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媒介融合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全媒體應對

2022-02-19 20:25汪妍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2年1期
關鍵詞:媒介融合

汪妍

【摘要】在媒介融合逐步加深的趨勢下,電視節目主持人角色定位有了巨大變化,逐步表現出角色多元化、互動常態化和表達個性化特點。要想適應媒介融合趨勢,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重視夯實自己的語言基礎,不斷提高個人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特別是要加強互聯網思維訓練,確保在媒介融合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本文將簡述電視節目發展現狀,并分析了媒介融合對電視節目主持人帶來的挑戰,最后提出了主持人的全媒體應對策略。

【關鍵詞】媒介融合;電視節目主持人;全媒體應對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1.088

在網絡新媒體興起之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具備信息壟斷的優勢,在大眾傳播中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在媒介融合時代下,紙媒可以有聲,電視節目也能借助網絡進行播放,且每個人也能利用新媒體完成信息傳播。在傳統電視節目中,主持人一般是電視節目的直接駕馭者,在傳播者與觀眾間起著橋梁作用,是節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銜接著節目各個環節與節奏,也是電視節目的品牌代言人。面對著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電視節目主持人也要順勢而為,主動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能夠在媒介融合中提高業務能力,為提高電視節目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1. 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發展現狀

隨著媒介融合步伐加快,人們開始借助網絡獲取信息,也涌現了很多短視頻與相關生產平臺。近年來電視節目具有在線移動、隨時收看等改變,各大網絡平臺中誕生了很多網絡主播,主持人與受眾信息交流模式有了巨變。對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在傳播方式上表現出間隔性與單一性特征,而媒介融合趨勢下,能夠在多個平臺進行傳播,且傳播方式與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以網絡直播為例,讓信息傳播方式有了很大變革,具備易操作性、便攜性、交互性以及移動性等特征,主持人的傳播方式也需要改變,由以往單一傳遞信息,逐步成為與受眾的雙向溝通與交流。同時語言傳播方式也更加簡潔明了,發展的更加碎片化與娛樂化,這些都在各種各種網絡直播平臺中有著突出表現。在媒介融合以后,受眾獲取信息與交流信息的渠道與方式都有了變化,很多信息不需要電視節目主持人,可以直接面向廣大受眾,也顯得更加快速與便捷,這讓傳統電視節目面臨著的巨大挑戰,其存在感與影響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減弱。對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關注自身影響力與傳播力的提升,才能更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2. 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挑戰

2.1 必須適應多屏化狀態

在技術革新過程中,信息傳播從以往的“多人一屏”逐步變成“一人多屏”,演播室也從虛擬轉變為高清大屏演播室,全媒體電視節目表現出一種演播室的多屏狀態。在全媒體發展過程中,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使用新媒體海量咨訊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認真鑒別,在引用新媒體多樣觀點中,也要全方位進行思考。主持人獲取了來自電腦與手機的互動信息,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別力。同時主持人與現場觀眾互動比較密切,也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具備一定的溝通與應變能力。

2.2 關注非語言信息表達

全媒體環境下信息具有碎片化特點,受眾在取舍判斷過程中會面臨感官直覺與瞬間細節等影響,也就是思維方式扁平化,對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就應該注重非語言信息表達。第一,必須放大身體非語言信息,這是在各種語言環境下實現對各種思想態度的表達。在新的演播技術應用過程中,主持人需要關注自身體態姿勢是否恰當。第二,環境非語言信息的應對。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實現了傳播形式的全新變化。對于節目環境中的非言語信息,包括節目包裝與鏡頭運動等,均要求主持人做好配合與應對。

2.3 加強多層次節目互動

在媒介融合過程中,媒體與受眾的互動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無論受眾身在何處,使用何種自媒體,都可以借助電話、短信、微信和微博等渠道向全媒體平臺發表個人觀點。通過實時互動的方式,讓電視節目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保證了傳播雙向互動的實現,電視節目主持人觀看現場大屏幕或攝像機鏡頭,能夠強化自身在場因素,也增強了受眾心理的認同感與參與感。主持人也能在演播室有限空間內與嘉賓進行活動,實現了各領域、各專業的人對事件的深入解讀,確保受眾能夠真正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背后的原因。

3. 基于媒介融合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全媒體應對策略

3.1 踐行“四力”,提高專業素養

“堅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痹诿浇槿诤线^程中,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切實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技術的創新,媒體形態也日新月異,各種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如網站PC端、微博、微信和微視頻等,特別是秒拍、快手、抖音等移動社交分享類短視頻平臺的興起,都對電視節目主持人帶來了巨大考驗。媒介融合環境下,主持人應具備生存本領與創新能力,做到與時俱進,適宜工作環境的變化,不斷增強“四力”,既要加強基本功訓練,更應該積極加強新知識學習,逐步開闊自身視野?;ヂ摼W的發展與應用,人們逐步習慣于復制、粘貼和轉發,為電視節目帶來了考驗,但是APP中新聞大多雷同,缺少獨家新聞,而傳統媒體也普遍有著人云亦云的情況。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就不能與主流價值觀向偏離,為受眾帶來正面引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勤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并通過大量的日常工作與實踐,實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從而增強全媒體應對能力。

3.2 找準風格定位,提高引導力和公信力

當前信息傳播呈現出多渠道與多平臺的特點,讓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為主的傳播格局被打破,也對電視節目主持人風格造成較大沖擊。隨著媒介融合速度加快,各平臺的網絡主播的風格更加個性化與娛樂化,相比于電視節目主持人端莊、大氣好沉穩的風格,兩者對比非常明顯,這對電視節目帶來了強烈沖擊。對此節目主持人應該重塑自身主持風格,跟上媒介融合步伐。但是主持風格的形成,主要由主持人文化背景、性格特點決定,要求主持人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能夠全面把握工作崗位職責與節目內容,從專業化角度理解節目內涵,將主題思想充分表達出來。主持人還要貼近基層,既要提升“四力”,也要融入生活,把握受眾心理需求,形成正面積極的主持風格,向人們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真正在原來固有僵化風格上實現轉變。主持人還可以反映媒體的形象,是社會現狀的真實寫照,在面對問題時必須表現出正確的立場,積極弘揚主旋律。電視節目主持人還要主動靠近基礎,腳踏實地開展工作,讓電視節目更加貼近實際與群眾,為受眾提供更好服務,無論是何種條件與環境,主持人都必須做到這一點。

3.3 充分運用融媒體平臺與網絡流行語

現在人們主要借助互聯網接受新聞信息,觀看電視節目,對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也要發揮出融媒體平臺的作用,合理使用網絡流行語,拉近自身與受眾的距離,特別是增強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主持人在使用網絡流行語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張弛有度和適量適時,不能在電視節目中濫用網絡流行語,否則整個節目將顯得浮夸。如此一來,主持人就很難將節目內容中心思想傳遞出來,也影響了節目的公信力與影響力??梢娋W絡用語必須做到慎用,能夠對節目宣傳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F在很多電視節目主持人已經意識到網絡平臺的優勢,采取開通微博、抖音賬號等手段,與受眾實現更加頻繁的互動。主持人利用融媒體平臺宣傳電視節目內容,實現其傳播力與影響力的擴大。以央視主播為例,也開始入駐抖音,不僅能夠及時掌握受眾對節目的看法與反饋建議,也能夠幫助主持人對個人狀態進行調整。

3.4 提升人文素養,強化互聯網思維

近幾年新媒體技術發展很快,但是對電視節目來說,內容始終是傳播中最為核心的元素。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各大媒體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且大多反映在傳播內容上,是“內容為王”的體現。電視節目要想適應這種趨勢,就需要主持人具備極高的人文素養,確保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與尊敬。電視節目主持人在面對海量信息選擇與傳播過程中,能夠及時準確區分其真假,能夠根據實際語境完成解讀,保證傳播的準確性與有效性。主持人通過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后,也能夠做到冷靜應對,妥善處理,促使節目正常播出。面對著分眾化局勢,傳播內容也更加細化,電視節目主持人也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專才。對此主持人要通過加強學習,提升個人素養,能夠掌握更多與節目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是贏得觀眾認可的有效手段。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對人才也有了更高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樹立互聯網思維,能夠掌握各種新媒體技術,掌握媒介融合中受眾不斷變化的需求。主持人還要不斷改進自身主持方向與風格,讓個人水平能夠符合新媒體特點,提高電視節目制作質量。主持人必須保持開放與學習的心態,學習網絡主播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從而突破思維的局限性,在思維上實現創新,也讓語言表達更具個性化。

4. 結語

總之,隨著媒介融合的逐步加快,電視節目主持人角色與功能均有了變化,也讓他們面臨著更嚴格要求。在新的媒介生態中,主持人必須不斷提升核心業務能力、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特別是要掌握互聯網新技術,為新媒體時代下自身順利轉型創造條件。同時電視節目主持人也要靈活把握,結合新聞信息完成調整,積極采取新的傳播方式,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受眾推出更高質量的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郭曉瑩.新媒體語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全媒體應對[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09):129-130.

[2]徐娟娟.探析傳統媒體應對媒體融合的人才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20(30):115-116.

[3]王蓉.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J].傳媒論壇,2020,3(21):95-96.

[4]李丹.全媒體融合進程中城市臺播音員應對策略[J].科技創新與品牌,2020(07):60-63.

猜你喜歡
媒介融合
報網融合語境下的紙媒言論獨立性研究
融媒時代地方院校新聞實踐教學的變革與發展
傳統新聞出版機構“互聯網+出版”研究:以《紐約時報》為例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業務流程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