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內地高校港臺學生國家認同的三維路徑

2022-02-09 07:30胡慶亮鄭姍姍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港臺歷史國家

胡慶亮,鄭姍姍

(1.2,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國家認同是公民對自己歸屬哪個國家的認知以及對國家構成的情感和評價。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國家認同感,不僅關乎個體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而且影響國家的團結統一和長治久安。近年來,受國內外局勢影響,部分港臺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在國家認同方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動向,進一步表明了提升國家認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青年人可塑性強,他們成長為什么樣的人,關鍵在于給以什么樣的引導”。[1]然而,一方面,囿于主客觀條件,對港臺本地青年的國家認同教育還須循序漸進、從長計議。另一方面,值得欣喜的是,到內地高校就讀的港臺學生(簡稱港臺生)不斷增多。以2021 年為例,截至當年6 月在總數近5 萬名的香港中學畢業生中,報考內地高校的多達14707 人。其中,通過文憑考試招生計劃并確認的有4783 人,同比上升近20%;通過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并確認的有2341 人,同比增加約17%。[2]這些港臺生在內地至少生活四年,畢業后除一部分留下繼續深造或參加工作外,多數返回港臺就業。但無論去留,他們都可能成為一支維護港臺社會穩定、反對國家分裂的重要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升港臺生的國家認同,不僅有助于探索港臺青年國家認同的生成邏輯、內在規律及應對策略,而且對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大有裨益。

國家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和內容,如制度認同、理論認同、文化認同、身份認同等。對港臺生而言,其國家認同更多地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因此,可以從歷史認同、現實認同、未來認同三個維度展開,并以此構建起涵蓋情感、利益、價值在內的國家認同體系。

一、教育為先,提升港臺學生對國家的歷史認同

歷史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個國家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個體與國家之間最緊密的情感紐帶。歷史認同作為國家合法性的前提與基礎,在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中發揮著底線作用。[3]提升港臺生對國家的歷史認同,就是要讓他們全面了解和辯證看待國家發展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從而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具體而言:

1.優化課程設置,修正歷史認知偏差。港臺生多數在港臺本地就讀高中,然后通過內地高校免試招生計劃、港澳臺僑聯招考試及部分院校獨立招生等途徑進入內地。受政治和制度等因素影響,他們接受的歷史教育往往不夠完整或存在較大片面性,甚至謬誤叢生。例如,2019 年10 月有媒體發現,一份來自香港浸會大學某附屬學校的閱讀材料,枉顧英國對華大量輸出鴉片的事實,竟聲稱鴉片戰爭的起因是中英之間政治、貿易體制和司法制度的差異。[4]類似的錯誤觀點,不可避免會對港臺生的歷史認知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加強歷史文化教育、修正認知偏差就成為當務之急。而課程設置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環節,在這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為此,首先,深入調研,合理規劃。在開設相關課程前,充分掌握港臺生的思想動態、政治態度、知識結構、價值理念,并制定科學和可行的方案。其次,有的放矢,精準施教。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的發文,“在保證相同教學質量前提下,高校應根據港澳臺學生學力情況和心理、文化特點,開設特色課程,有針對性地組織和開展教學工作。政治課和軍訓課學分可以其他國情類課程學分替代?!盵5]據此,可以依托國情教育課,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中國近現代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國共產黨史、港臺地區與內地關系史等內容,以彌補港臺生在歷史知識方面的不足,從而糾偏治誤,正本清源。此外,教師作為領路人和參與者,要注重話語轉換和形式創新,通過創制親近性的文本和場景,利用典型示范、現場教學、朋輩教育等多種形式,以港臺生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講好歷史、講清歷史。

2.完善教育體系,增強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是以完整詳實的史料為依據,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把握歷史發展本質和規律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歷史思維能力,有利于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增強個體對國家的歷史認同感和歷史責任感。從實際情況看,港臺生在觀察和思考問題時具有比較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即主要從現實看待歷史,而缺少一種從歷史理解現實的視角。為此,需要立足港臺生的特點和需求,在課內授課的基礎上,構建一個課堂和課外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立體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6],準確把握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重要文件等。要運用歷史分析、階級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深入闡釋重大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準確分析本土意識與愛國主義的內涵,正確理解民族國家與世界主義的關系。注重將本地關聯性資源運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如東深供水工程、港珠澳大橋,在增強親和力、針對性的同時提升思想性和理論性,透過現象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有計劃地建立和規范禮儀制度,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升旗儀式、紀念和慶典活動,激發港臺生的愛國熱情,厚植家國情懷。

二、實踐為要,提升港臺學生生對國家的現實認同

現實是個體觀察社會、判別是非的重要依據,也是行動選擇、情感歸依的關鍵性要素?,F實認同反映了社會公眾對國家現狀的看法和態度,是國家合理性的基石所在。提升港臺生對國家的現實認同,就是要使他們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從整體上、根本上加以肯定,并認可我國取得的成就和具有的優勢。具體而言:

1.身臨其境見證國家發展成就。眾所周知,2010 年我國GDP 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2019 年人均GDP 超過1 萬美元,實現歷史性突破;2021 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民士氣空前高昂。然而,這些數據和事實往往需要個體的主觀體驗才能內化為知情意,進而形成認同。對港臺生而言,除了校園生活外,他們會自己出行,感受不同地方的美食和風土人情;校方也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他們開展考察和調研活動,如暑期“尋根之旅”,以增進對國家和社會的了解。不過,由于缺少在內地長期生活的經驗,加之疫情影響,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習在打破舊有印象的同時也會導致認知的片段化和零碎化,形成新的認知偏差。因此,學校應盡可能多地提供真實場景(包括虛擬現實),通過前后比較,讓他們在實境中觀察和體驗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新成果,如舉世矚目的高鐵、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日益領先的5G、云計算、AI、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在細微處、細節中感受和感悟國家的高速發展以及給個體生活帶來的滄桑巨變。當然,學校也要正視現實,不回避、不遮掩,向他們闡明發展過程中的瑕疵和不足,既不能只談成績而無視問題,也不能夸大問題而漠視成績。

2.身體力行參與實踐活動。對國家的現實認同,不僅體現在對發展成就的認可,還要對成就背后的原因做深入分析,尤其是制度因素。港臺生從小生活在“一國兩制”之下,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認同無可厚非。理論上,這種認同并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而且與國家認同也不相沖突。但現實是,不少港臺生的國家認同更多的是文化認同而非社會制度認同。作為國家的本質屬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今中國最顯著的標簽。剝離了這一共識,國家認同就成為無源之水。因此,提升港臺生對國家的現實認同,需要向其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誠如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7],躬身實踐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可以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校內實踐,即通過吸納學生參與到包括招生、錄取、入學教育、課程設置、課外活動、就業創業等在內的全過程管理服務和教育教學中,打破外招生與內招生的隔閡,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二是社會實踐,即通過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城市志愿活動、鄉村支教、重大節慶及體育賽事服務等,走向社會、走近社區,讓他們在中外比較中辨別制度差異下的優劣得失。例如,疫情期間不少港臺生主動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體驗和感受到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以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利民為本,提升港臺學生對國家的未來認同

未來是現實的鏡像,反映了個體對國家的愿景和期待。未來認同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凝合劑,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提升港臺生對國家的未來認同,就是讓他們為對國家的前途命運抱有正面肯定的預期,對達成戰略目標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具體而言:

1.不斷拓展個體發展空間。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盵8]國家存在的根本意義在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換言之,能否全方位地保障和提升包括以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基本人權的各項權利,是人民對國家認同和忠誠的重要評判標準和行動依據。從目前來看,無論香港還是臺灣,其整體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高于內地大部分地區。循此邏輯,提升港臺生的國家認同,首先要促進其物質利益的增長,至少不低于其在港臺地區的實際收益。當然,這種收益除了現實可見的,也包括可預期和可期待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其中,最易量化的指標就是就業機會和上升渠道。近些年,中央和省市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港臺居民在內地工作、生活、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香港學生畢業后可以參加內地的公務員考試;廣東省要求珠三角九個地市分別建設至少一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力爭在2025 年前實現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1+12+N”的空間布局。這些舉措在提升港臺生的國家認同感、文化歸屬感、生活幸福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下一步還要繼續推進、適時調整并不斷完善。

2.大力踐行公共價值。國家認同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契合、價值滿足的實踐過程。對個體而言,物質利益固然重要,但當其達到一定程度后對非物質的需求即價值需求就會凸顯出來。它至少包括兩個重要內容:一是社會層面的公平正義?!罢x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和廢除?!盵9]二是政治層面的自由民主?!罢蝺r值是極為重要的價值,因之是不能輕易僭越的,這些價值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基本框架——即我們存在的根基——并具體規定著政治和社會合作的根本項目?!盵10]港臺生受西方價值觀念影響,無論對公平正義還是自由平等的理解多局限于西方語境之下。所以,首要的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如“全過程人民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并賦予其特定的意涵并付諸實踐。在大力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同時,切實貫徹法治理念,保障人們各項基本權利落地實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確保人人機會均等、權責一致;加快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致力于實現社會和諧和共同富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應對各種疾病疫情、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倡導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崇高的國際道義和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力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和責任感……從而夯實未來認同的梁柱。

結語

盡管港臺地區與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人員交流日益頻繁,但要讓彼此充分了解和理解、完全消除誤會和隔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表面上的同宗同源、同文同種,并不能掩蓋由于制度差異、時間阻滯導致的誤解甚至敵意。再結合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正處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這一背景,提升港臺生的國家認同更顯得意義非凡。

提升港臺生的國家認同需要多管齊下、協同發力。一方面,高校是橋頭堡和主陣地,在少則四年、多則七八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里,相互交流、潛移默化,勢必會影響、改變甚者重塑港臺生的國家認同感。另一方面,這種影響、改變、重塑必須建立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個體發展空間不斷拓寬的基礎上,而這又與黨和政府的政策和策略密切相關。從歷史和現實看,只有綜合利用,多方聯動,在情感、制度、文化、利益等方面齊頭并進,港臺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才能不斷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認同必然會涉及制度屬性。而在“一國兩制”之下,如前所言,國家認同和制度屬性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種本鄉本土、本地本國的認知,不僅是一種價值取向,更是一種實踐主張。無論高校還是政府,都應當在一致中看到差異,在差異中看到統一。如此這般,方能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猜你喜歡
港臺歷史國家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香港成立「港臺青年創意聯盟」
新歷史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