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保健專業人才“體醫融合”培養路徑的探究

2022-02-25 23:51葉林玉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2年7期
關鍵詞:體醫融合雙師保健

葉林玉

[摘? ? ? ? ? ?要]? 近年來,高速發展的體育產業給體育專業人才的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而與此同時,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模糊、培養方式單一,導致人才有效供給不足?!绑w醫融合”的發展模式給體育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路徑。通過構建教材體系、實施教材改革以及完善“雙師型”人才建設等措施,探究“體醫融合”人才培養路徑,以滿足體育人才有效供給。

[關? ? 鍵? ?詞]? 體育保健專業;“體醫融合”;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07-0061-03

近年來,高速發展的體育產業給體育專業人才的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而與此同時,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模糊、培養方式單一,導致人才有效供給不足。中共中央 國務院2016年10月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加大體育等非醫療手段在健康方面發揮其優勢”。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使“體醫融合”促進健康的理念和健康服務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體醫融合”也成為推動健康中國的一劑良藥。而體育和醫療健康領域“跨界融合”發展使體育保健專業學生培養模式有了新的方向。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輸送綜合素質強的復合型體育人才。

一、“體醫融合”的背景

目前“體醫融合”是基于體育運動作為健康促進的主要方式,融合體育、醫療等多項健康技術手段,運用于民眾科學健身及疾病預防、治療與康復中,以全生命周期過程獲得健康促進。朱海強[1]提出“體醫融合”實質是借鑒“整體醫學”的思想,發揮科學的體育鍛煉在促進健康、防治慢性病和康復等方面提供的科學手段和方法。從2016年“體醫融合”概念提出后,“體育+醫療”的模式推動著健康革命。一些醫學院和體育院校進行“體醫融合”的教學改革,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設置體育醫療、康復醫學等課程來培養體醫結合的人才[2]?!绑w醫融合”概念的提出意味著這項事業的發展需要具有“體育+醫療”的復合型人才的支撐,而人才規模的質量和數量決定了“體醫融合”實施的程度和層次。[3]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職院校針對體育保健專業學生,在教學培養中將以職業為導向,研究體育保健專業“體醫融合”的培養路徑。

二、體職院校開展“體醫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一)推動課程改革,為行業輸送高質量人才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筑體育保健專業“體醫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供給端和產業需求端結構的融合,并以此為契機制定科學規范、可借鑒的人才培養方式。體職院校在此背景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在學校就能體驗社會工作狀態,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同時也有利于為相關行業輸送高質量的體育保健人才。體育保健專業人才“體醫融合”培養模式的構建可以彌補當下體育健康服務的缺陷,提高全民健康體質和生活質量,提升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的競爭力,推動課程改革與產教深度融合。

(二)是對接大健康產業的體育健身需求,保證健身安全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自身健康的期待值也隨之增加,隨著人民群眾越來越多地參與體育鍛煉,體育保健專業人才成為體育運動的指導者、保障者、宣傳者,這樣一支“體醫融合”的專業型人才也成為大健康產業的生力軍,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健身需求和健身安全[4]。

(三)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邁向體育強國的健康保證

2019 年9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繼續強調要“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堅持大健康理念,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同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繼續強調“推動體醫融合發展”,要“推動形成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2]。據調查統計,我國因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的亞健康人群占我國總人口的70%左右,心血管疾病人數、脂肪肝和肥胖人數均達到2億多人,這類因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疾病僅僅依靠藥物治療難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實施“體醫融合”的治療方式,即通過科學的訓練和針對性的運動處方配合介入能更好促進慢性病的康復。[1]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我們倡導各地、各部門要積極采取實際行動進行“體醫融合”的探索性發展。一些體育院校也進行“體醫融合”的教學改革,通過修訂和設置體育保健、康復醫學等課程來培養“體醫融合”的人才。

三、“體醫融合”背景下體育保健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以促進全民健康為導向,實施“體醫融合”精準育人的培養模式

建立一個符合中國新時代國情,促進全民健康提高的“體醫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是落實這項工作的根本。[5]在我國從事這個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的人員主要包括臨床醫生、體育保健與運動康復師、健身指導員、健康教練等。體職院校學生“體醫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求這些人員學習體育運動課程,還要求他們具有相應的醫學知識。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已經在具備較高水平體育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學知識的教育,鼓勵他們參加各種醫學、急救技能培訓,滿足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體職院校復合型人才應該包括合理的知識結構、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6]體職院校應幫助體育保健專業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運動相關的技能和知識,為更好地就業提供教育支撐。

(二)構建“體醫融合”多元創新課程體系

根據體育運動不同階段的需求,如基于健康成長的體育保健需求,基于疾病預防的保健需求及疾病或意外運動損傷急救的干預需求。根據不同需求,結合中醫保健相關專業及紅十字救護員專業知識作為內容指導,構建內容體系。一方面要突出專業課程的實用性和綜合性:通過有一定資質的老師授課,能讓體育保健專業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考核后取得一定社會醫學證書如救護員證、康復按摩師證,以利于科學指導服務,一定程度上宣傳體育與健康關系,進行科學宣傳疾病防控和健康指導。根據“體醫融合”具體職業要求,使知識和經驗滲透到職業技能培養中。另一方面構建開放式技能訓練課程體系:依托學院實訓基地,增加課堂實訓操作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形成“教、學、做、評”的技能課程建設,強化職業能力;建立“體醫融合”實驗室,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集科學健身、運動營養、傷病防護、心理調適于一體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

(三)創新“體醫融合”教材改革與建設,以市場化需求為驅動

“體醫融合”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筑體育保健專業“體醫融合”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的融合,注重臨床實踐經驗和多學科的交叉學習。在市場化需求驅動下,體育保健專業課程教材改革、創新開發共享校本課程,從形成體育保健專業出發,優化課程設置體現適用性,如編寫《實用貼扎技術》《運動損傷急救》等教材,滿足體職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的學習與實踐。鼓勵廣大教師要積極開發適合課程體系的教材,有目的地進行探索和研究,不斷充實、探索、創新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創編出適合體育保健專業發展需要的學科教材。

隨著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認知在飛速發展,知識更迭不斷,我們需要努力保持教材內容的基礎性、先進性和前沿性?!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斌w育職業院校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的教材目前大多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職業院校教材不能簡單地復述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而是要讓學習者具有技術處理能力[7]。自編校本教材的設置應該從體育人需求側出發,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教材選擇與編寫要注重實用性。根據改革實施方案建議,可以嘗試編寫工作手冊式教材,著重由教師列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案,使其發展成為具有特色教學的課程教材,形成系統的教材體系,使教學內容得到拓展。

(四)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教學評價

課程改革還應體現在教學方式上。教學從當前教育教學內容和教育效果出發,打破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式,倡導融入情景教學、探索式教學、趣味教學等方式,發揮運動員學生的積極性。體育保健專業學生在運動損傷急救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導入理論教學,最后結合實戰情景演練,這樣的三位一體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融入桌面推倒演練的教學方式,采用多位教師在場景演練過程中多點位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考評,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將理論知識直接應用于解決實際運動損傷防護實際中,極大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受學生推崇。同時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開發課程,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教授操作方法,提升運動員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斷拓展延伸課程內容,加深知識構建,充實體育保健教育教學體系。課程內容設置中把八段錦、健身氣功等傳統民族體育運動項目“移植”到“體醫融合”的實踐中,達到以文化育人,建構起以“民族文化”為核心的精神認同,豐富課程體系。同時推行頂崗實習,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對接教學與崗位需求的過渡。

四、加快建設“雙師型”隊伍

(一)建立“雙師型”教師認證的制度

體育保健專業教師隊伍以在職醫務人員為主,教學經驗相對缺乏。體職院校應完善頂層設計,加快對“體醫融合”“雙師型”教師專業標準制度的制定,從頂層上設立框架制度。同時根據體育保健專業和學院的發展要求,逐步細化、優化“雙師”認證制度方案,形成可行的規范和量化的考核制度,保證制度的可操作性,從源頭上保證教師質量。

(二)完善教師隊伍培養,實現“雙師型”教學團隊的構建提升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教師隊伍素質的建設,教師素質的建設是多維的和立體的[8],體育保健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要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相對穩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一支這樣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是實施“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鼓勵在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積極參加“雙師”課程建設,在臨床工作之余參與體育保健課程教學。教師整體素質建設需要從兩方面提高:一方面加強教師人才引進制度建設,建立“公平、公開、擇優”的人才引進機制和以提高能力素質為核心的培養機制。另一方面采取加強教師學習促進師資整體素質?!绑w醫融合”下,體育保健專業教師授課要進行適用性轉型,打破傳統一位教師將一門課程授課到底的模式,一門課程由一位課程負責人管理,2~3名教師協同承擔本門課程相關教學任務,最大化發揮自身專業優勢。

(三)鼓勵推行“1+X”證書制度師資培訓

“職教20條”等文件針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導意見還提出從2020年起,發揮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師資培訓項目的主渠道作用,將“1+X”證書制度試點師資培訓納入職業院校教師相關培訓規劃中,為高職院校推動優質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從體育保健專業上看,可以重點打造一批有“體醫融合”、專業一流的教師隊伍,同時實現“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學+證書”的推進,使其具有教師和技能認證師的資格,滿足學生就業的多重需求。

(四)培養的人才定位決定了教師自身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對所教授的專業有充分的了解和整體把握

教師需對所教授專業具有開放式的知識結構和不斷更新深化的知識體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發揮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示范能力和指導實踐能力?!绑w醫融合”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在體育健身過程中能融入醫學知識,實現預防、治療、康復、反饋的服務供給體系,完善體醫供需市場,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目前體育保健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隊伍結構需進一步完善、授課時間有所沖突等。因此,通過對學生授課需求的反映,能夠促進“雙師”教師的綜合授課能力的提高。

伴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在體育人才供給系統中,高校、社會、政府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主體,三者之間互動才有利于激發人才培養的系統活力。[9]“體醫融合”作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對全民健康的促進有重要意義?!绑w醫融合”的本質是更好地促進民眾健康,作為體職院校的教師,對體育保健專業“體醫融合”培養模式的積極推行,能科學地對接大健康產業。

參考文獻:

[1]朱海強.“健康中國”視域下醫學院?!绑w醫融合”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武術研究,2020,5(11):145-146.

[2]薛欣,徐福振,郭建軍.我國體醫融合推行現狀及政策問題確認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1,35(1):20-28.

[3]周信德,莊永達.“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體醫融合”發展路徑構建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20,42(3):21-34.

[4]梁麗娟.體醫融合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內容體系構建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5]江志全,朱鳳玲,李銘.健康中國背景下“體醫融合”發展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3):16-17.

[6]寧小春,彭迎春,孫秋芬.對接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的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20(34):130-131.

[7]催發周.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基本特征與改革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0(18):97-103.

[8]呂路平,童國通.“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0,30(41):31-36.

[9]周振華,李志宏.轉型發展:應用型體育人才產教融合培養[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2(3):85-91.

編輯 司 楠

猜你喜歡
體醫融合雙師保健
2018年全區新增“雙師型”教師1107名
關于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探析
地方本科院?!半p師型”教師職業發展初探
“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體醫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與體育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體醫融合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與路徑選擇
試論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的政策保障
淺談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及有效途徑
保健圖話:胃腸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腳趾保健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