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2017-11-07 15:45向宇宏李承偉
體育學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體醫融合體醫體育教師

向宇宏+李承偉

摘 要:“體醫融合”是健康中國的必然。學校體育存在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認識的迷失、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缺乏運動中的健康要素、體育教師健康話語權的喪失等問題?;凇绑w醫融合”,學校體育應堅定“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營造運動促進健康的新理念;提升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加強學校醫療部門與體育部門合作,共同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

關 鍵 詞:學校體育;體育;醫療;體醫融合;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7)05-0076-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s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enager physical health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eenagers in China suffering from a chronic disease has become normality nowadays; the cognition of “Health First” guiding ideology is miss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contents lack of health elements in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ose their health discourse right. Based on the fus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irmly stick to “Health First” guiding ideology, cultivate the new idea of sports promoting health; enha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medical departmen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o that they jointly perfec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ystem;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medicine;fus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China

2016年7月13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要促進“體醫融合”發展,積極推廣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運動健康服務。2016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談到:“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表明,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在促進國民身心健康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說明體育與醫學的融合勢在必行。

1 “體醫融合”是健康中國的必然

1.1 建設健康中國,體育不該缺席

21世紀是人類追求健康的世紀,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在多數人眼里,醫療是唯一維護、促進人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生病了首先想到去就醫,就醫后健康理應隨之而來??墒聦嵐嫒绱藛??隨著現代文明衍生而來的慢性疾病已經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的身心健康。據有關研究顯示,慢性病是影響中國人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我國86.7%的人死于慢性病。已有許多研究表明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僅僅靠醫學并不能從根本上得以有效解決。近年來國際上的成功經驗顯示,加強體育鍛煉在預防、控制慢性病方面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如Pedersen等[1]詳細敘述了體育鍛煉成功治療26種不同慢性疾病的事實。

在近兩年的兩會上,“體醫融合”逐漸成為熱點話題。所謂“體醫融合”,就是通過運動手段促進身體健康,在“醫療”的概念中加入了體育元素。北京體育大學前校長楊樺曾說:“體育與衛生醫療的結合是大有可為的。體育可以解決醫療衛生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改善治病難、看病難特別是預防慢性疾病,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另外,醫療衛生中的治療可以與體育結合起來,有條件的醫院可以把運動康復方面的治療手段、方法運用到一些常見病的治療中?!痹囅胍幌?,被擠爆的醫院與空曠的球場,這時候我們強調通過體育來預防、控制疾病,或許可以起到醫院“守門員”的作用。因此,在建設“健康中國”的道路上體育不應該缺席,“體醫融合”勢在必行。

1.2 我國青少年患慢性病常態化

最近一項全球性兒童血壓偏高流行情況的Meta分析顯示,10~19歲兒童血壓偏高流行率為11.2%。2010年全國體質與健康調研顯示,中國7~17歲學齡兒童血壓偏高流行率男生為16.1%、女生為12.9%,均高于全球水平[2]。1985—2010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22歲城男、城女、鄉男、鄉女超重與肥胖檢出率分別為28.1%、15.6%、18.6%、11.8%。2005—2010年鄉村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平均增長速度已經超過城市,標志著我國兒童青少年已進入肥胖的流行階段[3]。再如北京市健康“白皮書”顯示,2014年北京市中小學生高血糖檢出率為66.6%,血脂異??倷z出率為43.2%,脂肪肝檢出率為16%,高尿酸檢出率為39.7%,有些方面已經超過成人的檢出率。2013年3月,首都兒科研究所對景山學校的1 100名學生進行了全身骨礦含量、骨密度和體成分的測量,結果顯示骨礦量不足者超過50%,骨礦量極低者占2.5%,其中女生極低率達到4.9%。顯然,這些數字足夠表明我國青少年兒童患慢性病已成為一種常態,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如再不引起社會、學校、家長的重視,必然會影響未來國家發展的進程,同時造成嚴重的后果。endprint

2 我國學校體育的現狀

2.1“健康第一”指導思想認識的迷失

早在1999年《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就明確提出,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但時至今日,我們不僅沒有看到青少年體質的增強,反而是連續下降、慢性病率飆升的現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反思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認識是否到位。

自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后我國體育課更名為體育與健康課。2016年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指出要以培養學生興趣、養成鍛煉習慣、掌握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為主線科學安排課程內容,在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自身情況開展運動項目教學,提高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4]。但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上,依舊只注重傳授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21世紀以來,“快樂體育”“陽光體育”等熱潮曾一度席卷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而現在校園足球也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我們是否忽略了一個問題,運動即健康嗎?我們在號召廣大青少年走向操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將如何通過科學鍛煉以促進身體健康、如何預防慢性疾病的相關知識一并傳授給學生?顯然,這是當前學校體育工作中對于貫徹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嚴重缺失。

在美國,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一詞從誕生之日起便與健康息息相關,不僅是指身體的鍛煉,更重要的是指維持身體健康。1880年美國成立體育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主要是由美國一些知名高校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體育部門負責人發起和組織的,其負責人均具有醫學博士學位[5]。在德國,學校體育與醫療的跨界融合正在進行。一些學校開始和醫療機構合作,將青少年在校期間的體育運動、生活飲食納入監測、保障體系,通過醫療診斷為學生鍛煉時間、鍛煉方式、鍛煉強度、適宜運動項目以及相關的醫務監督等提供方案,并且未雨綢繆地在學校推廣運動健身和預防疾病方面的常識[6]。這對于我國學校體育今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2.2 運動中健康要素的缺乏

人體的健康離不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這6大營養素,一旦長期缺乏就會患上相應的疾病,這叫做食物當中的健康要素。而運動中人體必需的健康要素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各種運動項目或技能只是一種鍛煉形式,真正要讓學生學會的是如何通過科學鍛煉獲得人體所必須的運動健康要素,也就是人的健康離不開哪些運動。

2.3 健康話語權的喪失

學生的健康問題向來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問題,“健康第一”就是對學校體育目標的高度概括。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一線的工作者,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的重要職責??墒聦嵣?,在體育課中教師更多的是扮演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的角色。新課改以來,對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提出了不少要求和期待,如從知識技能的“單邊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雙邊合作者”轉變;從教學的“管理者”“控制者”向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轉變;從師生關系的“師道尊嚴”向學生的“伙伴”“朋友”“知己”轉變等。顯然,這些轉變更多的是從教學活動中對體育教師角色提出要求。另外,有研究提出體育教師扮演“培養責任感角色”“資源融合角色”“人文關懷角色”“教育研究角色”等[7]??此圃趶娬{體育教師角色多元化以促進學校體育的良性發展,可事實上卻忽略了體育教師的核心角色。

體育教師的核心角色有二:其一是運動知識、技能的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其二就是學生身體健康的守護者,也就是通過科學鍛煉保障學生的生命健康,降低各種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學校體育、體育教師不受重視,與體育教師健康話語權的喪失有關。許多事實已經證明,同樣是一句“體育鍛煉對健康很重要”,出自于體育教師還是醫生其效果可謂是天壤之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丟失了保障學生生命健康的話語權,他們沒有告訴學生和家長半年不運動、1年不運動、10年不運動對于一個人的健康究竟有什么危害、有多大的危害。

3 “體醫融合”下學校體育發展的思考

3.1 堅定“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營造運動促進健康的新理念

學校體育指導思想是學校體育全部活動的理論基礎,也是學校體育價值體系的集中體現,更是我國廣大學校體育工作者的行動指南。因此,明確學校體育指導思想對于深化我國學校體育改革,促進其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西方發達國家,無論年幼或是年老社會各階層皆對健康的追求始終保持高度重視及理念上的與時俱進。200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便提出了一項運動健身的新理念,即目前國際上推行的“運動是良醫”項目(Exercise is Medicine)。該項目正是基于體力活動、健康體適能與全因死亡、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循證醫學證據,是歷史積淀以及長期理論研究所提出的,旨在通過增加體力活動促進全民健康、預防慢性疾病,鼓勵醫生把運動處方作為慢性疾病治療方案的一部分,而該項目現已逐步進入美國的醫療系統[8]。

顯然,體育與醫療的跨界融合無疑對我國當前或未來的學校體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突出意義。我們應不斷轉變觀念,打破現有學校體育僅僅是傳習運動項目、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桎梏思想,真正把運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放在學校體育的核心地位,教會學生一生追求健康、懂得運動,也正是我們提倡終身體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3.2 提升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

自2001年我國施行新課改,體育課更名為體育與健康之后,體育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便更為重要了,它肩負著整個學校的健康教育使命,尤其在塑造學生擁有健康態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實際情況所呈現出來卻是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時并沒有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甚至有不少體育教師還不具備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不言而喻,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能力的獲取應該在其攻讀本科學位期間養成及崗前培訓中形成。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健康知識及具備組織和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包括診斷、規劃、監測、評價等,同時還應擁有積極的態度,如堅信健康的意義及其價值認同,樂意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等。國外也有研究者對體育教師健康教育專業能力的論述,主要將其分為3個層次:第1層是社會的,首先是有助于和諧社會態度的形成和培養體育人的能力,其次是積極參與當地社區的健康教育,特別是促進人們體力活動方面的。第2層是實用的,首先是通過體育教育發展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其次是令學生養成運動和其它健康習慣并使其作為人類的一個基本生活要素。第3層是生存的,首先是刺激機體的發展以促進健康,其次是關注自身身體健康的個性養成[9]。endprint

因此,針對當前我國學校健康教育的現狀,亟待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的能力。全國高等體育院校在培養體育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應把一定的運動醫學理論及實踐納入到培養體系中,培養出一批既懂“體”又懂“醫”的復合型體育教師,使我們的體育教師不僅能向學生傳授運動技能,更能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的守護者。此外,國際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運動對促進人體健康具有突出的作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試行將運動醫學納入到本國的醫學教育中,這對我國體育教師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10]。

3.3 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

根據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課程共設置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5個方面的學習內容。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學校體育受到西方競技體育的強烈影響,競技運動項目始終占據著體育課程內容的主體地位。雖然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以競技運動為中心的體育教學和課程內容不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及需要,不重視甚至忽略健康教育的事實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青少年患慢性疾病常態化、體質健康水平近30年來連續下降等問題突出,顯然與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說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必需完善,尤其在健康教育方面應大大提升其比重,同時將運動中的健康要素作為核心內容與體育實踐相結合,切切實實地告訴每一個青少年如何通過科學鍛煉促進身體健康。此外,學校醫療部門與體育部門應加強合作。首先,定期舉辦健康講座,以案例的形式告知學生體力活動不足或靜坐少動易引起慢性疾病等潛在危害,同時也把科學鍛煉對預防及治療慢性疾病的突出作用一并呈現給學生們,進而從思想上使他們引起重視以到達健康教育的目的。其次,將學生的體質測評納入到健康體檢中,為學生健康意識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疾病的早期預防等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有針對性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提供依據,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11-12]。

進入21世紀以來健康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實際上,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和病痛,更體現在身體機能的良好運轉,人們能輕松勝任日常的學習、工作及生活并達到身心愉悅。但現實卻是大多數國民未富先老、未富先病,特別是作為我國未來發展主力軍的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始終令人擔憂。當前,我國正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體育與醫療作為保障國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兩者的融合是時代的選擇,更是人類渴望健康的共同訴求。學校體育作為國民體育的基礎,肩負著增強民族體質的歷史使命,而體醫融合為我國學校體育今后更好培育青少年擁有強健體魄帶來了機遇。因此,應立足于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現狀,促進學校體育與醫療的深度融合,使二者共同為我國青少年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PEDERSEN B K,SALTIN B. Exercise as medicine–evide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 as therapy in 26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J]. Scand J Med Sci Sports,2015(4):186-201.

[2] DONG B,WANG H J,WANG Z,et al. Trends in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mass index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2005 to 2010[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2013,26(8):997-1004.

[3] 馬軍,蔡賜河,王???,等. 1985—2010年中國學生超重與肥胖流行趨勢[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9):776-780.

[4] 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Z]. 2016.

[5] BERRYMAN J W. Exercise is medicin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2010,9(4):

[6] 段瓊. 德國學校體育發展的創新模式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5(10):167-170.

[7] 霍軍,董翠香. 中小學體育教師角色轉變成效、問題及策略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31(6):741-745.

[8] 汪波,黃暉明,楊寧. 運動是良醫(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促進健康的新理念——王正珍教授學術訪談錄[J]. 體育與科學,2015,36(1):7-12.

[9] BARBARA W.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s a part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J]. Human Movement,2010,11(1):238-246.

[10] KORDI R,MOGHADAM N,ROSTAMI M. Sports and exercise medicine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long path ahead[J]. Medical Education Online,2011,16(2):653-664.

[11] KAREL F,ZBYN?K S,FRANTI?EK C.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and recesses in school lifestyle of adolescents[J]. School Health,2016,86(2):513-524.

[12] FA J F.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policy monitoring for middle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theoritical basis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constituents[J].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6,11(12):824-837.endprint

猜你喜歡
體醫融合體醫體育教師
后疫情時代安徽省體醫融合現狀的調查研究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體醫融合背景下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探究
關于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探析
體醫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與體育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體醫融合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與路徑選擇
共生理論對“體醫結合”模式創建的啟示
在社區實施:“體醫結合”促進健康研究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