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碳中和愿景的省域資源環境科技發展戰略探析

2022-02-27 14:47王瀟瀟商釗敏
低碳世界 2022年10期
關鍵詞:前沿技術科技資源

王瀟瀟,商釗敏

(1.河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37;2.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37)

0 引言

2020年,我國制定碳中和發展目標,力求在2030年以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并于206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目標[1]。此目標以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著眼點,力求為全球氣候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做出貢獻,而這一重大戰略當屬一場十分廣泛而又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2]。從我國整體層面上看,短期內有較多省份的經濟發展不具有穩固性,還沒有形成新的消費熱點,不僅如此,內生投資的增長動力也有待強化。長期來看,多省份依舊面臨較重的傳統產業升級以及結構調整等任務,新產業、新經濟與新業態所占比重較低,缺乏創新驅動力,仍需采取有效措施持續優化生態環境。

1 碳中和愿景下發展資源環境科技的必然性

1.1 與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科技發展所需相符

我國地大物博,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河南、山西等省份,有很多煤炭產業,但是我國鋁礦、鋅礦以及鋁土礦等礦產的后備資源不足,沒有足夠的保障[3]。另外,部分地區礦山具有較為分散且規模不大的特點,依舊沿用以往粗放式的開采模式,對尾礦資源和共伴生資源的利用能力不夠理想。因此,基于碳中和這一目標的驅動,對礦業結構進行改革,打造產業升級有利局面,研究與開發綠色開采技術,愈發成為礦產資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1.2 與國家重大戰略所需相符

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資源利用率,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盡可能低的水平,是對我國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與落實[4],與我國資源環境科技發展重大戰略相契合。

1.3 與我國水資源發展所需相符

從水資源的儲備情況來看,我國被劃歸為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淡水資源占比只有6%,人均水資源為2300 m3,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10。同時,我國有眾多人口,對水資源的損耗非常大,取水量高達5497億m3[5]。然而在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中,不少省份依舊沿用以往粗放式的農業灌溉模式,水資源的耗費量非常大,水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無論是在節水技術的開發上,還是在用水監測模式的實施上,可發展的空間均比較大,目前情況與全面節水目標之間的差距依舊很明顯。

1.4 與我國節能環保所需相符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我國科學技術持續提升,環保產業逐漸呈現明顯的集聚發展趨勢。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所在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時間不長,亦沒有積累足夠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需要持續做出相應調整[6]。

2 環境資源領域科技發展的關鍵任務

展望今后,國際國內形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7]正在孕育新的發展格局。在此過程中,我國諸多省份資源的實際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會處于戰略疊加機遇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調整轉型需求予以滿足,同時,也需要合理應對各項風險挑戰。

2.1 資源節約利用

(1)礦產資源節約利用。礦產業的結構性改革是我國重要的戰略任務,在優化發展質量的同時增加發展效益則是重中之重。礦產資源勘探、開采與深加工以及礦山礦區修復等急需采用一些前沿技術,如煤礦智能精準化開采、煤炭就地洗選加工、煤礦瓦斯高效發電、礦井廢氣熱源綜合利用等技術。

(2)水資源節約利用。目前,我國不少省份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水資源開發過度、生態功能破壞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是經濟社會用水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非常關鍵的矛盾點。為了實現對各項相關問題的全面及有效解決,必須采取更為高效的水資源開發及保護措施,對各種類型的節水技術及裝備進行合理利用,同時實現對生態修復與持續保障、城鎮水環境數字化智能管控系統、高濃度氨氮廢水資源化處理等前沿技術的突破。

(3)工業企業節能與低碳發展。今后一段時間內,工業節能降耗、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以及生產效率提升仍是我國各地發展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各省份均有高能耗、高污染、排放嚴重的產業,這些產業的優化升級需要從生產工藝節能低碳、工業余熱與廢熱綜合利用以及工業流程節能等方面展開,對其前沿關鍵技術予以突破,如高爐煤氣精脫硫、特高壓輸配電、二氧化碳熱泵、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等技術。

2.2 生態環境治理

(1)大氣污染物防治。我國在短期內改變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火力發電、煤礦、鋼鐵以及化工等產業結構的難度較大。對此,需要從工業排放氣體污染物防治以及大氣污染物檢測技術和裝備等方面展開,有目的、有重點地探尋有色金屬冶煉煙氣治理、以物聯網與大數據為基礎的環境監測、顆粒物多角度追蹤等關鍵技術的突破。

(2)水污染物防治。目前我國農業與生活用水量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污水產生量也越來越大。造紙、制造以及皮革等高耗水、高排污行業的規模依舊比較大,對此,需要有針對性地從工業、城市和農牧等污水處理以及污水檢測技術和裝備等方面展開,探尋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化學工業污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及其資源化等前沿技術的突破。

(3)土壤污染防治與固體廢棄物處理。對土壤污染進行控制,是現階段污染治理中非常迫切的一項任務。從農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物監測、土壤修復、材料與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及其資源化方向展開,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對污染物場地土壤原位采樣、重金屬污染修復、高精度多功能土壤與地下水樣品原位采集和探測等前沿技術的突破。

2.3 綠色產業(碳匯)發展

(1)綠色建筑產業。近年來,節能建筑呈現出逐年增加之勢,此類建筑要求對能、水、地、材最大化節約,為人們提供足夠健康、實用與高效的使用空間?;谏鲜鲆?,綠色建筑產業應從綠色建筑技術與材料、綠色供熱供冷設施與改造、生態城市、生態農村建設等相關方向展開,有重點地突破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設備、高性能節能環保一體化、生態環境熱泵采暖等前沿技術。

(2)綠色交通與運輸。根據今后交通與運輸發展趨勢,通過對相關技術的運用,達到各種交通方式之間合理銜接與協同運行的目的,實現對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構建,滿足人們暢通出行的交通需求?;谏鲜鲆蛩?,綠色交通與運輸應從智能化、高效率等方向提升,加快對基于互聯網城市的智能交通、智慧交通識別,以激光雷達為核心的智慧交通感知等前沿技術的突破。

(3)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不斷實踐和達成“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揮的作用愈發突出。為了從整體層面提高全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應從非化石能源、生物質能以及清潔供熱系統等方向展開,實現對多功能智能戶用光伏發電模塊一體化、光催化裂解水產氫催化劑制備、秸稈熱解炭氣工程等前沿技術的突破。

3 基于碳中和愿景的省域資源環境科技高質量發展戰略

3.1 生態優先,突出經濟

在人類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社會生產力為其提供物質基礎,而科學技術又是第一生產力。人類對科技的濫用對自然生態平衡造成不利影響,以至于今后人類面臨且尤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單單是資源匱乏的危機以及環境遭受的破壞,還有由于科技異化而引發的相應災難。對此,科技發展必須遵循生態優先這一重要原則,從真正意義上做到讓科學技術為人類謀福利。實際上,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重點關注經濟價值[8],自從我國制定與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不過從整體層面看,我國依舊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并未改變。因此今后科技發展在對生態效益予以保證的前提下,仍需突出經濟發展。

3.2 轉變觀念,創新范式

傳統意義上的科技進步只是一個具有相應狹隘性的經濟學概念,雖然發揮出對經濟增長的有效促進作用,但亦導致了資源的浪費與生態環境的惡化,且基于傳統技術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并不徹底,原因就在于其線性邏輯具有相應的開放性,受此影響,技術的運行彰顯出單向運行特征,即按照“資源—產品—廢物”的既定路徑運行,相反方向的恢復明顯欠缺。這不僅造成了對有限資源的消耗,還導致了大量廢物排放的現象,在浪費資源的同時又對環境造成破壞。所以,為了實現對資源環境問題的全面有效解決,各地必須轉變科技進步觀念,實現技術的創新。

生態科技創新是今后科學技術的新方向和新趨勢,其目的就在于讓整個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從而實現對生態系統結構的優化。生態科技創新追求的目標并不單一,而是強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達到生態平衡的重要目的,力求實現對傳統技術的升級換代,通過技術進步扭轉以往經濟發展取得成功而無法兼顧生態發展的不利局面,為人們健康生活及社會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傮w來說,生態科技創新能夠滿足資源節約及環境友好的要求,應為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科技發展所采用。

3.3 落實保障,加快改革

①科學、合理地制定并有力落實碳中和政策。在碳中和的引導、支持及規范下,持續完善相應政策體系,讓各方積極、主動地參與碳中和的實現進程中,保證碳減排產品開發的規范性。投入更多精力于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發上,加快制定碳中和技術規范,對碳中和實施標準化、規范化以及數字化程度的提升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②創建碳中和平臺。以各地自身發展情況為立足點,面向全國范圍進行圍繞碳中和全流程服務的建設,制定碳中和“黑名單”和“綠名單”激勵約束機制,并保證其落實的有效性,將更加充分發揮碳中和相關信息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推動作用。③豐富碳減排產品。在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鼓勵優先采用國家碳配額、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對碳中和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結合進行探索,從公眾行為減排等相關方向出發,創新性地對區域核證碳減排量進行開發,豐富碳減排產品。

4 結語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自然資源的協調、修復及保護是整個世界目前都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碳中和的提出對我國社會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意義,而要想在2060年以前達成碳中和目標,必須投入更多精力,大力發展科技,以有效的手段為支撐,加快發展目標的實現進程。

猜你喜歡
前沿技術科技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眼底成像前沿技術研究進展
全球紡機前沿技術集結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科技助我來看云
60大戰略前沿技術方向市場規模預測(三)
60大戰略前沿技術方向市場規模預測(一)
科技在線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