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支撐

2022-02-28 17:20楊建春
鄂州大學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文化觀恩格斯馬克思

楊建春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 215000)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揭示了文化的本質特征、主要內容和發展規律,認為文化是社會存在和社會生活的客觀反映,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示,文化發展與社會發展、人類解放事業、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緊密聯系。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重要的作用,它從物質基礎、社會作用、價值追求等方面為文化自信提供理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又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堅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堅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要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群眾的自信自強。

一、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具有豐富的內涵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其中包括:人們的精神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物質條件基礎之上,是由社會物質條件所決定的;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促進社會發展是文化獨立性的重要體現;意識形態集中體現了文化的本質和核心,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文化體現了人的主體性發展,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的發起者、享有者和檢驗者。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的提出,有機結合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實際,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一)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是由社會物質條件所決定的

馬克思、恩格斯闡述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揭示了文化來源于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社會矛盾運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人們對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在思想和意識上的反映?!拔镔|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盵1]591物質生產方式為人們的精神文化活動創造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文化的產生、發展取決于特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各種社會意識形式、精神文化現象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都要受到社會經濟結構的決定和支配。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為精神文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與封建社會相比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同時,他們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對人的精神文化的限制和制約,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在經濟上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這嚴重阻礙了其精神文化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展望了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人們的精神境界將有極大提高,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將在掌握和加強經濟基礎和物質力量的前提下,使精神文化也有全面的發展,全體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和思想覺悟有極大的提高。

(二)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肯定經濟、政治對文化的決定作用,同時也強調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反作用,認為文化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決不能忽視。他們論述了文化要真正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人們就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精神文化方面保持自覺自主,通過提高水平、增強熱情和自信心等發揮實際作用,使之在經濟、政治活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針對無產階級革命實際,他們鼓勵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必須要擁有強有力的精神文化,在運用政治、經濟手段的同時,充分運用精神文化的力量,團結和組織廣大群眾。他們強調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發展精神文化,形成獨立的無產階級意識,增進文化自主性、能動性,增強無產階級的精神力量,就能以摧毀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的價值自信和意志力量激勵革命行動和實踐。他們展望了共產主義文化在建設未來美好社會中的作用,認為在未來社會,人們的文化素養、思想覺悟和精神狀態如何,將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鞏固社會制度、妥善處理社會關系、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等問題。

(三)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內容

馬克思、恩格斯闡述了階級社會中意識形態的階級性本質,“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2]550,統治階級既對社會經濟基礎進行全面控制和統治,又對精神文化實行高度的文化統治和文化壟斷。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在精神文化上也占據統治地位,他們把掌握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作為思想文化的根本,對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進行全面控制,迫使人民群眾服從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要求,以達到維護資本主義統治的目的。馬克思、恩格斯強調無產階級及其廣大人民要在文化上確立應有地位,就必須要自覺提升自身階級意識,建設無產階級意識形態?!耙愿叨鹊臒崆榘延纱双@得的日益明確的意識傳播到工人群眾中去”[1]219,通過宣傳和推廣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加強理論和思想武裝,引領無產階級精神文化發展。重點要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行之有效地在廣大群眾中加以宣傳,引導群眾自覺防止和反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在廣大工人群眾中達成價值共識、形成集體力量。馬克思、恩格斯本人在革命實踐中與工人階級建立廣泛聯系,用科學理論教育和引導工人群眾,積極參與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培育和創建,激發無產階級的斗爭熱情和意志。

(四)文化體現了人的主體性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人類解放理論,是以解決人的生存困境、提高人的社會地位為邏輯起點的。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論證了文化體現著人的本質和主體性,只有通過文化活動,人的本質才能得到體現,人的發展才能在社會實踐中得到不斷提高。他們強調要擺脫舊的經濟關系和思想觀念的束縛,把人和人的關系歸還給人自己,達到將人們生動的精神世界“還給人自己”的目標,全面實現人的本質“復歸”,使文化成為不斷豐富、提高人的主體性的重要方式,達到文化本體論的革命性變革。馬克思、恩格斯通過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關系、工人階級的生存生活狀態,揭露了工人階級所處的被動地位和境況,強調“工人階級的解放應該由工人階級自己去爭取”[3]226,工人階級要以歷史主體的自覺自信推動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們還積極參加革命實踐,激發工人階級的主體性、主動性,鼓勵和引導無產階級以積極向上的姿態參與革命實踐和文化實踐,使自己在政治上、經濟上和精神上獲得全面解放,同時在發揮主體作用中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

二、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是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支撐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系統地闡述了文化的本質、文化的內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發展等內容,給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論基礎,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的理論支撐。堅定文化自信需要基本物質條件,必須以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為基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社會價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離不開這一精神動力支持;意識形態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內容,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增強人民主體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價值追求,堅定文化自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自信。

(一)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揭示了文化產生于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制度,指明了文化自信的基本物質條件。文化上的自信自強是一定社會物質條件的產物,人們對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的認識及其相應的文化活動離不開文化所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文化自信不能離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國文化的發展,人們文化信仰、信念的提升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前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發展和興旺,經濟發展的成就、民主政治的進步、思想文化的開拓、社會文明的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從根本上提振了全體人民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們的精神狀態、精神文化主體意識空前得到提升,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得以確立和增強。在實踐中我們不斷開拓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新局面,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持續提高文化發展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使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文化和精神內驅力顯著得到提高,這增強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在國際上,我們全方位挖掘和展現中華文化優勢和特色,通過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和文化分享等多種形式,為解決中國問題和世界問題提供獨特的思想理論和價值理念,中國人民在國際交往中充分展現出高度的自信自強。

(二)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肯定物質活動對精神文化活動的決定作用,也強調了精神文化活動對物質活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指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社會價值?!跋冗M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4]430,思想文化通過與人民群眾的有機聯系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我們要充分認識文化自信的重要引導、激勵和促進作用,不斷解放人們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狀態,拓展人們的思維空間和發展思路,釋放人們的創新創造活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文化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中處于關鍵地位。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精神根基,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各個方面的探索前進,都包含著文化自信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實質上是文化自信在經濟社會發展、治國理政等方面的反映。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內在驅動,促進理論創新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結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有豐厚的文化滋養,持續煥發生機活力。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撐,有利于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吸收和利用古今中外的制度文明和制度成果,借鑒社會制度發展中的有益經驗和積極因素,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三)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強調在階級社會中,社會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文化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這指明了文化自信的核心內容所在。堅定文化自信就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的地位和作用,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文化本質上是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體現,在當前國內外因素和環境的深刻影響下,正面臨著各種新情況、新矛盾。思想文化領域的復雜情況要求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先進性及其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在與各種錯誤思想、思潮的斗爭與較量中端正文化價值觀和文化發展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是在一定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指明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信要全面、深入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發揮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社會作用,為堅定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提供有力保障。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要注重創新和豐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表達方式,探索形成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并且能夠讓廣大人民認同和接受的有效方式,以夯實文化自信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四)堅定文化自信要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的主體性

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強調文化體現人的主體性發展,社會發展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指明了文化自信的根本價值追求。堅定文化自信必須要尊重人的主體地位,發揮人的主體作用,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自信自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力量,真正體現文化自信的功能和價值。文化自信從本質上來說是人民群眾對自己創造的文化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它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發揮和基本參與。人民群眾是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主體,堅定文化自信要以人民主體性為建構原則與路徑,最大限度地為人的主體性發展創設更為理想的社會條件和環境。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益和質量,不斷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和人民收入,切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人的主體性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提高公民民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為人的主體性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環境。要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社會階層之間公共文化資源的共享。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創新活力,提高文化體驗審美能力、文化創造創作能力、文化全面建設能力,使人的價值和發展潛能更能充分地得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文化發展要注重社會效應和社會利益,順應人民群眾需求和期待,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充足養分,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只有在社會實踐和活動中得到拓展和增強,要激勵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文化活動和文化建設,加強多層面、多社會主體的文化互動,推進文化價值觀的多方共建共享,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充分展現人的本質力量,同時發揮文化自信應有的價值整合和引領作用。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中國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自信的理論支撐研究,順應時代發展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文化觀,充分發揮其重要當代價值。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定力和發展定力,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大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力提升全社會精神文化發展水平,形成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思想基礎,保持全體人民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凝聚起滿懷信心、奮斗前行的偉大力量,大力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猜你喜歡
文化觀恩格斯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理論邏輯及實踐示范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習近平的傳統文化觀
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