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探析

2022-01-29 11:28文淵
商展經濟·上半月 2022年2期
關鍵詞:多元化發展旅游產業區域經濟

摘 要:旅游產業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服務業形式,也是一些區域結合自身資源發展,依賴程度較高的產業形式。我國地大物博、資源充沛、山明水秀,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十分巨大。但是,當前旅游產業的發展依舊存在一些困境,無法滿足開發存量、增加增量的發展要求。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依舊嚴峻的社會背景下,旅游產業如何在重創下重新恢復發展,需要相關政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本文結合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討論旅游產業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河南鄉村旅游;旅游產業;區域經濟;多元化發展;拉動作用

本文索引:文淵.<標題>[J].商展經濟,2022(03):-037.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旅游是人民群眾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最重要的休閑方式,基于旅游群體打造的旅游產業,也是促進一些地區GDP增長的重要經濟倚仗。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可以帶動當地就業,還有助于當地產業發展多元化,成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張名片。旅游效應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而易見,但是不同經濟基礎的區域,仍舊可能存在旅游布局不平衡的弊病,在自有支持力度和產品質量數量等方面,難以最大程度拉動當地經濟。因此,相關人士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明確旅游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因地制宜地發揮旅游產業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

1 旅游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簡述——以河南鄉村旅游為例

1.1 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強心劑

河南地處我國中原大地,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十分適合發展旅游業。經過多年布局,旅游業已發展成當地最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完成了從項目到產業的過渡,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洛陽龍門石窟、開封清明上河園、嵩山少林寺是河南著名風景區,也是河南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素有中原文化之稱。在洛陽龍門石窟、開封清明上河園、嵩山少林寺等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河南后續開發了云臺山和嵖岈山等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主打鄉村旅游業,包括家庭游、親子游等旅游形式,從而有效拓寬旅游方式,使經濟收入更加可觀。經過多年經營,鄉村旅游項目已經具備較高的開發質量,相關統計資料表明,2012年,河南共接待海內外游客數量3.6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364.1億元,GDP增長幅度在1億元以上,是促進河南省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河南南部將會是未來旅游資源的發展重點。2010—2019年,河南地區GDP平穩增長,2020年因為疫情,河南旅游產業的發展迎來小幅波動,但整體上依然呈向上態勢。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當地GDP的增長,旅游產業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沒。

1.2 促進區域經濟增長質量的優化

經濟發展數量和質量,是經濟增長重要的衡量指標,其中經濟發展數量可以從微觀和宏觀視角進行討論。微觀方面,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樹立鄉村旅游項目品牌,不僅有助于區域宣傳,通過游客光顧的方式,活躍當地經濟,刺激消費,還可以帶來當地文化宣傳契機。另外,鄉村旅游的發展,往往并不單純聚焦于旅游本身,依托于鄉村旅游存在或發展的其他資源,也同樣可以迎來發展契機,帶動就業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刺激當地經濟總量上升。宏觀方面,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更多依托于河南當地的自然資源,人工打造的景致相對有限,因此往往能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而且在崇尚綠色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同樣有助于綠色產業的發展,在達到當地經濟收入水平增加目的的同時,也可以依托鄉村旅游產業,令第三產業的質量得以提高。河南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重視自身的地區資源優勢,將旅游產業視為打開經濟發展突破口的重要契機,從而減小和我國發達地區之間的經濟鴻溝,也可以讓河南的一些欠發達地區,真正擺脫貧窮,從而依靠鄉村旅游產業,達到經濟轉型的目的。

聚焦于經濟發展質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同樣會成為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完善的重要因素。旅游產業本質上屬于服務業的一種,只有充分認識到游客的重要性,致力于游客旅游體驗感的提升,才能成為源源不斷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河南為實現鄉村旅游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僅大量修建了高鐵,重視省內省外交通網的發展,還在常規項目開發基礎上,重視人性化服務設施的增加,為老年人、哺乳婦女、殘疾群體提供專用場所,在細微服務中貫徹人文理念,以達到硬件和軟件建設水平的雙重提升,從而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鄉村旅游產業對于當地就業同樣有較強的帶動作用,而就業率同樣是用于評判經濟發展情況的基本要素。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和就業率的提高,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主要是因為鄉村旅游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無論是前期建設,還是貫穿于整體階段的運營與服務,都離不開重要的服務人員。但需要注意的是,河南鄉村旅游產業的服務人員和游客比例,相較于沿海發達城市,提升空間依然十分明顯,需要繼續開發地區旅游潛在價值,實現就業率的進一步上升。

2 旅游產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

2.1 乘數理論

旅游產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具體帶來多少貢獻,可通過乘數理論明確,具體包含旅游收入指數、投入產出乘數、收入與就業乘數。鄉村旅游業收入的每元錢,在區域GDP值中會體現多少比例,就是乘數理論的體現。而旅游資源投入產出,則通常投入產出乘數進行衡量,通??捎糜诼糜螛I發展效率的評價標準。收入和就業乘數,同樣可有效反映區域經濟增長情況。

2.2 生命周期效應理論

旅游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并不能時刻保持穩定,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貢獻率較低的階段。該階段下,旅游產業尚處于計劃藍圖落地執行的初級階段,不僅未能形成流程化、產業化的布局,一些基礎設施還并未及時跟進,相關配套政策也未能體現出促進經濟發展的優勢,旅游產業的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其次,貢獻率較高的階段。經過初步發展之后,旅游產業初具規模,成為引領當地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可以通過調動其他上下游產業的方式,盤活當地經濟。最后,穩定階段。由于旅游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收益具備一定上限,因此在一定時間段過后,開發過潛在旅游價值,收益的邊際效應會逐漸遞減,無法再有突破。此時,旅游發展方向將會從增量向存量開發不斷過渡,重視服務質量的有效提高,從而樹立品牌效應,帶動附近地區經濟增長,并致力于自身特色的打造,在附近區域或更廣闊的空間中,贏得更多競爭力,實現旅游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

2.3 數據處理

以2015年之前的河南地區為例,在VAR模型基礎上,以Y=β1X1+β2X2+U多解線性回歸模型作為計量分析的公式。公式中,地區總體GDP,即因變量Y;旅游業貢獻的GDP即X1;其他行業貢獻的GDP,即X2;擾動項即U,(實際GDP:2011年為27007.46億元,2012年為29810.14億元,2013年為32155.86億元,2014年為34939.38億元,2015年為37010.25億元;旅游業GDP:2011年為2802.06億元,占比10.38%;2012年為3364.1億元,占比11.29%;2013年為3875.5億元,占比12.05%;2014年為4162.56億元,占比11.91%(受降雪影響春節旅游收入、當年旅游收入略降);2015年為5035億元,占比13.6%。依照最小二乘法要求,回歸計算時間序列,可以計算出β1、β2和R2的最終結果,旅游產業對于經濟增長有正向促進作用,可達到15%左右的拉動效果。鑒于2015年度旅游產業GDP占整體GDP的13.6%,因此旅游業的潛力仍有待開發,可以成為提高當地經濟的強心針。

3 旅游產業拉動區域的對策

3.1 重視區域布局的合理調整

河南應將鄉村旅游業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應從區域布局的調整出發,進一步優化旅游產業格局的布局。當前河南的旅游產業布局,應當和省內經濟優勢相結合,基于因地制宜的思想,提高現有旅游資源的利用率,重在彰顯本地黃河文化歷史特色,針對性開發各類旅游項目。舉例來說,應重點整合革命根據地優勢資源,開發研學旅游的價值,開發各類愛國主義主題旅游項目,在自然風光中,充分發揮旅游項目的人文意義。針對南部平原地帶,應當以本地歷史文化淵源和自然景觀為基礎,樹立有關旅游品牌,發展類似嵖岈山、云臺山等旅游品牌項目,從而基于當前旅游優勢資源,針對性加強創新。對于省內工業或高新產業相對發達的城市,應當結合工業基礎優勢,進一步令旅游項目科技水平得到提升,可以通過開發科教館,寓教于樂,提升教育水平。

3.2 重視旅游項目的多元化發展

當前社會背景下,河南旅游產業的發展依然面臨一定困境,不僅旅游相關產品無法產出至較高水平,還未能實現多元化發展,因此,旅游項目的開發,應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發展方針上,既要重視存量潛力的開發,又要盡量調動資源,拓寬渠道,追求增量的進一步開發。需要注意的是,旅游項目的多樣化發展,不能只顧拓寬新局面,出現瘸腿走路的現象,而是應當保證各項目齊頭并進,重視發展的整體化。在旅游項目的打造要求上,應當立足于整體大局,對區域合作樹立高度重視,特別是在資金支持、人力資源和技術方面,更需要加強溝通和合作。旅游資源應當加強整合,令河南旅游特色進一步凸顯,實現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在后續旅游項目的規劃方案中,應當重視家庭休閑、高新科技等項目類型的開發,這就需要不同區域在明確自身特色旅游產品類型的同時,重視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從而提升鄉村旅游項目的現代化水平,避免景觀的單一化發展,不僅要重視創新,還要和當地經濟狀況相結合,達到多樣化發展要求。

3.3 重視資金的大力扶持

河南旅游業發展需要宏觀調控,離不開當地有關政府的資金落實,這也是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具體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資金投入量應當有所增加,相較于云南、廣東等省份,河南旅游業的發展并沒有太依賴財政支出,這和河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有一定關聯,也無法達到旅游產業的發展上限。因此,政府財政資金支付力度,以及財政支出的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針對需要優化的項目,應當調動更多資金,進一步加強補貼力度。資金監管機制需要進一步優化,執行過程需要保持透明,令補貼可以完全落實,達到理想的旅游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支持力度上,除了應以政府為主要資金來源主體外,還需要通過相關政策借助企業力量,拓寬資金籌集渠道。除此之外,還應當結合旅游項目資金要求,進一步對資金投入方案進行優化,保證預算方案的科學性。另外,應重視招商引資渠道的拓寬,對企業形成較大投資吸引力,保證資金流的充沛,從而助力河南鄉村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形成較好的拉動效果。

3.4 倡導錯峰出行

新冠疫情已經持續接近兩年的時間,當前并沒有針對新冠病毒藥到病除的治療方式,因此人類和病毒的共存將是長期現象。新冠病毒由于會通過飛沫等途徑傳染,人群聚集的場所很容易出現傳播現象,對于旅游業的發展將會是巨大的打擊?;诖?,河南當地的旅游產業,也應當結合國家教育部錯峰放假的要求,開發針對錯峰旅游的各類項目,從而刺激旅游消費,在保證游客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經濟增長水平。

4 結語

綜上所述,旅游產業是重要的第三產業形式,也是一些地方的支柱型產業,對于區域經濟提高的意義十分重大,因此各地應當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重視旅游項目品牌的樹立,開發針對性的旅游項目,力求旅游項目多元化發展,從而實現旅游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周玄德,竇文章,梁濱,等.城市旅游競爭力模型構建及計量分析:以江蘇省13市為例[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20(3): 60-68.

章際茂,馬紫馨,劉茹,等.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以六盤水市為例[J].綠色科技,2021,23(5): 201-203.

丁正山,秦東麗,胡美娟.旅游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及門檻效應:以長三角41個城市為例[J].文化產業研究,2020(1):165-180.

鄭昭彥.浙江省入境旅游與區域經濟重心演變路徑及對比分析:以1996—2011年面板數據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42-46.

猜你喜歡
多元化發展旅游產業區域經濟
西安市物流企業多元化發展路徑選擇
中通赴美上市探究
延安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探析
試論當今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我國沿海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量化測度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對旅游產業供應鏈構建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