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價值

2022-02-28 15:17張子程
關鍵詞:自然界恩格斯資本主義

張子程

(內蒙古師范大學 文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恩格斯對自然辯證法的看重,并不是想簡單地將辯證思想懸置于自然現象之上而以此突出人類的偉大,彰顯人類在思維領域中對自然的把控,甚至以此展示人類智慧可以戰勝自然的驕人成就;而是通過對自然科學成果的普遍考察來揭示自然中所涵蘊的整體自然辯證圖景,說明自然與社會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唯物辯證系統,這樣人們就可以用辯證法來思考和發現自然現象中普遍存在的辯證關系,從而達到對辯證思維普遍性的應用,“因為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觀念上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聯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1]361?!岸鞲袼沟淖匀晦q證法正是通過對自然科學的哲學反思而揭示自然界的運動規律,并進而闡釋辯證法的理論思維的普遍意義,而不是對自然現象以及自然科學的經驗層面進行描述和解釋?!盵2]當然,自然科學和對自然科學的反思——自然辯證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和聯系。自然科學是對物質世界具體領域的實證性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現象發生發展的過程及本質和規律;而自然辯證法則以整體自然為對象,用以揭示整個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聯系及相互間的辯證關系。自然辯證法只是對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一種哲學反思而非自然科學本身,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只是為自然辯證法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而自然辯證法則為自然科學提供了某種研究的模式或解釋方法,“因為只有辯證法才為自然界中出現的發展過程, 為各種普遍的聯系,為從一個研究領域向另一個研究領域過渡,提供了模式,從而提供了說明方法”[3]284。辯證法屬于人類的一種思維方法;自然辯證法則是人類對自然的辯證思考,作為一種自然觀,它也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哲學基礎;而且一定的自然觀是在人類與自然長期打交道的過程中形成的。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利用當時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對自然界辯證現象給予思辨性的考察,其中既展示了恩格斯的唯物主義觀點,也體現了恩格斯的辯證法思想。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提供了辯證的自然觀。自然物之間既和諧又沖突,既斗爭又合作。 1875 年 11 月,恩格斯在給彼得·拉甫羅維奇·拉甫羅夫的信中寫道,“自然界中物體——不論是無生命的物體還是有生命的物體——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諧,也有沖突,既有斗爭,也有合作。因此,如果有一個所謂的自然科學家想把歷史發展的全部豐富多樣的內容一律概括在‘生存斗爭’這一干癟而片面的說法中,那么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對自己作出了判決,這一說法即使用于自然領域也還是值得商榷的”[4]410-411。

在恩格斯的這段話中,他明確地反對把自然物(包括生命物)僅僅看作一個生存斗爭的存在,認為自然之物是在和諧中有沖突,斗爭中有合作,由此構成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恩格斯的這一觀點符合生態自然實際,認識到在整個自然歷史的進化過程中,并非如有的人認為的那樣自然有機物之間只有合作而無斗爭沖突;或反過來,只有斗爭而無合作,這樣的觀點和看法其實是極為片面和錯誤的。

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通過相互作用而使彼此發生變化。在《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稱,“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動物通過它們的活動同樣也改變外部自然界,雖然在程度上不如人。我們也看到:動物對環境的這些改變又反過來作用于改變環境的動物,使它們發生變化。因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發生的。每個事物都作用于別的事物,反之亦然,而且在大多數場合下,正是忘記這種多方面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才妨礙我們的自然科學家看清最簡單的事物”[5]558。恩格斯還舉例予以說明。他說,山羊阻礙了希臘森林的復生,山羊和豬吃光了圣赫勒拿島上的植物等。但動物對環境的影響破壞是無意的偶然的,而人類卻與此不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或改造卻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因此,人類對自然的改變是巨大的,原生植物和動物經過人的培養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它們原生的物種了。這也證實了達爾文的見解,“植物和動物的種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化的”[5]72。當然,“物種就這樣通過自然選擇、通過適者生存而發生變異”[5]73。

人類文明的成長史伴隨著自然的衰落史。恩格斯認為,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卻遭受了來自人類的不斷破壞和影響,“文明是一個對抗的過程,這個過程以其至今為止的形式使土地貧瘠,使森林荒蕪,使土壤不能產生其最初的產品,并使氣候惡化。土地荒蕪和溫度升高以及氣候的干燥,似乎是耕種的后果。在德國和意大利,現在似乎比森林覆蓋時期的氣溫高 5—6℃”[6]311。人類歷史每前進一步都要使自然付出沉重的代價。伴隨著人類的進步,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自然被破壞得千瘡百孔。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對英國為發展工業而使自然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損害而痛心疾首。在書中他列舉了許多為了發展工業而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的實例,如在英國的礦區,工廠主們為了熔煉鐵礦石,砍光了森林,使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遭受了極大的破壞;而在人口大量集聚的城市中,空氣、河流則受到嚴重的污染;特別是工人工作生活的條件更為惡劣,“大城市人口集中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引起了不良后果。倫敦的空氣永遠不會像鄉村地區那樣清新,那樣富含氧氣。250萬人的肺和 25 萬個火爐擠在三四平方德里的面積上,消耗著大量的氧氣,要補充這些氧氣是很困難的,因為城市建筑形式本來就阻礙了通風。呼吸和燃燒所產生的碳酸氣,由于本身比重大,都滯留在街道上,而大氣的主流只從屋頂掠過。居民的肺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結果肢體疲勞,精神萎靡,生命力減退。因此,大城市的居民雖然患急性病的,特別是各種炎癥的,比生活在清新空氣里的農村居民少得多,但是患慢性病的卻多得多。如果說大城市的生活本來就已經對健康不利,那么,工人區的污濁空氣造成的危害又該是多么大啊,我們已經看到,一切能污染空氣的東西都聚集在那里?!磺锌梢员3智鍧嵉氖侄味急粍儕Z了,水也被剝奪了”[7]409-410??諝馕蹪?,河水污染,就連工人的衛生條件也是骯臟混亂不堪。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大面積推行,再加上氣候的改變,使得農村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狀況也變得更加惡劣,“不過所有已經或者正在經歷這種過程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情況。地力耗損——如在美國;森林消失——如在英國和法國,目前在德國和美國也是如此;氣候改變、江河干涸在俄國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厲害,因為給各大河流提供水源的地帶是平原,沒有像為萊茵河、多瑙河、羅訥河及波河提供水源的阿爾卑斯山那樣的積雪。農業舊有條件遭到破壞,向大農場資本主義經營方式逐漸過渡——這些都是在英國和德國東部已經完成了的而在其他地方正在普遍進行著的過程”[4]627。

自然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就自然本身而言,自然之間的事物往往通過斗爭合作的形式維系著生命的進化過程。所以,任何單一地從某一方面看待自然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自然正是通過既斗爭又合作的形式,改變著外在形態及自身的性質,總是處于變化之中。然而,工業革命卻人為地加快了這種變化,并且朝著惡的方向發展。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思想提醒我們不能一味地謀取眼前的利益,而應認識到自然本身構成的復雜性與性質的多元性,應從長遠的或者說美學的角度對自然作更深一層的思考。因此對我們而言,所謂的自然美也絕非是一種單純的精神愉悅或享受了,必須和人類的生存實踐結合起來進行統合性的思考,因為對自然美的認識理應包含思辨的因素。正如恩格斯在其《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所提及的那樣,對自然的認識要“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聯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1]361。從恩格斯的辯證思想看,自然生態美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變化中新的美產生,舊的美也在不斷地衰落和消逝?!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若能以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審視自然中美的事物,那么自然就是一幅生機勃勃的、不斷變化著的“美”的世界了,自然也就能夠以更加完美的方式維持其自身的存在了。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建構提供了認識自然生態規律的思想基礎。從實踐的角度講,只有認識自然規律才能建設和諧美好的自然生態家園,才能將人的知識化為順應自然生態規律的智慧,也才能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審美王國。正因為如此,恩格斯才特別強調,在生產實踐中要“學會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習常過程所作的干預所引起的較近或較遠的后果”[3]384,只有認識自然規律,學會并充分利用自然規律,才能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有長遠性、持久性。若以短視的、當下的、功利的態度對待自然,必然會導致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出現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顧當下、不顧未來的行為。而這樣的實踐必然會危害自然生態整體系統的安全運行。所以,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損害自然生態的平衡性與安全性,否則,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無情的懲罰,“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3]383??粗匮矍暗睦?,陶醉于當下所謂的戰勝自然的勝利,卻不知冒犯自然的結果就是慘遭自然的無情懲罰。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唯利是圖,從不尊重自然規律,“當一個別的資本家為著直接的利潤去進行生產和交換時,他首先只能注意到最近的、最直接的結果。個別的工廠主或商人在賣出他制造的商品或買進商品時,只要獲得了普通的利潤,他就滿意了,不再去關心商品和買主以后是怎么樣。這些行為的自然方面的影響也同樣如此?!盵6]307再加上資本主義社會大規模的私有性生產勞動,對外在自然界取而不予的非生態性生產方式,使得自然生態系統很難獲得自我修復的時間和機會,因而持續不斷地加重著自然生態災難和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導致自然生態環境很難恢復到正常的運行狀態,這樣也就極大地破壞著自然生態的平穩運行;同時也加劇了社會之間、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生態不公平性,由此而引起世界范圍內的更大的矛盾??梢哉f,恩格斯對自然生態規律重要性的強調為我們建設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提供了極其可貴的認識基礎。

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建設離不開對自然生態規律的認識。自然生態美就是自然生態規律的一種最直觀的顯現。因此,要想認識自然生態美就不能不以對自然生態規律的認識為前提和基礎,否則所謂的自然生態美的認知就是一個虛假的偽命題。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如果違背自然生態規律,以極其短視的功利主義態度對待自然生態,那必然會給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自然生態也就不可能呈現出美。資本主義社會所奉行的那套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必然會帶來自然生態的破壞,同時也會導致社會不公正的發生。因此,對自然生態規律的認知,能夠為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建設提供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和認識論保證。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建設找到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社會主義,特別是共產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制度保障基礎。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的建設如果沒有合適的社會制度作為保障,所謂的建設也只能是空洞的概念游戲和紙上談兵,無法在具體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得到實實在在的落實,更無法指導廣大人民去建設一國的社會生態文明。對此,恩格斯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就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

首先,光靠資本主義社會,想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可以說是反自然的;而當人類所建立的社會制度一旦是反自然的,規制人們不去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處處破壞自然生態且危害人類生存時,就應舉起批判的大旗對其進行深入的批判。因而,恩格斯與馬克思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批判,“以追求剩余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方式已然成為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對自然生態破壞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了歷史的極致。恩格斯指認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反生態本性,將從自然辯證法的理論思維的批判性指向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為生態學的重建尋求制度保障”[8]。所以,若要改變自然生態向好發展,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就成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其次,若要改變自然生態環境就得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在恩格斯看來, 要想改變自然發展的不利狀況就得進行社會制度的改變,“為此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5]561。這就說明,對自然的破壞,既非今天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是由愚昧和落后造成的,也非科技的快速發展所導致的,而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造成的。如果從歷史視角看待恩格斯的這一思想,我們就會明白,自然生態的全面破壞確實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在全球的逐步確立而產生的,而罪魁禍首就是資本主義的異化勞動。在資本主義異化勞動的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相反成了破壞自然生態的強大力量,這與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最終目的相一致。資本家集團從事生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利潤。在資本主義階段,社會整部機器都在圍繞著資本家的利益運轉,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是極端自私自利的。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過程中,就是不停地向自然索取,榨取工人的剩余勞動,結果只能導致自然因不堪負重而幾近崩潰。因而,我們對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認知也不能僅停留在對人的剝削上,還要認清他們對自然的盤剝。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是包括自然在內的全面剝削?;谶@樣的認知,若想要保持良好的生態,使自然生態環境不再繼續沿著惡化的道路發展下去,就只能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了。對此,恩格斯的認知還是十分清楚的。

最后,只有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并且當人成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后,才能成為維護自然生態的自覺的行動者。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認為,當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會被取消,那么,商品對人的統治也會被人徹底地消除。在此基礎上,人才真正地脫離了動物界,人才能從自然規律的支配統治下獲得真正的自由,“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受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這些一直作為異己的、支配著人們的自然規律而同人們相對立的規律,那時就將被人們熟練地運用,因而將聽從人們的支配。人們自身的社會結合一直是作為自然界和歷史強加于他們的東西而同他們相對立的,現在則變成他們自己的自由行動了。至今一直統治著歷史的客觀的異己的力量,現在處于人們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來越多地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5]300。資本主義社會的消除、共產主義社會的建立將為自然生態的良好運行提供制度保障,使自然生態有自由的時間來展示其美,為構建美好的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健康良好的空間。因此,當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后,由于人們能夠熟練地運用社會行動規律,并且能夠將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這些過去統治人的行動的異己力量控制在人的行動之中,人們就會獲得真正的自由,也就能夠有能力去創造屬于人類自己的歷史。如此,就能更好地把握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為進入自由王國創造更多的條件,也為全面地進入審美王國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這樣,人才能成為維護自然生態的真正的自覺的行動者。

總之,恩格斯所堅持的自然生態的物質基礎性與生態發展的辯證統一性是改變當代世界性生態危機的正確的出路和前提,因為只有堅持自然生態的物質基礎性才能從現實的物質生產方式中找到改變自然生態危機的方式與方法,而不必抱著生態烏托邦式的幻想去尋找那些不著邊際的所謂解決之道,例如將生態危機產生的主因歸結為科技的發展或人口的過度增長等等。試想,如果去掉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就得退回到原始狀態;而停止了人口增長,人類社會就得在地球上慢慢消失。人口的增長自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性,對人口在一定階段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控制是必要的。雖然人口的暴增確實會增加自然的負擔,但把自然生態危機的主因歸結為人口數量的增加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客觀的。通過以上分析說明,自然生態危機的真正的根源其實就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本身,在于其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和唯利是圖的逐利本質。因此,要想徹底地消除自然生態危機,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徹底地消滅資本主義制度,也才能最終地阻斷全球性的自然生態危機朝著繼續惡化的道路發展。對此,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就應堅定地站在唯物實踐觀的立場上,在遵照客觀現實的前提下,通過人類實踐的不斷探索與進步而找到解決生態危機的最終辦法,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按照恩格斯的設想,由必然王國向著自由的理想王國轉變,最終實現馬克思主義生態美學所設想的生態美好理想世界。

猜你喜歡
自然界恩格斯資本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自然界的一秒鐘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例說“自然界的水”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