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歷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2022-01-15 22:53方麗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提高高中歷史

方麗娟

摘要: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們的開拓和進取,歷史這一學科的學習也需要放在具體的環境之中。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領,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建立起對國家的熱愛之情感,更要激起學生艱苦奮斗、勤奮好學的激情。高中歷史的學習離不開人物和事件,每一個歷史事件背后都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能夠通過對事件和人物的具體剖析,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歷史。

關鍵詞:高中歷史? 提高? 學生? 人文素養?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高中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人生發展也會產生激勵作用。學生學習歷史也是要以史為鑒,能夠從歷史學習中受到一定的思維發展,能夠分析歷史、學習歷史,為未來社會發展服務。高中歷史教師要在教給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高,讓課本上的內容不斷的延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具有縝密性。我們國家的古代史和現代史中都有一些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而甘愿犧牲自己的愛國人物,這些人物是學生情感發展的主推手,歷史教師要以人物的性格特點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的歷史學習更加立體、更加富有情趣。

一、教材內容進行延展,讓學生具有創新意識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目標的前提,教師對教材正確的解讀會讓學生的學習充滿激情,也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提高。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靈活性的使用教材,選擇具有權威性的內容,給課堂教學增添活力,也讓學生的歷史學習具有創新意識。課本上的文字是靜止的,需要教師去解讀,更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更加具有人性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只有立足教材延伸課外知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時,教師可以帶著問題讓學生了解孫中山先生在何種背景下提出的三民主義,在實現三民主義時孫中山先生做過什么努力,從而達到延展課本知識的目的。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三民主義是如何在大革命中推動辛亥革命與新三民主義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可以采用到圖書館翻閱書籍、上網搜索、互相交流等方法來尋找答案。這個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慢慢地形成人文精神,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標。人文素養的培養不能夠依靠教師用語言告知,需要學生能夠在主動求知的過程中去發掘,更需要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以新課程標準為教學理念,推崇學生探究、教師引導的新思路,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主動性,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會給高中歷史課堂帶來更加精彩的氛圍,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課堂上無法得到的人文素養。

二、在歷史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富有時代感

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互動,因此,是有溫度的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所感悟,更是具有一定情感的課堂,歷史教學更應該如此,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歷史事實,更是對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師在課堂上要投入自身的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歷史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就不能領悟歷史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因而,教師應該在歷史課堂上把愛國主義精神、自身情感與教學相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近代中國對民主理論的探索”的同時,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將知識傳授予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悟到當時環境下國人堅韌不拔、不畏險阻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雖然這次運動沒有獲得預期想象中的結果,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上看來,這次運動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步。中國自古至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為了國家的強大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學生在學習這些人物事跡時,是應該融入自己情感的,評判歷史事件更需要一定的情感,需要學生能夠綜合歷史發展來看待現實、認識現實。

三、讓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評價,促進他們的人文素養提高

學習歷史不僅僅為了記憶歷史,要能夠讓歷史來引導我們的生活,能夠指引今后的人生道路,也讓高中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縝密的分析問題的方式,能夠用自己獨特的觀點來評判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是高中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學生要想做出正確的評價就需要對歷史做客觀的分析。在高中歷史課程中,學習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是每位學生的必備技能。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當時特定的環境入手,全方位、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學生在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時候應當辯證地分析和判斷,先從推動歷史發展的價值、作用、影響和變化等方面進行評價,然后再領悟其中蘊藏的精神:這些歷史事件給予了人們哪些方面的啟示。例如,教學“辛亥革命”時,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雖然辛亥革命勝利了,但成功的果實被袁世凱“偷”走了,為什么這樣說呢。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安排,讓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可從圖書館翻閱資料、上網查找、同學相互交流等方面尋找答案。當學生評價完之后,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補充和糾正,讓學生熟練運用辯證法來看待歷史事件和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形成人文素養。

四、提升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一面鏡子,學生都對教師的日常生活感興趣,愿意聽教師的生活瑣事,更愿意學習教師的言行,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會讓學生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成為學生奮起學習的動力。因此,高中歷史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和課余對歷史事件和人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獨特的分析角度,甚至對某些歷史文化獨樹一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因此,教師也要在課余時間多讀歷史類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完善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優秀教師,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起來說,高中歷史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提高,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鈺瀾.核心素養之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設計中的運用[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9.

[2]徐鑫,楊振濤.新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9(05).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提高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