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青海流域禁牧群眾搬遷安置意愿調查分析

2022-02-18 04:56劉寶軍王翠萍馮晨辰王昊琛
山西林業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居住地意愿勞動力

劉寶軍,王翠萍,馮晨辰,王昊琛

(1.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陜西 西安 710048;2.旱區生態水文與災害防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48)

為了遏制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惡化日益加劇的趨勢,國家在黃河青海流域實施了大規模集中安置的生態移民工程,保護和改善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但也存在很多后續問題。筆者對黃河青海流域禁牧群眾的搬遷安置意愿進行調查,并提出了適宜的搬遷安置模式及保障措施,以期為提高該地區禁牧搬遷群眾的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1 調查區概況

調查區域為黃河青海流域的黃南州澤庫縣、河南縣,果洛州瑪沁縣、瑪多縣、達日縣,玉樹州曲麻萊縣和海南州興??h、貴南縣。調查區域內(除曲麻萊縣和興??h)共有47 391戶牧民生活在草原上,自2004年青海省生態移民工程實施以來,共搬遷5 207戶2.24萬人,占區域總戶數的10.99%。

2 調查方法

通過調查問卷法探究黃河青海流域禁牧群眾的搬遷安置意愿。調查問卷的內容見表1。

根據收回的142份有效調查問卷,從收入水平、家庭勞動力人數、受教育程度、家庭60歲以上老人人數、居住地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分析其搬遷意愿,并提出適宜的搬遷安置模式和保障措施。

表1 調查問卷一覽表

3 搬遷意愿分析

3.1 收入水平

人均年收入低于11 499元的樣本中,愿意搬遷的占68.7%,不愿意搬遷的占23.9%,其余7.4%愿意聽政府安排;人均年收入高于11 499元、低于22 618元的樣本全部愿意搬遷;人均年收入高于22 618元的樣本中,愿意搬遷的占65.2%,不愿意搬遷的占26.1%,其余8.7%愿意聽政府安排。

從收入結構來看,生態收入占總收入一半及以上的樣本中,有81.8%愿意搬遷;生態收入占總收入一半以下的樣本中,有62.5%愿意搬遷。由此可見,生態收入占比高的家庭更愿意搬遷。

3.2 家庭勞動力人數

不同勞動力人數家庭的搬遷意愿見圖1。

圖1 不同勞動力人數家庭的搬遷意愿

由圖1可知,家庭勞動力過半的樣本中,有70.2%愿意搬遷,家庭勞動力不足一半的樣本中,有76.9%愿意搬遷,沒有勞動力的8戶家庭全部愿意搬遷。由此可見,家庭勞動力人數是影響群眾搬遷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

3.3 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搬遷意愿見圖2。

圖2 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搬遷意愿

由圖2可知,在未接受過教育的52個調查樣本中,僅有4個樣本不愿意搬遷。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樣本中,愿意搬遷的樣本均超過一半。此外,有受教育學生的家庭中,近70%愿意搬遷;無受教育學生的家庭中,近80%愿意搬遷。

3.4 家庭60歲以上老人人數

有60歲以上老人的和沒有60歲以上老人的樣本中,都有超過70%的愿意搬遷。

3.5 居住地基礎設施條件

居住地基礎設施條件欠缺群眾的搬遷意愿見表2。

表2 居住地基礎設施條件欠缺群眾的搬遷意愿 %

由表2可知,居住地沒有通自來水、沒有通電、交通差的樣本中,均有60%左右的愿意搬遷;附近沒有醫療機構和學校的樣本中,超過70%的愿意搬遷。

總體來看,大部分牧民都存在強烈的搬遷意愿,其中,生態收入水平和家庭勞動力人數是影響牧民搬遷意愿的主要因素,生態收入越高、勞動力越少,牧民越傾向于易地搬遷。

4 搬遷安置模式及保障措施

4.1 搬遷安置模式

調查區域原住居民擅長的技能是放牧、經營畜牧業、生產畜牧產品。鄉鎮政府所在地安置模式最受牧民歡迎,這種模式搬遷距離小,群眾既可以繼續利用自己草場上的冬蟲夏草等中藥資源增加收入,又能改善居住、醫療和教育條件,有利于其融入當地社會。

4.2 保障措施

在搬遷過程中,要堅持群眾自愿、適度搬遷、合理選址和兼顧發展的原則。搬遷后,要根據群眾自身特點拓展就業渠道,對禁牧搬遷群眾的生活生產進行補償,爭取林草生態健康獎勵政策,幫助群眾在新的居住地重建、恢復生產生活能力。

猜你喜歡
居住地意愿勞動力
健全機制增強農產品合格證開證意愿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你熟悉“成長經典”嗎
鳥類居住地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新創造
流動人口參與居住地選舉的困境及其實現路徑
山東:符合條件外來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請低保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