲樂教師,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傳統的聲樂教學進行了改革。微課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轉變傳統的師生觀念,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以更直觀、立體的方式展現出來,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所以越來越多的高校聲樂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微課教學模式。

一 高校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落后

通過對高校聲樂教學進行調查,相關調查人員發現,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滿堂灌為主,強調教師的權威地位,忽視與學生的互動,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深入分析,就能夠找到現階段高校聲樂老師教學方式落后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的教師學歷非常高,一般來說必須是博士及其以上的學歷,所以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年齡比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如學生強。不少教師畢業就入行,缺乏相關的教學經驗,對新型的教學方式使用熟練度不夠,只能優先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過渡。其次高校中有很多德藝雙馨的教授,這些教授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學非常個性化。比起強調多媒體教學,這部分教師更強調腳踏實地的練習,將大多數時間聚焦在學生的課后練習上,忽視了理論知識的教學,所以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二)以教師為主體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學生才是學習主體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在高校聲樂教學中,仍舊有很多教師以自我為中心。一方面教師學歷高,知識儲備豐富,學生無論是在見識還是學習上都與教師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師理所應當的認為:課堂應該以自己為主體。另一方面,學生到了大學,具備一定的自主性,擁有大量碎片化的時間。但不少學生,將大量碎片化的時間用于玩游戲、談戀愛,忽視了對學術能力的持續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害怕學生私下不學習,而無法完成教學目標,所以無法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除此之外,大學的聲樂課堂與高中階段的學習不一樣,教師同時擔任著多個班級的教學,對學生缺乏一定的了解。在這種環境下,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高校聲樂教學任務,通常會選擇以自我為中心,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課堂氛圍沉悶

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下,高校聲樂課堂教學氛圍顯得沉悶無趣,不少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中,不僅會失去對高校聲樂課堂的學習興趣,還有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學生后期出勤率低。

二 微課教學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優勢

聲樂教學是音樂專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程,這門課程主要訓練學生的歌唱技巧和藝術表現。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理論教學,對學生的發聲、技巧,以及藝術表現進行科學的訓練,完成大幅度的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教學目標。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訓練學生的技能技巧,還要不斷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能夠了解到不同聲樂作品,感受不同聲樂作品。

(一)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希望借助互聯網,對現有的聲樂教學進行創新,而微課教學以短小精悍的特點,成為了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師的一致選擇。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教師由于面對的學生不同,所以需要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反復的講解。比如教師在講解呼吸器官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需要對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重復講解,這樣既占用了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同時也降低了聲樂教學的效率。而將教學內容與互聯網上搜索到的優質的教育資源,融合為一個五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為學生播放教學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觀看視頻,掌握教學的重難點。最后結合教學內容,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方面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同時還能幫助老師縮短理論知識講解的時間,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是90后和00后,這個階段出生的學生見證了互聯網、信息技術、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體驗過信息技術帶來的樂趣。他們能夠利用互聯網或智能手機接觸到的信息非常多?;诖?,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喜歡嘗試新事物,并且個性更加張揚。所以相對于80后的學生,90后、00后的學生,更無法接受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枯燥的課程講解中,在沉悶的教學氣氛中,學生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而微課教學的方式,主要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利用短小的視頻,融合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一方面教師能夠利用聲音圖像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對聲樂教學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聲樂教學活動中來。另一方面,教師將更多的內容探索空間留給學生,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比滿堂灌更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反復學習

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學生錯過了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很難根據一個學生的需求,重復講解理論知識。學生缺勤,或者是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只能利用課下的碎片時間,對知識進行反復的學習。而聲樂專業的學生一般來說閱讀量比較少,甚至不少學生,大學四年一次都沒有去過學校的圖書館。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提前為學生搜索優質的教學資源,并結合教材內容對教學資源進行相關的整合。對視頻、音頻等文件進行剪輯,最終呈現出一個合格的教學視頻。將教學視頻上傳到校園網上,也可以讓學生拷貝到個人電腦上。這樣一來,那些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透徹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的內容,鞏固理論知識。那些對理論知識運用存在疑惑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感受自己發聲和教學發聲存在的區別。這樣一來,學生利用教學視頻,既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又能夠更好的進行聲樂相關的練習。

(四)有利于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只有把學習的主體還給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诖?,不少教師將微課教學方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結合起來,一方面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三 高校聲樂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

高校聲樂教師必須要意識到,任何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最初的引用階段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不少聲樂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能會忽視教學實際,忽視學生的性格特點,照搬照抄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發揮微課教學模式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一)結合學生的喜好,制作微課視頻

不少高校聲樂教師在引用微課教學模式的最初階段,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的教學視頻,直接引用別人的教學視頻,教育自己的學生。這種方式盡管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有些脫離學生學習的實際。所以在微課教學模式應用的中后期,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喜好,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制作微課視頻。

首先是選擇素材,不少教師喜歡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的資料,但是互聯網上的內容不一定是全對的,所以教師在選擇素材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高校的圖書資源,為學生準備理論素材。然后是圖片素材,教師可以通過網站搜索的方式尋找圖片,但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不少網站上的圖片清晰度不夠,可能會影響學生觀看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錄入旁白的時候,盡可能地使用普通話。

其次是制作微課視頻,現階段制作微課視頻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既可以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插入一個兩分鐘左右的課外延伸,又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身示范,錄制一個聲樂技能技巧的教學視頻。然后利用手機或者是電腦,對視頻內容進行適當的剪輯,這樣一方面教師能夠在剪輯的過程中加入相關的內容,插入相關的圖片,更好地進行知識點延伸;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遮擋,重點標注知識點和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抓住知識點的核心,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更好地進行聲樂練習。值得注意的是,微課視頻的清晰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做到清晰明了。

(二)確定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盡管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大綱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但是歸根結底,每一節課,教師都有確定好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傳統的聲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而在微課教學模式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并且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將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融合到視頻中去。接著教師在課前將微課視頻上傳到學校網絡上去,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結合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閱讀,然后將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預留在視頻的末尾,讓學生去尋找答案。

在課堂上,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在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上,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預習時候找到的答案和心中的所思所想。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教師要將舞臺交給學生,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最終達到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的目標。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一方面能夠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且結合智能手機進行課外延伸,另一方面又能夠加強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選擇微課教學內容

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做成微課視頻。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微課教學內容的篩選,選擇重難點,或者是選擇課外延伸的內容制作微課教學內容。只有對微課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才不至于透支教師教學的精力與精神,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比如在聲樂技巧的練習中,不少學生由于不得要領,導致嗓子不舒服。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錄制一個正確發聲的視頻,并且在視頻中標注出哪一部分才是正確的發音部位,當學生正確發音適合,學生的連帶部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等。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很快就掌握發聲的要領。

此外,在講解重要的理論知識的時候,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可以為學生制作微課視頻,在制作的過程中要做到短小精悍,同時要注重多元化,以及注重對知識的課外延伸,比如在視頻的末尾留下一個伏筆,鼓勵學生去尋找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延伸。通過合理選擇微課教學內容的方式,既能夠為教師省去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還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難點,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四)開展線上線下答疑活動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根本職責就是為學生答疑解惑,利用微課教學模式,教師將更多的答疑解惑空間轉移到教學中來。但是學生在課后的練習中,可能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比如學生對于音樂的節奏把握不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糾正學生,課下教師定期去琴房,去練聲房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指導,幫助學生鞏固練習。然后教師通過觀察,收集學生最關心,最容易犯錯的問題,進行一個系統地回答。比如錄制聲樂答疑解惑視頻,讓學生針對性地查看自己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是否明白應該如何去糾正這個問題。通過微課視頻,教師將線上線下答疑解惑相結合,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聲樂素養,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學生的問題,改正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結束語

在高校聲樂課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聲樂課堂教學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情況,為學生開展線上線下答疑活動。相信在教師與學生不斷配合下,高校聲樂教學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

[1]陳睿.“新媒體”語境下聲樂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10):98-101.

[2]王成.淺談微課在職業院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15):128-129.

[3]張端.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山西民歌教學機制創新研究[J].藝術科技,2019(10):212-213.

J642

A

1673-2219(2021)02-0131-03

2020-11-20

孫濤(1985-),男,安徽淮南人,淮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聲樂。

(責任編校:張京華)

猜你喜歡
聲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綜合利用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單元復習
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責任與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聲樂活動考述
PBL教學方式對普外科實習生評判性思維的影響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