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能力體系研究探析

2022-02-04 13:48孫福勝
前沿 2022年5期
關鍵詞:生產能力恩格斯馬克思

孫福勝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 102617)

從國內人學界關于“體系”問題研究的現狀來看,當前主要集中于關于人學理論體系建構和人的發展理論體系構建等問題。如有學者提出了建構“人學的科學體系”[1],有學者提出了建構包括人的素質、能力和人的全面發展等內容在內的“人學理論體系”[2]12,有學者提出了把“能力本位”作為“人學體系”的理論支點[3]174,有學者提出了構建包括“能力論”在內“人的發展理論體系”[4]337,等等。有學者曾提出一個問題:“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中是否也存在著一個‘能力體系’呢?”[5]通過學習借鑒人學界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以及深入研讀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這一問題得到了肯定回答。本文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問題進行初步探索,以期為學術界加強人的能力體系問題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一、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能力問題研究的重要命題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發揮人的能力,加強對人的能力問題的研究是馬克思恩格斯極為關注的一項重要命題。在馬克思恩格斯有關文本中,可以發現他們對人的能力問題研究的真知灼見。解放和發展人的能力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關鍵性步驟,從發展現實的人的勞動能力開始,發展人的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等多方面能力,為實現人的自由解放提供源源不斷的能力支持。本文通過對已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有關文本中的“能力”進行了文獻數據統計分析,搜集整理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能力問題研究重要性的論述,進一步深化了對人的能力問題重要性的認知。

(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有關文本中的“能力”數據統計分析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是在人們著手考察和整理資料……的時候,在實際闡述資料的時候,困難才開始出現?!保?]526在搜集整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能力問題論述的材料過程中,也遇到了這一困難。為了進一步闡述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能力問題研究的重要性,筆者對《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有關文本中“能力”出現次數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發現,馬克思恩格斯提到“能力”共計千余次。馬克思恩格斯最為關注的是“勞動能力”和“生產能力”,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能力”涉及哲學、經濟學、軍事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歷史學、科技學、文學、新聞學等領域,呈現出涵蓋領域廣、關聯性強和富有批判性創造性等特點。在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中,他們也對人的能力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創造)的能力”[6]541-542。數據分析表明,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能力問題有著極高關切度,他們不僅在自身的理論研究工作和斗爭實踐歷練中不斷提高能力,還對工人階級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和實踐活動能力予以期望并進行指導。

(二)“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具有極端重要性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7]330。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確指出了人“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它不僅是一切人的職責、使命和任務,還是一切人貫穿其一生的不能忽略的奮斗目標。

人“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從人的本質來理解。理解人的本質就要理解“現實的個人”,“現實的個人”是有生命的個人,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6]519下,“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6]523-524?!艾F實的個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現實的個人”能夠“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能夠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6]524。簡言之,“現實的個人”是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有能力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夠滿足內在及外在需要的并能夠促使自身不斷發展的人。第二,從人的發展來理解。一方面,“現實的個人”在生產物質生活資料過程中,也生產著新的社會關系,這些關系不斷促進人的豐富和完善的發展;另一方面,人的發展受到各種關系的制約,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力發展的水平,還受到交往和分工的制約,人的“內部和外部的交往的發展程度”[6]520制約著人的發展,分工制約著人的“勞動材料、勞動工具和勞動產品方面的相互關系”[6]521。在生產力、交往和分工等的發展過程中,人的能力也隨之發展,并成為人的發展的直接推動力,或者說是關鍵推動力。第三,從人的解放來理解。人的解放就是要把人從消融在“實體、主體、自我意識和純批判等”[6]527的種種無稽之談的“詞句”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人的“‘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不是思想活動”,人的“‘解放’是由歷史的關系,是由工業狀況、商業狀況、農業狀況、交往狀況促成的”[6]527。人的解放需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高度適應和充分發展,也就是說,人不斷改進生產工具以及人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6]527得到充分保證是必備條件。當社會成為全部生產資料的主人,生產勞動變成一種快樂,即人的發展生產力的能力和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統統具備后,才能真正實現人的解放。

關于人的能力問題研究早已被馬克思恩格斯列入研究的范圍,這是顯而易見的。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能力問題研究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人的本質、人的發展和人的解放等問題研究,并用研究成果指導工人階級運動,同時進一步總結經驗和推進理論發展,凸顯他們對人的能力問題的高度重視。

二、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輪廓

構建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有學者所言:“在一種哲學學說中,觀點和內容是首要的和根本的,體系屬于思想內容的邏輯結構,相對而言總是居于次要的和從屬的地位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體系的問題不值得去考慮或重視?!保?]“在我看來,理論體系是理論內在邏輯的體現,它反映著一種理論的內在實質和基本精神?!保?]5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問題有關文本梳理,可以發現:從宏觀方面來看,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特指“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包括勞動能力(生產能力)、物質生產能力、人口生產能力、精神生產能力、思維能力等基本內容,具有基礎性、整體性和啟蒙性的基本特征,這些共同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輪廓。

(一)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的能力問題過程中對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進行了著重論述,提出了“全面的能力的體系”[10]107這一重要概念,同時對這種“全面的能力的體系”的基礎性和決定性“構件”(如生產能力、勞動能力等)進行了闡述,描繪出了人所具有的多樣性的能力的生動畫像。

1.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能力體系中的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的有關論述

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到了“每個個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會權力”的三種社會形式,并對每一種社會形式下的人的能力進行了描述,初步形成了人的生產能力體系。馬克思提到,最初的社會形式是人依賴于人的原始狀態,在這種社會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極其有限,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發展;第二種社會形式是人依賴于物的個人的相對獨立性的狀態,在這種社會形式下,人的“全面的能力的體系”才開始形成;第三種社會形式是自由個性的狀態,在這種社會形式下,實現了個人全面發展以及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屬于人的社會財富。[10]107-108馬克思在這里著重對人的生產能力進行了闡述,并間接提出了人的能力的三個遞進目標,即人依賴于人的能力向人依賴于物的個人相對獨立性的能力發展,再向人的自由個性的能力發展,特別是第三個層次正是共產主義社會所體現出來的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和諧景象。建立在生產能力基礎上的三個能力層次(人依賴于人的能力→人依賴于物的人的相對獨立性的能力→自由個性的能力)是十分鮮明的,且每一層次都是建立在前一個層次所處階段創造的條件基礎之上的,受到前一個層次所處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傊?,三個層次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有著一定內在聯系的,是相互交織的。

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中分析了在猿轉變為人的過程中,人的勞動能力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以及人的體力和腦力發展歷程(勞動能力,主要包括手腳并用能力→語言能力,包括說話能力或表達能力→人腦的能力,包括智力和適應能力→人的高級能力,主要是指在手、說話器官和腦的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包括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在內的思維能力),初步形成了人的“勞動能力”體系。恩格斯指出,從猿轉變為人的第一步起,手主要是用來摘取和抓住食物與抵御敵人,人能夠把石頭做成石刀,用兩條腿行走,這發展了人的手腳并用能力。隨著人的手和腳有了分工以及人的手的逐漸靈巧,并伴隨著人的聽覺器官的相應完善,人的語言逐漸發展起來,人的說話能力得到了發展。伴隨著人的腦的發育以及感覺器官的完善,人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發展并增強,人的腦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的體力和腦力都實現了新的發展。[11]759-772通過分析勞動對猿轉變為人的巨大作用,恩格斯高度贊揚勞動能力對于人的能力發展所起的重要的推動作用。猿的手腳分工,促使人發展了手腳并用的能力,體力和腦力得到了初步發展,在勞動中人的聽覺器官和感覺器官不斷發達起來,人的語言能力和抽象能力以及推理能力也不斷增強,人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朝著更全面的方向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人的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因為不論是生產力的發展、人自身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都需要發揮人的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來實現。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是人滿足自身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東西的“第一需要”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對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2.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結構

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全面的能力的體系”的論述中,他們不僅對生產能力和勞動能力高度重視,而且提出了各種不同形式的能力,為建構人的能力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通過人的能力體系結構的基本結構來對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內容進行更為直觀的闡釋,見圖1所示。

圖1 人的能力體系結構

圖1顯示,人的基礎能力是勞動能力(生產能力),馬克思恩格斯把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12]434,生產能力指人“在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生產—社會個人的生產”能力[13]6-7,也是人的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能力。人的能力體系結構也包含了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內容,從宏觀來看,勞動能力包括物質生產能力(生產、支付、消費、交換、分配等)、人口生產能力(促進人口增長和保證人口數量的繁殖能力等)、精神生產能力(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思維能力(批判能力、推理能力、審美能力、洞察能力、鑒別能力、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理解能力、分辨能力、認識能力、創造能力、欣賞能力等)。人的物質生產能力能夠在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作用下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精神生產能力主要是人在物質生產生活過程中從事精神生產生活的能力;人口生產能力主要是為維持物質生產活動和精神生產活動而進行人口繁殖和后代撫育的能力,用來保證人自身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思維能力是人的高級能力,也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有能力,人具有現實批判能力和思想創造能力等多樣性的能力,能夠更好地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此外,在共產主義社會還有人的自由個性的能力,即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自由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在理解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時,需要處理好三層關系。一是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和人口生產的關系,物質生產活動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種的繁衍或生命的生產),為人的精神生產和人口生產提供物質條件,物質生產支配著精神生產和人口生產,精神生產和人口生產也作用于物質生產。二是人的思維能力受到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影響,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直接制約著人的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人的思維能力反作用于人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并在發揮創造能力的能動性下,可以加速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發展進程。三是物質生產能力、人口生產能力、精神生產能力和思維能力作為人的能力體系的四個“構件”,并不是分裂開來的,而是同時存在著,并相互發揮著作用,其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解放的自由個性的能力。

(二)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基本特征

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探索,筆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具有“以人為本”的鮮明特性,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從能力體系的定位來看,具有基礎性特征;從能力體系的結構來看,具有整體性特征;從能力體系的價值來看,具有啟蒙性特征。見圖2所示。

圖2 人的能力體系特征

1.勞動能力為人的發展奠基:人的能力體系的基礎性

毋庸置疑,在人的能力體系中,勞動能力是第一位的,是每一個人生存下來的第一位能力,從剛出生的嬰兒,到自食其力的成人,再到老態龍鐘的老年人,都與勞動有著不能分割的聯系。從人的發展這個意義上講,人的能力體系不僅對勞動能力進行了科學定位,還體現了人的能力體系具有深刻的基礎性特征。第一,勞動能力是人的一切能力的產生和發展的根基,物質生產能力、精神生產能力、人口生產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是勞動能力的多元產物,都離不開勞動能力的作用。這些能力也是勞動能力本身具有能動性的一種反映,勞動能力保證人的生存的原始性和人的發展的原創性。第二,勞動能力隨著人的勞動活動的展開不斷發展,人的理論活動、實踐活動以及其他創造性活動都是對人的勞動能力的巨大推動,促使人的勞動能力不斷發展和提升,增強了人的勞動能力的創新性發展,特別是在遇到重大難題和克服重大困難時,表現出了勞動能力強大的能動力量。第三,勞動能力本身就具有自然衰敗的規律性,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以及遭遇其他意外事件,人的勞動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甚至衰竭乃至消亡,這是客觀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人類會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接替,延續人類整體勞動能力。人的勞動能力為人的生存、發展和更高層次的追求提供了基礎性前提,同時為保障人因喪失勞動能力也能夠生存和發展,作為公共利益代表的“共同體”履行著保護這類人的職責。因此,作為人的“第一能力”的勞動能力,從未離開過人,人只有在培育自身勞動能力和釋放勞動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獲得人的尊嚴,得到人的價值,而人必須擔負起這樣的“角色”,并履行其義務。

2.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體系的整體性

就人的能力體系的整體結構而言,人的能力體系是“一整塊鋼板”,其中四項最基礎的能力形成了人的能力整體畫像,勞動能力奠基,物質生產能力、精神生產能力、人口生產能力和思維能力一起匯聚,共同指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終極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在結構布局上和發展方向上都具有深刻的整體性。第一,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人的能力體系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作為“現實的個人”和“共同體”,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整體性推進的,人類歷史發展是人的合力使然,“所有人”的能力通過有組織的集合發力,才能夠推動人類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形成,進而為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提供助力。第二,從社會主義國家人的發展需要來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了必須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各類健康和有益的工作,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而社會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這一切都是人的全面發展所需要的,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也是人的能力整體性的一種釋放和彰顯。第三,從人的現實境遇來看,人的能力的形成、發展和提升,都離不開人的勞動和創造。一般說來,只有人的德智體美勞諸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現實的人卻無不受到來自不同因素的影響和作用,如人們不僅需要應對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生態破壞、戰爭威脅、疾病苦痛等危機,還需要找到能夠化解這些危機的有效措施。因此,唯有人的能力體系的整體效能得到充分發揮,社會群體密切配合,共同行動,才可以有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能力體系的啟蒙性

人生來就是要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這是一切人的職責、使命和任務。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一方面帶給那個時代的人的啟蒙是,無產階級必須與資產階級展開斗爭,奪取政權,建立真正屬于工人階級的政權,并通過發展生產力等手段,來達到人的解放的目標;另一方面帶給后人的啟蒙是,它本身是一種具有高度啟蒙性的科學理論體系,需要人們加以深刻理解和科學運用。第一,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寓于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之中,是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的核心,煥發著巨大的能量,給人以震撼——被剝削階級和被壓迫階級必須解放和發展自身的能力,提升斗爭(奮斗)能力,徹底擺脫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的奴役。第二,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與他們之前的學者關于人的能力問題研究有著本質區別。就服務對象來說,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是為窮苦大眾謀福利的,他們之前的學者特別是資產階級學者多是為資本家如何利用雇傭工人攫取剩余價值“賣命”的,這就體現出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偉大人民性。第三,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為后人研究人的能力問題指明了前進方向,為發展人的能力體系的科學理論提供了方法論。中國共產黨人的主要代表繼承和創新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及其體系,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體系,尤其當前更加重視勞動教育、注重人的勞動能力和勞動審美的培育,都是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繼承和發揚。人們(包括哲學家在內)在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抑或開展創造性活動的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人的能力體系的影響,推動著經濟基礎及上層建筑的發展和變革。

三、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重要啟示

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帶給我們的啟示至少有三點。一是理論啟示,即進一步闡釋了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關注人的解放和發展問題,進一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研究領域。二是實踐啟示,即現時代的人的能力有待更進一步地解放和發展,要著力加強人的能力體系建設,引導人們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內在潛能,更加充分地展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三是創新啟示,即加大現時代的人的創新能力的培育和研究力度,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多學科多領域學者共同開展人的能力體系問題研究,推動人的創新能力培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促進人的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一)重視人的能力體系問題研究,不斷拓展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領域

有學者指出:“人學因其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因而其研究并未僅僅限于狹隘的視界,而是逐漸擴展和滲透到眾多領域和學科,以致同其他學科得到了有效的結合,并由此形成了相關分支學科和研究方向?!保?4]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是多領域多學科的,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研究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研究領域。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是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的內在邏輯,是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核,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不斷深化的精神動力。一是加強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研究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的內在邏輯。概括來講,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研究是以實現人的自由解放為最終目標進行研究的。具體來講,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立足于物質生產生活,著眼于人的需要的滿足和人的發展問題的思考與解決,最切近人的生存和發展現實,體現出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豐富深刻的人性化與現實性特點,這也是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研究中最具無窮潛力和應用價值的一個新領域。二是加強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研究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核。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既需要社會生產力的不斷增長和高度發展,也需要人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發展。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發展都離不開“現實的個人”的能力的不斷解放和高度發展,沒有人的能力的不斷豐富和持續發展,就不可能有人的持續發展。因此,要力促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重視對人的能力體系研究,強化人的能力體系建設,打牢人的全面發展的能力之基。三是加強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研究是促進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不斷深化的精神動力。國內學者開展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四十余年,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關于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系統性相關問題研究仍較少,這為從整體上解釋人的能力與人的發展關系問題帶來了一定的理論約束,導致學理性相對薄弱,給學術成果的現實生產力轉化帶來一定困難,不能很好地為解決現實的人的能力等問題提供理論支撐。因此,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者必須重視并投入到對人的能力體系問題的研究中,不斷拓展人學理論研究新領域。

(二)著力加強人的能力體系建設,滿足人的需要和實現人的價值

有學者指出:“構建能力社會,實質就是要從人身上尋找改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和方式,就是要充分、有效發揮人的積極作用和獨創個性,實現能力主導社會和能力運作社會,從而最終推進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保?5]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人們對人的能力體系呼聲日益高漲,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需要解放和發展人的能力,更需要人的能力的挖掘和培育?;隈R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人的能力問題研究,不僅能夠為構建能力社會提供新的理論參考,而且定會為滿足人的需要提供更多助益。首先,從人的能力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來看,人的能力的解放和發展是與一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物質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物質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不僅是人的能力的解放和發展的結果,還為人的能力的解放和發展提供助推力,兩者相互作用,共同對人的需要產生影響,即滿足人的需要,并不斷為人創造新的需要,保證人的需要的不斷滿足和發展,同時也對人的能力的建設、發展和提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人的能力必須與時俱進,與現實相切合。其次,從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人的需要滿足來看,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需滿足,然而發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的客觀事實制約著人的需要的滿足。唯有各行各業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將人的能力變成強大的財富,將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展現出來,才能不斷增強滿足人民需要的能力,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最后,從人的能力與人的價值以及社會群體能力與社會價值的釋放和實現來看,就人的本身和社會群體的能力而言,人的潛在能力是無窮盡的,群體力量是無窮大的,但仍需要加強對人的教育和培養,對社會不同群體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育培訓,積極開辟各種渠道來提升人的能力,注重加強人的文化知識傳授和實踐鍛煉。從人的終身發展,特別是從人的職業發展來看,積極制定科學的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將人的能力提升寓于人的一生發展全過程之中,加大對人在讀書學習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道德培養以及步入社會后的職前、職中和職后教育培訓的建設力度。作為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的人,要自覺樹立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理念,自覺建立人的全面能力發展體系。

(三)積極開展多學科多領域人的能力體系問題合作研究,推動創新人才培養

有學者曾指出:“當務之急就是要善于培養創新人才和善于使創新人才充分發揮作用。這涉及教育學、人才學、管理學和人事學,歸根到底也是人學問題?!保?6]當前中國學者正在對創新人才教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貢獻才智。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為中國學者研究創新人才的能力問題開辟了一片新天地,需要多學科多領域的學者們精誠合作才能耕耘好這片沃土。第一,中國學者對創新人才的能力問題研究已經予以關注,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展開了包括能力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系、能力發展與財富觀和社會公正觀的關系、創新能力與國家發展戰略的關系、能力建設與中國社會發展關系等一系列相關問題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形成及后來人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的繼承和發展,都是以解放和發展人的能力為指向的,有著扎根現實的共同力量,那就是通過提升人的能力來促進人的發展,在這一點上中國學者是一致認同的。第二,積極發揮創新人才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與作用,特別是加強哲學、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等學科領域的創新人才的能力培養(培訓)。培養大批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隊伍,將培養經驗提煉成培養理論并推廣應用,必將在社會上形成崇尚創新、追求卓越、提升能力、奉獻社會的良好風氣,生成創新引領發展、創新塑造品質、創新成就人生的生動氣象。第三,多學科多領域學者共同構建創新人才的能力體系,為新時代人的能力解放和發展提供理論自信和實踐力量。其一,發揮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工作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構建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系統理論,為開展其他學科和領域人的能力研究奠定科學理論基石。其二,積極搭建多學科多領域人的能力理論研究平臺,為哲學、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學者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人的能力研究牽線搭橋,開發出一套可測量的創新人才能力體系模型。其三,廣泛闡釋和宣傳中國學者的創新人才能力研究成果,借助報紙、期刊和移動互聯網等媒介,推動中國創新人才能力話語體系走向世界,進一步提升中國學者的學術自信。

深入研究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包括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體系)問題,有助于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在更多學科領域內以及社會各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就干部教師教育培訓工作而言,要充分發揮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在干部教師教育培訓工作中的理論效能,如強化干部教師教育培訓工作的能力建設和能力發展,更好地提升干部教師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水平等。同時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研究也有助于為構建馬克思主義能力學(包括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提供理論前提。

猜你喜歡
生產能力恩格斯馬克思
強化化工企業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生產能力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奶牛糞便肥料化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幾點建議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健全體系 明確權責——江蘇省加強安全生產能力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