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2022-02-21 05:17盧雅娟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關鍵詞:行動心動互動

盧雅娟

摘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保證;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新學知識本身的興趣?!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動手操作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理解數學知識、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要闡述的是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在心動教學情境中,不知不覺中開展自主探究的行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整堂課中以興趣為中心發現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心動;行動;互動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則處于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無可厚非,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是相互矛盾的。同時,在教學上,我們既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要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這也存在著矛盾。面對著這些矛盾,在教學過程的探索和嘗試中,我漸漸體會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保證;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新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學習興趣是獲得知識,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推動力。而興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想談談青年教師完成課程改革的幾點想法。

一、“心動” 動出名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求知的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樂此不疲。在教學中創造性地開發教材,將課堂教學內容創設在多個情境中,孩子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動。

如:在教學《左右》時,我和孩子們共同玩指鼻子眼的游戲,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發現的問題。

師總結:是啊,要做好這個游戲就要先分清左右。你是怎樣分辨左右的?誰有好辦介紹給大家。

生1:我吃飯時用右手拿筷子,用左手拿碗。

師:他說的對不對呢?你們做做吃飯的動作。

學生興致勃勃地做拿碗吃飯地動作,并和周圍的同學交流哪是左手哪是右手。

生2:我寫字時用右手拿筆,左手按住練習本。

不等老師說,學生已經自己做寫字的動作并交流起來。

生3:早晨刷牙的時候,我用左手拿牙杯,右手拿牙刷。學生又自發的動起來。

多么精彩的回答??!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行為無不是在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與交流中流露出來的。課前我就想過辨別左右方位,單靠教師認真講解和學生記憶是學不好的。因此我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主動學習,但沒想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如此豐富,他們辨別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樣。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打破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原有經驗為基礎,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才是有效的學習。

二、“行動”動出樂趣

教學中,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實際,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編制成一個小故事,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故事中來。如:在學習《統計》這一課的時候,我把孩子們最喜歡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郎》搬進我們的課堂里。伴隨著耳熟能詳的主題曲進入課堂,然后緊接著出現問題:“玩具公司老板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喜歡喜羊羊、美羊羊……所以準備生產一批玩具,可是究竟哪個生產的多呢?有什么好辦法幫幫老板知道哪種更受大家喜歡呢?

其實要想實實在在的讓整個課堂動起來,就得帶上我們后進生們。由于我們每個班里或多或少都有語言障礙的民族學生要讓他們動起來,得給創設條件,最好讓他們自己切身體會,并給他們一些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問題,如果對了或對一部分,及時鼓勵他們進步了,讓他們也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上課前,設計“搶凳子”這一游戲來導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圈,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后,學生們奮力搶屬于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們直觀的建立了數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復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數得。

三、“互動”動出精彩

新課程強調教學相長,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思考、合作、交流。發展思維,活躍心智。

如:在《左右》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們開始以同桌間為單位進行,自己拿著課前準備好的小禮物互相說一說哪只手是左、哪只手是右。然后四人小組再說一說,然后每個小組選出你們認為準確率最高、速度快的同學做代表。將這幾名佼佼者再進行比賽,其他人當評委,看看誰最快、最準確。

怎樣讓學生在互動時能有效的進行探究呢?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當學生個人看法不全面,解決問題有難度時,就需要在集體中討論,得出較完善的結論,或者當學生有不同想法時,老師無法一時滿足,就可以在小組中交流。我們常認為,討論還用教嗎?誰不會說話呀?事實上,許多人不會討論、不會交流,課堂上的交流往往浮于表面,為形式而形式,未起到作用。組織學生討論互動交流時要注意幾點:

(1)要和學生明確討論主題,防止偏題;

(2)小組交流時要確定主持人,維護交流的秩序,防止學生越扯越遠;

(3)要培養學生尊重他人意識,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4)要發揮教師組織協調的作用,放開后要收得攏,就是要規范學生的行為。

要做到了以上幾點,課堂的討論圍繞主題,精彩熱烈,學生能動得起,又靜得下,這樣的課堂是形散而神不散。

總之,本著四十中學的校訓中“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讓我們帶著激情走進新課堂,在漫長的課改路上,和學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讓我們做好“引路人”,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的空間,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讓學生學的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周婷婷. 興趣學生學習的動力[J].? 2021.

[2]黃玉鳳.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J]. 速讀(中旬), 2018, 000(011):207.

猜你喜歡
行動心動互動
是心動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華路156號
淺談薩特存在主義思想
電影《前目的地》的悲劇美學意蘊
淺談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三要素
用舞臺“行動”進行創作
淺談粉絲經濟與網絡造星的互動關系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上一次令編輯們心動的事
“嗔哥”心動一日美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