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2016-10-17 20:52吳麗娜
科技視界 2016年21期
關鍵詞:信息傳播媒介融合新聞記者

吳麗娜

【摘 要】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媒介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信息在傳播的內容、傳播的渠道以及媒介終端等方面都有融合。因此,新聞記者用傳統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播已經不能符合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傳播的內容、方式、觀念都有了新的改變,這樣巨大的變化無疑是對新聞記者素質的一大挑戰。

【關鍵詞】媒介融合;信息傳播;新聞記者

1 新的傳播觀念

1.1 強化受眾意識,重視受眾交流

媒介融合時代的信息傳播與傳統的信息傳播最大的不同是,傳統信息傳播的傳播者是由記者擔任的,而進入Web2.0以后受眾使用媒介的能力提高,并由過去的單向接收信息轉變為現在的信息的接收者和發布者。所以,新聞記者要適應這樣一個新的傳播環境,就要強化受眾意識,重視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讓受眾也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來,聽取受眾的意見建議并且讓受眾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媒介融合時代新的傳播觀念的新要求。例如,在兩會期間受眾可以通過微博向記者提問,記者可以根據受眾的提問有針對性的進行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得到受眾想要了解的答案后一方面可以再通過微博回答受眾,這樣就加強了與受眾之間的即時交流,而另一方面記者采訪過后在報紙或其他媒體上發布新聞消息的時候其內容也是有針對性的,因為這些問題都是根據受眾想要了解的方面進行采訪的,這樣一來就增進了與受眾的互動交流。

1.2 全媒體的思維方式

新聞記者傳播觀念的轉變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對記者的必然要求。媒介融合的發展是不可逆的,如果新聞記者仍然一味的畫地為牢堅持與其他媒體的分界,那么這樣是不適應當下的發展潮流的也必將不能生存。作為一個處在媒介融合時代的新聞記者,需要做的當然是對各個媒體熟識并能在報道中發揮優勢。但是,全媒體的訓練,并不在于讓新時代的記者編輯總是身兼數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更多的是要讓他們形成一種全媒體的思維方式。這樣就使得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中可以進行多方面的考慮進而進行多媒體的傳播。在報道中記者所考慮的就是符合所有媒體的報道方式,而不是符合單一媒體報道特點的報道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就省去了將單一媒體的報道再次轉變為符合全媒體的報道這一環節,為新聞報道的發布節省了時間。因此,媒介融合時代新聞記者擁有一個全媒體的思維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2 新技術的應用

2.1 從術業專攻到全能型記者的轉變

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將打破單一型媒體的傳播方式而向多種媒體的融合傳播的方式轉變,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術業專攻型的記者就不能再適應媒介的發展了,當下所需要的就是一種全能型的記者。這樣的全能型記者是要精通多媒體的傳播技術,掌握多種媒體的采集、編輯、發布的技巧。而對于國內媒體來說,這樣的需求也正日益浮出水面。2014年11月27日,河南政務微博服務廳開通上線,形成了報網合一的全新媒介形態。報網合一的核心要義是“一個編輯部,兩種介質終端”,也就是說,一個記者,要同時給報紙和網絡提供新聞作品。因此,全能型的記者是媒介融合時代急需的人才。并且全能型的記者不僅要熟悉各個媒體的傳播特點還要在面對一個新聞事件的時候能夠考慮到這一新聞事件怎樣才能適合在電視上傳播,在報紙媒體傳播的時候注意語言的應用以及怎樣添加插圖,在網絡傳播的時候文字與圖片視頻等的配合怎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標準等。這些都是一個全能型的記者應當考慮的,而要把這些做到最好的基礎就是新聞記者應當掌握多種媒體的傳播特點以及其傳播技術,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適應媒介融合的發展。

2.2 掌握相關專業技術

隨著數字技術的革新和媒介融合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媒介形式,例如網絡報紙、網絡電視、手機報紙等。從網絡媒體出現后,新聞信息的內容就已經不局限于單純的文字了,從新聞中的插圖、視頻到后來的圖片新聞、視頻新聞,新聞的形式在不斷的變化著,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一定的掌握運用圖片、視頻、音頻等來報道新聞的能力。例如手機媒體的大發展就要求新聞記者可以隨時隨地的發布最新的新聞信息,我們可以把這種方式叫做“移動記者”。而這些記者有很多都是傳統媒體的記者,他們利用媒介融合的優勢發布有圖,有文字甚至有視頻的新聞信息,這樣的信息可以說是一個完整全方位的信息。

3 強化把關意識

3.1 過濾冗雜信息,正確引導輿論

媒介融合時代各種媒體高度融合,新聞信息的發布渠道增多,與傳統的單一媒體相比較媒介融合時代各媒體的把關環節相對薄弱。這樣的情況下,在各媒體中尤其是在網絡媒體等新媒體中就出現了許多的不良信息和冗雜信息,這些信息充斥著網絡,有些不良信息還會誤導受眾,有時還會有很多重復的信息出現在各個媒體上,這樣就會使得受眾想要了解的信息被埋沒在海量信息中,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媒體的公信力下降而且還會對媒體的發展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新聞記者必須強化把關意識,在新聞報道中始終秉持“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刪減、過濾、編輯和傳播,強化主流的聲音在社會輿論中形成正確的引導,發揮主流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3.2 加強新聞敏感,提高反應速度

新聞敏感一直是一個新聞記者應該做的基本素質,而在媒介融合的時代這一素質就更應該得到重視并加強,不僅如此新聞記者還要有很快的反應速度才適應當前媒介的發展。媒介融合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快,信息的量也很大,所以新聞記者必須要有非??斓姆磻俣炔拍茉谝恍┬侣勈录蟮乐杏绕涫峭话l事件的新聞報道中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信息。報道突發事件需要新聞記者有很快速的反應,能夠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事件的價值,并能夠用手中的先進設備將事件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以求得新聞的時效性和媒體報道新聞的獨家性。例如,在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中,體育賽事信息的發布可以說是十分即時,現場記者采集了最新消息通過奧運記者站發布平臺,幾乎是與電視直播同步的就可以在互聯網上和手機上看到最新消息??梢哉f,記者在這些事件中的都有很強的新聞敏感和快速的反應。而如果一個新聞記者僅僅會使用這些新設備而沒有很強的新聞敏感和這么快的反應速度,那么這也不能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所以媒介融合時代新聞記者在能應用新技術的基礎上還要有很快的反應速度發現新聞的價值并加以報道才是一個媒介融合時代優秀記者應該做到的。

4 結語

在媒介融合時代,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了解發生了什么而是想要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如果新聞記者以舊的傳播觀念,只是將受眾作為單純的信息的接收者那么必將會失去大部分受眾從而導致媒體發展的惡性循環。而現在的許多報紙媒體在網絡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網站,其網絡版的報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為受眾提供大量的其他信息服務,在這個網站上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信息,增強了媒體與受眾的互動。因此,新聞記者要有新的傳播觀念,這樣才能體現多種媒體融合的優勢特點,才能在媒介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而堅持受眾意識也能清楚的了解受眾的新需求而傳播更多受歡迎的新聞信息。

【參考文獻】

[1]路海燕.媒體融合背景下的云計算平臺建設研究[C].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2015年度“新聞科技論文”優秀論文集.2015.

[2]田園.新媒介人素養的培育與提升:以媒介融合為背景的探討[C].媒介秩序與媒介文明研討會暨新聞傳播倫理與法制學術研討會.2015.

[責任編輯:田吉捷]

猜你喜歡
信息傳播媒介融合新聞記者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如何辨別新聞記者證真偽?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如何進行突發事件中的輿情引導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業務流程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