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磺肝達癸鈉及低分子肝素對非ST 段高抬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治療作用分析

2022-01-12 08:32李志成陳曉梅馬紅紅
關鍵詞:肝素抗凝血小板

李志成,陳曉梅,馬紅紅

(1.淮南市新華醫療集團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淮南 232052;2.淮南市新華醫療集團新華醫院護理部,淮南 232052;3.榆林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榆林 719000)

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糜爛,血栓形成進而導致血管痙攣、栓塞的一組臨床癥狀[1]。此類疾病主要好發于老年人,多表現為發作性的胸痛、胸悶等,病情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發生[2]。相關研究顯示,對于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溶栓干預是主要的防治方法,其中抗凝干預后患者易合并出血[3]。因此選擇合適的抗凝藥物對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尤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觀察了磺肝達癸鈉及低分子肝素對NSTE-ACS 患者的治療作用,具體報告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5 例NSTE-ACS 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分為對照組22 例以及觀察組2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詳情見于表1。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次研究已通我院倫理會學委員的審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排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療指南》中關于NSTE-ACS 的相關診斷[4]。2)患者未采用其他抗凝藥物治療;3)對磺肝達癸鈉、低分子肝素藥物無過敏者。

1.2.2 排除標準 1)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2)合并活動性出血或出血性疾病,血象檢測患者血小板數量<100×109/L。3)合并嚴重精神、言語溝通障礙患者。1.3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等常規基礎藥物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0.1mL/10kg 的低分子肝素進行皮下注射(ih,q12h),連續3~7 天干預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2.5mg 磺達肝癸鈉 進行皮下注射,連續3~7 天干預治療。

1.4 觀察指標

1.4.1 患者臨床療效對比[5]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定:顯效(患者胸痛、胸悶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已恢復正常,靜息狀態下心電圖ST 段回降>50%);有效(患者胸痛、胸悶等臨床癥狀部分消退,冠狀動脈造影顯示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靜息狀態下心電圖ST 段回降<5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冠狀動脈造影以及靜息狀態下心電圖ST 段回降無顯著改善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人數×100%。

1.4.2 患者臨床指標緩解時間對比 統計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胸痛緩解時間以及靜息狀態下心電圖ST 段回降>50%的時間,記錄相關數據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4.3 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統計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療3~7 天后,兩組患者中出現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人數,記錄相關數據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4.4 患者PT、APTT 對比 統計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酶原時間(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的變化,記錄相關數據并進行統計學分析。1.5 統計學分析 SPSS 18.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 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2.73%,兩者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于表2。

表2 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2.2 患者臨床指標緩解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胸痛緩解時間、靜息狀態下ST 段回降<50%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于表3。

表3 患者術中、術后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

2.3 患者治療3~7d 后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治療3~7天后,觀察組患者新發心肌梗死以及新發心絞痛事件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出血時間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于表4。

表4 患者治療3~7d后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n,%)

2.4 患者PT、APTT 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T、APTT 相比無顯著差異,治療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PT、APTT 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于表5。

表5 患者PT、APTT以及PLT對比

3 討論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臨床常見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此類患者病情較為危重,臨床患者病死率高,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相關研究對NSTE-ACS 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隨訪,患者的死亡率為12%,與STE-ACS 患者在6 個月內的死亡率(13%)無顯著差異,但長期隨訪發現NSTE-ACS 患者的臨床死亡率是STE-ACS 患者的2 倍[7]。其中NSTE-ACS 患者的冠脈血栓主要以血小板為主,因此對于此類患者,采用抗血小板、抗凝藥物進行干預治療,可有效阻斷血小板聚集以及其引發的凝血瀑布,進而阻斷紅色血栓的形成。因此對于NSTE-ACS 患者,抗血小板以及抗凝治療尤為重要[8-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磺肝達癸鈉治療較低分子肝素治療對NSTE-ACS 患者進行干預治療,臨床治療有效率顯著提高,且患者胸痛緩解時間、靜息狀態下ST段回降<50%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減少。分析認為:肝素可通過抑制凝血酶以及抗凝因子Xa 從而發揮抗凝作用,但普通肝素分子量相對較高,因此臨床干預治療患者易伴隨出血的發生,而低分子肝素鈣則屬于小分子的抗凝物質,且藥物半衰期相對較長,其進入人體后可有效對機體內的纖維蛋白進行溶解,同時阻斷凝血酶原向凝血酶進行轉換。因此采用低分子肝素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可有效減少出血事件的發生[10]。低分子肝素雖然可發揮快速、持續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但其會導致血小板減少,需要在疾病治療期間需要定期觀察血小板的數量,若血小板數量明顯減少,則需及時停藥[11]。采用磺達肝癸鈉靜脈注射可被機體迅速吸收,因此藥物起效快,無劑量依賴性,且其對機體的凝血酶無滅活作用,因此對血小板無影響[12]。同時磺達肝癸鈉在腎臟內主要以原型進行代謝,且藥物半衰期為17h,通常只需每天給藥一次。另外此藥物代謝不通過肝臟的P450,減少了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減少了藥物在機體內的蓄積作用,可有效保證NSTE-ACS患者的用藥安全[13]。另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PT、APTT 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減少,與王競楓等人研究結果一致[14],提示采用磺肝達癸鈉治療可更好促進NSTE-ACS 患者的血栓溶解。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7d 后,觀察組患者輕度出血的例數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減少,提示磺達肝癸鈉治療NSTE-ACS,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輕度出血事件的發生率。相關研究證實,磺達肝癸鈉與低分子肝素相比,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5]。此外,王競楓等研究發現采用磺達肝癸鈉進行NSTE-ACS 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風險,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14]。

綜上所述,采用磺肝達癸鈉比低分子肝素對NSTE-ACS 患者進行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恢復,促進血栓溶解,減少患者出血風險,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肝素抗凝血小板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抗凝治療
機采血小板和冰凍血小板臨床輸注效果的差異分析
抗凝治療對心房顫動相關輕度認知障礙的影響
外周血網織血小板百分比檢測對血小板減少及輸注無效的意義
手工濃縮血小板過濾白細胞的臨床意義探討
不同方法調整血小板數量對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的影響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應用達比加群酯抗凝治療的安全性分析
肝素在生物體內合成機制研究進展
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中肝素泵的故障處理及日常維護保養
Mutually Beneficia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