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象”

2022-01-05 07:42大連海事大學孫建平
中國船檢 2021年12期
關鍵詞:李約瑟鄭和西洋

大連海事大學 孫建平

“交通”如何“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習近平主席2021年10月14日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指明了交通強國的核心命題。

《系辭下傳》:“《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焙叫性诮雍5母黝惔暗摹跋蟆辈粌H可以“象事知器”,更重要的是要推動“交通強國”的偉大事業實現偉大飛躍,更好地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象”。因此,中國的船“象”要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從而使“天下之民”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交通文明,凝聚起交通事業在新時代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墨子》:“巧倕作舟”。工倕是一個“道法自然”的造船藝術大師。這種水準的造船藝術大師,設計出來的船肯定是“以天合天,器以凝神”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也許,保留至今的藝術品中應當有些許的影子。

唐船圖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斯本索藏品的《唐船蘭船圖卷》,一共9幅。

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松浦史料資料館藏的《唐船之圖》寬57厘米,長982厘米,藏青色紙裝裱。圖中繪有12艘船,其順序為南京船、寧波船(揚帆狀)、寧波船(降帆停泊中)、福建造南京船(降帆停泊中)、臺灣船、廣東船、廣南船、廈門船、暹羅船、咬口留吧船、荷蘭船。各船分別先寫船名和比例尺寸,再標明船的總長、舷高、艫高、桅桿長等主要尺度,其尺寸均標注在唐船的相應部位上。此圖明治時代的繪本藏于長崎市立博物館。日本的歷史學家大庭修先生著有《唐船圖》考證,并將《唐船之圖》介紹給李約瑟先生。

《唐船之圖》中的“南京船”

《唐船之圖》中的寧波船

李約瑟原名約瑟夫·尼達姆,因尊崇中國哲學家老子而改名李約瑟。李約瑟致力于中國科技史的研究,他的工作改變了漢學界只關注人文思想的現狀,中國古代科技知識的西方“擺渡人”。李約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相信一個擁有偉大文明偉大人民的國家一定能崛起?!吨袊茖W技術史》對世界的貢獻包涵兩個方面,既讓世界了解了中國的科技發展狀況,也讓中國人自己了解了自己的科技水平。英國傳記作家西蒙·溫徹斯特2017年出版了李約瑟傳記《熱愛中國的人》。他對李約瑟的評價是這樣的:“李約瑟是一個搭建橋梁的人。在李約瑟出現之前,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是不屑一顧的,但李約瑟建立了足夠的橋梁,使得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從不屑變為敬畏和尊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為各國人民交流對話搭建橋梁,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織就紐帶。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和而不同,倡導美美與共,才能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才絕、畫絕、癡絕的東晉畫家顧愷之在某一天偶然讀到友人送來的文學家曹植寫的《洛神賦》,有感而作《洛神賦圖》,乾隆皇帝稱之為“妙入毫巔”,里面描繪了洛神乘雙體畫舫嬉游的生動場面,可以略見三國時代的游船形象。

相比之下,《清明上河圖》就較為真實、形象地描畫了宋代的船舶圖樣。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難能可貴的是《清明上河圖》長卷中畫有各種視角的船舶24艘,其中客船11艘,貨船13艘,客船在構造、形態上與貨船的重大區別反映了當時汴河上下經濟生活的繁榮和當時造船業的進展。在這一二百年樹齡的大樹枝葉縫隙中,可以看到一條卸貨船粗大的帆桅及繩索,也應是六七十噸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表情豐富的船上人物,有沒有唱船歌、跳船舞的呢?有沒有終生以船為家“游艇子”呢?他們的生活是否也和《加勒比海盜》里杰克船長一樣富有傳奇呢?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工倕巧奪天工的設計,是他們最可靠的保證。

那么,工倕的設計究竟如何?

2007年12月22日,南宋時期的中國遠洋貿易船“南海一號”由4000噸起重船“華天龍”號吊出水面并落位到半潛駁船上,28號入住設在廣東省陽江市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我們期待著對它的進一步考古挖掘,能讓我們更接近工倕。

鄭和寶船模型

參觀者一進入新加坡海事博物館(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首先會見識到一艘巨大“寶船”,它是按原尺寸復制出傳奇航海家鄭和的尋寶船艦艏。

在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中,“體勢巍然”的寶船,一直是人們視線的焦點。1984年春,鄭和寶船模型在廈門審定。自此,9桅12帆的寶船模型在南京、太倉、昆明、長樂的4處鄭和紀念館長期展出。

2005年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經國務院批準,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中國的實施日期。今年是第17個中國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動的主題為“開啟航海新征程,共創航運新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現在鄭和下西洋三部基礎文獻,包括馬歡《瀛涯勝覽》、費信《星槎勝覽》、鞏珍《西洋番國志》,都是當時跟隨下西洋的人所著。其中馬歡《瀛涯勝覽》一書,出自親歷下西洋的通事之手,更是原始資料性質,彌足珍貴。

1978年,印度歷史學家阿里(ali)在給季羨林先生的信中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鄭和原姓馬,在中國,他和美國海軍學院院長馬漢同宗。名字為“和”,在一生七下西洋的航海中,一直“禮之用,和為貴”。本章的最后,我們用《中庸》致敬鄭和,同時也致敬每一位“致中和”的古往今來的海事人。

鄭和寶船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p>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v觀世界歷史,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到航海時代的劈波斬浪,再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交通推動經濟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緊密相連的“地球村”。習近平主席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們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我們堅持創新引領,高鐵、大飛機等裝備制造實現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我們堅持交通天下,已經成為全球海運連接度最高、貨物貿易額最大的經濟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遠洋貨輪晝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體現了中國擔當。中國將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同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

猜你喜歡
李約瑟鄭和西洋
書法家鄭和新書藝精品鑒賞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蔡偉民:首位把氣功運用于西洋歌劇的歌唱家
李曉偉 于西洋繪畫中融入中國精神
西洋菜煲陳腎湯
李約瑟與浙江大學的淵源
漢語典籍文化專有項英譯研究
也談“李約瑟問題”
中國“鄭和”號訓練艦 抵韓訪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