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B超聯合OCT檢查在玻璃體后脫離中的應用

2021-12-08 10:55項璋王斌
浙江實用醫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玻璃體眼科B超

項璋 ,王斌

(1.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 杭州 310012)

玻璃體后脫離(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是眼科常見疾病,主要是指視網膜內界膜和玻璃體后界膜分離,是造成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黃斑裂孔和黃斑前膜的重要原因。PVD患者多以 “眼前黑影飄動”為早期表現。在臨床工作中,典型的PVD多根據其臨床表現和眼科儀器檢查來明確診斷。眼科儀器檢查包括傳統眼底照相、眼B超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B超和OCT檢查各有其局限性和優勢[1],現探討聯合眼B超和OCT以及單獨應用眼B超或OCT對PVD進行診斷的優劣,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5-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診斷為玻璃體后脫離的患者60例(120眼),排除年齡>56歲、有視網膜嚴重病變及有精神障礙等無法配合研究者。60例中男36例(72眼),女24例(48眼);年齡30-56歲。臨床診斷標準:眼底檢查發現Weiss環、眼前有黑影,或伴有眼前閃光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作常規眼科檢查,包括裸眼視力、矯正視力檢測、驗光、眼壓、角膜內皮鏡、角膜地形圖、直接檢眼鏡等,并進行眼科B超、視野、OCT等特殊檢查。根據患者主訴、臨床表現及相關眼科檢查明確PVD診斷。對已明確診斷的PVD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眼B超、OCT及眼B超聯合OCT的診斷陽性率。眼B超采用天津邁達MEDA眼A/B超機MD-2400S,患者取平臥位,標記患病點,讓患者輕閉眼,在眼球和眼眶之間的眼瞼上涂耦合劑,調整探頭的頻率至10MHz,將探頭移動到眼瞼上,調整儀器,沿角膜緣各鐘點位置,對眼球進行橫切、縱切、軸切掃描,觀察患者玻璃體內的異?;芈?,尤其是條帶狀異?;芈?,發現病變后在不同位置以不同角度進行探查。OCT機采用德國海德堡SPECTRALIS OCT檢查,患者取坐位,患者下頜放在托架上,眼和儀器的標線在同一水平,囑患者睜眼,注視儀器注視點,調整儀器進行掃描,掃描范圍黃斑周邊6mm×6mm,激光波長840nm,觀察患者玻璃體內的異?;芈?。操作均由同一高年資醫師完成,檢查結果均由三位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師盲法獨立閱片分析。

1.3 診斷標準 在B超檢查中,如患者玻璃體腔內出現連續性的帶狀弱回聲、運動和后運動試驗均為陽性,未見異常血流信號,即可診斷為“玻璃體后脫離”。在OCT檢查中,患者玻璃體腔內如出現連續性的帶狀弱回聲,未見視網膜異常信號,即可診斷為“玻璃體后脫離”。在眼B超聯合OCT檢查中,只要一種檢查方法陽性即可診斷為玻璃體后脫離。當玻璃體與視網膜相連診斷為“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不相連診斷為“完全性玻璃體后脫離”[2-3]。以綜合的臨床診斷為診斷金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在診斷玻璃體后脫離中,眼B超聯合OCT的診斷陽性率高于單獨行眼B超或OCT,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三種檢查方法對玻璃體后脫離診斷的陽性率[n(%)]

3 討論

PVD是一種眼科玻璃體疾病。當發生玻璃體后脫離時,患者會注意到眼前有漂浮物,如點狀、飛蠅、環形物等。脫離的玻璃體對視網膜造成牽拉,會有“閃電感”。牽拉導致血管破裂產生玻璃體出血時有“紅色煙霧感”。過強的牽拉導致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時有遮擋感。傳統的眼底檢查特別是小瞳孔下的眼底檢查極易忽視PVD。臨床上常用眼B超和OCT的影像表現來診斷。

眼B超及OCT具有無創性、無需散瞳、可重復性高的優勢,目前在眼科臨床得到廣泛應用。眼B超檢查對PVD診斷具有可以克服屈光介質混濁給診斷帶來困難的優點,但是眼科B超的縱向分辨極限是波長的一半,而眼科B超多為10兆赫以上,理論分辨率應為0.1mm,故當病變輕微時,B超不一定能發現[4],而OCT彌補了這一不足。OCT是眼科的一種嶄新技術,“能觀察活體視網膜的厚度”是其特點。目前的OCT儀器可提供更快的掃描速度、更細小的分辨率、更精確的測量功能,尤其是新一代的頻域OCT,帶來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活體視網膜斷層影像,因此,在B超未能發現病變時OCT已經能檢查出微小的病變,但OCT不能穿透致密的組織,且在掃描周邊區域時醫師需有高超的處理能力,要在保證患者固視不動的情況下進行周邊部掃描,所以當患者屈光介質混濁或病變在周邊部,OCT會出現漏診現象[5]。

本研究中,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病例OCT發現58例(48.3%),眼 B 超發現 8例(6.7%),OCT 檢查優于B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完全玻璃體后脫離病例眼 B超 38眼(31.6%),OCT發現 10眼(8.3%),B超檢查優于OC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雖然OCT發現玻璃體后脫離68眼(56.7%),眼B超發現玻璃體后脫離46眼(38.3%),OCT檢查優于B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與本研究患者年齡較小、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例數較多而完全玻璃體后脫離例數較少有關。最后,眼B超聯合OCT發現玻璃體后脫離102眼(85.0%),其中完全玻璃體后脫離40眼(33.3%),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62例(51.6%);與眼B超發現玻璃體后脫離46眼(38.3%)、完全玻璃體后脫離38眼(31.6%),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8例(6.7%)和OCT發現玻璃體后脫離68眼(56.7%)、完全玻璃體后脫離10眼(8.3%)、不完全玻璃體后脫離58例(48.3%)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因此,在PVD患者病變輕微眼B超無法發現病變時OCT已能檢測出早期PVD;當患者屈光介質混濁或病變在周邊部時可通過眼B超發現PVD。眼B超與OCT檢查結合可以優勢互補,提高診斷的陽性率。

綜上所述,在臨床工作中,眼B超聯合OCT檢查能夠提高PVD診斷率,為臨床醫生診斷提供依據,并且對患者治療方案的擬定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玻璃體眼科B超
眼科診所、眼科門診、視光中心的區別
高頻超聲在玻璃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非接觸廣角鏡聯合玻璃體切割系統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療效及預后
國際眼科雜志IES四大核心期刊證書
B超機日常維修案例分析與保養
玻璃體切除手術聯合白內障手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觀察
懷孕做陰道B超,會引起流產嗎
寫字的尷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單”
剛做完眼科手術別坐飛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