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醫心身同治理念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的療效觀察

2022-02-14 14:23關鍵唐鳴鳴
江西醫藥 2022年11期
關鍵詞:心身同治月經不調

關鍵,唐鳴鳴

(西峽縣中醫院,西峽 474750)

月經不調是我國年輕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以及工作壓力日益增大,月經不調發生率也逐年增加[1-2]。中醫認為本病病機為“沖脈為病”,《婦科玉尺》云:“經貴乎如期,若來時或前或后,或多或少,皆為不調”。一般采取西藥治療,如黃體酮、促孕激素等,雖對臨床癥狀有一定緩解作用,但遠期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長期用藥所造成的不良反應也較多[3-5]。中醫治療月經不調的歷史較為悠久,認為月經的來潮屬于天葵、經絡、氣血以及五臟六腑共同作用的結果。心身同治理論來自于《黃帝內經》,該典籍認為,治身即治形,心主神志,“形”與“神”協調機體代謝,醒神主司功能失調則發病。中醫心身同治理念強調心理與身體共同治療、雙向調理,重視“理氣舒肝”,促任脈通暢,經血充盛[6]。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身同治治療月經不調婦女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3例月經不調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西藥組(黃體酮,n=36例)和中醫組(心身同治治療,n=37例)。西藥組患者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5.37±4.29)歲;職業類型:醫護人員10例,教育行業12例,新聞媒體9例,其他5例。中醫組患者年齡26~39歲,平均年齡(34.15±3.94)歲;職業類型:醫護人員9例,教育行業10例,新聞媒體13例,其他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氣滯證診斷標準的比較與分析》中月經不調診斷標準者[7];患者年齡≥18歲,自愿參加本研究。中醫辨證標準屬于肝血虛虧型,主癥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經量異常,次癥為頭暈耳鳴、腰酸等;舌脈象表現為:面色萎黃、舌厚、白,脈象細弱。

1.3 排除標準:存在乳房腫塊者;存在酒精或者藥物依賴。對研究藥物過敏患者。

1.4 方法:西藥組給予黃體酮(益瑪欣)治療,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0041902,規格50mg*10 s,每日200 mg,餐后30 min服用,療程12周。中醫組給予身心同治治療,包括(1)情志調理:①選擇環境安靜診室,同患者聊天,了解患者生活、工作狀況以及疾病癥結,調節患者情志,找出病結所在,必要時控制患者情緒。②以“以情勝情”為治療原則,對月經不調婦女按照“喜勝悲、悲勝怒”進行治療,如患者心情煩躁,可鼓勵患者宣泄情感,激發患者宣發情緒哭泣出來,通過哭泣對患者由于怒氣過大所致的氣機紊亂進行調節,讓病邪隨眼淚宣泄,如患者抑郁,則引導患者想象高興的事情,讓患者因喜而笑,發揮情志正性效應,通過笑,對憂慮等不良情緒進行調節。(2)中藥內服:給予養陰疏肝膠囊服用(廣東省中醫院提供,批號:粵Z20080139),溫水送服,每日飯后四粒,每日三次,療程12周。

1.5 觀察及評價指標:①采用月經失血圖(PBAC)評分評估其月經量改善情況,分數越高,月經失血越嚴重[8]。②中醫癥狀積分: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中醫癥狀積分變化,包括經期提前、頭暈耳鳴、腰酸三方面,按照癥狀無、輕度、中度、重度,依次賦分為0、2、4、6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重。③療效判定[9]:治愈:經治療,患者生理周期、月經量等基本恢復正常,無其他癥狀發生。顯效:治療后患者生理周期恢復正常,但月經量有所減少,停止治療后未出現月經不調癥狀。無效:治療后患者病情無明顯變化。將療效判定在“治愈”視為干預有效。

1.6 統計學分析所有統計數據選用SPSS20.0統計,計數資料表示為[n(%)],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標準差(±s)表示,重復測量數據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應用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PBAC評分比較

中醫組治療結束時、隨訪結束時PBAC評分低于西藥組患者,存在時間及交互效應(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P BAC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P BAC評分比較(±s,分)

?

2.2 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中醫組患者經期提前、頭暈耳鳴、腰酸中醫癥狀積分較西藥組低(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療效判定比較 中醫組治療后療效判定在“治愈”人數占比多于西藥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s,分)

?

表3 兩組患者療效判定比較[n(%)]

3 討論

月經不調是指女性的月經周期以及月經量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常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或延長,月經量異常增多或減少[10]。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病機為“血分實熱、肝郁化熱、陰虛血熱”,主要由于機體營血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所致[11]。中醫治療月經不調應通過四診八綱進行有關辨證論治,順應月經規律進行治療,行氣活血,究其根本,就是要保證女性氣血處于通暢狀態,且腎氣滿盈。因此在治療時,主要在于順氣,活血,補腎生血[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中醫組患者PBAC評分低于西藥組患者,存在時間、組間及交互效應,中醫癥狀積分低于西藥組,治療療效優于西藥組(P<0.05),說明心身同治方案可改善患者月經不調癥狀,降低中醫癥狀積分,提高治療療效。中醫學認為月經不調的誘因主要由于疲倦過度,外觀六淫或七情所傷,故出現氣血失調現象,對于月經不調患者治療重點是,維持氣血暢通。中醫組采用“心身同治”方案治療,遵守“以情勝情”原則[13]。根據患者情志特點給予不同治療原則,選擇安靜診室與患者聊天,誘導患者說出內心感受,宣泄情緒,通過宣泄情緒矯正疾病所致的氣機紊亂,促使病邪隨淚宣泄,瀉心火而除煩,通血脈除血熱,調暢脾胃之氣,暢達氣機,使脾虛得復,脾運復健。養陰疏肝膠囊具有滋腎補陰、疏肝解郁之效,患者心病得以解除,肝氣舒緩,加之腎水得以滋養,月經自然恢復正常[14-15]。故中醫組患者接受心身同治治療后,月經不調癥狀和中醫癥狀有所改善,臨床療效也較西藥組高。

綜上所述,對月經不調患者采取中醫身心同治治療方案,可改善患者月經不調癥狀,提升治療療效。

猜你喜歡
心身同治月經不調
我受夠了!
月經不調需養生
月經不調 問題知多少
毓慶宮在乾隆、嘉慶、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瀾
四水同治
中國官窯瓷器的最后輝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華
呂梁市嵐縣:“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態水環境
你以為的月經不調,其實是異常子宮出血
肝硬化患者的蒙醫心身護理及營養飲食對癥治療
蒙醫心身互動療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