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介入技術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2022-02-13 01:02張理
世界復合醫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腦血管病黏度缺血性

張理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介入科,江蘇揚州 225000

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病死率、復發率均較高,機體病發缺血性腦血管病后,腦組織的供血功能下降,進而出現壞死、缺氧、缺血,會嚴重損傷神經功能[1]。致使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除此之外,酗酒群體有較高概率病發缺血性腦血管病,疾病發生后,肢體活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受到影響,應在疾病確診后,及時采取高效醫療方案,以阻止病情發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2]。在臨床上常應用藥物治療方案,是通過指導患者服用相應藥物,以達到緩解病情效果的醫療措施,臨床效果良好,但距離理想療效有一定差距。介入技術屬于新型醫療方案,具有安全性高、操作便捷、見效快等優勢[3]。本文針對運用介入技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為此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的90 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為研究對象?,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9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常規組和討論組,各45 例。常規組男26 例,女19 例;年齡48~78 歲,平均(62.38±2.57)歲;身高155~175 cm,平均(165.35±0.28)cm;體質量50~68 kg,平均(64.52±0.67)kg;持續病發時間5.2~13.0 h,平均(6.83±0.51)h;GCS 評分6~10 分,平均(8.37±0.23)分;NIHSS 評分8~20 分,平均(13.59±2.08)分。討論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50~78 歲,平均(62.61±2.39)歲;身高155~175 cm,平均(165.28±0.19)cm;體質量52~68 kg,平均(64.68±0.32)kg;持續病發時間4.8~13.0 h,平均(6.74±0.62)h;GCS 評分6~10 分,平均(8.24±0.26)分;NIHSS 評分8~20 分,平均(14.18±4.07)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CT、MRI 等方案檢查后,明確與缺血性腦血管癥診斷要求相符者[4];患者有完整的基本臨床資料;患者及其家屬有正常溝通交流能力及認知能力;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參加本研究。

排除標準:精神功能障礙者;腎、肝、心等功能病變者;對研究用藥有過敏病史者;對介入技術有禁忌者;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有胃腸出血、顱內出血病史者;已經出現并發癥者;中途表示退出者。

1.3 方法

常規組應用藥物方案實施治療,藥物種類即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帨首諬20051407,規格:20 mg)口服,劑量:20 mg/次,1 次/d;氯吡格雷(國藥準字H20000542,規格:75 mg)口服,劑量:75 mg/次,1 次/d;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44021139,規格:50 mg)口服,劑量:150 mg/次,1 次/d。療效觀察周期3 個月。

討論組實施介入技術方案,術中使用X 線血管造影診斷儀實施輔助,手術3 d 前,指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藥物廠家、批號、規格、服用方法均與常規組相同;并于術前協助患者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規等方面的檢查工作,術中保持仰臥體位,行全麻、全身肝素化操作,同時對患者的體征變化進行密切監測,穿刺處選擇股動脈位置,將6F 動脈鞘植入椎動脈,8F 動脈鞘植入頸內動脈,手術3~4 h 后,將動脈鞘拔出,通過30 min壓迫方式行止血操作,確定未見滲血情況后,實施加壓包扎方案,然后將患者送到監護病房,行24 h 觀察干預,在此期間,需實施6 h 制動措施,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監測,用藥后應用X 線血管造影診斷儀完成操作。療效觀察周期3 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包括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和生活能力,應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實施評估,NIHSS 量表評分范圍為0~42 分,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嚴重時,評分較高;應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測評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能力實施評估,ADL 量表評分范圍為0~100 分,生活能力明顯升高時,評分隨之上升。

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液樣本,而后實施離心處置,取其血漿樣本,通過毛細管黏度計方式檢測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統計檢測值后實施比較。

③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指標包括無效、有效及顯效,評價標準即NIHSS 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的降低幅度。無效:NIHSS 評分未降低,或者降低幅度<18%;有效:NIHSS 評分降低幅度在18%~45%;顯效:NIHSS 評分降低幅度為≥46%;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④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治療期間患者出現心率減慢、血壓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總發生率=(心率減慢例數+血壓降低例數+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例數)/總例數×100.00%。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評分與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評分均降低,生活能力評分均升高,常規組神經功能評分比討論組高,生活能力評分比討論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points]

表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points]

神經功能生活能力組別治療前13.59±2.08 14.18±4.07 0.865 0.388常規組(n=45)討論組(n=45)t 值P 值治療后9.38±2.98 7.52±2.31 3.309 0.001治療前48.55±8.86 49.25±8.14 0.390 0.697治療后67.38±7.19 72.84±4.41 4.342<0.001

2.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降低,且常規組各項指標比討論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mPa·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rheological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mPa·s]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mPa·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rheological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mPa·s]

組別血漿黏度治療前3.10±0.27 3.08±0.28 0.344 0.731治療后2.51±0.38 1.89±0.21 9.579<0.001全血低切黏度治療前11.79±1.42 11.74±1.43 0.166 0.868治療后11.08±1.96 10.09±0.84 3.114 0.002常規組(n=45)討論組(n=45)t 值P 值全血高切黏度治療前7.49±1.52 7.61±1.38 0.392 0.695治療后5.81±1.68 4.87±0.82 3.373 0.001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常規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討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常規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討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討論

中老年人較易病發缺血性腦血管病,具有復雜病因,以偏身麻木、對側偏癱、單眼視力下降等為常見臨床表現,為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損傷,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5-7]。需要及時采取高效的醫療方案,以防止病情發展,從而達到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臨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時,常以藥物方案進行治療,其常用藥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藥物、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等,能夠達到改善病情的效果,但是僅使用藥物方案時,治療周期較長,且臨床療效未達到理想水平[8-10]。介入技術屬于微創術式的一種,應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時,較常于股動脈處實施穿刺,并對病變位置采取相應治療操作的醫療方案,術后身體恢復速度快、創傷低、療效確切、并發癥少等為介入技術的優勢,大部分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運用此技術后,病情得到緩解[11]。將介入技術與藥物方案聯合使用后,治療有效性明顯提高,促進神經功能損傷的恢復效果,這對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積極促進作用[12-14]。

本研究結果表明,討論組的神經功能損傷(7.52±2.31)分比常規組低,生活能力(72.84±4.41)分比常規組高(P<0.05),這與王亞芳[15]研究中,實驗組神經功能(7.6±2.4)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能力(72.9±4.5)分高于對照組(P<0.0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介入技術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治療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分析原因可知,介入技術可以直接對病變位置進行治療與處置,從而達到緩解神經功能損傷、提高生活能力的效果。研究顯示,討論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常規組指標低(P<0.05),這與李晶巍[16]研究中,觀察組全血高切黏度(4.36±0.51)mPa·s、全血低切黏度(10.12±0.81)mPa·s及血漿黏度(1.91±0.16)mPa·s 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的研究結果相同,說明與藥物治療方案相比較,實施介入治療方案后,能夠提高患者血液流變學的改善效果。本研究數據表示,討論組臨床總有效率比常規組高(P<0.05),這與那振琦[17]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5.24%)比對照組(71.43%)高(P<0.05)的結果相同,說明介入技術治療方案能夠提高臨床療效,修復神經功能損傷。研究顯示,討論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常規組低(P<0.05),這與徐美辰[18]研究中,介入組并發癥發生率(6.25%)低于內科組(25.00%)(P<0.05)的結果一致,說明介入技術方案的應用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這與介入療法具有創傷低、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存在密切聯系。

綜上所述,相比藥物治療方案,為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實施介入治療方案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促使患者的神經功能快速改善,對于緩解病情發展,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有積極影響。

猜你喜歡
腦血管病黏度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超高黏度改性瀝青的研發與性能評價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擴鏈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結晶行為研究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中蒙醫康復治療
水的黏度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腦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分析
彩超診斷缺血性腦血管病頸部動脈血管病變的臨床應用
CT全腦灌注成像在腦血管病變中的臨床價值
內皮祖細胞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