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處理

2021-12-28 20:10高紅艷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123期
關鍵詞:作品分析演唱分析春江花月夜

高紅艷

【摘要】我國古詩詞類型的藝術歌曲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極為耀眼的一顆明珠,是文學與聲樂的有機結合。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國當代的經典之作,與之相應的存在價值是值得肯定的。通過對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創作背景、作品研究、人聲器樂化模仿、花腔部分的方法和在進行演唱時對于聲調和旋律的把控等方面進行細致化探究,進而在演繹過程中能夠為歌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作品分析;器樂化;民族化;演唱分析

一、《春江花月夜》的創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一)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最初是一首琵琶古曲,被稱為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名叫《夕陽簫鼓》,在這以后依照詩歌《春江花月夜》重新變更曲名。此歌曲是徐景新以作曲家彭修文編曲的《春江花月夜》弦樂合奏曲為基礎,進行合理改編成的。徐景新巧妙地把西方音樂花腔女高的演唱特色同我國傳統鋼琴伴奏特點相融合,創作出了這首“中西合璧,人歌合一”的歌曲。

(二)作曲家簡介

徐景新出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上海,因為自身家庭條件的因素,逐漸喜歡上了音樂。其是當代知名音樂家,創作的優秀作品非常多,重點涵蓋鋼琴協奏曲、民樂合奏曲、舞劇音樂等方面,有上百部電影以及電視劇配樂的豐富經驗,是一名優秀的音樂藝術家。其經典代表作具備時代的印記。

二、《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特點

(一)歌詞題材的選擇

此代表作中所唱之詞是引用唐朝偉大詩人張若虛所做的膾炙人口的詩詞——《春江花月夜》。原本總共有三十六句詩詞,本部代表作重點選用了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句,對其完成了高度的概括:“江上明月升,江花點美景,春潮隨波千萬里,夜色沁人心”。短短的四句歌詞,抒發了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內心所受到的觸動,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并結合曲調表現了對這幅良辰美景的贊美。其余部分使用“啊”對景色進行渲染,“嗚”來模仿笙、簫、笛、管等樂器的聲音,給人以戀戀不舍、回味無窮的藝術感受。

(二)曲式結構及鋼琴伴奏分析

本部作品從曲式方面來講,是一個再現三部曲式。

前12小節為引子,鋼琴運用倚音、同音反復的輪指技法彈奏,力度由p到mf,逐漸回到p。隨后,人聲用柔和的“嗚”母音進入,與鋼琴交織,為我們描述出晚霞渲染了天空,波光粼粼的極有意境的情景。

此作品的主段是第一部分的a段和第二部分。a段由四句詩句組成,構成這首作品的主題,鋼琴伴奏旋律不斷重復地緩緩下行,襯托著優美的歌聲,這幾句文字仿佛令我們已然處在美景當中。在前奏結束后,后面的伴奏使用琵琶音將音樂繼續推高,同時以“啊”母音融入到伴奏中。漸漸地,伴奏越來越慢,越來越弱,最后沉靜下來,a段結束進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出現了一幅鳥語花香般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整段歌詞運用“啊”母音同跳躍的旋律相融,形象地模仿鳥鳴聲,與鋼琴伴奏互相協調、互相襯托,伴奏內容類似于器樂曲。情緒從這里開始有較大的起伏并且第二部分有著比較大的規模,“啊”母音主要使用花腔唱法,音樂頻率與之前截然不同。跳音連接著長音,配合九和弦的伴奏,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生氣勃勃的畫面。該段的鋼琴伴奏運用許多重復音、重復句、裝飾音、倚音、模進樂句等多種演奏手法,隨著情景的推進改變力度以及音色,將傳統的民族音樂發揚光大。特別是由鋼琴獨立完成的D段,是鋼琴伴奏最出彩的地方,它模仿了《夕陽簫鼓》的一段,使音樂氣勢更加宏偉,不禁讓人想起山河的雄偉壯麗,把音樂推向了高潮,進入尾聲。

第三部分在D段鋼琴的solo下引出慢板,即為第一部分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同時在主題上再次發生遞進,立體地為我們展示了其主題上的變化。鋼琴使用極有力度的柱式和弦進行演奏,展現出了恢宏壯觀的場面,將感情不斷升華,描繪出一幅乘風破浪的情景。隨后,鋼琴伴奏逐漸歸于平靜,切換成十六分音符緩緩前進,引起聽眾的遐想,重新回歸到了夜色朦朧平靜的春江水面。使用鋼琴來對變化的氛圍進行烘托,只用那遠處傳來的“嗚”字模仿簫聲,好像從飽含詩情的畫面重新回歸到了縹緲之中,給人們提供了無限聯想的空間。

綜合全曲來看,伴奏根據不同的風格和內容需求,既要模仿民樂器的彈奏技巧,同時需要表現出《春江花月夜》相關的不同樂器音色特點,來體現民族的特色和中國的傳統韻味??墒?,本部作品除去非常經典的四句詩詞的樸實旋律外,其它的歌詞部分均借助“啊”字完成難度系數非常大的花腔,不斷推動音樂情緒往前走,進而構建起徐景新歌曲的本色。

三、《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分析

(一)人聲的器樂化運用

人聲器樂化的模仿要求演唱者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和練習,才能有著熟練和精湛的技巧,從而使表演跟所模仿的樂器音色相仿,難度極高。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關鍵就是利用人聲器樂化的模仿對所要表述的情形進行描述,從而使聽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其主要特點表現在引子以及尾聲板塊,借助鋼琴針對鼓聲完成了模仿操作,借助人聲針對簫聲完成了對應的模仿操作。因此,本作品借助很多長倚音,使用于相同音上變化的音韻以及“嗚”母音進行有機整合,使得其所演奏的簫聲更為逼真。

譜例1

觀察譜例,我們可以從中知道,這部分有大量倚音,即人聲模仿簫聲。這一段在演唱的時候應該重點關注氣息,氣要走在聲的前面,聲音不能太明亮并且應有空間感。在發聲時,軟腭要抬高、喉頭放下,后咽壁立住,后腰拉住,注意頭腔和胸腔的共鳴,聲音位置高且要集中,用意識控制自己聲音近似簫聲。并且要關注速度與力度,使其能夠跟鋼琴進行較好的配合。

尾聲以及引子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二者的表演方法極為相似,然而要注意的是,這時表演即將完成,不能因此松懈對聲音的把控,這樣會使聲音位置降低,從而使得聲音不通透;應該在氣息掌控方面更加慎重,也要注意力度的變化由強到弱,達到由近及遠的音響效果。

(二)花腔部分的演唱技巧

花腔是美聲唱法中一個重要的技巧特征,而這一作品將西洋的花腔唱法融于我國民族調式,使我們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這首作品與西洋的花腔音不同的是,其結合了民族調式,所以出現了較多的跳進音程。上述跳進音程,要求演唱者的基礎非常穩固,并且可以對聲音有著很好的把控。在演唱的時候,聲音位置要統一,把每個音均勻地唱出它的旋律線條感。

譜例2

例如,這一部分花腔的演唱,它的速度較快,難度較大。因此,演唱時要先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大興奮狀態;演唱時將軟腭向上使勁抬起,利用后咽壁的力量和頭腔的打開,把聲音貫穿到后通道,笑肌上揚,嘴角稍微向后咧,使聲音更加集中;小腹要收住,后腰要拉住,給予不斷的呼吸,讓聲音流動起來。

(三)詩詞與旋律部分的演唱分析

藝術作品大都是以生活為基礎,對其的真實寫照,想要逼真地展示出藝術形象,并且充分地表達藝術情感,需要歌唱者具備精湛的技藝。因為我國古詩詞有著特殊的韻律,從而使歌唱者在演唱時要注意演唱的流動性和對氣息的控制,同時在咬字方面上也要進行注意。即便這首作品演唱詩詞旋律部分較少,其仍展示出了這首作品的精神所在。

譜例3

這部分就是本曲的核心之一。演繹該部分的時候,演唱者需要更多地注重意境的闡述。其次是聲音的控制上,要做到聲音統一并且富有張力。不用過分地去咬字,以免影響音樂的線條型和流暢性。第三部分的再現雖然與第一部分的詞、旋律一樣,但在情緒上是把這首作品推向了高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借助“以情帶聲”的方式,在對第一部分相關音樂形象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逐漸把情感推向高潮,實現“聲到情自到”目標,然后歌曲漸漸平靜轉入尾聲。這時候要求演唱者不能放松下來,更需要氣息和位置的支撐,平靜地留給聽眾對月色的無限遐想。

四、結語

藝術曲目《春江花月夜》可以看作是一部具備濃厚中國韻味的作品,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基礎,后與西方音樂進行完美結合而形成的。中國古詩詞改編成藝術歌曲,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繼承。

通過研究這部作品,使筆者對這首作品的時代資料、作曲家、音樂特點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夠更準確地演繹這首作品。這首作品要想完美地演繹,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此,我們應加強基礎的穩固以及對其基本知識進行了解。這首作品之所以吸引筆者,是因為帶有古韻味的鋼琴伴奏與人聲器樂化模仿的相結合,使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極富中國特色。

本文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該作品還有很多方面值得去研究。對于聲樂學習者來說,既要學習表演技巧也要重視文化的積累和藝術修養的提高。筆者會在未來的生活中,積極進行有效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1.

[2]程萍.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聲樂作品——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藝術表現[J].東方藝術,2005.

[3]吳晗,徐景新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詞曲解讀及鋼琴伴奏剖析[D].武漢音樂學院,2014.

[4]李娜.淺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特征與審美價值[J].學理論,2009 .

[5]蘇然.《春江花月夜》演唱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 楊? 杰

猜你喜歡
作品分析演唱分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傳世作品最少的詩人
歌劇《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演唱分析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指揮版本比較
聲樂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夢》歌曲演唱分析
莫扎特鋼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鋼琴教學中的作品分析
《春江花月夜》賞析
淺談情感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達
淺析《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美學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