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寧縣中華鼢鼠的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2021-12-25 17:11盧永東張會麗
南方農業 2021年30期
關鍵詞:鼠害洞口造林

盧永東,張會麗

(1.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正寧分局秦家梁林場,甘肅正寧 745300;2.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正寧分局劉家店林場,甘肅正寧 745300)

正寧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隸屬于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總耕地面積2.87 萬公頃、林地面積5.65 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3.96%[1],森林中的樹種主要有油松、杏、云杉等。

中華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屬倉鼠科,又被稱為瞎老鼠、瞎老、瞎獪等,具有為害時間長、為害范圍廣等特點。鼠害是我國林業的主要生物災害之一,經過統計發現,年均發生面積約占林業病蟲鼠害總面積的17%。在林木生長過程中,中華鼢鼠為害程度較大,特別是針葉幼林地,甚至會造成整片林木死亡。為了有效防治鼠害,對中華鼢鼠防治的相關問題加以分析十分必要。

1 中華鼢鼠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

1.1 形態特征

中華鼢鼠體型呈圓筒狀,具有粗短、肥壯的特點。體長14.6~25.0 cm,通常雌性體形要小于雄性。中華鼢鼠頭骨短寬,棱角突出,鼻骨非常窄,毛呈灰褐色且較為柔軟,幼鼠全身呈灰色,成年鼠背的毛大都呈現為銹紅色或棕黃色;四肢短粗、呈鐮刀形且非常有力,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另外,中華鼢鼠的眼睛較小、視覺較差,但是其嗅覺與聽覺卻非常靈敏。

1.2 生活習性

一般情況下,中華鼢鼠營地下生活,其穴洞結構較為復雜,使得捕捉與滅殺鼢鼠具有一定的難度。雌鼠與雄鼠往往單獨生活,只有在繁殖時期內才生活在一起。中華鼢鼠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等地區的山林、草原與農田中,尤其喜歡棲息在低洼、土壤深厚、土質濕潤疏松、食物較為豐富的地區;還分布于3 800~3 900 m 的高山草甸,而高山灌叢地區分布數量較少。

就林區而言,中華鼢鼠主要啃食松樹樹皮與根系。各種耕地、農區中也會出現中華鼢鼠,其中以豆類、莜麥、土豆等農田中的分布數量較多,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甚至還會導致產量顯著下降。每年4—5 月樹木返青期、10 月草木枯黃之前,中華鼢鼠的數量最多[2]。苗期咬嚙禾苗,極易導致農田出現缺苗斷壟等現象,一般陽坡的為害要比陰坡嚴重;中華鼢鼠后期以盜食糧食為食,極易導致糧食大幅減產歉收。

中華鼢鼠有封洞習慣,一旦其洞道被挖開,中華鼢鼠就一定會用土將打開的洞口封住,并且會挖一個新的洞口進行連接。

2 中華鼢鼠的為害

2.1 為害時間

中華鼢鼠往往常年活動。通常情況下,春季大多活躍在9:00—11:00、17:00—19:00;夏季活動量顯著降低,早晚一般都出現在地下層;秋季大多活躍在14:00—18:00,當出現陰雨天氣時往往全天活動,而大風、大雨天氣條件下很少外出活動;冬季僅在光照充足的午后外出活動。

2.2 為害作物

就農作物而言,中華鼢鼠對冬小麥的為害最為嚴重,且為害時間較長,不僅會導致冬小麥出現缺苗斷壟,雌鼠極易導致成片的冬小麥缺苗。中華鼢鼠對洋芋的為害也較為嚴重,主要取食洋芋的塊莖,進而導致整個植株出現死亡。相對比而言,中華鼢鼠對谷類、玉米等作物的為害時間相對較短,且由此產生的影響較輕。中華鼢鼠既具有向植被、土壤條件良好的地區作永久性搬遷的能力,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適當遷移,夏季由陽坡遷移至陰坡,而冬季則由陰坡遷移至陽坡,而且大都棲息在休耕地附近,以為害周圍的農田[3]。

就林業而言,中華鼢鼠最喜歡的食物是植物的根,并且取食范圍極廣,是林業主要害鼠之一。人造林,特別是針葉類型的樹會受到中華鼢鼠不同程度的傷害,尤其是在春季剛到來之時,樹芽還處在生長時期,中華鼢鼠不但會直接啃食樹苗,并且中華鼢鼠還會攻擊樹根,這就會導致樹木遭受嚴重的傷害,使樹木迅速死亡,給林業發展帶來重創。

3 有效防治措施

3.1 造林環節防治

為有效防治林業鼠害,應積極營造針闊混交林,并在此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防治措施。對于為害嚴重的鼠害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治理措施。

在造林環節,需要營造一部分針闊混交林,如此不僅能夠優化林分結構,還可以使更多的樹種在森林中健康生長。營造混交林時,要確保種植密度及成活率,使林木郁閉成林。在造林時,整地方式應采用魚鱗坑,如此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破壞鼢鼠群體生活環境,減少鼢鼠的密度,從而有效改善造林地衛生環境,便于開展造林工作。造林前,需要在樹干上涂抹保護劑預防鼢鼠。造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清理林內的灌木和蔓藤植物,提升林內衛生環境,破壞鼢鼠棲息場所及食物的來源。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人工捕殺對正寧縣內的中華鼢鼠進行控制,減少中華鼢鼠對林業的為害。人工捕殺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利用彈力箭的效果較好。彈力箭是由橡皮筋、木塊及鋼芯組成,構造簡單、操作簡單、傷害性非常強,有經驗的人員在一天內最多捕殺8只中華鼢鼠,大大降低鼢鼠的為害程度,從而提升林業保護效果。

3.3 化學防治

在治鼠的工作中,化學藥劑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尤其是對于鼢鼠密度較大、為害程度較高的地區?;瘜W藥劑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降低中華鼢鼠的密度,防止中華鼢鼠四處逃散、蔓延,從而將鼠害降低。投放磷化鋅毒餌是現階段常見的一種方法,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利用蘋果或土豆等制作成誘餌,將其分成0.5 cm 左右的小塊,將其與磷化鋅進行混合,為提高藥劑黏著力,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植物油。在投放毒餌時,需要準確判斷中華鼢鼠的洞穴位置,并將其挖開,將制作好的誘餌放在距離洞口30 cm 左右的位置。當毒餌投放好后,應及時使用土塊封洞,在幾個小時以后,查看有無鼢鼠出來覓食,并檢查毒餌的有效性。

3.4 人工防治

為有效防治中華鼢鼠,應先了解其頻繁出沒的地段,從中找出洞穴的洞口。一般情況下,中華鼢鼠有封洞的習慣,如果發現洞口出現破壞,就會立即利用土將其填好,盡可能同時將土與鼢鼠一起帶出洞口,進而采取有效的捕殺措施[4]。通常情況下,常用的人工防治方法包括以下4 種。1)熏煙法。在中華鼢鼠封洞時,利用煙氣對其進行捕殺。向洞穴釋放適量的煙霧,中華鼢鼠在味道的刺激下會逃離洞口,這個時候就是捕殺最好時機。2)灌水法。將40~80 kg 的水灌注到洞口中,同時密切關注洞口,一旦水涌入洞口,鼢鼠往往會倉皇而逃,這時需要找準時機對中華鼢鼠進行捕殺。這一方法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效果較好。3)窒息法。點燃滅鼠彈,將其投入鼢鼠洞穴之后第一時間封洞,滅鼠彈在燃燒過程中會逐漸消耗洞穴中的氧氣,最終導致鼢鼠由于缺氧而窒息死亡。4)鼢鼠活捕法。使用鐵鍬鏟平洞口土壤,之后把洞式鼢鼠活捕器對準且對緊洞口,待鼢鼠出洞經過活捕器之后,打開活捕器的開關,將其關閉在活捕器中。

3.5 引入一定數量的天敵

為有效防治中華鼢鼠,可以在中華鼢鼠活躍的地方投放一定數量的天敵,如狐貍、貓頭鷹、蛇等。通過該種方式可以對中華鼢鼠的數量進行科學合理控制,維持食物鏈平衡的狀態[5]。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中華鼢鼠與天敵數量處于科學合理的狀態,保持了食物鏈的平衡,同時也不會引起其他次生災害。

4 結語

中華鼢鼠防治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民眾及林業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在治理中華鼢鼠的工作中,政府需要發揮作用,利用制度規定進行控制,積極開展生態環保防治措施,盡可能減少中華鼢鼠的數量,推動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鼠害洞口造林
全國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萬畝
草原生態建設中鼠害治理技術及其應用建議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的施工工藝
沿海地帶造林實踐與探討
草原鼠害的發生及其防控措施
數字
淺論吉木乃縣草原鼠害發生與治理對策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淺談人工營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術
重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