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淀粉紅薯“商薯19”化學與物理控旺試驗

2022-02-02 05:23田永國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矮壯素頂芽效唑

田永國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貴州 沿河 565300)

紅薯生長中容易旺長,導致地上莖、蔓、葉消耗掉大量養分,嚴重影響紅薯的產量與質量。為探索適宜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高淀粉型紅薯生產的化學與物理控旺栽培技術,進一步完善標準化栽培技術規范,促進高產、優質、高效產業化發展,結合武陵山區《紅薯綜合標準體系》規程產業化推廣應用研究與示范(黔科合支撐[2021]一般215)項目實施,開展2021年高淀粉型品種“商薯19”適宜化學與物理控旺試驗,為當地紅薯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沿河縣甘溪鎮毛田村游某的責任地,面積733 m2,海拔535 m,地勢平坦,向陽,排灌方便,土壤為黃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油菜。

1.2 試驗材料

紅薯品種為商薯19,為高淀粉品種。

控旺劑選擇縮節氨、多效唑、矮壯素。

1.3 試驗設計

設5 個處理,分別為處理A,噴施縮節氨;處理B,噴施多效唑;處理C,噴施矮壯素;處理D,人工打頂,不打藥;處理E,不打藥、不打頂。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 次。

甘薯第1 次膨大階段,即蔓長35~45 cm 時進行控旺處理??s節氨每畝用量220 mL,兌水80 kg;多效唑每畝用15%可濕性粉劑220 g,兌水80 kg;矮壯素每畝用50%水劑220 mL,兌水80 kg;人工打頂需選晴好天氣上午進行,以減緩地上部分生長,增加結薯數量,加速養分向塊根塊莖轉移,加快塊根塊莖膨大[1]。

甘薯第2 次膨大期前7~10 天,即栽后80~90 天,約在7 月底或8 月初進行控旺處理,各處理用藥量與處理方法同前。其中,摘頂處理中分枝長至30~35 cm 時繼續打去頂芽,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使光合作用積累的干物質盡可能轉移到塊根,提高蛋白質、淀粉、維生素的含量,提升其耐儲性和商品率。

1.4 試驗管理

單壟單行種植,壟寬33 cm,壟高20 cm,壟溝33 cm。小區壟長4 m,寬5 m,移栽密度為4000 株/畝,區組間留1 m走道,四周設保護行,詳見圖1。

圖1 小區田間示意圖

整地時采用旋耕機翻犁,做到土平泥細,每畝底施45%硫酸鉀復合肥100 kg,翻耕時均勻犁入田中。薯苗2021 年5 月21 日移栽,選用頂部三葉齊平、莖粗壯、莖葉顏色深綠、長20~30 cm 的優質薯苗。壟面中央用鋤劃深約5 cm 的小溝,溝里放入土4~5 莖節的薯苗,上部莖葉與地面垂直,露出地面3 片葉子,用土壓實。

5 月28 日觀察、補種。6 月22 日,每畝追施45%硫酸鉀復合肥17.5 kg。結合追肥中耕除草,進行第1 次控旺。根據試驗設計折合成小區用量,處理A 用縮節氨原藥劑6.5 mL,兌水2.4 kg,噴霧;處理B 用多效唑15%可濕性粉劑6.5 g,兌水2.4 kg,噴霧;處理C 用矮壯素50%水劑6.5 mL,兌水2.4 kg,噴霧;處理D 在上午10 點人工打頂芽控旺。

7 月21 日上午10 點處理D 人工打頂芽進行第2 次控旺,同時對長30~35 cm 的分枝打頂芽控旺。8 月10 日根據試驗設計進行第2 次藥劑控旺。8 月24 日,畝用磷酸二氫鉀30 g,兌水15 kg 葉面追肥,11 月2 日收獲[2]。

1.5 試驗測定

2021 年11 月2 日測產驗收,每小區從第2 行第5 窩開始,連續取10 窩進行主要農藝及經濟性狀考查,計算理論產量,并對各小區進行實割實測,折合實際畝產量[3]。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商薯19”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各處理主要農藝性狀詳見表1??芍?,蔓長由短到長依次為處理D、處理C、處理B、處理E、處理A,蔓長在161.6~247.3 cm,最大相差85.7 cm。分支數由多到少依次為處理E、處理B、處理C、處理A 和D。處理E 單株莖蔓質量最大,處理B 最輕。

表1 各處理“商薯19”的主要農藝性狀

2.2 對“商薯19”產量的影響

各處理“商薯19”的主要經濟性狀詳見表2??芍?,處理A單株結薯個薯最多,處理B 最少。處理E 單株生產力最高,處理D 單株生產力最低。處理B 商品薯率最高,處理D 商品薯率最低。

表2 各處理“商薯19”主要經濟性狀

各處理“商薯19”產量詳見表3??芍?,在化學與物理控旺下,“商薯19”的畝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E、處理A、處理C、處理B、處理D,對照E 不打藥不打頂產量最高,增產明顯。

表3 各處理“商薯19”產量

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詳見表4??芍?,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重復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表4 試驗結果F 測驗

3 結論與討論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人工打頂蔓長、分枝、生產力、商品薯率、畝產均為最低,建議不推廣。不打藥不打頂處理分枝、生產力、畝產最高,其次為噴施縮節氨、矮壯素、多效唑處理,未達到試驗目的。

由于試驗設計中未涉及縮節氨、矮壯素、多效唑的較適宜施用濃度和施用時間,是否因此影響試驗結果有待通過單獨或多水平試驗進行驗證,以期明確“商薯19”的較適宜控旺濃度、施藥時間與控旺方法。

猜你喜歡
矮壯素頂芽效唑
矮壯素對紫花苜蓿種子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大豆噴施多效唑 增產防倒效果好
切花紅掌組培繁殖技術研究
青牛膽不定芽誘導及生根培養研究
矮壯素浸種對不同小麥品種萌發特性的影響
脫毒馬鈴薯費烏瑞它不同薯塊對產量的影響
50%矮壯素水劑在pH值測定中遇到的問題與探究
道地藥材建青黛組織培養技術研究
利用胚胎干細胞試驗模型評價矮壯素的發育毒性
多效唑引起杧果早花的內源激素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