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WTO框架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實踐與思考

2022-02-27 16:10蘇悅娟
市場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技術壁壘通報貿易

蘇悅娟

技術性貿易措施(以下簡稱技貿),也稱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或技術壁壘,是指世界貿易組織(WTO)《技術壁壘(TBT)協定》(《TBT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協定》(《SPS協定》)所管轄的各種形式的非關稅壁壘措施。主要類別有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等,由于其具有名義上正當性、技術上的復雜性、手段上的隱蔽性等特點,近年來已成為一些國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人為設置貿易壁壘、限制他國產品進口的一種常見措施,對國際正常的貿易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我國一直以來將交涉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作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服務外貿大局,促進外貿增長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新冠疫情期間成功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敦促越南取消對我國輸越汽車的不合理技貿,為我國的汽車出口排除了貿易障礙,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國外技貿與以往相比,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如通報的數量、種類增多、涉及的產品種類更加廣泛、人類健康和食品安全更受關注以及一些區域性自貿協定的“排他性”規則等,對技術壁壘的應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密切關注并借鑒前期成功應對的經驗,主動作為,綜合施策,精準服務,降低我國外向型產業受影響程度和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更多企業“走出去”。

一、成功應對技術壁壘的實踐

2020年疫情期間,越南對國外進口汽車的技術“門檻”不斷升級,先后發布多份通報及公告,要求進口汽車商提供歐盟認證的COP(生產一致性審查)認證評估證書,若無上述COP認證評估證書,即使已登檢過的車型,后續進口仍要按新車進行每批次抽檢且重新登檢。越南出臺的一系列技貿,給非歐盟國家的汽車輸往越南設置了障礙并提高了貿易成本,給我國汽車輸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①韋萬春,孔祥軍:《用規則破解“出口難”廣西汽車開啟跨“越”之旅》,《技貿導刊》2022年第1期,第34-37頁。。

為積極應對越南技術壁壘,我國主動作為,在收到相關情況反映后第一時間部署開展應對工作,組織技貿專家和業務骨干,系統梳理、分析了越南對進口汽車的評定程序等非關稅措施,就越方只認可歐盟認證的機動車整車產品COP認證評估,且已對非歐盟國家機動車進入越南市場造成不必要障礙的合格評定程序提出了質疑,向WTO第84次TBT委員會提交了“特別貿易關注”議題并提出相關訴求,敦促越方取消強制汽車進口商提供歐盟COP認證評估,并認可其它國家的COP認證評估程序。最終,越方被迫取消對進口汽車的限制措施,我國汽車得以繼續順利進入越方市場并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據統計,2021年,我國對越南汽車出口迅猛,總值超過200.1億元,同比增長68.3%,躍居越南汽車進口第三位。

上述經驗顯示,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出口企業將面臨國外越來越多的技術貿易壁壘,我國的外貿發展亦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而在面對國外技術壁壘時,應準確把握當前國外技術壁壘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主動作為,深入分析研判、熟練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積極維護企業利益。

二、當前國外技術壁壘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一)通報數量明顯增多。WTO成員每年通報的技貿呈快速增加趨勢,從2016年的3723項增加到2021年的5783項,五年內增長55%。在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2020年,WTO成員共發布TBT通報3352件,其中119件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SPS(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通報數量為2124件,同比增加20.3%,呈明顯增長趨勢。其中美國通報技貿370項,比上一年度增加100項,同比增長37.04%,歐盟通報99項,比上一年度增加37項,同比增長59.68%②中華人民共和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中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年度報告(2017)》,北京:質檢出版社,2017年。。

(二)類別更加多樣化。疫情期間,世貿組織成員通報的技貿與以往相比類別更加多樣化,既有限制性措施,又有促進性措施,體現了明顯的疫情防控需求。如為應對國際間動物和動物產品貿易所帶來的新冠病毒風險,對活動物及動物產品、外來動物和觀賞性動物的進口和運輸采取了臨時性限制措施;而為了使醫療產品更快地進入市場,加快獲得基本醫療設備,出臺了諸如開展監管協作、簡化醫療產品相關認證、授權以及其他程序等措施;在針對食品、醫療產品方面,放寬了食品方面的技術法規,確保能夠獲得所需要的食品,發布醫療產品新的健康、安全或治療要求,確保醫療產品的安全性;同時還對相關的措施規定了替代程序,使成員國在疫情造成貿易中斷的背景下能夠通過遠程或電子方式對符合性進行核查。

(三)涉及產品范圍更廣。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TBT和SPS通報涉及的產品范圍更加廣泛。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2020年,至少有38個世貿組織成員遞交了超過180件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通報,通報內容涵蓋個人防護設備、醫療儀器、消毒試劑、藥品、動物及食品等產品的技貿、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數量限制、出口限制以及貿易便利化等政策。除食品、活動物、植物產品和一般產品外,與疫情相關的醫療設備、藥品(藥物)和用品迅速被世界各國納入技貿產品清單。同時由于疫情的溢出效應,農食產品受到了更高的關注,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IT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針對HS4位編碼項下農產品、動植物產品、食品等204種產品累計實施了1019項進口限制措施,導致全世界564億美元的產品出口受到影響③朱晶,張瑞,張瑞華,謝超平,楊靜:《新冠肺炎疫情下進口限制措施對農業貿易的影響與思考》,《世界農業》,2021年第5期,第4-15+126頁。。

(四)健康和安全更受關注。技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目的通常是以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防止欺詐行為和消費者保護、減少和消除貿易壁壘、便利貿易,保護環境、食品安全、動植物健康,保護國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他危害等出現,這使WTO其他成員難以反駁。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保護人類健康與安全和食品安全更為師出有名,2020年TBT通報顯示,以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為目的的措施為1295件,占總量的38.6%,位居第一,SPS通報中涉及食品安全的通報數量為998件,占比達46.8%,同樣位居第一。

(五)區域性自貿協定“排他性”規則不容忽視。疫情或后疫情期間,國際間的貿易、投資、人員流動等受到巨大的沖擊,全球價值鏈體系正在向區域價值鏈或國內價值鏈收縮,區域性自貿協定迅速發展,其“對內自由,對外保護”的“排他性”規則,將逐漸成為技貿的新形式,對我國的對外貿易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如2020年7月生效的新美加墨協定(USMCA),涉及汽車的規則要求零部件中的75%原產于北美,其中40%到45%的汽車零部件必須由時薪在16美元(約113元人民幣)以上的工人生產,體現了明顯的區域性貿易保護特征;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生效后,越方只認可歐盟認證的機動車整車產品COP認證評估,阻礙非歐盟國家生產的機動車進入越南市場。

三、有效交涉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蔓延對全球貿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邊境疫情管控措施、產業鏈重組和轉移、貿易摩擦多發頻發等促使WTO成員實施愈發多樣的技術壁壘,對我國外貿的不利影響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如何有效加強國外技貿的交涉應對,促進產品“破壁”出口,全力降低技術壁壘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本文認為,應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完善國外技貿快速反應預警機制,積極開展通報評議。一是運用ePing(WTO通報工具)、中國WTO/TBT-SPS通報咨詢網等途徑,動態了解WTO成員通報的技貿信息,及時研判,分類處置應對,主動跟蹤并詳細了解相關目的國針對疫情出臺的進口限制法令,及時向企業發出預警信息,同時對未向WTO進行通報卻已經實施的相關措施,主動了解,積極反映并訴至WTO;二是持續關注區域性自貿協定的“排他性”規則,積極做好應對工作,聚焦東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新興市場及歐盟、美國、加拿大等我國主要出口目的地技貿,深入研究分析,前瞻預判國外市場技術準入要求,及時發布風險預警;三是對WTO通報的緊急措施,組織專家研究評議,針對不合理的限制進口措施,利用WTO/TBT、SPS委員會例會,提交“特別貿易關注”議題,或者采用雙邊磋商形式,敦促其他成員對不符合TBT、SPS協定原則、對貿易造成不必要的措施和做法進行澄清、修改、廢止、推遲實施等,爭取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維護企業權益。

(二)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企業調研,結合實際綜合施策。深入開展出口企業疫情期間受國外技貿影響情況專題調研,全面掌握企業面臨技貿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國外技術要求、標準、限量、合格評定程序、防疫措施、檢疫要求等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引導企業主動交涉應對國外技貿,提出更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措施;立足我國的優勢資源、特色產品以及國外目標市場,建立體系合理、應變力強的技貿體系,在質量控制、認證認可、檢驗檢疫、合格評定、企業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豐富應對技術貿易措施交涉應對的“工具箱”,進一步提高產業和產品的競爭力。

(三)建立健全政府技貿工作機制,主動作為精準服務。強化對政府技貿工作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化建設,通過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手段,積極推進技貿研究評議基地制度化建設,形成對重點產品領域技貿研究應對的全覆蓋;依托海關、商務的人員、設備及技術等優勢,加強風險預警、決策支撐和公共檢測等公益產品供給,為重點企業提供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技貿交涉應對服務;針對受影響的支柱行業、重點企業提供技貿信息的推送服務,開展國外技貿交涉應對的專題培訓,在降低貿易成本等方面精準發力,支持企業擴大出口。

(四)加強技術貿易措施工作的宣傳及引導,多方合力共同應對。通過工作交流、線上調查、現場培訓的方式,持續提升地方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對技貿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引導利益相關方主動參與國外技貿的預警、研究及應對工作;整合海關、地方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資源,推進建立生絲、機電設備、竹木草制品的技貿研究評議基地、調查研究中心,以專業化集約化管理方式共同破解國際技術貿易壁壘,為相關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保駕護航。

(五)促進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維護中國制造聲譽。技貿在國際貿易中是一把“雙刃劍”,嚴重影響我國產品出口的同時也倒逼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引導企業化“?!睘椤皺C”,吸收發達國家技貿中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更加關注人類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主動采取國際先進標準,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強化技術創新,逐步提高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主動了解TBT、SPS國際規則,了解相關合格評定程序、國際標準、指南、建議和發展趨勢,提升合規意識;嚴格按照目的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法規、合格評定要求進行合規經營,通過不斷加強出口產品質量管控,不斷提升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猜你喜歡
技術壁壘通報貿易
WTO/TBT 通報
WTO/TBT 通報
WTO/TBT 通報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WTO/TBT 通報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貿易統計
淺析在技術壁壘下我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
淺析中國鐵路貨車制造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我國畜產品生產與貿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