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拉德·維茲諾內心景觀的形成

2022-02-19 05:25逄玥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關鍵詞:杰拉德

逄玥

內容摘要:《內心景觀:自傳神話與隱喻》是杰拉德·維茲諾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不同年份發生在作者身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通過對維茲諾自身經歷的分析,探究其“內心景觀”及形成原因:白人壓迫印第安人使其形成“維護印第安人民權利”的價值觀;他辯證看待種族關系,形成“揚棄印第安傳統”的觀念。印第安民族身份認知取決于種族關系及印第安人民的成長經歷等因素。

關鍵詞:《內心景觀:自傳神話與隱喻》 杰拉德·維茲諾 內心景觀 身份構建

杰拉德·維茲諾(Gerald Vizenor)是美國著名印第安混血作家。他廣泛研究多元文化,如:由于“內心情感的共鳴和文化的認同感”而喜愛日本“俳句”(王卓2013:38);認識到中國文化中“孫悟空”形象與印第安文化“惡作劇者”相似,于1986年出版長篇小說《憂傷者:一位美國猴王在中國》(張沖2015:2)?!秲刃木坝^:自傳神話與隱喻》是維茲諾的自傳體小說,主要講述其成長歷程,同“當代印第安自傳的撰寫者一樣,借助寫作弘揚印第安傳統文化”(鄒惠玲,朱文瑤2015:61)。全書列舉不同年份發生在作者身上的主要事件,有些看似毫無關聯,實則一脈相承,可以說,作者早年的人生經歷、成長環境影響其日后的“內心選擇”。

一.保護印第安人民的權利

杰拉德·維茲諾的“內心景觀”之一是“保護印第安人民的權利”。維茲諾這種價值觀的形成源于其成長歷程,尤其是其年少時的家庭關系,成長環境,以及白人與印第安人不平等的社會地位。

本書開篇簡述了作者所在部落的生活背景并詳細介紹了其家庭關系。維茲諾的父親克萊門特·維茲諾(Clement Vizenor)是印第安混血人,母親拉維恩·彼得森(LaVerne Peterson)是白人。但是這個家庭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僅約1年,并沒有給維茲諾太多關愛,因為其父親克萊門特·維茲諾在結婚后沒過多久就被謀殺了??巳R門特是一個油漆匠,平時經常講一些搗蛋鬼的故事,特別愛笑(Vizenor 1990:27)。通常情況下,愛笑的人應該具有較好的性格,但是卻莫名被謀殺了。然而,案子并沒有及時得到解決,“謀殺案不了了之,作案動機尚不明確。多數報紙刊登的相關報道都表明種族暴力是作案動機,然而在調查中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種族是導致謀殺案發生的因素之一。我的父親很可能是一個有組織犯罪的受害者”(Vizenor 1990:28)。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印第安人地位較低,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有性命之憂。這個案子發生了,卻沒有人去解決它,警察的態度是掩蓋此事,讓它不了了之,沒有人為印第安人主持公道,他們只能任白人宰割,他們沒有“自由”,不能被公平對待。認識到印第安人卑微的身份地位,作者長大后再去調查父親當年的案子,卻只被告知“可能你的父親是一個酒鬼,孩子,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只能你自己默默忍受痛苦了,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吧”(Vizenor 1990: 32)。這成了一起幾乎永遠得不到答案的案子,也沒有人愿意為了一個印第安人去深入研究。

印第安人的下層地位從他們日常找工作的艱辛過程中也有強烈體現?!爱斔麄円曰煅松矸莶荒苷业焦ぷ鲿r,他們會扮成希臘人;最終他們以意大利人的身份被雇傭。他們被告知印第安人不住在房子里,所以不懂得如何涂油漆(Vizenor 1990:22)?!庇〉诎踩吮话兹饲终剂思覉@,安全、自由不能保證,連維持生計的工作也要隱藏身份才能找得到,印第安人民的權利幾乎被剝削為零。正如書中所寫“我們鶴族家庭衰落了,在冬季的蕭條中逃亡,混血人背負了種族屈辱(Vizenor 1990: 17)?!弊髡邚男〉某砷L環境就是如此,親人們慘遭白人壓迫,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中茍且偷生。維茲諾日后職業的選擇及行動也凸顯了他的價值觀,要盡己所能幫助印第安人維護他們的權利。

維茲諾回國后的一段時間內當了一名律師,服務于印第安社區(Vizenor 1990:186)。在他任職期間,經常在方方面面幫助印第安人。勞雷爾·霍爾(Laurel Hole)向作者傾訴她生活的不易,她想離開保留地,搬去城市(Vizenor 1990:187),這同時也是印第安人“城市化趨勢的體現,越來越多的印第安人選擇遷居城市”(趙文書,康文凱2017:21)。作者很快為霍爾夫婦在農場找到了工作,隨后,作者又幫助他們找到了住所,“朋友們一起幫助他們重新為房間噴上油漆”(Vizenor 1990: 188)。作者把印第安人民視為同胞兄弟,有求必有應,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幫助他們,讓他們有權利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霍爾夫婦搬到新街區后,那里的白人總是盯著他們,他們被白人所孤立,孩子們也沒有朋友(Vizenor 1990: 189)。印第安人的社會地位低下,與白人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印第安人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想到城市打拼,有一席之地,讓家里的條件更好一些,然而現實不允許他們與白人享受平等的“資源”,被白人所唾棄,孤立。正因如此,霍爾夫婦晚上與印第安朋友們傾訴,借酒消愁,但由于喝酒太多,耽誤了工作,而被開除(Vizenor 1990:189)。印第安人徒有追求平等、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是白人至上的現實終將他們打敗,在白人的壓迫下,他們只能返回原保留地,依舊他們之前貧窮的生活。維茲諾小時候目睹過家人被白人迫害,印第安人痛苦的生活現狀,如今,印第安人的生活絲毫沒有任何改變,他立志維護族人權利,在雜志上發表文章抨擊服務于保留地的政府機構(Vizenor 1990: 189),并組織對明尼阿波利斯印第安事務局的抗議活動(Vizenor 1990:191),為印第安人爭取應得的平等權利做出巨大努力。

維茲諾的內心景觀之一“保護印第安人民的權利”的形成基于兒時親人受白人壓迫的經歷,在其長大后這種價值觀顯化,他一心為印第安人著想,服務于印第安社區,為維護印第安人的權利做出巨大努力,同時,他希望地位低下的印第安人能夠擺脫受白人壓榨,被白人蔑視的現狀,民族安全、平等地位得到保障,人民有權利追求自由與幸福生活。

二.揚棄印第安傳統

在維茲諾的成長過程中,有些白人雖然給他的家庭帶來了巨大傷害,但也有其他白人帶給他無限溫暖。維茲諾辯證地看待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關系,同時,他也對印第安民族傳統進行了深入思考,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正如布萊澤所說,“維茲諾故事中的人物在維護傳統的同時,也在適應變化”(Blaeser 1996:66)??梢哉f,他的另一個內心景觀是“揚棄印第安傳統”。

多數白人對印第安人采取打壓的行為,剝削印第安人民應有的權利,然而,在維茲諾少年成長時期,依舊有白人給予他關懷,比如他的外祖父和繼父。

維茲諾的外祖父羅伯特·彼得森(Robert Peterson)是一名酒保,是生活在下層社會的白人的代表,工作辛苦,幾乎每日喝的酩酊大醉,回家打罵親人,家里人都不喜歡他。但是,羅伯特在作者身邊時從不醉酒,“母親拉維恩說外祖父愛我,他對他自己的孩子們都不像對我這樣寬容”(Vizenor 1990:23)。維茲諾小時候失去親生父親,失去兩個叔叔,童年缺少關懷,但是經常酗酒、有暴力行為的白人外祖父卻給予他別人不能擁有的關愛,白人也不全是肆意打壓印第安人民的統治階層,也有幫助、給予印第安人溫暖的少數群體。而面對外祖父的愛護,作者也給予回報,用自己的方式反過來關懷外祖父,祖孫倆在一起十分快樂。

埃爾默·皮特施(Elmer Petesch)是維茲諾的第二任繼父,在水車機械廠工作。在母親剛和繼父結婚時,維茲諾和繼父的感情還較為平淡,但是在埃爾默工作的時候,維茲諾會有一種安全感,繼父和母親組成的家給作者一種歸屬感。但是,后來,母親拉維恩不甘于與日益變老的繼父一起生活,拋下家庭與新結識的男人遠走高飛,家里變得支離破碎,繼父整日沉浸在對作者母親的回憶中,并把對她的怨恨施加在維茲諾身上,使得維茲諾忍受不了,離家出走。后來,繼父還是放不下對養子的思念,整理情緒并反思后,又再三找到住在朋友家的維茲諾,當著眾人的面向他道歉,請求他回家,“我非常抱歉,請相信我。我希望你能回家,我們需要彼此(Vizenor 1990:87)”。而后維茲諾選擇原諒繼父,回到家中,父子倆緊緊相擁,“我們一致同意,我永遠不是他的兒子,他永遠不是我的父親,我們是兄弟,是朋友(Vizenor 1990:90)”。

維茲諾和繼父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在拉維恩拋棄他們后,繼父沒有責任和義務撫養維茲諾,但是他在心里把維茲諾看成親人,看成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與他們有共同聯系的人離開后,他們決定一同生活,沒有等級尊卑,而是成為朋友,這里,維茲諾將這部分故事題名為“另一個溫暖的家”,他與繼父又共同生活了5個月,這5個月是他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親生母親拋棄維茲諾,而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與他相依為命,這也是社會中白人給予印第安混血人溫暖的一個縮影,印第安民族在追求權利、幸福的過程也少不了白人的幫助,這為作者重視印第安民族與白人的關系打下基礎。

印第安民族貼近自然,從不同部落的神話傳說、圖騰可以得知印第安人與動物的緊密聯系,“這也是‘地域意識’的體現,其包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關系”(Adamson 2001:121)。印第安人的傳統之一是打獵,作者要重拾印第安人傳統進行狩獵。他獵到了一只體型巨大的紅松鼠。松鼠是印第安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動物,可以代表大自然。在這一節中,作者對松鼠受傷后的掙扎以及作者對松鼠的感情變化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八墒笥忠淮嗡は?,用它漆黑的眼睛看著我,鮮血直流,它又試著爬上樹來躲避我”(Vizenor 1990:168)。但是見到被打傷的動物,印第安人的傳統是要把動物從痛苦中解救出來(Vizenor 1990:168-169),因此,作者在松鼠要上樹的時候又在它腦門上補了一槍,但是,松鼠還是本能地想要逃脫,目光滿是求生的欲望。后來,他又沖松鼠打了好幾槍,直至松鼠跑不了了,在松鼠最后的目光中,是它想活下來,想自由地奔跑,而非躲著獵人(Vizenor 1990:169),這是動物想和人類和諧共處的愿望,希望人們不要傷害它們,它們可以不用懼怕人類,而是可以和人類親密地像朋友似的相處。在這一刻,這種莫名的感覺使得作者感到孤獨,寂寞,放佛與自然隔離,整個世界放佛陷入了寂靜之中。這時,維茲諾請求松鼠原諒,請求它能再活一次。正如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所寫:對于獵人來說,打獵是回歸自然的一種活動,是對自己技藝的一種興奮(Vizenor 1990:170)。但是,在維茲諾看來,印第安的這種傳統實則是與動物、與大自然的分離,他不再拿起獵槍狩獵動物,“在我的武器下喪生的野生動物的殘酷之死是與自然的分離,而非融合(Vizenor 1990:170)”。

印第安的傳統并非都是值得傳承的“精華”,維茲諾“揚棄印第安傳統”的內心景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年時期白人對他的關愛。在見證了主流白人社會對印第安民族的壓迫之后,維茲諾決心要為族人的權利向白人抗爭,但是,他也在不斷思考印第安的傳統文化是否真的需要全部接受。他的“揚棄”價值觀的形成主要源于白人外祖父、繼父對他的關愛。印第安民族的衰落一方面受白人統治社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身傳統、自身價值觀的局限決定的。剔除糟粕,取其精華,印第安民族才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

在杰拉德·維茲諾的自傳體小說《內心景觀:自傳神話與隱喻》中,他的“內心景觀”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影響,如:種族壓迫,家庭溫暖,成長閱歷等等,可以說,印第安人民對自己的身份認知取決于上述因素。從該書中,根據不同事件仔細推斷,人們可以較為清晰地分析出維茲諾價值觀形成的脈絡。由于維茲諾童年時期經歷了親人的無辜受害,而白人主流社會有意隱瞞此事,這就形成了他“保護印第安人民的權利”的“內心景觀”,在他工作時,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保留地的族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并且自發組織抗議游行活動。雖然多數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態度是冷漠的,但是還是有少數人愿意幫助印第安人,給予他們關愛。維茲諾的外祖父和繼父就給了他“家”的溫暖,這使得維茲諾辯證地看待種族關系,重新審視印第安的傳統,在他殺死一只松鼠后,懊悔不已,對印第安傳統認知進行了“整理”,在這一方面,他的“內心景觀”是“揚棄印第安文化”?!秲刃木坝^:自傳神話與隱喻》向我們展示了印第安人最真實的內心世界,探尋種族融合之路仍是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Adamson, Joni.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 Environment Justice, and Ecocriticism: The Middle Place[M].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2001.

[2]Blaeser, Kimberly M. Gerald Vizenor: Writing in the Oral Tradition[M].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6.

[3]Vizenor,Gerald. Interior Landscapes:Autobiographical Myths and Metaphor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0.

[4]王卓.方寸之間的詩性舞蹈——論杰拉德·維茲諾俳句的多元文化意蘊[J]. 當代外國文學,2013,(4):37-47.

[5]張沖.杰拉德·維茲諾:宣示“本土裔在場”的后現代敘寫[J].外國文藝, 2015,(6):1-3.

[6]趙文書,康文凱.十字路口的印第安人——解讀阿萊克西《保留地布魯斯》中的生存與發展主題[J].外國文學研究,2017,(1):20-30.

[7]鄒惠玲,朱文瑤.美國印第安人的自我敘事傳統與當代印第安自傳[J].當代外國文學,2015,(3):55-62.

基金項目:本文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伍爾夫‘新傳記’敘事表征與審美研究”(項目編號:20WWB062)及2021年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項目“美國本土裔文學中‘他者’身份研究”(項目編號:3072021CF120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外語系)

猜你喜歡
杰拉德
地獄來電(上)
長頸鹿不會跳舞
奏響美妙樂章的小蟋蟀
長頸鹿不會跳舞
未來名帥杰拉德
杰拉德 紅之魂
杰拉德掛靴,告別利物浦傳奇
杰拉德將會后悔離開利物浦
英超傷別杰拉德
為你做塊燕麥布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