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研究

2022-02-16 05:46豐悅華
西夏學 2022年1期
關鍵詞:國圖經文西夏

豐悅華

一、引言

《金光明經》是大乘方等部的重要經典,與《法華經》《仁王經》一同構成護國三大經。此經由北涼曇無讖始譯成漢文本四卷,前后共有五部重要漢文譯本①五部漢譯本為: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四卷本;北周耶舍崛多譯《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五卷本;陳真諦譯《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本;隋阇那崛多譯《金光明銀主陀羅尼品》一卷;隋寶貴等糅合前四本作《合部金光明經》七卷本;唐義凈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本。,其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譯本——《金光明最勝王經》于武周長安三年(703)由唐高僧義凈奉詔譯制。全本共十卷三十一品,因其義理最為完備,逐漸取代了北涼曇無讖本《金光明經》并流行于唐宋及以后,目前僅敦煌文獻就可見3000多件中唐至吐蕃時期《金光明最勝王經》的漢文寫本②張涌泉、李玲玲:《敦煌本〈金光明最勝王經音〉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149—154頁。。

西夏時期金光明信仰流行,現存多部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西夏文本重要遺存有:俄藏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俄藏漢文《金光明最勝王經》、莫高窟北區第53窟出土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封面、國圖藏西夏文刻本《金光明最勝王經》、景泰藏西夏文刻本《金光明最勝王經》、西安文管處藏西夏文泥金字寫本《金光明最勝王經》等。從形式上可分為寫本、刻本、泥金字寫本三種;從版式上可分為插圖本及純文字本。其中插圖本現僅有國圖藏西夏文本一部。

國圖藏西夏文刻本出土于寧夏靈武,最早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四卷第三號周叔迦的《館藏西夏文經典目錄》有介紹①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編輯部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第2772—2773頁。?!吨袊鴩覉D書館藏西夏文獻》及《中國藏西夏文獻》均影印出版此件珍貴的佛教文獻。

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釋及圖像釋讀兩方面。王靜如考釋了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全文②王靜如:《西夏研究》第二輯、第三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胡進杉著《西夏佛典探微》第三章《西夏文刻本金光明最勝王經扉畫述要》介紹了國圖本的版本,翻譯了流傳序及跋文,認為其為元刻本,并且翻譯了西夏文題記,對應畫面簡要介紹了扉畫的內容,同時還提出國圖本有內容翔實切中要點、構圖新穎頗富奇趣、扉畫奇珍經變瑰寶三個特色③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6頁。。楊浣《黑水城出土版畫整理與研究》(13BМZ066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介紹了黑水城出土《金光明最勝王經》的存佚、收藏、刊布情況。前人的成果主要是對這批材料做了初步研究,但未對畫面從信仰、美術學等方面進行圖像學考察。本文基于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希望在扉畫圖像學研究方面進行拓展。本文首先依據經文對未釋讀圖像的做以說明,完整敘述扉畫創作者創作思路,對其中特殊圖像的含義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圖像學考察,說明宋夏元時期佛教宣教方式逐步轉變對宗教圖像內容、構圖等方面造成的變化,以及金光明信仰旺盛的生命力。

二、圖像內容敘述

國圖本為經折裝,高25.1厘米、寬10.2厘米④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甘肅五涼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敦煌文藝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頁。,卷一扉畫共計四折,表現義凈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序品》及《無量壽限品第二》的六個主要情節(圖1)(圖2)⑤卷一情節可分為六部分:( 1)釋迦牟尼在王舍城鷲峰山頂為大苾芻眾、菩薩、天人及藥叉眾等說妙法(《序品》)。( 2)妙幢菩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因緣,四如來乘蓮花而來為之解惑(《如來壽量品》)。(3)四佛勸請釋迦牟尼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如來壽量品》)。(4)婆羅門求取舍利供養,梨車毗童子為其說頌,令其得知佛非骨血身,并無舍利,法身即正覺,法界即如來(《如來壽量品》)。(5)妙幢菩薩講解如來三種十法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如來壽量品》)。(6)妙幢菩薩講解如來行十種稀有法(《如來壽量品》)。,可分為五個小畫面。畫面中有榜題,榜題以經文情節為主,未涉及圖像內容,故而在此試做解讀。

圖1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圖2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示意圖①此處漢文榜題釋讀來源于胡進杉在《西夏佛典探微》中對卷一扉畫西夏文榜題的研究。

(一)畫面A:釋迦于鷲峰山演說金光明法

畫面A,主尊釋迦牟尼居中,于其手中化現出畫面B至畫面Е,均為經文第二品諸情節(圖3)。大量云紋填充空白,顯得畫面豐富緊湊,烘托了法會的莊嚴氣氛。畫面四角有四方佛,左上方佛施觸地印,代表東方不動佛;左下方佛施無畏印,從其手印看應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右上方及右下方兩尊佛像僅存一小部分,難以辨認尊格,根據其所處方位及頭光身光的特征,大體可以判定剩下兩處佛應為東方阿閦佛和南方寶相佛。

(二)畫面B:釋迦為妙幢菩薩說涅槃緣由

畫面B無相應榜題。畫面中主尊施禪定印,結跏趺坐,身旁二比丘、二菩薩脅侍。主尊右側菩薩仰面向佛,雙手合十,似在向主尊發問。佛前散落珊瑚、珍珠等珍寶。畫面右下側還有一佛側躺呈涅槃狀(圖4)?!度鐏韷哿科贰酚邢嚓P情節:

圖4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局部:“釋迦為妙幢菩薩說涅槃緣由”(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妙幢……是時妙幢菩薩,獨于靜處作是思惟:以何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唯八十年……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廣博嚴凈。帝青琉璃種種眾寶。雜彩間飾如佛凈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芬馥充滿。①王靜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23—25頁。

如來入涅槃,可激起世人產生如來稀有難遇之想,故如來雖壽命無盡但示現短促。因此畫面B主尊下右前側為發問的妙幢菩薩。佛前散落的珍寶即“帝青琉璃種種眾寶”。涅槃像與經文中如來示現涅槃方便成就眾生內容契合,是表現本段情節主旨的重要圖像,比對經文應表現了第二品妙幢菩薩問如來示現壽量短促的情節。

(三)畫面C:以諸事顯舍利無性

畫面C有一處榜題,譯為“以此諸難事顯舍利無性”②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5頁。,對應經文,應分為8個小畫面,由左至右觀看(圖5)。其中三處已有釋讀,另五處未做釋讀的畫面內容應是:

圖5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局部:“以諸事顯舍利無性”(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1.佛塔。此塔塔剎共相輪10圈,塔周飄散花瓣?!度鐏韷哿科贰份d:“婆羅門言:童子。我欲供養無上世尊……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許,持還本處置寶函中恭敬供養?!雹弁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44—47頁。對應經文,此處佛塔應代表婆羅門供奉舍利之所。

2.樹。婆羅門求佛舍利貢奉后,童子為其說舍利難得之偈語,據經文載:“假使贍部樹,可生多羅果,朅樹羅枝中,能出庵羅葉,斯等稀有物,或容可轉變?!雹偻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46—47頁。即若樹上生出其他植物的枝葉果實,則可得佛舍利。此處圖像與童子所說偈相合。

3.云上彎月。據經文載:“鼠緣此梯上,除去阿蘇羅,能障空中月,方求佛舍利?!雹谕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48—49頁。圖像與童子所說偈相合。

4.魚形生物。據經文載:“假使水蛭蟲,口中生白齒,長大利如鋒,方求佛舍利?!雹弁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48—49頁。畫面中魚形生物應為經文所說水蛭蟲。

5.四足動物。據經文載:“若使驢唇色,赤如頻婆果,善作于歌舞,方求佛舍利?!雹芡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48—49頁。畫面中四足動物應表現了經文唇色赤紅如頻婆果并善于歌舞的驢子形象。

(四)畫面Е:如來十種稀有行(圖6)

圖6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扉畫局部:“如來十種稀有行”及示意圖(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畫面Е畫十佛,姿態各異,有題記一條。結合情節順序,應由下至上閱讀,圖像結構及排序如圖所示。三處圖像已有解讀,參照經文,其余七組圖像內容應分別是:

1.一人于蓮池所生蓮花中化生出半身,表示第一如來行?!坝捎谏兰耙阅鶚?,證平等故。不處流轉。不住涅槃。于諸有情。不生厭背?!雹萃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65—67頁?;c凈土往生思想有關,可見圖像與第一如來行表達的佛教不生不死、涅槃寂靜的生死觀念相契合。

2.一佛結跏趺坐,為俗人說法,表示第二如來行?!拔医耖_悟令得解脫。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于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雹偻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66—67頁。第二如來行即依聽法者根性,為其說法令其解脫,故此處圖像應是第二如來行。

3.一佛跏趺坐,表示第五如來行?!拔逭撸喝鐏碇?。無有饑渴。亦無便利。羸憊之相。雖行乞取。而無所食。亦無分別。然為任運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來行?!雹谕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68—69頁。佛神力廣大,無疲憊羸弱之相,此處佛陀安坐寂靜之形象與第五如來行相一致。

4.一佛施無畏印,三俗人跪坐于前,左側一人身形較右側兩人高大,表示第六如來行?!傲撸悍馃o是念:此諸眾生有上中下,隨彼機性而為說法。然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為彼說法,是如來行?!雹弁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68—69頁“能生為根,數習成性?!雹埽廴眨荽笳磺薪浛袝骸洞笳滦薮蟛亟洝返?6冊,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203頁。人性有生善業或惡業之力,故稱根性⑤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第458頁。。畫面中三位聽法者身形不一,應是在表示三人根性之別。故此處畫面應是第六如來行。

5.一佛結跏趺坐,是第八如來行?!鞍苏撸褐T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貪惜及諸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贊嘆少欲,離諸喧鬧?!雹尥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68—69頁。畫面中如來安坐之態即表示了第八如來行——如來無愛憎、傲慢、貪婪等煩惱,寂靜常樂。

6.一佛跏趺坐,身旁一支架上有兩圓輪,是第九如來行。隋智顗《金光明經注疏》解第九如來行:“九任運利益行。無一法不知,智所緣;無一法不通達,智所了。鏡智任運頓能知達,然隨意轉,根性意樂,熟有前后,方便引誘,令出生死?!雹撸鬯澹葜穷?、[唐]慧沼撰:《金光明經注疏》,線裝書局,2016年,第268頁?!耙磺刑庣R智”僅見于《金光明最勝王經》,意為如來于一切處無不通達知曉,故第九如來行是指如來無所不知,以諸有情之狀為其說法。圖像以莊嚴寂靜的跏趺坐佛表示了第九如來行。

7.佛跏趺坐,面前跪坐兩俗人,是第十如來行?!笆撸喝鐏砣粢娨环钟星榈酶皇r不生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慮。然而如來見彼有情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雹偻蹯o如:《西夏研究》第二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70—71頁。如來慈悲予樂,拔除眾生之苦,圖中二俗人恭敬面佛,靜聽佛法,應指第十如來行。

通過畫面分析,國圖本卷一扉畫有三個圖像特點:

第一,圖像信息極為豐富。敦煌莫高窟金光明最勝王經變以一幅畫面展現全卷三十一品內容,僅在金光明法會下方出現各品法主,無具體情節。國圖本扉畫分卷繪制,經文內容無一遺漏地表現于畫面之中,是情節最為完備的金光明最勝王經變。

第二,構圖上存在圖像借用。卷一扉畫五個畫面對應卷一六段主要情節,《序品》億萬眾赴金光明法會及第二品“四如來解妙幢菩薩問”兩情節均使用同一圖像——畫面A。

第三,“回環式”的閱讀順序。通過畫面內容梳理可知,卷一圖像閱讀從右至左,由畫面A開始,向畫面B至畫面Е釋迦牟尼手中所化而出無量限品第二諸情節展開,結尾又復歸于畫面A,在線性時間的串聯下于二維的畫幅中安排了一場盛大的金光明法會。

另外,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包含扉畫、像記、經文三部分。卷一像記缺失,第二、第三折中縫處有一題記僅存右半部,無法辨識。六處可辨識榜題正可對應經文六段情節,全卷情節無一遺漏,因此缺失題記內容應與畫面所處位置有關,可能是一處輔助題記?!稛o量壽限品》全文情節相應畫面均由釋迦牟尼手中所放光明引出,畫面被線條明確分隔,缺失題記被置于妙幢菩薩講解如來三種十法相應畫面中,故其內容應與此段經文相關。同樣的注解方式在卷四、卷五中也有②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9頁、第382頁。,體現了創作者為完整表現經義對于畫面布局的巧妙設計,也展現了創作者對經義內涵的深刻理解。

三、圖像問題辨析

通過前文對卷一扉畫內容的梳理可見,扉畫是宣教講經的輔助圖像,表現了創作者對金光明信仰的崇敬。扉畫并不是經文的圖像再現,還有一處經文并未涉及的特殊圖像,展現出國圖本扉畫圖像的獨創性,并且不同于其他附有扉畫的佛經,國圖本扉畫與經文正文間附有像記,其主要功能也是前輩學者尚未涉及的問題,仍需進一步探討。

(一)發光圓輪即“如意寶珠”

畫面A中主尊佛座前一圖像無相應榜題,也無相應經文對照,胡進杉先生稱之為“發光圓輪”,內繪諸珍寶,表示此經殊勝,難得聽聞①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5頁。。但圓輪中的“珍寶”與宋夏佛經版畫常見的七寶圖像并不相似,且圓輪位于佛座前,位置特殊,其含義應結合經文重新討論。

在宋夏時期佛經版畫佛說法圖中,佛座前可以觀察到非財供養的供物圖像,包括梵文種子字、七寶、法輪、佛菩薩比丘化現等。如由畫院待詔高文進繪,僧知禮刻印的北宋雍熙元年(984)刻本《彌勒菩薩像》(圖7),圖中彌勒座前有石臺,石臺上有蓮花,花上有金輪。法輪基部與主尊彌勒法座表現方式相同,而法輪常常帶有明顯的救世意味,這一圖像意味著給世俗社會中的帝王告白自己“天賦神權”提供參考②童怡倩:《京都清涼寺藏〈彌勒菩薩像〉賞析》,《美與時代》(中)2015年第9期,第128—129頁。。此處金輪供物圖像主要起到“點題”的作用。

圖7 彌勒菩薩像(采自《中國佛教版畫全集》第二卷第12頁)

西夏仁宗(1140—1193)刻本《圣觀自在大悲心總持功能依經錄等三經合刊》是一部西夏重要的觀音信仰經典遺存,此件《圣觀自在大悲心總持功能依經錄》版畫(圖8)佛座前蓮臺上有梵文。

圖8 圣觀自在大悲心總持功能依經錄等三經合刊版畫之一“佛說法圖”(采自《中國佛教版畫全集》第三卷第203頁)

另外,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現存下幅扉畫中,有兩卷扉畫主尊釋迦牟尼座前繪一大圓輪,圓輪中有佛、菩薩、比丘等化現圖。卷五佛座前圓圈中有法師六人,演說傳頌是經(圖9)①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83頁。。卷九佛座前圓圈中繪有三出家眾及四天王,天帝釋、風、火諸神、藥叉王等,旁有榜題“一切諸神共守護頌持演說書寫此經相”(圖10)②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88頁。。兩卷佛座前圓圈圖像均標識持頌本經功德無量,表現了金光明信仰的重要特點??梢姺鹱皥D像除常見的供養物外,還有一些闡釋經義主旨或與本經核心內容相關的特殊圖像。

圖9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扉畫(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圖10 國圖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九扉畫(采自《西夏佛典探微》第403頁)

通覽《金光明最勝王經》全文,其中多次提到“如意寶珠”“如意寶珠陀羅尼”,第十四品名為《如意寶珠品》,此圖像或與之相關。據《金光明最勝王經》載:

譬如依如意寶珠。無量無邊種種珍寶。悉皆得現。如是依大三昧寶。③[日]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6冊,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431頁。

爾時多聞天王。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有如意寶珠陀羅尼法。若有眾生。樂受持者。功德無量……共來擁衛持咒之人。又持咒者。壽命長遠,經無量歲,永離三涂,常無災厄,亦令獲得如意寶珠,及以伏藏。④王靜如:《西夏研究》第三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50—61頁。

指出得如意寶珠陀羅尼者可獲種種珍寶,所愿皆成,永受護持庇佑,遠離地獄輪回之苦。經文對如意寶珠現世利益功能的強調或許就是創作者在佛座前繪出“發光圓輪”的緣由。希望此如意寶珠可護佑本卷讀者,受其庇佑,所求所愿無不稱意?!鞍l光圓輪”中所繪圖像可能是寶珠化出的種種珍寶。

(二)丟失的像記

觀察高清圖片,卷一扉畫與懺悔滅罪記之間有黑色寬邊框為分界,邊框跨越折頁印刷,這與國圖本其他卷“封面—扉畫—像記—經文”的排列情況并不相同,卷一像記很可能位于卷一懺悔滅罪記及流傳序之后。

卷一扉畫后附懺悔滅罪記18面,流傳序10面①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甘肅五涼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敦煌文藝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頁。,此刻本平均五個半頁為一版,兩版接縫處有漢文“金光卷幾”“金光幾”及“幾卷尾”字樣②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1頁。。國圖藏B11024(53-16)(圖11)為卷一流傳序的最后一頁,可見左側折頁與下一折頁并非同一紙版,左側紙頁粘貼于右側紙頁之下,接縫處寫有漢文“金光一”及“一”字樣。其他各卷像記均綴于扉畫之后,卷一扉畫與懺悔滅罪記間無接縫,懺悔滅罪記與流傳序間、流傳序與經文正文間有接縫,且兩處均有粘貼痕跡,因此依照整部版本的內容排列規則,原卷一如存在像記,則像記只可能位于懺悔滅罪記或流傳序之后。除卷一外現存各卷扉畫之后均有像記,則卷一像記很可能被置于懺悔滅罪記、流傳序之后,經文之前。若像記位置確如推測,則讀者閱讀時扉畫與像記間隔數頁,并不便于翻閱對照題記,因此像記可能與刻版印刷的制作工序有關。經文為西夏文,刻工為漢人,因方便校對印刷粘貼,故以漢文數字作為標識。

圖11 B110·243[1.03]西夏文刻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53-16)(采自《中國藏西夏文獻》第3冊)

由上文對圖像細節的分析可知,國圖本扉畫并非卷首裝飾畫,于創作者而言是一幅與經文結合共同宣揚金光明信仰,幫助信眾閱讀理解經義的圖解。因此在呈現出經文全部內容的基礎上,在佛座前繪出如意寶珠,寓意持有、念誦《金光明最勝王經》可獲無盡福報,釋迦牟尼的神力可令信眾心中所求如愿以償,將金光明信仰核心思想圖像化,還使經典更具有其所宣揚的解脫救度的現實意義。

四、藝術特色

佛經版畫扉畫的創作應是在充分考慮如何為閱讀理解提供便利,如何更好地達到功德主實現愿望的目的下進行的。因此,佛經版畫有不同于壁畫及其他題材類型的藝術風格,具體表現在其特殊的圖像創作及使用程序上。

(一)版畫排版及閱讀方式

國圖本卷一附流傳序載:

愿以此善根,上報四恩,下濟八苦,復隆正法,重新佛事……罪業消滅,三惡八苦報不受,現生極樂,終成佛道。①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2頁。

功德主所求的消災避禍、護國利民的愿景正是《金光明最勝王經》圖像的核心功能。但不同的圖像載體的創作目的不同。在石窟寺壁畫中,金光明最勝王經變常繪制于大型洞窟窟門兩側,多為上下式構圖,上部以金光明法會為中心,下部僅為各品求法者形象。在說法圖下部或兩側,還繪有條幅式長者子流水及薩埵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畫。壁畫更加注重表現莊嚴法會、輕表現情節,多繪于中、大型洞窟,觀者較難一覽整鋪壁畫全貌,故從其構圖看,功德主更看重此經現實的護法、護世、護國作用。

版畫構圖則與壁畫相反,分為佛說法會和經文故事兩部分,符合經折裝的閱讀方式。佛說法會與壁畫構圖及人物相似,但出現了許多壁畫從未表現過的經文故事情節及義理思想。以卷一扉畫為例,右起第3至第4折畫面中闡釋佛為何示現壽命短促之問答的圖像即為首次發現。并且版畫閱讀以卷為單位,以卷一為例,閱讀始于釋迦牟尼說法,佛手中向左側散發光明幻化出菩薩與釋迦牟尼關于涅槃的問答情節,結尾又返回法會,呈現出“回環式”的閱讀順序。不僅如此,讀者在閱讀經文時榜題以標題式的語句簡潔扼要地概括了本段主旨,可見創作者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經文在畫面布局設計時的創作思路。

這種便利讀者的構圖為何產生?主要是由于《金光明經》重視持有、閱讀、傳抄此經的無上功德,如《滅業障品》第五:

善男子。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隨在何處。為人講說是金光明微妙經典。于其國土皆獲四種福利善根。云何為四。一者。國王無病離諸災厄。二者。壽命長遠無有障礙。三者。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四者。安隱豐樂正法流通。②王靜如:《西夏研究》第三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128—129頁。

本卷功德主為得此經王之護佑,消災避禍,往生極樂世界,精心排版制作了此件珍貴版本。由此可見得,載體和創作目的不同使同一題材表現方式產生了巨大差別。

(二)抽象畫

卷一扉畫為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極為少見的抽象畫。此種抽象,在于將難懂難解的佛教哲理用具象的圖像表達出來。如畫面Е中,創作者使用三重圓輪表現釋迦牟尼解釋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的三種十法之情節,解釋世尊為何超脫輪回,進行涅槃。其中所論及的煩惱、因緣、生死、涅槃、修行等均是抽象的義理思想,圖像中很少表現。卷一扉畫創新性地使用了幾何圖形——三重圓輪表示三種十法的并列關系。第一、第二種十法直接使用文字簡略表示。第三種十法談及如來具施舍、戒律、勤奮等具體的修行方式,畫面則以不同行為的人物表現。除卷一外,其他各卷扉畫中也有許多表現佛教哲理思想的畫面。又如卷五以一空樓表示六塵因緣和合聚成。畫一樓閣,樓下四賊人奔走覬覦,又樓前畫一水池,池中有四蛇,昂首張望,此四蛇代表構成眾生身軀的水地火風,此四大和合之身,驅使眼耳等六根追逐聲色等六塵,造種種惡業,而一再輪回①胡進杉:《西夏佛典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81頁。。

石窟壁畫題材豐富,但表達佛教哲理的圖像卻較為少見。一方面是由于抽象概念難以通過具體圖像語言表達;另一方面,壁畫作為公共性的視覺空間,需要考慮晦澀難懂的經義是否可通過壁畫有限的空間精確地傳達給觀者。因此壁畫少見表達整部經典情節的畫面,即便是佛經版畫,像國圖本繪制全部經文情節的圖像也較少見??梢?,在活字印刷術、書籍業逐漸興盛的宋夏元時期,工匠已經有意識地開始通過版畫有限的畫幅表達較為深奧的教義思想。

五、小結

國圖藏西夏文刻本《金光明最勝王經》是一部珍貴的西夏佛典,不僅因其保存完好,刻印精良,更因為其六幅扉頁版畫首次完整表現了《金光明最勝王經》整部經典情節,展示了西夏人創作的全新金光明最勝王經變之新面貌。其卷一扉畫以《序品》及第二品《如來壽量品》為主要內容,畫面以五部分展現了第一卷中的六段主要情節。讀者既可以根據榜題概覽圖像,了解經文內容;也可對照扉畫閱讀理解經文。最早在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畫中《金光明最勝王經》圖像的流行應與武則天、中宗、睿宗三位皇帝對其倍加推崇有關②施萍亭:《金光明經變研究》,載《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年,第414—455頁;另載《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經變篇》,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18—262頁;另載《敦煌習學集》(下),甘肅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556—597頁。,自莫高窟曹氏歸義軍開鑿第55窟之后難覓其蹤跡。而元初刻印完成的國圖本扉畫是近300年③據施萍亭研究,敦煌莫高窟金光明經變共有十鋪,隋代第417窟最早,宋代第55窟最晚。后再次出現的《金光明最勝王經》圖像。元初版本圖像內容及構圖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僅因載體自石壁移至紙張,而且因裝幀方式使圖像產生了閱讀順序的變化,展現了前所未見的“回環式”敘事方式,并且為表現佛教義理,創作出極為少見的佛教抽象畫。新樣式更注重通過圖像達到金光明信仰的現實功能,壁畫圖像則更多與貴族功德主需要、中央王朝的大力弘揚等有關。金光明信仰流傳深遠,宋代天臺宗大師智顗將金光明懺悔法思想化、體系化,明清時期金光明懺法與水陸會作法、供天儀式以及道教的齋天儀式有所統合①林鳴宇:《〈金光明經〉信仰及其懺法之流傳》,《佛學研究》2004年01期,第168—174頁。,可見信仰深入社會生活,故因信眾的現實需要,其圖像應運轉變為幫助解經讀經的工具,承擔起宣揚教義的重任??傊?,是圖像功能的轉變致使創作者運用新的圖像語言和構圖方式,創作出了一幅全新的金光明最勝王經變。

猜你喜歡
國圖經文西夏
經文
蓋經文:一個基層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110歲國圖正青春
《那風·那雪·那年除夕》(國畫)
《圣經》經文中國化
西夏“上服”考
試述西夏軍抄
黑城本《彌勒上生經講經文》為詞曲作品說
再考西夏的馬
誰是國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