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微創治療腕部腱鞘囊腫的短期療效觀察

2022-02-11 01:12欒智勇寧敬謙
東南國防醫藥 2022年6期
關鍵詞:腕部腱鞘手腕

謝 天,欒智勇,寧敬謙,路 倩

0 引 言

腱鞘囊腫是手腕部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塊之一,可能起源于關節囊、韌帶、腱鞘、滑囊等產生持續機械應力的軟組織的重復性微創傷。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晰,大多數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僅少數會出現腕關節屈伸活動疼痛、局部壓痛、手腕無力和異常感覺等癥狀[1]。腕部腱鞘囊腫的治療方法常見有觀察自發消退、鈍力擠破、穿刺抽吸、開放性切除手術、關節鏡切除手術等。超聲引導已被廣泛應用于腱鞘囊腫穿刺治療中,能夠精確定位囊腫并持續監測穿刺過程中針頭的位置,從而實現對囊液精確穿刺抽吸、對囊壁反復破壁及囊腔內注射留置藥物,同時避免損傷腱鞘囊腫周圍神經、血管、軟組織的風險[2]。本研究對行超聲引導下粗針切割聯合擠壓并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治療的有疼痛、活動受限癥狀的腱鞘囊腫基層官兵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超聲引導下粗針切割聯合擠壓并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治療腱鞘囊腫的短期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門診就診,因手腕部腱鞘囊腫引起疼痛不適影響日常訓練工作的11例基層官兵臨床資料,均為男性,年齡19~42歲,平均(28.00±6.94)歲,囊腫位于腕背側8例,掌側3例,慣用手側9例,非慣用手側2例。11例均為初發的單發性腱鞘囊腫。囊腫最大14.0 mm×9.8 mm,最小6.6 mm×4.6 mm。所有患者選擇同意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聯合擠壓并注射復方倍他米松的方法進行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解放軍第七十一集團軍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批準號:LL-2022YX01)。

1.2 儀器與方法術前常規超聲記錄囊腫位置、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及與周圍組織關系等。術中使用Philips HDL5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L12-5高頻探頭(探頭頻率 5.0~12.0 MHz),常規消毒鋪巾后,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潤麻醉,并將少量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囊腫內稀釋囊液。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囊腫進行抽吸,并對囊壁進行多點多次切割開窗,徒手對囊腫進行擠壓將囊液排入周圍組織間隙,直至超聲觀察囊液完全排盡后,將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1配比的1 mL混懸液注入囊腔。術畢穿刺處覆蓋無菌敷料行彈力繃帶加壓包扎48 h,囑患者術后制動2周并適當冷敷。

1.3 觀察指標統計患者性別、年齡、囊腫大小、部位、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等。比較術前及術后最后一次隨訪時囊腫大小變化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變化。按隨訪6個月以上無復發定義為有效。

2 結 果

2.1 主訴及治療情況術前最常見的主訴是手腕部進行俯臥撐引體向上等訓練項目時疼痛(72.7%,8/11),其次是執行業務工作時疼痛(18.2%,2/11)、日常生活活動時疼痛(9.1%,1/11)。全部患者一次性操作成功,其中5例未抽吸出囊液,4例抽吸出<0.5 mL半透明膠凍樣囊液,2例抽吸出約1.0 mL半透明膠凍樣囊液。2例術中發生暈針現象,立即協助患者行頭低足高位臥床休息并口服補液后癥狀消失。手術過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現感染、出血、周圍軟組織損傷、過敏等急性并發癥。

2.2 術后隨訪情況術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7~12個月,平均(9.18±1.66)個月,隨訪期間均未發生遺留瘢痕、局部功能受限等后遺癥。1例治療3個月后復發(術前大小vs復發大?。?.3 mm×4.7 mmvs4.1 mm×3.3 mm),2例治療5個月后復發(術前大小vs復發大?。?.9 mm×3.5 mmvs3.6 mm×3.0 mm,8.4 mm×4.2 mmvs5.3 mm×3.8 mm),均為慣用手側,因疼痛不適感明顯下降,不影響日常訓練、工作、生活,因此3例復發患者均未予以再次穿刺或者行手術處理。其余8例同一部位均未復發腱鞘囊腫,本組病例有效率為72.7%(8/11)。

2.3 VAS變化情況治療前后手腕部VA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90±1.14vs1.04±0.28,P<0.01)。

3 討 論

手腕部腱鞘囊腫患者年齡比較年輕,且以女性多見。Ajaz等[3]治療的86例患者中68例(79.06%)為女性,18例(20.93%)為男性,男女比例為1/3.78,患者的年齡為(24.80±7.69)歲,年齡范圍為16~48歲。本研究中患者年齡與之相仿,但是全部為男性,其他研究中的患者多為普通就診群眾[2-3],本研究的患者則均為基層官兵,這種觀察人群選擇的偏倚是造成性別差異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顯示利多卡因稀釋后再用粗針抽吸腱鞘囊腫囊液依然較為困難,其中5例(45.45%)無法抽吸出囊液,其余6例(54.55%)僅能抽吸出小部分囊液,這可能是由于囊液的主要成分是由高濃度的透明質酸、氨基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構成的透明、黏稠的凝膠狀物質所致[4]。本研究采用超聲引導多點多次破壁后對腱鞘囊腫施加擠壓放松再擠壓的手法,達到了盡量排盡囊液使囊腫完全減壓的效果。趙亞楠等[5]在采用類似的手法,達到同樣的效果。術后再使用彈力繃帶、夾板等進行外部的持續壓迫使囊壁粘連密封形成瘢痕組織可以防止液體重新積聚導致復發[6]。

暈針在穿刺過程中并非罕見,多與饑餓勞累等不良機體狀況、不佳的就診環境等情況相關[7]。有研究在穿刺注射治療過程中有7例(7/88)出現了暈針反應[8]。本研究在對2例患者進行囊壁的反復穿刺破壁過程中也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多汗發涼的暈針現象,提示雖然超聲引導下的穿刺術是痛苦少的微創操作,依然要注意術前做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盡量降低術中出現暈針的概率。李珊珊等[9]的研究也發現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醫師及患者滿意度。

腕部腱鞘囊腫因為刺激、壓迫周圍軟組織引起疼痛、無力進而導致腕關節功能受限[10-12]。腕部腱鞘囊腫臨床癥狀輕微,Seon等[13]回顧了20例腕部腱鞘囊腫患者的病歷和隨訪報告,發現治療前VAS 評分僅為 1.31±1.77。本研究中11例基層官兵的術前VAS評分為(2.90±1.14),均顯示為輕中度的疼痛評分。本組11例患者術前最常見的主訴是手腕部進行俯臥撐引體向上等訓練項目時疼痛,其次是執行業務工作時疼痛、日常生活活動時疼痛。本組術后隨訪VAS評分為(1.04±0.28),與術前比較,治療后疼痛明顯減輕(P<0.01)。

一項薈萃分析研究發現經皮穿刺抽吸術的平均并發癥發生率為3%,低于關節鏡手術切除的4%和開放手術切除的14%[14]。Salvatore等[8]開展的一項回顧性研究中,所有88例病例術中沒有出現感染、出血、過敏反應等并發癥。本組11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及術后的隨訪過程中也未出現明顯的局部并發癥及后遺癥。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治療腕部腱鞘囊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腕部腱鞘囊腫術后的復發比較常見[15]。如果腱鞘囊腫同時合并有舟月韌帶全層撕裂、鄰近橈腕關節的骨關節炎和鄰近肌腱的明顯肌腱病變等病情,復發的可能性更高[6]。而在超聲引導下對腱鞘囊腫采取以穿刺排液為主的綜合治療手段則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復發率,較好地提高治療效果[16]。本研究中有3例腕部腱鞘囊腫在6個月內出現復發,短期復發率為27.3%,且均為慣用手側,這可能是因為基層官兵的訓練強度大、訓練標準高,不能避免將他們的手腕置于高度屈伸和承受較大負載的狀況中,也無法嚴格按照醫囑的要求保持制動并適當進行冷敷等理療手段,從而導致復發。

本研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納入病例數量較少且均為男性,存在選擇偏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觀察,其次未與同期的其他治療方法進行對照研究,第三隨訪時間較短,不足以反映所有可能出現的復發情況。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聯合擠壓引流并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治療腱鞘囊腫操作簡便、安全性高、復發率低,能夠有效緩解手腕部疼痛、不適癥狀,是部分罹患腱鞘囊腫的基層官兵的首選治療方式。

猜你喜歡
腕部腱鞘手腕
WALANT技術在腱鞘松解術中的應用
居家運動——手和腕部練習(初級篇)
居家運動——手和腕部練習(中級篇)
居家運動——手和腕部練習(高級篇)
現在,為手腕減點負
多去“扳手腕”——實際是跟差距較勁
腱鞘囊腫多半自消
帶孩子過馬路,牽手還是抓手腕
老年人腕部骨折發生率的調查分析
腕背部腱鞘囊腫的治療:歷史與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