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時代下農村留守小學德育的有效途徑研究

2022-01-15 22:43張海麗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有效途徑新時代德育

張海麗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要求德育為先。之所以強調德育為先,是因為國家明確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就必須發揮德育的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德育功能,尋找有效的、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德育工作路徑。只有這樣,才能為新時代中小學德育改革發展指明目標與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留守小學;德育;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德育工作一直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它并不是單純地指品德教育,而是包含品德教育在內的思想意識、家國情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的總稱。教師要正確認識德育在內容上所呈現的多樣性,將德育思維融入學科教學過程當中。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困境

(一)消極依賴

學生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長大,容易養成依賴型人格,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外出打工的父母認為自己虧欠了學生,所以對學生有求必應,過分關愛;撫養學生的(外)祖父母大多沒有工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照顧學生起居,所以會過分溺愛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學生,連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甚至不能單獨處理人際關系,社會適應能力差。

(二)自甘墮落

隔代的生活觀念具有較大的差異,(外)祖父母對生活的要求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而生活不僅是生存。一般而言,(外)祖父母的節儉思維過于嚴重,連學生成長過程中基本的物質需要都要過分節儉,精神需要更是直接省略,甚至會以為學生的精神需要就是不務正業。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于用生存的方式生活,學習的目的僅是為了找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缺乏對自己人生長遠的規劃,缺乏理想與追求。

二、關愛留守兒童,促進農村德育發展的對策

(一)依托情感教學目標,培養德育意識

德育,并不是單一的指思想品德教育,而是涵蓋思想品德在內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層面教育的總稱。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德育內容,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德育教學措施,從情感意識方面做有意識的突破,發揮情感意識的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以情感意識為目標的德育學習中,達成情感層面的共鳴,自覺培養人文關懷意識,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念。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有多種教學手段可供選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最適用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教材中,會有家國情懷相關的主題單元學習。學生在完成家國情懷主題單元學習后,能夠自覺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覺回望中華歷史的漫漫征程,中華今日之光明前景是無數的英雄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后,深覺今日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對自身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展開了反思,教師達到了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施展德育工作的目的。教師依托目標情感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英語主題學習中,深刻感受文本內容所傳達的家國情懷。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進行及時的點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了文本內容,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留守兒童的德育體系完善發展,有助于留守兒童樹立更符合自身學情實際的學習目標和正確的個人價值觀。

(二)發揮學生家長的德育作用

留守兒童一般是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輩撫養。祖輩的思想觀念落后,對學生的德育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而留守兒童生活的環境以家里和學校為主,家庭環境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若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就必須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教給學生家長合適的教育方法,共同營造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例如,有一位留守兒童從一個月前開始經常不交作業,行為孤僻冷淡,上課經常開小差。筆者來到這位學生的家里訪談之后發現,原來這位學生父母都外出打工了,長期由奶奶撫養,父母已經三年沒回家了,平時父母也沒通過手機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奶奶沒有智能手機,語音通話也只是寥寥幾句。據這位學生奶奶描述,學生大概在一個月前發現了爸爸媽媽的離婚證。筆者要到了這位學生的爸爸的微信,讓他把平時工作的辛苦照片拍下來,又引導他往家里寄禮物,讓學生感受到父親的寄托與親情的溫暖。通過家校合作對學生進行德育后,該學生的性格逐漸變得樂觀開朗,學習成績穩步上升。

(三)構建優質班級德育環境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要實現對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要先做好對德育環境的有效構建。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環境狀態會直接對他們的思想觀念、語言、行為產生影響。例如,我要求班級中必須使用禮貌用語,而且我在與學生交流時也會使用禮貌用語。這就會構建起以禮貌為基礎的交流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會時刻保持有禮貌的狀態,并在與同學、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這對于他們正確語言習慣和道德素質的培養起到了引導作用。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我會在制定班級制度時融入德育內容??紤]到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我在制定班級制度時會專門舉辦一次班會,讓學生也參與到班級制度的制定環節中,由此來落實他們的班級主體地位。很多教師在此環節會忽視學生而自主制定班級制度,雖然這種方式能夠保證制度的科學、有效性,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會讓學生缺少自己在班級中的主人翁意識,這會影響他們對班級制度的態度,而且此種方式違背了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讓學生自己制定約束他們言行舉止的班級生活規范。由此在進一步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班級歸屬感,為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做好鋪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學生群體,但是并不意味著這部分學生在道德成長和學業水平發展方面異于其他學生。教師要正確認識留守兒童以及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借助學科教學的相關內容,將留守兒童德育過程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呈現,提高留守兒童的家國意識,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落實德育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王芹.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德育研究[J].小學時代,2020(04):94+97.

[2]王興成.淺談如何加強農村留守小學生的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19(78):109-110.

[3]張長蓮.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德育教育方法與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8(13):164.

猜你喜歡
有效途徑新時代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與時俱進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究
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