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微波消融術和腹腔鏡肝癌切除術治療小肝癌的臨床療效分析

2022-02-14 14:23黃無浪張旭華
江西醫藥 2022年11期
關鍵詞:消融術消融肝功能

黃無浪,張旭華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井岡山 343000)

按照腫瘤大小分類,肝癌常見類型是小肝癌,單個腫瘤直徑≤3 cm,早期確診率低,有較高的惡性程度,普遍預后較差。肝癌的發病率在我國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第二位,每年約10萬人死于肝癌,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手段提高治愈率[1]。外科手術是治療小肝癌首選方法,通過完整切除肝癌組織,并充分保留正常肝組織。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的減少了手術創傷,術后恢復更快[2]。近年來,微波消融術是治療小肝癌的另一有效技術,通過精準損毀肝癌組織,能進一步縮小創傷,達到較好治療效果[3]。本研究對比分析經皮微波消融術在腹腔鏡肝癌切除術治療小肝癌的臨床療效,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肝膽外科治療的78例小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61.5±10.6)歲,腫瘤單發28例、多發1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6例、B級13例;對照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齡32-79歲,平均年齡(61.4±10.9)歲,腫瘤單發29例、多發1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7例、B級12例;所有患者均經CT、超聲穿刺活檢、細胞學檢查等確診為小肝癌,單發腫瘤直徑≤5 cm,或腫瘤數量不超過3個,單個腫瘤直徑≤3 cm,無鄰近器官、血管、膽管侵犯及遠處轉移;排除非原發性肝癌、存在遠處轉移、有手術或消融禁忌等;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腫瘤數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腹腔鏡肝癌切除術,氣管插管全麻,取平臥位,于右肋緣下作一切口,采用四孔法,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腫瘤及周圍組織狀況,游離肝臟,解剖分離肝十二指腸韌帶的膽道、血管系統,行常規肝段切除術,結扎血管、膽管,結扎肝門,充分止血,沖洗腹腔,留置引流管,結束手術[4]。觀察組使用經皮微波消融術,采用MTC-3(C)型冷基循環微波聚能手術系統,在B超或CT引導下標記穿刺點,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及靜脈全身麻醉,微波聚能刀頭插入腫瘤病灶的底部,設置功率60~80 W,嚴格控制消融范圍,一般消融面積超過病灶范圍的0.5~1.0 cm,時間15~20 min,注意不得損傷鄰近臟器、膽道血管等,術畢復查B超觀察病灶的消融情況,采用單針固化穿刺,固化范圍超過病灶邊緣0.5-1.0 cm[5]。兩組術后均給予抗感染、保肝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 術前及術后1個月測定肝功能指標以及各項血清因子,包括ALT、AST、VEGF、MMP-2、MMP-9;觀察有無腹腔出血、膽管損傷、感染、疼痛、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發生;記錄無瘤生存時間、總生存時間。

2 結果

2.1 兩組術前及術后1個月肝功能及血清因子指標比較,觀察組術后1個月的ALT、AST、VEGF、MMP-2、MMP-9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腹腔出血、膽管損傷、感染、疼痛、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術前及術后1個月肝功能及血清因子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術前及術后1個月肝功能及血清因子指標比較(±s)

?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生存時間比較,觀察組無瘤生存時間、總生存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生存時間比較(d,±s)

?

3 討論

隨著人民生活意識水平提高,通過輔助檢查小肝癌發現率較前升高,目前外科肝切除術仍是根治小肝癌的最有效治療方法。但也存在并發癥發生率高、創傷大、術后恢復慢等缺點。腹腔鏡輔助方式充分改進了手術入路,較傳統開腹縮小了手術創傷。并配合微創設備,保留有效肝組織的同時,解剖性切除腫瘤所在肝葉,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但病灶位于肝臟中心,受腫瘤特殊位置限制,往往難以達到完整清除病灶,如盲目擴大切除則會引起相當大的肝損害[6]。

近年來,熱消融技術逐步推廣應用在肝癌的治療中,其具有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恢復快、創傷微小、療效明顯、醫療費用低等優點。通過CT或B超定位,利用消融技術,直接穿刺進入腫瘤組織內部,利用機體組織中水分子產生高溫,造成腫瘤組織的凝固、壞死,損毀癌細胞,達到根治及滅活局部腫瘤的目的[7]。同時通過阻斷腫瘤供血血管,使腫瘤組織發生缺血壞死,起到預防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的效果。除此之外,熱消融治療時患者普遍耐受性好,并擁有組織升溫快,凝固效果可靠,同時操作也很簡單。

MMPs家族對腫瘤細胞生長、轉移有明顯促進作用,是腫瘤復發及轉移程度的重要指標。VEGF是在腫瘤組織中表達顯著升高,是常見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若其水平降低,說明腫瘤細胞生長受抑[8]。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VEGF、MMP-2、MMP-9明顯降低。說明微波消融對小肝癌的抑制效果確切,能抑制腫瘤的侵襲和轉移。

綜上所述,經皮微波消融術治療小肝癌的腫瘤抑制力強,并發癥發生率低,效果更好,有助于延長生存時間,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消融術消融肝功能
消融
肝功能報告單解讀
百味消融小釜中
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的術中護理
腹腔鏡射頻消融治療肝血管瘤
超聲引導微波消融治療老年肝癌及并發癥防范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關系分析
臭氧消融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療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射頻消融術后心房顫動復發關系的Meta分析
B[a]P和DDT亞急性聯合暴露對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響及作用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