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演唱分析

2017-01-16 12:21李雯靚
藝術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演唱分析江姐歌劇

李雯靚

摘 要:“歌劇”這一名詞具有廣泛的涵義,幾乎世界各國都具有屬于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歌劇,中國歌劇《江姐》的誕生在中國民族歌劇歷史的長河中,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歌劇《江姐》的重要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奉獻》在有力地汲取地方戲曲及戲劇的民族文化元素的同時,還有效地引進了西洋音樂的創作手法,這使得這部歌劇具有了獨具鮮明的特色?!霸绞敲褡宓?,越是世界的”,新中國歌劇《江姐》就是具有中國民族音樂元素的歌劇代表作品之一。本文通過對于歌劇《江姐》中的重要唱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進行演唱分析,深入挖掘其音樂內涵,解析這首作品的演唱要素等多方面,幫助對歌劇《江姐》進一步深入探索與研究,為共同研究這一課題的廣大同仁,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歌劇《江姐》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演唱要素 演唱分析

在中國歌劇歷史中傳唱著無數經典,筆者通過多年對民族聲樂的演唱和研究,與多位同行的溝通交流,以及翻閱大量與歌劇相關的書籍資料,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筆者尤其對《江姐》甚為鐘愛,被歌劇中所表達的革命精神所震撼。曾多次欣賞多位歌唱家們對這部作品的經典演繹,從中受益匪淺。

筆者通過對眾多中國民族歌劇的學習與演唱,掌握和理解民族歌劇的演唱風格,并對比分析了一些中西方歌劇藝術的演唱特點。本文以歌劇《江姐》為主,對這部歌劇中一些經典唱段進行了認真又細致的演唱和研究。其中《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這首選段深深的吸引了筆者,它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又融合了西洋唱法和中國傳統戲曲及川劇唱腔的精華。筆者結合自身的理論學習與演唱實踐,對該選段的音樂風格、演唱要素的運用、情感的表達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究,力爭為民族歌劇的演唱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歌劇《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背景簡介

《江姐》這部歌劇的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背景下。反動派統治的重慶已經搖搖欲墜,正是在獄中的我黨革命戰士與敵人進行較量的最后時期,從劇情上講具有強烈鮮明的矛盾戲劇沖突?!段覟楣伯a主義把青春奉獻》劇中描述了江姐被甫志高出賣后被捕,在審訊室中即將受刑的情形。在獄中,江姐怒斥叛徒。無畏反對派的嚴刑逼供,成功地展現了革命戰士江姐偉大英雄人物形象,為世人展現了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同時也反襯出反動派窮兇極惡的可恥行徑。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是歌劇《江姐》中的一段著名歌劇選段。整首作品富于濃郁的民族風格,運用戲曲板腔體式與節奏的對比等藝術手法,使演唱風格色彩豐富,韻味十足。準確的展現江姐崇高英勇的共產主義革命形象和堅貞的氣節。本文對此進行著重解析。

二、演唱要素的把握

一位優秀的演唱者,想要唱好一首歌劇作品,首先應該進行要較為詳細的分析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其次想要更好的詮釋音樂人物形象必須要掌握多種科學合理的演唱方法,還要根據劇情的發展以及人物的情緒與內心活動的不斷變化,合理地運用科學的演唱方法。

1.音色與人物性格變化的有機結合

歌劇《江姐》是以主人公江姐來命名的,可以看出江姐在整部歌劇當中是一個靈魂性的人物。在歌劇當中,江姐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個眼神動作都散發著高尚的氣節和英勇無畏的共產主義革命形象。江姐在劇中隨著細膩的內心活動,復雜的情緒變化都體現在她的唱腔中,準確的表達了人物的情感。尤其在演唱這首詠嘆調《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時要求演唱者音色豐富,音域寬廣。在整段歌曲演唱過程中要對作品進行分析,在唱段抒情的地方,例如唱詞中,“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御風寒”,演唱的音色要求既要沉穩、厚實又要甜美明亮表現出江姐作為女性一面的柔美。在歌曲中唱到“我為祖國生,我為革命長,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唱詞較為突出的表現了江姐英勇無畏,大義凜然,旋律變得激情高昂起來。演唱時在保持聲音亮度的基礎上,還增加聲音音色的厚實度與演唱力度。通過人物內心情緒的轉變,音樂旋律的變化,音色的多角度把握,更好的詮釋江姐這位共產主義英雄形象。

2.氣息與音量的有效運用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這首歌劇選段,樂曲第一部分開始的旋律線條優美而舒緩。演唱者在演唱時,應情緒保持充沛、情感豐滿,用訴說的語氣,飽含深情的來演唱。演唱時要音量要由弱漸強,氣息沉穩,聲音要收放自如,做到聲斷氣不斷。接著,樂句“一顆紅心忠于黨”到“粉身碎骨心也甘”的音樂速度變快,用激動的情緒快速調整氣息,語氣堅定,音量漸強,聲音要有明亮的色彩。其中唱到 “征途上從不怕火海刀山”這句時因為節奏變快,“山”字后,要快速吸氣,并調整氣息較好地連接下句演唱。最后一遍的“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的“骨”字要拉長,保持好腔體與氣息相輔相成,做到吸到哪在哪唱。

第二部分從“啊~~久盼望神州輝映新日月”到“面對著千重艱險不辭難”這幾句唱詞以敘述的語氣演唱,聲音柔和,語言清晰,音量不能過大。到最后兩句唱詞“正為了祖國解放紅日照大地,愿將這滿腔熱血染山川!”氣息要穩定,音樂語氣要更堅定,音量漸強,每個字都要一板一眼的演唱清晰。

第三部分的演唱是緊拉慢唱的版式,散板節奏,戲劇性較強。在這部分唱段中有大量的延長音,演唱者在演唱時要有較好的氣息控制能力以及進行快速換氣。例如唱到“粉碎你舊世界”這句,首先“粉碎”這兩個字的音量不宜過強,均勻控制氣息,加強音量突出“你”字,快速換氣并保持氣息演唱“舊世界”。如唱到“幸福的明天”聲音要結實有力,音量由弱漸強。這部分樂段在散板的節奏中還要準確的抓住重拍,使音樂推向高潮,為下面的樂句演唱做好鋪墊。

最后一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要把江姐革命者的氣勢演唱出來。開始是一板一眼的節奏,在演唱語氣上要表現出江姐堅定無比的信念,高漲的情緒。不論在氣息的支持上還是音量的控制上,一定要均勻的分配好。尤其是氣息的控制,在演唱音樂尾聲的段落中多有長音,需要積極的調整氣息,增大音量。例如歌詞中“早把生死置等閑”中的“死”字和“一生戰斗為革命”的“斗”字,還有唱段中的“獻”字、“移”字和“甜”字等音符時值較長而且音量較強,在處理時應保持氣息均勻流暢,較好的共鳴腔體,方能達到統一和諧的演唱效果。在歌曲中最后一句的演唱,把情緒推到了最高點,“只覺甜!”這幾個字,時值音較長,較高的聲區,要運用好科學合理的演唱技巧將音樂推向高潮。演唱者在演唱時要隨著人物內心的情感活動與音樂語匯的特點,恰當運用氣息,合理控制音量,做到聲情并茂,從而完美準確的展示江姐的英雄形象。

3.字正腔圓的重要性

在演唱歌劇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時,我們發現看似簡單的唱詞和音樂旋律,有的演唱者演唱效果一般,有的確能唱得淋漓盡致,游刃有余?!白终粓A”起到了不可小覷的重要性。在演唱這首唱段時,運用科學合理的演唱技巧,使聲音圓潤流暢,咬字清晰, 歌唱時字要規韻,聲音要有彈性,要把每一個音每一個字都要準確的演唱出來。

在演唱這首歌劇唱段時,在民族唱法咬字的基礎上借鑒了戲曲的咬字特點,在咬字、歸韻上有特殊的講究。歌曲開頭的兩句中唱到“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御風寒”中的“蠶”、“死“、“絲”、“贈”、“風”字等每一音都很考究,字頭、字腹、字尾在咬字的過程要準確的演唱出來,特別要強調字頭的演唱,如“蠶”字的生母“c”音和“到”字的生母“d”音等,字頭一定要叼住,并且要快速歸韻到母音上。

從“一顆紅心忠于黨到心也甘!”這一樂段為緊板,節奏要比之前的速度稍快一些,要求吐字清晰準確,成聲成字要快,做到聲韻同出。例如“一顆紅心忠于黨”的“黨”字的母音“ang”和“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放”字的母音“ang”和“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的“粉”字的母音“en”都要在高音位置上咬住母音,字要規韻。唱段中通過節奏的變化在咬字上也要隨之改變,如樂句“征途上從不怕火海刀山”的“火海刀山” 這四個字和“為勞苦大眾求解放”這句,要快拼快唱,咬字要清晰。

通過字與腔的完美結合的演唱方法,體現了江姐的堅強與忠貞, 她經歷了敵人的種種酷刑, 仍然堅定的意志,如同雪中綻放的傲雪紅梅。

4.演唱者表演與伴奏的默契配合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唱者,就要不斷的完善自己,運用精湛的歌聲、真情實感,完美的運用到歌劇表演當中。演唱者要細心的揣摩劇中的每句唱詞、眼神、動作的變化,運用嫻熟的演唱技巧結合富于生活化的表演將人物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來,感動聽眾并與聽眾產生共鳴。而伴奏為完美演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烘托作用。

演唱者必須注重與伴奏的默契配合,以表達歌曲內涵。不論是樂隊還是鋼琴伴奏,如果能夠配合默契就會使演唱者不論在演唱上還是表演上事半功倍,激情高漲。相反,如果配合不好就會使演唱大為遜色進而影響表演力。較好的與伴奏相配合能夠幫助演唱者準確把握氣口、節奏、速度、音準等要素。能夠讓演唱者更加深入的理解音樂作品,提升演唱表現能力,彌補演唱者在演唱中的失誤。歌劇江姐的唱段中有很多板腔體式如“散板”的音樂旋律。例如:《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這首唱段為例,出現典型的“散板”的音樂旋律,從 “粉碎你舊世界”到“幸福的明天”,這部分。雖然是散拍,演唱者一定要抓住伴奏的音樂特點,演唱時句與句之間也要有一定演唱規律,每一句的演唱都有一兩個延長音起到了緊拉慢唱,烘托情緒的作用,要抓住彈奏時的重拍子進行演唱,這樣就能夠幫助演唱者與伴奏的完美組合,進而使演唱與伴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潤腔的把握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歌劇選段,多處運用了“潤腔”?!皾櫱皇侵袊褡迓晿分袠O富特色的技巧之一,是形成演唱風格、民族風格的主要因素和手段。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下的中國傳統戲曲,以其多種多樣的聲腔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演唱方法①”。

“潤腔”的功能在民族聲樂演唱中,主要體現各種裝飾音,烘托演唱效果的作用,而有些裝飾音并沒有在譜例上表現出來。在演唱這首歌劇選段里,就多次出現了潤腔方式。

1.顫音

舉例詳細說明,譜例中開頭的兩句運用了顫音,顫音就是由本音的基礎上與上方相鄰二度音快速反復轉換而形成的。在練習演唱顫音時,要清晰的把每個音符快速的演唱出來。例如譜例1中春蠶到死的“蠶”字和“贈”字,和譜例2樂段中的“浩”字“解”字等段落當中也都出現了顫音,這種演唱方式凸顯了民族音樂演唱特點。

2.倚音

譜例1唱詞中大量出現了前倚音,如:“斷”字就出現了兩次的倚音,“mi”前加入了“sol”音,“do”前加入了“si”音,還有“人”字的“mi”音前出現了“sol”音,“寒”字的“re”音加了“re”、“mi”、“do”三個音 。譜例3“粉碎你舊世界“的“你”字和“為后代換來那”的“代”字和“來”等也都采用裝飾性潤腔方式前倚音。然而,“你”字“代” 字和“來”字在譜例中則未體現倚音標識。在倚音演唱中,前方音不能占樂曲的時值,要快速的演唱,整個音樂和力量要放在后面的重點音上。

3.滑音

滑音在民族歌劇音樂中被廣泛運用,它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兩種,多用于增加作品的色彩。

譜例3中,“粉碎你舊世界”的“你”字在高音sol音和高音mi音之間運用了下滑音。在下滑音的訓練中由于音階下行,聲音位置很容易掉在口腔里,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控制氣息托住聲音演唱位置,使聲音自然向前流動滑落到下一個音上。下滑音的運用,加重了江姐的音樂的語氣,體現了戲劇性的演唱風格。

多種的潤腔方式,普遍出現在民族歌曲、戲曲,曲藝等傳統音樂中,演唱時運用潤腔方法,可以幫助演唱者在歌唱時較好的使氣息、腔體和咬字有機的融為一體,完美的展現歌曲演唱。

四、聲情并茂,追求演唱的最高藝術水準

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歌劇藝術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同樣強調情感的表現與意境的高雅。因而,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是演唱者追求的最高藝術水準。

當下,隨著藝術全球化的進程,我國的民族歌劇在保留原有民族音樂要素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精髓,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藝術態勢。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民族歌劇仍把抒情性的審美特征作為藝術的最高追求境界?!肮耪Z說的好:“聲為情役,腔為情役”,“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敝挥新曇襞c情感達到完美結合,歌唱才能被稱為“藝術”。②

想要唱好一首歌劇作品,首先要深入了解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所要表達的人物形象。將自己融入到角色當中,掌握人物性格形成的特定場合,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動脈搏。只有用情去歌唱,音樂表達才會感人至深。

江姐這個人物形象性格豐滿,情感真摯,人物塑造極富感染力。在整部歌劇中,江姐的情感表達在音樂表現的襯托下,抒發得淋漓盡致,這既是作品的成功之處,也是演唱者需要用心體會精準把握之處。

在譜例4在這首歌劇唱段中,從“久盼望...”這一部分首先應該充分的理解歌詞大意,該唱詞表現了江姐對祖國的無比赤誠之心,與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在演唱時應飽含著深情的進行歌唱,通過訴說的語氣,結合氣息與咬字等技巧的運用,來表達人物所要訴說的情感。

在譜例5中這部分,表現了面對敵人的無恥行為的丑惡嘴臉下,江姐表現出大義凜然,不怕艱難困苦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在演唱時要投入到角色當中,充分的調整演唱情緒,加重語氣、音量與氣息的調整,通過每個表情、眼神或一個手勢來表達江姐崇高的人物情感。

在無數次的演唱實踐中,表情達意是實現完美演唱的關鍵要素之一。情感的抒發,可以使聲音更加飽滿而有魅力;反之若沒有情感的演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澀干癟毫無光彩,也就失去了演唱的真正意義。作為演唱者,必須加強自身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能力,增強駕馭音樂作品的情感抒發能力,從而追求演唱的最高藝術水準。

結語

通過研究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并通過筆者多次演唱歌劇《江姐》中唱段的切身體會,對該歌劇的演唱風格進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對歌劇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演唱要素、“潤腔”手法與情感表達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可見,在演唱該首作品時,應注重音色、氣息、音量、吐字等要素的控制與把握,配合江姐的性格特征而變化,在表現江姐溫柔善良的性格時,音色要厚實而甜美;在表現江姐剛強堅毅性格時,音色要渾厚而有力。另外,這首歌劇選段中,多次運用“潤腔”方法,演唱時要注意將氣息、腔體和咬字有機的融為一體,才能更好地展現歌曲的藝術魅力。

歌劇《江姐》是我國民族歌劇史上的扛鼎之作,通過本文的論述,旨在通過個人的一些見解,為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為民族歌劇的演唱提供一定的實踐探索。本文的論述可能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提出的某些觀點與論點,還請諸位同仁給與指正。

注釋:

① 《論民族聲樂中的“潤腔”》,文化藝術報,2009年3月6日 文章第一段。

② 引自:李抒丹《淺談中國歌劇演唱之藝術魅力》,《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9月13日 ,第二章第二段。

參考文獻:

[1]李抒丹.淺談中國歌劇演唱之藝術魅力[D].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

[2]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論民族聲樂中的“潤腔”[M].文化藝術報,2009.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演唱分析江姐歌劇
走進歌劇廳
江姐的信使 :一生無悔的選擇
聲樂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夢》歌曲演唱分析
淺析亨德爾聲樂作品《讓我痛哭吧》的藝術構思
歌劇費加羅婚禮《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劇選段《木蘭花》演唱探析
“江姐”大戰“鼠小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