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角楓常見病蟲害研究進展

2021-12-30 13:11朱林生張嘉誠
南方農業 2021年22期
關鍵詞:五角楓低齡幼蟲

朱林生,張嘉誠,彭 睿

(1.廣東省云浮市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管理總站,廣東云浮 527300;2.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北京 100010)

五角楓(Acer mono),又名色木槭、水色樹、地錦槭和五角槭,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1]。五角楓樹姿秀麗,葉形優美,植株最高可達20 m,樹皮粗糙,??v裂,深灰色或灰褐色;樹葉常呈掌狀五裂,入秋降溫葉色變紅色或亮黃色;翅果嫩時紫綠色,成熟時淡黃色,小堅果壓扁狀,張開成銳角或近于鈍角;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2-3]。

五角楓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及長江流域各省,用途很多,其木材細密且堅韌、木紋美觀,是制作家具、家庭裝修的優良木材[4];樹皮纖維良好,是人造棉及造紙的原材料;種仁蛋白質和油脂含量高,能榨油,可供食用、飼用及工業用途[1];種皮和果翅富含鞣質單寧,是皮革制品的重要原料[5]。五角楓提取物或次生代謝產物具抗氧化、抗骨質疏松和抗凝血活性,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抗腦血栓的新植物源材料,還具有免疫調節和美白、抗皺、抗疲勞的功效[6-12]。五角楓耐陰、耐寒,是優良的生態林、風景林和園林綠化景觀樹種,對防治大氣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顯著作用[13]。五角楓因含水量大、含油量低、不易被點燃或燃燒、枯枝落葉降解迅速等特點,成為比較理想的防火樹種[4]。隨著五角楓栽植面積的不斷增大,其病蟲害防控工作也應加強重視。本文就我國五角楓栽植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研究現狀作初步綜述,旨在為制定五角楓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提供參考。

1 主要病害及其防控

1.1 枯萎病

枯萎病是一種危害較為嚴重的系統性侵染病害,會導致部分枝條枯死,嚴重時全株萎蔫至干枯,造成不可逆的死亡。寄主范圍十分廣泛,不僅能夠侵染多種園林樹木,還會侵害多種蔬菜花卉等植物,寄主植物超70余種。該病害發生后很難防控,枯萎病發生時,五角楓葉片萎蔫、干縮和卷曲,樹干和枝條木質部出現不同程度的褐色或黑色病變,根部木質部變為褐色[14]。

五角楓枯萎病是由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系統性維管束病害,病原菌在土壤或病殘植物組織體中存活時間較長;可以在帶菌土壤、枯死植物的病殘體和未腐熟的堆肥中越季,成為次期性病害侵染的主要來源[14]。病原菌由五角楓根部、氣孔或枝干傷口處侵入,隨后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擴展蔓延,造成維管束內輸導組織堵塞,形成不同程度的變色病斑,條件適宜時病原菌加快繁殖,致使植株抗性降低,最終導致樹體衰弱和枯死,并以較快的速度侵染其周圍植物[15]。如果不及時防控枯萎病,會造成大面積受害,給城市景觀和生態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7 月份是全年氣溫最高、雨量最多的時期,該病進入7 月就大肆爆發,因此7 月前為該病的最佳防控期。主要防控措施:1)加強林地管理,加強水肥和土壤管理,改善土壤微環境,保障根系對水分、植物有機質及土壤礦物質的充分吸收和利用[15-16];2)孫麗雅通過混合使用百菌清、30%甲霜·惡霉靈和多菌靈對樹葉、枝干及根部傷口處進行處理,使傷處愈合加快,養分流失減緩,減少病原菌入侵的途徑;另外采用甲霜·惡霉靈、五氯硝基苯、多菌靈和福美雙等藥劑對感病樹穴的土壤進行消毒,野外防治效果較好[14]。

1.2 根腐病

五角楓根腐病是常見的根部疾病,主要發生在五角楓的播種苗和移植苗中,出圃造林的幼木偶有發生。病害發生初期,五角楓葉片仍呈綠色;之后新葉發黃,上部葉片也開始萎蔫;病害嚴重時,整株葉片變黃、枯萎,但葉片保持不掉落,直至全株死亡。

五角楓根腐病是危害五角楓根部的真菌侵染性病害之一。病原菌先從植株的須根(吸收根)處侵入,發病部位很快變褐枯死;同時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進一步侵染上部的根系,逐漸在須根基部周圍形成一個紅褐色的圓形病斑;之后病斑蔓延擴大并相互融合,深可達木質部,導致整段根變黑死亡[16]。

受土壤黏性、積水和根部蟲害等因素影響,根腐病主要發生在每年6—8 月,因此在6 月之前對五角楓根腐病進行防控,效果最佳。主要防控措施:1)及時監測和伐除病危木、病死木,并對土壤進行徹底消毒處理[16];2)加強夏天雨季林區和城市綠化帶的排水管理,防止積水過多[17-18];3)苗木栽植時,加強移栽苗的監測管理,及時對移栽苗根系傷口進行消毒防護處理,消護藥劑有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感病的苗木采用15%惡霉靈水劑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噴施葉面,同時利用消護藥劑對其進行集中灌根處理,也可將這幾種藥劑混合搭配施用[16-17]。

1.3 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種普遍發生在五角楓葉部的病害,病原菌為榛球針殼菌(Phyllactinia corylea),最典型的癥狀是在葉片表面或背面、嫩枝上形成白色粉末狀物(即菌絲及孢子粉),并逐步擴大為白色圓形斑;為害嚴重時,整葉布滿厚厚一層白粉,全樹大多數葉片被白粉覆蓋;侵染后期會產生一些小點,這些點狀物由最初的黃白色漸變為黃褐色,最后呈黑色,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導致五角楓樹勢衰弱,葉片枯焦卷曲,枝條扭曲變形,直至枯死[16]。

五角楓白粉病在每年6 月底至7 月初發病,8—9月為發病盛期。不同時期可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1)越冬期采用3~5 °Bé 石硫合劑稀釋噴灑或涂抹枝干,以消除越冬的菌絲體或分生孢子[19]。2)在發病嚴重的五角楓林地,應及時清理被侵染的病樹、枝條和病葉,防控侵染源[20]。3)在病害盛發時,交替噴施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10%苯醚甲環唑600~800 倍液、75%百菌清500~800 倍液、2%抗霉菌素水劑200 倍液及10%多抗霉素1 000~1 500 倍液,間隔7~10 d,連續噴施2~3次[16]。

2 主要蟲害及其防控

2.1 黃刺蛾

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隸屬刺蛾科(Limacodidae),分布范圍廣,1 年發生1~2 代。秋后黃刺蛾老熟幼蟲于五角楓枝椏處、枝條葉柄甚至葉片上吐絲結硬繭越冬[21-22];翌年6—8 月為幼蟲為害期,低齡幼蟲啃食葉片下表皮和葉肉,造成網狀透明圓斑;高齡幼蟲取食葉片,造成孔洞、缺刻,為害嚴重時,吃光葉片僅剩葉柄[23],不僅有礙景觀,還會嚴重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破壞樹體的營養物質循環和水分吸收,造成樹勢衰弱,甚至導致植株死亡。另外刺蛾類幼蟲體均具毒腺和枝刺,觸及皮膚便可引起皮炎,有劇烈的灼痛感,它的毒毛隨風飄飛,會傷及路人,影響市民生活和森林觀光旅游[24]。

黃刺蛾不但是果樹、林木和園林植物的重要害蟲,也是一種藥用資源昆蟲[25],已在其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為害規律和防控措施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人工防控、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1)人工防控:①組織人力對低矮植株進行摘繭和挖除表土下的蟲繭;②摘除葉片上的卵塊和低齡幼蟲;③5—9 月,利用成蟲趨光性,在發生林分內懸掛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設置間距為100 m;④做好修剪、整枝等樹木撫育管理工作[22-23]。2)化學防治:由于低齡幼蟲對化學藥劑的抵抗力較弱,一般的化學殺蟲劑均有效[26],目前在低齡幼蟲期,對中度發生的林分采用化學防控,藥劑主要有敵百蟲、殺螟松、溴氰菊酯、敵敵畏、馬拉硫磷、苦參堿、煙堿、阿維菌素、滅幼脲、苯氧威、殺蟲葳、蛇蟲子素、魚藤酮和氧化樂果等,噴灑時嚴格按照藥劑說明書操作[22-23,26-28]。3)生物防治:①刺蛾廣肩 小 蜂(Eurytoma monemaeRusch)、黑小蜂(E.monemae)、上海青蜂(Chrysis shanghaiensis)、朝鮮紫姬蜂(Chlorocryptus coreanus)、健壯刺蛾寄蠅(Chaetexorista eutachineides)和爪哇刺蛾寄蠅(Chaetexorista javana)和赤眼蜂(Trichogrammaspp.)及繭蜂科(Braconidae)、步甲科(Carabidae)、螳螂科(Mantidae)的一些天敵昆蟲都能對黃刺蛾蟲口密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上海青蜂的寄生率能夠達到58%[21-22,26,29];②噴施濃度為107的蘇云金芽孢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簡稱Bt)孢子液,幼蟲感染率達80%以上[21];③施用濃度為2×106OB/mL 的黃刺蛾核型多角體病毒(C.flavescensnucleopolyhedrovirus)懸浮液噴灑葉片,可持續防控其種群密度[22]。

2.2 褐邊綠刺蛾

褐邊綠刺蛾[Latoia(Parasa)consocia]屬刺蛾科,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華北和東北地區1 年發生1 代,河南和長江下游地區發生2 代[30-32]。6—9 月是褐邊綠刺蛾幼蟲為害期,初齡幼蟲聚集在五角楓葉背啃食葉肉,僅留下表皮,造成網狀透明斑塊,中齡以后會取食葉片,形成缺刻或孔洞,老熟幼蟲會將全葉食盡,甚至會取食嫩梢或嫩枝等部位,減少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騰,影響樹木生長,為害嚴重可導致樹木死亡,甚至會造成大面積受害[30-31]。

目前褐邊綠刺蛾防控研究一般集中在果樹與園林植物方面,主要防控措施包括人工防控、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1)人工防控:①結合修枝、除草等措施,在秋冬早春時節消除過冬的蟲繭;②及時清理蟲害枝、蟲害梢及蟲害葉,消滅聚集的低齡幼蟲;③5—8月在發生嚴重的林分區域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31]。2)化學防治:幼蟲時期按比例噴施印楝素、森樂、苦參堿、阿維菌素及除蟲脲等無公害殺蟲劑[32-33],為害嚴重時可適當噴灑辛硫磷、馬拉松、敵敵畏、殺螟松、巴丹可濕性粉劑、苦煙、滅幼脲和亞胺硫磷等化學合成農藥[34-36]。3)生物防治:①上海青蜂、黑小蜂、健壯刺蛾寄蠅、刺蛾紫姬蜂(Chlorocryptus purpuratus)、舟蛾赤眼蜂(T.closterae)均能寄生褐邊綠刺蛾,達到抑制其種群密度的目的[37];②在雨濕條件下,用含孢子100億/g的白僵菌粉劑0.5~1 kg,防治低齡幼蟲[35];③在較高齡幼蟲期噴施孢子濃度高于107的Bt殺蟲劑[31];④利用濃度為107OB/mL 的褐邊綠刺蛾顆粒體病毒(L.consociagranulovirus)或高于106OB/mL 褐邊綠刺蛾核型多角體病毒(L.consocianucleopolyhedrovirus)持續防控褐邊綠刺蛾的蟲口密度[38-41]。

2.3 麗綠刺蛾

麗綠刺蛾[Latoia(Parasa)lepida]隸屬刺蛾科,主要分布于華中、華東及西南地區等,最多1 年可發生3代[24]。6—9 月,麗綠刺蛾低齡幼蟲具有明顯聚集為害的特性,取食五角楓葉背表皮與葉肉,導致上表皮形成白色半透明斑塊或全葉枯白,大齡幼蟲仍匿于葉背蠶食全葉,老熟幼蟲會選擇在五角楓枝條、樹皮縫和樹干基部處結繭,為害嚴重時,取食葉片量加劇,會將五角楓葉片食盡,嚴重影響植株生長[24,42]。

目前,麗綠刺蛾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人工防控、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1)人工防控:①秋冬季節,修剪整枝的時候,采用敲擊的方式防控越冬繭;②在低齡幼蟲階段,人力剪除受害的葉片,消除聚集性蟲源;③利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減少害蟲產卵量[43]。2)化學防治:①采用噴灑的方式向受害嚴重的枝條和葉片施用高效氯氰菊酯、敵敵畏、除蟲脲、敵百蟲、殺螟松、苦·煙乳油和苦參堿等化學農藥[42-45];②利用吡蟲啉、丁硫克百威、阿維菌素、氧化樂果、甲維鹽和噻蟲胺6 種化學藥劑及其復配劑進行樹干注射,麗綠刺蛾為害葉片和葉冠數量顯著下降[46]。3)生物防控:①保護和利用好刺蛾廣肩小蜂、叉角厲蝽(Cantheconidae furcellata)、粘蟲廣肩小蜂(E.verticillata)、刺蛾隆緣姬蜂(Buysmania oxymora robusta)、刺蛾絨繭蜂(Apanteles parasae)和黃寬顎步甲(Parena rufotestacea)等天敵,在幼蟲高峰期對蟲口密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7-49];②利用性信息素誘引雄性成蟲,能夠減少成蟲間的交配,進而達到控制下代蟲源數量的目的[50];③利用Bt 產生的內毒素(伴胞晶體)和外毒素,減緩害蟲取食量,使其饑餓和中毒,最終導致死亡[51];④大量復制麗綠刺蛾顆粒體病毒(L.lepidagranulovirus)及非包涵體病毒(L.lepidaidnoreovirus)并應用于園林和林地中被害的五角楓,可以實現對麗綠刺蛾種群密度的持續綠色防控[52-53]。

3 小結

通過科學養護管理,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五角楓喜肥,在夏、秋生長季節,應當適量控制氮肥的使用,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自身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在移栽之后,嚴禁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廄肥、餅肥和植物殘體,及時排除積水。清除病枝、蟲枝、擋風遮光徒長枝,對病葉、病枝、病根、病株應集中焚毀,結合中耕,及時清除地下害蟲。在有土傳病原的土壤種植時,應提前進行土壤消毒。

猜你喜歡
五角楓低齡幼蟲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村改居社區低齡老人社區參與問題研究
——以Z市S社區為例
互聯網+背景下低齡兒童英語閱讀實踐探究
鉤臀蟻蛉幼蟲各齡期體征及筑穴習性研究
五種環保型農藥防治楊干象幼蟲試驗
優良綠化樹種五角楓苗木繁育技術的分析
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問題與對策研究
多情五角楓
柿樹夏季咋防柿蒂蟲
五角楓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