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風險,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2022-01-26 04:49張利娟
中國報道 2022年1期
關鍵詞:貨幣政策經濟

張利娟

2021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因此會議要求,2022年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如何面對當前的經濟風險壓力?2022年經濟該怎么干?《中國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學者,請他們從不同角度建言獻策。

2021年下半年,我國經濟修復放緩和疫情沖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江浙、上海、山東、河北等地經濟都受到疫情沖擊?!?022年最大且不可回避的影響仍是新冠肺炎疫情?!敝袊嗣翊髮W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如是說。

疫情影響之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尹恒看來,這一壓力具體表現在國內消費持續低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生產側和需求側價格分化明顯以及預期走弱4個方面。

除了疫情和國內因素,談及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國際風險,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第59期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的發言中指出,一是需求下降風險。國際上很多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水平比較高,美聯儲應對通脹的情況下會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直接影響,也會影響到整個國際市場的外部需求。二是產業鏈重組風險。目前發達國家反復呼吁,要把原有產業鏈環節回遷到本國,避免產業空心化,因此未來一些訂單會隨著工廠的遷移而挪到其他國家去。三是低碳風險。發達國家以第三產業為主,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遠低于我國。發達國家出于政治考慮和其他壓力,想方設法要減碳,減碳成本不成比例地壓在了新興市場國家上。

李稻葵指出,必須要著力打造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增長點,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增長的新增長動力不足問題,具體而言有兩點:一是加快城鎮化。政府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的角色極其重要,從宏觀經濟學和財政角度來講,建議把地方債一次性變成國債,給地方政府減負,同時給地方政府新的激勵,讓他們專心致志打造城鎮化這個新增長點。另一方面是產業升級,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

毛振華認為,從短期看,如何找到既推動經濟增長又能緩釋甚至消化某些經濟領域中出現的風險的政策是一個較難的問題。然而,從整體來看,雖然我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也無需過于悲觀。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基礎,有完整的產業體系等優勢,當務之急是要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1年1至10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4.89萬億美元,規模已超過2020年全年。在全球疫情反復不定、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確定性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保持了良好增長的勢頭,為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可忽視的是,未來外部環境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內生動力仍亟待加強,進出口結構仍有改善空間?!斑@就需要中國各界堅持樹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指導思想,努力推進中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敝袊嗣翊髮W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說。

工人正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廣汽傳祺乘用車新疆分公司生產線上作業。 攝影/《中國報道》記者 徐豪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重視系統的內外部環境,考慮其穩定性和平衡性,顯得尤為重要?!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徐德順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對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徐德順建議2022年商務部門應把防范商務領域外部風險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促進我國宏觀經濟大盤穩中趨好。防范化解全球經濟低迷風險。堅持內循環為主,促消費,擴內需。在穩外貿、穩外資的同時,注重發展新經濟業態,促進跨境電商、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的發展。防范債務危機的風險。對外積極應對美歐等債務危機,對內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防范由債務危機引發世界經濟危機。防范新型貿易壁壘增多風險。防范大國經貿關系博弈加劇風險。以大國外交為引領,推動中美、中俄、中歐、中英、中日等雙邊合作深入發展。防范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風險。在全球“三鏈”調整和重構過程中贏得主動,固鏈、補鏈、延鏈、強鏈。繼續為跨國企業,提供尊重市場規則、公平有效的中國營商環境。

2021年進入第四季度以來,房地產泡沫刺破的風險開始出現?!爱斍胺科竺媾R的根本問題不是簡單信貸放松或者是政府監管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怎樣扭轉房地產下行預期?!泵袢A指出。

毛振華認為,針對當前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加大的情況,僅依靠窗口指導或僅靠發一個指導性的意見難以令整個體系發生改變。此外,相關部門并沒有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下發具體放松信貸的量化指標也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應該采取比較積極的措施來防止房地產企業出現信用資質大幅下滑的情況。對此,他建議,一是對房地產企業實行注資。二是通過建立政府主導的基金投資收購現有房地產企業的部分資產。

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存在面臨購房者置業情緒低迷、企業資金壓力仍較大等問題。她認為,市場下行趨勢及預期尚未轉變,信貸投放力度更加平穩有序,加大對剛需和改善需求的支持力度,穩定住房消費預期。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仍較大,需給予其合理資金支持,優化房企資金監管規則,避免監管政策急轉彎,防止房企債務風險蔓延。企業拿地積極性偏弱,土地流拍撤牌率保持高位,對投資形成拖累,同時一定程度上將制約2022年新房供應量,不利于市場穩定運行。建議重點城市增加土地供應力度的同時,適度增加22城集中供地次數,因城施策優化土拍規則,繼續堅持由“降地價”向“降實際地價”轉變,并適當降低企業拿地門檻,激發企業拿地意愿。部分重點城市短期和中長期庫存不足,疊加2021年宅地成交規??s量,2022年房價上漲壓力仍在。建議在此類城市繼續增加土地供應量,平抑房價上漲壓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發達國家經濟體不但采取了極度寬松貨幣政策,以對沖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還進一步修改貨幣政策框架允許通脹超調,這使得全球貨幣政策未來出現新的走向,即流動性寬松的邊際拐點即將出現。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出,不管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如何,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優先考慮國內增長、就業和物價穩定情況。美國全面通脹風險比較大,中國盡管2022年CPI有一定上行的風險,但是在整個財政貨幣政策比較克制、供需矛盾主要是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中國全面通脹風險有限,貨幣政策空間相對美國要大比較多。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澤認為,2022年的貨幣政策不要過于被通貨膨脹束縛住手腳,要更加關注就業和經濟增長,發揮好貨幣政策穩增長作用。國內的通貨膨脹主要來自相對價格變化,是一種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歐美政策刺激導致需求上升,同時停工停產,產生了供需缺口,帶動我國的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長,使得工業實現了超常規恢復。工業修復帶來了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提升。加之全球供應鏈擾動,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碳減排促生能源轉型,帶來上游成本提高。這些因素不能通過緊縮貨幣來降低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礎上,更要關注就業和穩增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于澤看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需要考慮3個因素。一是非金融企業和家庭的債務。在目前杠桿率較高的情況下,還本付息需要消耗較大的流動性,流動性充裕一定要優先考慮這部分需求。二是經濟增長。流動性充裕要和2022年經濟增長與價格水平上升保持大體一致。三是風險處置可能帶來的流動性沖擊?;怙L險要有充足資源,這就需要在金融上有所準備。

1月1日,施工人員在重慶龍興足球場進行屋面施工。

2021年7月30日,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鴻星爾克集團鴻榮輕工公司車間,工人在制鞋生產線上操作縫紉機。

“基于上述3個方面,為了更好地穩定經濟,流動性可以適度寬松,建議2022年M2和社融增速能夠和2021年基本持平。為了對沖上游成本,建議進一步考慮降準等政策,通過置換MLF等資金,降低融資成本?!庇跐筛嬖V《中國報道》記者。

于澤同時建議,2022年要著力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通過直達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穩定中小微企業。通過對科技和綠色經濟的支持,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帶動經濟穩定增長。同時,面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情況,要穩定好匯率,促進外貿平穩發展,防止跨境資金過度波動。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來,我國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體系不斷完善,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然而,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并未發生改變,中小企業融資約束依然明顯,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日益積聚。此次中央政治局提出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為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指明了方向。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資本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徐楓看來,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增強產業鏈國際競爭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效率以及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三大價值。

徐楓建議,多措并舉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一是設立產業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短期而言,賦能產業鏈內部金融資源支持產業鏈發展,促進產業鏈轉型升級;中長期而言,向全產業鏈平臺轉變,服務中小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二是打造信息共享的數據資產價值平臺,為中小微企業向金融機構提供可做征信用的信息。三是發展供應鏈信用確權產品,進而創新場景化金融產品,優化產業融資需求和金融機構資金供給鏈接。四是服務更多實體產業和吸引更多資金渠道,夯實產業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發展根基。

猜你喜歡
貨幣政策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兩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比較及啟示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正常的貨幣政策是令人羨慕的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走勢的“量”與“價”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
“豬通脹”下的貨幣政策難題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分享經濟是個啥
擁抱新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