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稅法課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2-02-28 01:31鄭新楠李小玉
中國農業會計 2022年1期
關鍵詞:稅法財會思政

鄭新楠 李小玉 王 飛

一、引言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等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培養人的目標是什么要搞清楚,現在非常明確堅定地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依據這一共識,全國各大高校開展了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的實踐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作為財經類專業基礎及核心課程,稅法課程受眾面較廣、影響力較大,尤其是財經類專業,主要是為各事業單位、企業培養財會類專業人才,而稅收又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在稅法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能夠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精神品格,體現了立德樹人和“三全育人”的宗旨。本文擬以稅法課程為例,對高校財會類專業中課程思政教育的意義及實現路徑進行探討,為高校實施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二、稅法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實現立德樹人,離不開教育體系制度支撐。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主線,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高校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德育養成的環境,必須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開展課程思政能力建設,能夠使高校在育人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完成德育工作。

其次,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獲取的信息也是魚龍混雜,許多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較大,不重視社交、沉迷于網絡世界、理想信念淡化、道德選擇偏差、“三觀”不正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表面上看原因多種多樣,實際上卻是教育的問題,學生抵觸傳統的說教,因此我們應該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有所反思和創新。教師可以通過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內容,既能夠降低學生對傳統說教的抵觸,又能夠將正確的“三觀”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授給學生,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道德修養。

最后,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說,稅法作為財會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財務領域的專業人才。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在會計和財務管理領域廣泛應用,財務共享系統被多數企業使用,財會專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的財務崗位和別的崗位交互程度更深,財務管理專業亟須深化教學改革。另一方面,財務會計類工作崗位,除了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有要求外,更需要學生有規范操作、遵紀守法意識。然而從目前我國高校開設課程及教學建設情況來看,稅法這門課程教學由于知識點較多,在上課過程中普遍將重點放到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上,對于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及依法從業觀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較少涉及。稅法作為會計類的專業基礎課,有必要且應該與時政緊密結合起來,融入思政元素,將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相融合,建設一支質量高、思想好、道德優的稅收從業人員隊伍。

三、稅法課程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實現路徑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教育者先受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緩慢,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教師隊伍建設不適應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需求。因此,高校想要發展思政教育,首先應該提升專業課教師思政水平,強化教師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將思政教育納入到日常教學考核中去,鼓勵教師不斷關注社會熱點并找到其背后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理論教學中去,不斷提煉總結,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深化課程內涵,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品質。

(二)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常規教學中

目前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側重專業知識的培養,較少涉及到課程思政教育的內容。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增強育人者本身思政教育能力之外,還要將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這就要求教師從人才培養方案開始就當融入思政元素。在此基礎上,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稅法課程思政元素,并融合歷史、經濟社會發展、時事政治等知識,以引導學生認識到稅法對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性,感受學習稅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意義和價值。課程內容中具體的思政教育元素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稅法課程內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三)將課程思政嵌入到專題教學中

在稅法課程講授過程中,將課程思政元素嵌入到專題活動內,可以增加宣講課程思政的趣味性,學生也更容易融入其中。比如在講到個人所得稅這一模塊時,可以將個別明星偷稅漏稅事件做成專題案例,設置討論題目時讓同學們一起參與,在此過程中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知識講解中來,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依法誠信納稅對國家、社會及個人的影響。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了解個人所得稅的概念,掌握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及計算方法;能力目標:提高涉稅業務處理能力;素養目標:培養獨立思考及表達能力,增強遵紀守法、誠信納稅意識。教學重點是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教學難點是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教學過程設計主要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課前:(1)讓學生提前在微博、微信、抖音中搜索“**明星陰陽合同偷稅漏稅”事件;(2)在超星學習通中下發課前預習課件《個人所得稅的概念及征稅范圍》,布置作業,讓學生列舉出身邊親人所交的稅中哪些是個人所得稅。課中:課程引入:(1)隨機找兩組學生講述“**明星陰陽合同偷稅漏稅”事件的大概過程,激發同學們作為“吃瓜群眾”興趣;(2)聯系案例,讓學生找出事件中涉及的違反稅法規定的行為。專業知識拆解學習:(1)學習個人所得稅的概念及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意義,辨析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的異同;(2)學習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及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有哪些行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3)將案例展開講解,首先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陰陽合同”,引導學生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此次案例中應該繳納多少稅,同時重點學習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并以明星偷稅漏稅對國家財政收入及個人職業發展的影響為例,教導學生樹立依法誠信納稅意識。課后:(1)布置小組作業,找出近年來我國查處的明星偷稅漏稅事件及其中涉及到的具體稅額;(2)以邏輯導圖形式,總結“陰陽合同”中涉及到的不同稅種及相關知識點,并將作業上傳至學習通平臺;(3)錄制依法誠信納稅(如偷稅漏稅的危害性)宣講小視頻,將思政教育進一步落到實處。

三、結語

“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彪S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同世界的聯系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斗爭也更加復雜。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實施“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理念置于教育最頂層,是實現教書育人的主要載體,是“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目前,全國各個高校都在開展課程思政,稅法課程作為財會類專業核心課程,在課程改革過程中要根據國家所需人才要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充實教學內容,深度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作為教師,更是要更新自身教學理念,不斷學習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時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歡
稅法財會思政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規劃與就業發展研究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財會職業及教育的新挑戰
房地產稅法正式列入立法計劃
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探討
發揮財會管理功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益
淺議稅法效力及其減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