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語文課堂思維訓練,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2021-12-06 10:34孫偉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3期
關鍵詞:系統化思維訓練結構化

孫偉

【摘要】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日益成為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面對著怎么將教學導向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的問題,經過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實踐,日益覺得結構化、系統化的思維訓練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

【關鍵詞】思維訓練 ? 結構化 ? 系統化 ?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行進中的語文教學,撲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清新的氣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合作、共融,無時無刻不充斥著我的頭腦,引領著我思考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科觀的問題。

探究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其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等四個方面的基本理念,愈加覺得思維的積極參與是尤為重要的??梢哉f,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成學生思維的成長是教學的最終目標。為此,我們要從繁雜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刷新觀念、尋找合適的方法和思路聚焦語文課堂思維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一、語文思維訓練從片面、平面化的零碎思考向結構化的具體的思維行為轉型

文本指教材,也就是語文課文。對于文本的挖掘是做好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教師的教學工作能否做好,首先建立在教師對于教材的了解與把握上。首先要對文本進行深入挖掘,教師要對語文課文進行充分的了解與研究,充分把握教學內容,了解語文課文中哪些內容屬于關鍵性內容、哪些需要重點講解、哪些內容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內容憑借學生自身的能力不可能了解,必須進行必要的說明和安排相應的作業、哪些內容憑借學生的能力可以把握,可以采取引導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探索,這樣才能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使得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達到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在備《回延安》這一課時,我就反復思考著它在教材體系和課本中的位置以及課文本身的特點?!痘匮影病肥且皇撞捎妹窀梵w形式寫成的激情澎湃的詩篇。賀敬之在詩中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我們還可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對“母親”延安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了解陜北民歌“信天游”的藝術特點,感知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感情;2.學習本詩運用比興、夸張、擬人等寫作手法來表達感情;3.學習現代詩的朗誦技巧,學會節奏、重音的確定,能有感情地誦讀;4.讓學生了解延安對革命的偉大貢獻,激發學生熱愛延安、熱愛中國共產黨、歌頌中國革命的真摯感情。

思維導圖的可視化和結構化功能是實踐以上思考的有力工具,因此在學習《回延安》時,我們可以構建一下這樣或更細的思維導圖:

二、語文思維訓練從關注結果向關注過程轉變,系統化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要更多地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啟發式和引導性教學充分發掘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看法及其對語文學習難點的認識,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與求知的機會,同時通過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了解和分析,及時對課堂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必要改進,從而更好地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水平。

任務型教學可以把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拉出來,從而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并積極思考,其可見優點是:1.任務驅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各種“任務”中能夠不斷地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2. 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交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隨著“任務”的不斷深化.學生的“學”會越來越自動化和自主化;3. 任務重視學生如何溝通信息,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形式,這樣學生的思維維度是多角度的,不受羈絆,彰顯著教與學的情意動能,追求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技能上的均衡達成,學習成為滿足個體需要的過程。

拿一個教學案例《詠雪》,我們來感知一下在“任務鏈”的驅動下學生系統化思維的訓練過程。

任務1:⑴幻燈片出示刪掉了標點符號的原文,請同學們合上教材嘗試朗讀⑵試想如何突破閱讀困難(提示:研究一下如何斷句讀。斷句讀: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讀文章時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處理停頓,這就叫斷句讀。在一句話的末了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斷開,叫“讀”。舉個例子,探究一下“謝太傅寒雪日內集”怎么讀準停頓,最終得出結論——理解字詞句的含義是正確、流利地朗讀的突破點。)

任務2:⑴默讀課文,圈畫字詞。請同學們先遮蓋住課下注釋,看看能不能讀懂課文大意。再參照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有不懂的字詞句請圈畫出來。⑵師生合作,探究重點詞并準確翻譯課文。

任務3:⑴請同學們擴充文章內容,添加人物的外貌、神情、動作等,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⑵從謝太傅的“大笑樂”中,你體味出了什么?(提示:笑、樂的區別)

任務4:謝太傅提出“白雪紛紛何所似?”,家中孩子們的回答謝安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么?你有不同的看法嗎?

任務5:品味了課文豐富的內涵,請大家閉眼想象當時的場景,是不是覺得人物的神情、動作如在眼前?現在,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讀出你對人物情感的理解。

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訓練、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特級教師于漪說:“教師應從學生思想感情、知識能力的實際出發,運用文章精要之處,開啟學生思維的竅門”。語文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也曾有同樣的論述:“一節課好壞的主要標準,只能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思維之間是否有一根看不見的線緊緊維系著?!蔽蚁?,教師只有抓住思維訓練這根紅線,才算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核心,最終將更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系統化思維訓練結構化
系統化心理護理在生長發育遲緩患兒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陪產家屬系統化健康教育對孕婦分娩方式的影響
顧麗英: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借助問題情境,讓結構化教學真實發生
系統化護理干預在闌尾炎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影響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研究
深度學習的單元結構化教學實踐與思考
左顧右盼 瞻前顧后 融會貫通——基于數學結構化的深度學習
邏輯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數學有效融入思維訓練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