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安縣張十八鉛鋅礦尾礦庫工程地質特性及評價

2022-02-22 08:51吳新宇
世界有色金屬 2022年23期
關鍵詞:炭質庫區灰巖

吳新宇

(江西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江西 九江 332100)

1 擬建區地質特征

區域上為九江臺陷、瑞昌一九江凹褶斷束、彭山穹窿構造東側。庫區位于彭山穹窿構造的東端,出露地層主要為寒武系,其次為第四系,褶皺不發育,地層走向近南北,傾向東,傾角20°~30°,為一單斜構造,沿走向呈舒緩波狀,斷裂以層向重力滑脫為主,次為向東南方向延伸的放射狀斷裂,裂隙以垂直層面的節理(裂隙)發育,見有巖脈出露,現分述如下。

1.1 地層特征

庫區主要為寒武系地層、次為第四系,現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1.1 寒武系下統王音鋪組(∈1w)

分布在庫區西北角,巖性分布:底部為含磷結核炭質頁巖,中部為灰黑色硅質灰巖,上部為灰黑色板狀頁巖夾灰巖,厚度150~200m。

1.1.2 寒武系下統觀音堂組(∈1g)

庫區大面積出露,根據巖性不同可分為下、中、上三段。

(1)下段(∈1g1):為灰綠色、灰色粉砂質頁巖夾炭質頁巖,厚度150m~300m,出露在庫區西部高山地帶。

(2)中段(∈1g2):為灰色薄層狀灰巖與灰色粉砂質頁巖互層或夾透鏡狀灰巖,厚度100m~150m,出露在庫區中部低凹處。

(3)上段(∈1g3):為灰色粉砂質頁巖夾灰色鈣質頁巖,厚度50m~100m,出露在庫區東部壩基一帶及南北一帶。

1.1.3 寒武系中統楊柳崗組(∈2y)

巖性:下部為塊狀白云質灰巖、中部為灰色條帶狀灰巖夾頁巖。上部為深灰色薄層狀灰巖夾同生角礫狀灰巖,厚度80m~150m,分布在庫區東側。

1.1.4 第四系(Q4)

下部為殘坡積層,巖性為褐灰色碎石土,固結性較好,厚度一般0m~10m,分布在溝谷各邊坡旁,上部為礫石砂土夾滾石等,呈松散狀,厚度0m~15m,分布在溝谷中部呈條帶狀分布[1]。

1.2 構造特征

由于區域受彭山底辟穹窿構造影響,褶皺、斷裂、節理具有特殊性。

1.2.1 褶皺

地層走向近南北向,傾向東,傾角20°~40°,構成向東傾斜的單斜構造,沿走向呈舒緩波狀,褶皺不發育。僅局部見小型褶皺。

1.2.2 斷裂

庫區內斷裂構造不發育,根據以前的區域地質資料,本區斷裂構造以層間重力滑脫斷裂為主,就是層間破碎滑動,庫區內部發育,節理裂隙較發育,頁巖中垂直節理最發育,傾向西或東,傾角80°左右,密度一般1~3條/m,密集處5~6條/m,把頁巖切割成豆腐塊一樣[2]。

1.2.3 巖漿巖、礦產

庫區巖漿巖不發育,僅見有煌斑巖脈在庫區北部有少量分布,巖脈厚度0.5m~1.5m,出露極少,庫區內未見礦床礦化帶分布。

1.2.4 不良地質現象

庫區內不良地質現象主要在寒武系下統觀音堂組中段(∈1g2),灰色灰巖在庫區分布面積廣,灰巖中溶蝕現象明顯,如:小溶坑、溶隙、溶溝現象發育,在KCZK47孔附近灰巖中見小溶洞,洞高約0.7m,寬約1m,深大于1m,由于充填物堵塞,溶洞大小難以觀測(圖1)。據此可說明觀音堂組中段灰巖中,巖溶現象比較發育,對庫區滲漏存在潛在的不利因素,根據物探結果場區基巖下部局部較破碎,建議根據物探結果確定灰巖中巖溶發育情況及位置,然后采用覆蓋、封堵等辦法處理。

圖1 灰巖溶蝕現象

2 擬建區水文地質特征

2.1 區域水文

擬建區域位于德安縣茅山水庫西側沖溝,擬建尾礦庫匯水面積約1.5km2。區域地表水較豐富,主要地表水均匯聚于茅山水庫內。茅山水庫南北長約0.5km,東西寬0.05~0.3km,總匯水面積約5km2,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

2.2 地下水類型及各含水層特性

區域為丘陵地形地貌,地勢較高,地表水體是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以茅山水庫為區域地下水滯緩徑流區,水力坡度1/10000左右。根據地層巖性、地下水賦存特征和水力性質,地下水類型主要有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溶洞裂隙水、基巖裂隙水三種類型[3,4]。

2.2.1 松散巖類孔隙水

區域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Q4)碎石類土中,主要受大氣降水及周邊水系滲透補給。但區域碎石類土層分布不均勻,主要是沖洪積、殘積、坡積形成,層中泥質含量較高,故區域該類水水量較小。

2.2.2 碳酸鹽巖溶洞裂隙水

庫區碳酸鹽巖溶洞裂隙水主要賦存于灰巖層,間夾泥炭質頁巖隔水層?;規r層中含水特性,主要受控于層中巖溶發育情況及充填物情況。巖性完整及裂隙充填率高地段,含透水性差,巖溶發育;充填率低的地段,含透水性強,受區域及上部水體補給。

2.2.3 基巖裂隙水

賦存于碎屑巖風化裂隙及構造裂隙中,主要受大氣降水及上覆松散巖類孔隙水補給,富水性與裂隙性質、裂隙發育程度密切關聯,并受地形地貌等條件控制。礦區碎屑巖為頁巖,巖石風化裂隙發育,充填程度高,連通性差,故其富水性貧乏。

2.2.4 地下水的水力性質

本次勘察期間,對壩基鉆孔及個別庫區鉆孔進行了壓水試驗,根據壓水試驗結果,計算出各巖土層的平均滲透系數如下:含碎石粉質粘土層滲透系數K約為0.481m/d,強風化灰巖層滲透系數K約為0.145m/d,中風化灰巖層滲透系數K約為0.068m/d,強風化炭質頁巖層滲透系數K約為0.316m/d,中風化炭質頁巖層滲透系數K約為0.012m/d。

根據規范要求,當巖土層K值接近或大于0.05m/d時,巖土體就應進行防滲處理。

勘察過程中在擬建區采取兩組地表水樣、在鉆孔中采取6組地下水樣進行試驗分析,根據水樣檢測結果,場區地表水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

3 擬建區巖土體工程特性

根據鉆探揭露資料綜合對比,擬建區地層從上到下劃分如下:

第(1)層:含碎石粉質粘土。

含碎石粉質粘土:褐黃~灰黃色,可塑,稍濕,主要由粘粒、粉粒等組成。夾碎石,碎石母巖成分主要為強風化頁巖,少部分為灰巖,礫徑一般在1cm~5cm,多呈棱角狀,含量約10%~20%。局部分布,最薄處為0.50m,見于KCZK47號孔;最厚處為18.20m,見于KCZK52號孔;平均厚度為7.69m。

第(2-1)層:強風化石灰巖。

強風化石灰巖:青灰色、灰白色,原巖結構大部被破壞,但尚可辨認原巖結構。主要礦物成份為方解石、泥質等,巖體較破碎,風化裂隙及節理發育,巖芯呈碎塊狀。局部分布,平均厚度為6.20m。

第(2-2)層:中風化石灰巖。

中風化石灰巖:青灰色、灰白色,隱晶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份為方解石、泥質等,巖體較完整,節理裂隙較發育,巖芯多呈短柱狀,部分呈碎塊狀。局部分布,最薄處為0.60m,見于KCZK53號孔;最厚處為11.10m,見于KCZK32號孔;平均厚度為5.36m。

第(3)層:溶洞。

溶洞:灰巖溶洞,由灰巖溶蝕形成,無充填。局部分布,最薄處為1.30m,見于KCZK53號孔;最厚處為1.60m,見于KCZK34號孔;平均厚度為1.45m。

第(4-1)層:強風化炭質頁巖。

強風化炭質頁巖:灰黑色,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份為泥質、碳質等,巖石節理裂隙發育,裂隙多被粘土礦物充填,巖芯較破碎多呈塊狀及短柱狀。局部分布,最薄處為3.60m,見于KCZK8號孔;最厚處為12.40m,見于KCZK49號孔;平均厚度為9.94m。

第(4-2)層:中風化炭質頁巖。

中風化炭質頁巖:灰黑色,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節理裂隙較發育,裂隙大部分呈閉合狀,巖芯破碎呈短柱狀。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RQD=50%。局部分布,最薄處為2.60m,見于KCZK3號孔;最厚處為8.00m,見于KCZK48號孔;平均厚度為5.39m。

第(5-1)層:強風化頁巖。

強風化頁巖:青灰色,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為泥質、鈣質等,巖石節理裂隙發育,裂隙多被粘土礦物充填,巖芯較破碎多呈塊狀及短柱狀。局部分布,最薄處為1.20m,見于KCZK22號孔;最厚處為28.20m,見于KCZK45號孔;平均厚度為10.18m。

第(5-2)層:中風化頁巖。

中風化頁巖:青灰色,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節理裂隙較發育,裂隙大部分呈閉合狀,巖芯破碎呈短柱狀。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RQD=50%。局部分布,最薄處為0.70m,見于KCZK49號孔;最厚處為40.00m,見于KCZK41號孔;平均厚度為9.41m。

4 巖土參數分析及選用

4.1 巖土體原位測試

對場區主要土層進行動探41次,各巖土層原位測試數據見下表1。

表1 動探數據統計結果表

4.2 巖樣室內試驗

對場區主要土層進行土樣采集,采取巖樣42塊,進行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各土層指標推薦值詳見下表2。

表2 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結果表

4.3 各巖土層強度參數指標

根據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測試結果,結合已有區域經驗,對本擬建區內揭露的各巖土層強度參數如下表3:

表3 各巖土層強度參數

(1)含碎石粉質粘土:本層厚度不均勻,不同位置的各土層性質差異較大,根據現場動探試驗結合本地區工程經驗,建議本層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壓縮模量建議取9MPa。(根據參考資料,本層中有部分為碎石土,綜合考慮后將其并層分析。)

(2)強風化石灰巖:本層厚度不均勻,且由于巖體破碎無法進行試驗,參照本地區工程經驗,結合相關規范及前期勘察資料,建議強風化灰巖承載力特征值取800KPa。

(3)中風化石灰巖:本層埋深大,層厚大(未揭穿),根據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本層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23.91MPa。

(4)強風化炭質頁巖:本層分布范圍相對較小,厚度不均勻,且由于巖體破碎無法進行試驗,參照本地區工程經驗并結合相關規范,建議強風化炭質頁巖層承載力特征值取600KPa。

(5)中風化炭質頁巖:本層分布范圍相對較小,厚度不均勻,根據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本層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6.18MPa。

(6)強風化頁巖:本層厚度不均勻,且由于巖體破碎無法進行試驗,參照本地區工程經驗,結合相關規范及前期勘察資料,建議強風化頁巖承載力特征值取700KPa。

(7)中風化頁巖:本層埋深大,層厚大(未揭穿),根據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本層巖體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21.56MPa。

5 工程地質條件評價

5.1 區域穩定性評價

區域地質構造上屬彭山穹窿構造。出露地層有中元古界雙橋山群、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第四系,構造穹窿狀褶皺為主,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結合本區地質資料,區域內斷裂構造不發育,區域穩定性較好。

5.2 庫區滲透性評價

根據物探資料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及工程鉆探資料綜合分析可知,庫盆上部地層為含碎石粉質粘土,厚度約為1m~18m,滲透系數約為0.481m/d,屬弱透水層。下部為強、中風化板巖及強、中風化石灰巖,風化程度不均勻,風化裂隙較發育,根據地調發現,灰巖層上溶蝕現象明顯,多含溶槽、溶溝、溶坑等,據此推測灰巖層屬較強透水層。故庫盆底部屬于中~強透水地基,若不處理極有可能產生庫區滲漏現象。

5.3 壩基穩定性評價

初期壩及攔水壩選址均位于山間谷地,地基土層主要由含碎石粉質粘土、強風化石灰巖、中風化石灰巖等組成,各層巖土層上下之間左右之間,結合緊密,穩定性較好,現今未見新的活動跡象。巖土層中未見土洞,空洞現象,結構性較好。根據物探結果,初期壩下伏基巖為炭質灰巖夾炭質頁巖,溝谷處夾炭質頁巖相對較厚,推斷基巖裂隙發育,相對較破碎,透水性較好,故要防止存在繞壩滲漏的可能。攔水壩下伏基巖為炭質灰巖夾炭質頁巖,溝谷處夾炭質頁巖相對較厚,推斷基巖裂隙發育,相對較破碎,透水性較好。兩側壩肩地勢陡峭,其中初期壩右側壩肩目前已發生大規??逅?,根據現場調查,垮塌原因主要是因為山坡坡度陡峭,在雨水沖刷作用下導致上部第四系覆蓋層垮塌,未發現斷層等活動斷裂跡象,壩體基礎自然情況下總體較穩定。

6 結論

擬建工程選址區場地較穩定,地質構造不發育,基底較穩定,為適宜建設的一般地段。選址區下部為含碎石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石灰巖等中—強透水層,地下水量小,但連通性好,若不處理會在庫盆產生滲漏及產生繞壩滲漏等,建議施工前應先對其進行處理。壩基基礎整體穩定性較好,壩肩上覆土層厚度不大,在清除其上覆土層后整體穩定性較好。

猜你喜歡
炭質庫區灰巖
江埡庫區魚類群落組成和資源量評估
灰巖礦礦石分級利用的應用實踐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質板巖引水隧洞支護結構優化研究
高爐爐底用炭質澆注料的研究與耐用性能分析
基于連續-非連續單元方法的炭質板巖隧道圍巖穩定分析
南海礁灰巖稠油油藏注富氣混相驅實驗研究
煤礦地面水害區域治理工程鉆進層位控制
干燥和飽水炭質板巖流變力學特性與模型研究
廣東河源萬綠湖庫區的“雙音話”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寧組灰巖段混積儲層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