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陵山區作物秸稈資源量利用狀況分析

2022-02-28 09:58郭春平吳志林王建萍陸躍宏王麗芳李維龍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2期
關鍵詞:臺賬普查利用率

郭春平 吳志林 王建萍 陸躍宏 王麗芳 李維龍 劉 佼

(1.玉溪市鄉村產業發展中心 云南玉溪 653100;2.云南省易門縣農田建設工作站 云南易門 651100;3.云南省易門縣農村環境工作站 云南易門 651100)

易門縣國土面積1 571 km2, 山間盆地面積為46.77 km2,占總面積的3%,其余是廣大的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7%,是典型的丘陵山區農業縣。 全縣共7 個鄉(鎮)街道,耕地面積34.39 萬畝,農業人口14.34 萬人,人均耕地2.41 畝,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40 萬畝左右,其中,大春農作物每年22 萬畝左右,以種植玉米、水稻、烤煙、蔬菜、薯類、雜糧等為主;小春農作物每年18 萬畝左右,以種植小麥、豌豆、蠶豆、油菜、蔬菜、薯類、雜糧等為主。 為摸清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方式,針對作物種類多、秸稈利用傳統單一、分布散、綜合利用占比不清、新技術利用開發難等問題,易門縣農田建設工作站以《第一次、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統計臺賬、問卷調查為依據,對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進行綜合分析, 闡述當前農作物秸稈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開發利用的建議和措施。

1 分析比較

1.1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秸稈利用情況分析

2007 年,通過對全縣22.457 萬畝農作物進行普查,作物秸稈產生量為7.311 萬t,在秸稈資源量中,綜合利用量為6.184 萬t,利用率為84.6%(表1)。

表1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秸稈利用情況

1.2 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秸稈利用情況分析

2017 年, 對不同區域91 塊典型地塊進行普查,面積156.02 畝,秸稈產生量73.278 t,其中:秸稈利用量62.647 t,利用率85.5%,與第一次普查分析相比,利用率提高0.9 個百分點(表2)。

表2 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秸稈利用情況

1.3 臺賬資料中秸稈利用情況分析

原易門縣土壤肥料工作站10 年來的統計臺賬表明,2010-2019 年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為72.5%、78.0%、79.9%、84.0%、81.3%、85.4%、89.9%、91.5%、90.6%、90.9%,利用率呈上升趨勢。其中,2010 年的統計臺賬,與相近年2007 年的第一次普查秸稈綜合利用率84.6%相比,利用率減少12.1 個百分點;2017 年的統計臺賬,與2017 年第二次普查的秸稈綜合利用率85.5%相比,利用率減少6 個百分點,說明統計臺賬與2 次普查結果存在一定差距(表3)。

表3 2010-2019 年統計臺賬中秸稈利用情況

1.4 問卷調查分析

2019 年底, 發放問卷180 份, 收回有效問卷152 份,涉及地塊數509 塊,其中,玉米137 塊、煙草80 塊、 豆類77 塊、 油料63 塊、 水稻55 塊、 小麥52 塊、蔬菜34 塊、甘蔗5 塊、薯類3 塊。 通過匯總分析,加權平均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8.4%,與2019 年統計臺賬的綜合利用率90.9%相比, 減少2.5 個百分點,基本吻合(表4)。

表4 2019 年問卷調查匯總

2 結論

通過對比分析表明, 統計臺賬與2 次普查結果存在微小差異,而與問卷調查基本相吻合,說明易門縣近10 年的秸稈資源利用統計臺賬基本真實可靠,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3 當前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現狀及特點

3.1 利用現狀

以2019 年統計臺賬為例,全縣農作物總播面積39.991 萬畝,經濟總產量18.675 萬t,周年秸稈資源總量15.429 萬t,人均占有量1.08 t。 在秸稈總量中:玉米7.356 萬t、 蔬菜3.616 萬t、 小麥1.414 萬t、薯類0.969 萬t、 水稻0.767 萬t、 油料0.60 萬t、 豆類0.426 萬t、煙草0.196 萬t、其他0.061 萬t、甘蔗0.024 萬t。秸稈綜合利用量14.026 萬t,占90.9%。其中: 直接還田7.585 萬t, 占總量的49.16%; 飼料4.302 萬t,占總量的27.88%;堆肥1.997 萬t,占總量的12.94%; 燃料0.138 萬t, 占總量的0.89%; 原料0.005 萬t,占總量的0.03%(表5)[1]。

表5 2019 年主要作物秸稈利用率匯總

3.2 特點

3.2.1 秸稈資源量逐年增加 統計顯示, 全縣秸稈資源量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從2010 年的13.585 萬t,增 加 到2019 年 的15.429 萬t, 增 加1.844 萬t,增13.6%。 原因分析:一是隨著農作物產量的持續增產而增加;二是隨著種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全縣小麥面積的壓縮,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擴大,復種指數提高, 秸稈資源量相對增加。 2019 年秸稈資源總量15.429 萬t,相比2010 年的13.585 萬t 增加1.844 萬t,增加13.6%。 其中:蔬菜秸稈量增加2.532 萬t,糧油、煙草等作物秸稈增加2.859 萬t,水稻、小麥作物秸稈減少3.547 萬t(圖1)。

圖1 2010-2019 年易門縣秸稈資源量

3.2.2 秸稈資源種類多 從品種分布來看, 主要以玉米、蔬菜、小麥、薯類、水稻秸稈為主,占91.5%。 其中:玉米秸稈占比最高,達到47.68%,蔬菜、小麥、薯類、水稻、油料、豆類、煙草、甘蔗、其他等作物秸稈占比 分 別 為23.44%、9.16% 、6.28% 、4.97% 、3.89% 、2.76%、1.27%、0.39%、0.16%(圖2)。

圖2 2019 年易門縣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占比

3.2.3 秸稈資源分布散 一是秸稈資源分布較散。2019 年秸稈資源總量15.429 萬t, 其中: 龍泉街道3.209 t,占20.80%;銅廠鄉2.916 萬t,占18.90%;綠汁鎮2.059 萬t, 占13.35%; 浦貝鄉1.920 萬t,占12.44%; 六街街道1.897 萬t, 占12.30%; 十街鄉1.737 萬t,占11.26%;小街鄉1.691 萬t,占10.96%。秸稈資源總量中,蔬菜秸稈主要分布在壩區及河谷;玉米、類麥、薯類秸稈主要分布在山區鄉鎮;水稻、甘蔗秸稈主要分布綠汁江流域和扒河流域; 豆類和煙草秸稈在各鄉鎮分布均勻。 二是由于受丘陵山區的特性影響,農戶承包地分散,田塊零碎,還田機具在小田塊中作業不方便、功效差(圖3)[2]。

圖3 2019 年各鄉鎮秸稈產生量

3.2.4 秸稈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 由圖4 可知,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10 年的72.5%提高到2019 年的90.9%,提高了18.4 個百分點。 按照農業農村部2018年10 月在“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現場交流暨成果展示會”提出的,到2020 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要在85%以上,2019 年12 月在遼寧沈陽舉辦的“秸稈綜合利用經驗交流活動”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到85.45%,有10 個省的利用率超過90%,近50%的縣區利用率超過90%,易門縣秸稈利用率已進入超過90%的縣區行列。 原因分析:一是隨著農業機械化普及和農業技術的改進,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逐步擴大。 據易門縣農機管理部門統計,“十三五”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6.87 萬臺(套),周年機耕機耙率達到89%。 其中,大中型輪式拖拉機63 臺,配套粉碎機11 臺, 近3 年共完成秸稈粉碎還田7.114 萬畝。 二是出臺了《易門縣全面禁止秸稈焚燒管理辦法》,隨著禁燒宣傳力度的加大, 秸稈綜合利用率得以提升。 三是隨著畜牧產業的發展, 秸稈飼料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據易門縣畜牧水產站統計,2019 年全縣大牲畜存欄10 830 頭, 按每頭日消耗秸稈8 kg 計, 年消耗約3.12 萬t; 能繁母豬存欄30 806 頭, 按每頭日消耗秸稈1 kg 計, 年消耗約1.11 萬t;全年飼料用秸稈4.23 萬t,這與2019 年農業統計臺賬秸稈飼料用量4.302 萬t 相一致。

圖4 2010-2019 年易門縣秸稈利用率

4 存在的問題

4.1 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存在一定的弊病

秸稈直接還田雖然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 改善土壤性狀,減輕農民離田處理秸稈的負擔。 但秸稈直接還田,會將秸稈所帶病菌、蟲害埋伏地下,易造成下季作物病蟲害多發,同時,如果秸稈還田過多、分布不均、深翻不夠,會導致分解腐熟慢,影響下季作物發芽、生根。

4.2 秸稈資源利用模式傳統單一, 缺乏二次深加工開發

結合普查成果、統計臺賬和問卷調查比較分析,全縣秸稈資源利用方式不外乎直接還田、用作飼料、堆漚還田等模式, 而且年度之間和鄉鎮之間的利用模式、比例大同小異,缺乏適宜農戶分散經營的秸稈利用小型化、實用化技術。 在2019 年的秸稈資源總量中,直接還田49.16%,用作飼料27.88%,用作堆肥12.94%,用作燃料和原料0.93%,隨意遺棄8.93%,田間焚燒0.16%。 在直接還田中主要是采用留高茬還田、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秸稈覆蓋還田等方式;飼料化利用主要是秸稈飼喂后,經禽畜消化后變成糞、尿施入土壤還田,包括直接飼喂和青貯、氨化后飼喂;堆漚還田主要是在田間地頭挖坑, 將作物秸稈自然堆放發酵進行腐熟(圖5)[3]。

圖5 2019 年易門縣秸稈資源量去向

4.3 缺少龍頭企業帶動,新技術利用開發難

一是秸稈基料、原料化利用低。 目前,易門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個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小規模開展食用菌栽培,以秸稈為基料的秸稈用量還不大,規模生產育苗基質、栽培基質還有待進一步培育。 而以秸稈為原料的加工也僅僅停留在草席和草墩編織上, 年收購量在100 t左右。二是秸稈能源化利用較少。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易門縣先后建成農村沼氣池30 678 座,但隨著農村的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 秸稈作為沼氣原料用量越來越少,加之沼氣池進出料麻煩、危險大、產氣量低,以及電磁爐、液化氣、節柴灶、太陽能熱水器等的推廣應用,沼氣池已轉變成為農村戶廁用化糞池。 而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秸稈熱解氣化、直燃發電和秸稈干餾等應用技術在易門縣還是空白。

4.4 缺少政策支持

近年來,雖然國家實施了購機補貼,農田作業機械擁有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秸稈綜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由于種植業產出效益低,秸稈轉化利用增加了農民農業生產成本, 國家又無秸稈利用補貼政策,部分農戶不接納機械粉碎還田,導致農業機械有效作業時間短,弱化了秸稈處理能力。

5 建議

5.1 爭取政策支持,加強高位謀劃

全國政協委員趙雨森在2019 年政協提案中呼吁:“要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離田利用問題, 建議國家繼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府綜合補貼政策, 將秸稈還田技術納入農業綜合補貼, 從經濟上鼓勵農民實施秸稈還田的積極性”。 建議對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每畝補助40 元,同時對秸稈離田打包作業和秸稈腐熟作業給予一定的補貼, 引進秸稈商品化生產企業,提高秸稈產業化加工能力。 圍繞秸稈“五化”的綜合利用和發展目標, 結合農作物布局和秸稈生產實際,應多部門聯動,開展調研謀劃,編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長期規劃, 合理確定秸稈各種用途的利用項目,推動秸稈產業化發展。

5.2 鞏固和擴大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技術

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具有快速、簡便的優勢,近年來易門縣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技術得到了較快發展,2017-2019 年,共在小麥、玉米、烤煙等作物上完成秸稈還田7.114 萬畝。 其中,2017 年易門被列為全國小麥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18 年被云南省農業廳列為全省玉米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之一, 受到了省、市、縣的一致好評,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作用和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凸顯了農機主力軍的地位。 為鞏固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的前期成效, 政府應出臺相應的農作物秸桿還田補助政策, 定制生產適應山區推廣應用的小型收獲、粉碎、撿拾打捆配套機械,減少農民的成本投入,加大丘陵山區秸稈的利用力度。

5.3 加強指導,完善田間堆漚還田技術

目前,各地作物秸稈堆漚腐熟方式簡單粗放,存在腐熟時間長、不完全、效果差等問題。 各級農技人員要積極指導農民, 選擇田間地頭和便于操作的地方開挖堆捂坑,將收獲秸稈分3 層堆放(玉米等硬稈需粉碎), 按比例添加0.1%的腐熟劑、0.5%的尿素進行堆捂發酵, 根據秸稈含水情況適當補充水分后,在秸稈堆上覆土或用廢舊地膜蓋嚴, 使其充分發酵腐熟。

5.4 引導示范秸稈覆蓋還田技術

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 是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 并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的一項農耕技術。 面對近年來干旱日趨嚴重的情況, 結合易門縣實際和農戶的操作經驗, 可采用整稈秸稈覆蓋或粉碎秸稈覆蓋下季作物的方式, 起到調節地溫、 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抑制雜草生長和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5.5 加大秸稈利用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力度, 完善相關配套產業

一是引進有機肥生產加工企業。2020 年,易門農業農村局正在引進2 家有機肥生產企業進行商談,但是由于要解決土地及污染問題, 項目一直在商討中。 建議地方政府盡快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從土地安排和稅收上給予扶持, 進一步建立秸稈收集和物流體系,促進有機肥廠生根落地。 二是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 依托易門縣每年舉辦的“中國·云南野生菌交易會”平臺,大力發展以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產,培育壯大秸稈生產食用菌基料龍頭企業、 專業合作社組織、種植大戶,優化秸稈利用模式。

猜你喜歡
臺賬普查利用率
一季度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4.9%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蟲發生
葉立東:村支書的“新臺賬”
2020年煤炭采選業產能利用率為69.8% 同比下降0.8%
胡春華強調:確保脫貧攻堅普查取得圓滿成功
晶胞參數及空間利用率的相關計算突破
工作落實,一本臺賬起什么作用?
2018年中國將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淺議如何提高涉煙信息的利用率
靖邊規范基層黨建工作臺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