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新定位與建設進路
——第二屆“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高層論壇”紀要

2022-01-01 08:05呂曉瑩
教學與研究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中共黨史中國人民大學黨史

石 玥,呂曉瑩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推動中共黨史黨建學科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高層論壇”于2022年7月30日在京召開。

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設中共黨史黨建學為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的新形勢下,本屆論壇把主題確立為“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新定位與建設進路”。教育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雜志社等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主持開幕式。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代表主辦單位致辭,指出中共黨史黨建學科是最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優勢的學科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有條件、更有責任、有使命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方面爭做表率、走在前列。張東剛就建強建優黨史黨建學科提出四點意見:一是提升政治高度,把準學科建設正確方向;二是拓展理論深度,搭建學科建設“四梁八柱”;三是夯實育人厚度,鍛造學科建設支撐力量;四是加大支持力度,注入學科建設強勁動力。張東剛強調,站在新起點的黨史黨建學科要聚焦新時代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圍繞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同時發力,推動構建“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群,完善發展支撐黨史黨建學科的黨史黨建學理論,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黨史黨建學派”。張東剛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學科新布局,將戰略性支持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優先發展、優勢發展、優質發展,采取超常規的手段和舉措,加強“馬”字頭、“黨”字口的學科建設。下一步,中國人民大學將啟動實施“新路建設十大工程”,把黨史黨建學科作為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重點學科,在平臺建設、師資培育、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國際交流等方面給予傾斜性支持,持續增強黨史黨建學科的先進性、引領性、示范性,做好黨史黨建學科建設這篇“大文章”“好文章”。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致辭中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黨的歷史和黨的建設重大問題的學習、研究、闡釋,教育部高度重視和支持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相信黨史黨建學科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洪大用指出,找準黨史黨建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明確建設路徑,一是抓好學科之本,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政治性、學術性相統一,用黨的建設推進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智聚力;二是扎好中國大地之根,必須立足中國大地、扎根中華優秀文化沃土,打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黨史黨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三是答好時代之問,應當回答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時代之問,吸收和借鑒國際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養分,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四是筑好人才之基,應當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德行正的學科專業隊伍。洪大用表示,國務院學位辦將組織推薦遴選相關專家組建黨史黨建學科評議組,制定學科準入標準,為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奠定扎實工作基礎。開展黨史黨建學科建設的相關高校和科研單位需要統籌謀劃、整合力量,堅持高起點布局、高水準推進、高質量建設,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完善師資隊伍、構建課程體系、筑牢人才隊伍之基。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王均偉,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羅平漢,中央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祝靈君,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雜志社副主編劉大秀,就加強黨的建設研究、提高黨史學科建設科學化水平、中央黨校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推進黨史黨建學科高質量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主論壇研討環節,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楊鳳城代表論壇理事會主席單位發言。楊鳳城表示,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與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和第三個歷史決議為根本遵循。新的一級學科不是簡單的幾個二級學科相加,而是有機統一的學科整體,要努力實現“融合發展”。楊鳳城表示,學科建設要立足學科的增量而非學科的存量,摒棄“畫地為牢”的狹隘思維,推動中共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相關學科的聯動發展、協同建設,構建形成“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的大學科群,切實引領以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為重點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三大體系”建設。王庭大、王炳林、肖貴清、程美東、韓喜平、丁俊萍、陳金龍、劉紅凜、劉起軍、孫秀玲、劉建平、佟德志、陳小林、譚虎娃等14位高校理事會代表和專家學者從黨史黨建學科的學科定位、學科設置、學術研究、教育教學、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方面發表了見解,表達建強建優黨史黨建學科、發揮存史資政育人學科功能、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共同愿望。

在分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與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研究”“加快構建以知識體系為核心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面向新時代的中共黨史黨建研究創新”“中共黨史黨建學科與高?!笏颊n程建設”“中共黨史黨建專業人才培養與師資隊伍建設”等五項議題進行分組研討?;诩涌旄哔|量專業人才培養的新形勢,本屆論壇增設研究生分論壇,來自23所高校的49位研究生參加研討,分享了學習研究中共黨史黨建問題的成長經歷和心得體會。

經過深入討論,本屆論壇在以下方面達成若干共識:

1.關于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定位與功能。黨史黨建學科必須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相統一、政治性和學術性相結合?!包h學姓黨”是中共黨史黨建學科最鮮明特征、最顯著優勢。黨性是學科的政治屬性,為學科的科學性提供政治方向;科學性是學科的本源屬性,為學科的黨性提供學理支撐。把握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定位,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與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為引領,以中國共產黨的三個歷史決議為基本遵循,要服務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展和理論創新的需要,服務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需要,不斷提高學科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實發揮資政育人的學科功能。

2.關于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學術、話語“三大體系”建設。當前需要統籌處理好黨史黨建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加快研究論證一級學科申報和二級學科設置的方案,加快構建以自主知識體系為核心的黨史黨建“三大體系”。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既要注重加強一級學科的頂層設計,處理與相鄰學科的關系,推動自身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歷史學、法學以及相關學科的聯動發展、協同建設,又要注重加強二級學科(或研究方向)設置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行性,充分尊重各二級學科的同源性、差異性和融通性,正確把握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和一般特點,堅定不移走融合發展、整體建設之路,努力構建以中國共產黨為總體研究對象的中國特色大學科群,切實引領以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為重點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三大體系”建設。

3.關于中共黨史黨建研究創新。推進新形勢下的黨史黨建研究創新發展,要面向新時代,立足民族復興,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牢固樹立學科自信,圍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理論與現實領域的重大課題,在理論指導、視野拓展、內容布局、方法改進、范式更新、原創貢獻等方面全面發力,不斷開創黨史黨建研究新局面。黨史黨建研究者要堅持唯物史觀、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把中共黨史黨建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的宏觀視野之下,從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的歷史進程中,從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尋求啟示,闡明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論壇還就加強黨史黨建學術期刊建設、建立中華民族復興史研究范式、“大黨史”“大黨建”融合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具體討論。

4.關于中共黨史黨建學科與“大思政”課程建設。黨史黨建學科既有植根于黨校高校政治理論教育課程的歷史之源,更有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現實之需,是加強黨校干部理論教育、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學科支撐。在黨校,黨史黨建學科建設要完善適應新時代干部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做好一級學科的規劃和二級學科的設置,加大中共黨史黨建的學科史、概念史研究,高度重視中共黨史黨建專業人才的培養,堅持黨員干部教育和國民教育同步推進、協同建設。在高校,黨史黨建學科要與“大思政”課建設同向同行,將黨史黨建教學研究資源有效轉化為思政育人資源,為包括“四史”在內的“大思政”課提供學科支撐,牢牢將支撐思政課、辦好思政課、打造思政金課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職責。與會學者還討論了當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成績與現狀,分析了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課在科目設置、內容體系、師資隊伍、學科支撐、平臺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就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政課建設提出開設黨史黨建類課程特別是設立中共黨史“必修課”的建議,使思政課更好地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推動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切實落實到課程建設上。

5.關于中共黨史黨建專業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人才是學科發展的“第一資源”。當前,黨史黨建學科存在學位教育點不足、專業研究力量分散、高端人才與青年后備力量匱乏等突出問題,應從國家戰略高度加強學科頂層設計,筑牢專業人才隊伍之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注重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同課程建設、學科發展的一體化,采取一些有力措施。與會學者提出探索開設中共黨史黨建專業學位教育以滿足社會需求,建立黨史黨建部門、黨校、高校、社科院等系統的學科協同共建機制,開展全國專業師資進修培訓工作,鼓勵一些有條件的高校加強中共黨史黨建學科點建設,適度擴大招生規模,加強本碩博專業人才一體化培養,注重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擴大國際學術交往和實踐應用能力,依托思政課加快人才培養速度和擴大師資隊伍規模等建議。

本屆論壇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形勢下召開,是中共黨史黨建學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一次獻禮,是中國人民大學學習貫徹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在凝聚學科共識、謀劃學科設置、開創研究新局、推進人才培養、明確建設進路、構建“三大體系”等方面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中共黨史中國人民大學黨史
張靜如對中共黨史研究生教育的貢獻
小剪紙 大收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六部門聯合發出通知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