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瓜新品種‘墨長冬瓜’的選育

2022-02-28 14:02曠碧峰劉志華余席茂閔岳靈劉小安張小毅
辣椒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衡陽冬瓜坐果

曠碧峰 劉志華 余席茂 閔岳靈 劉小安 張小毅

(衡陽市蔬菜研究所 衡陽市蔬菜研究所院士專家工作站,湖南衡陽 421001)

冬瓜(Benincasa hospidaCogn.)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廣泛種植,富含鉀、鈣、鎂、鐵、磷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營養,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功效,是一種保健蔬菜?!L冬瓜’是從‘衡陽扁擔冬瓜’大田中發現的變異株經多年定向選擇育成的中早熟冬瓜新品種?!怅柋鈸稀呛怅柋镜匾粋€特色品種,因其熟性屬中早熟、果實扁擔形、果實商品性好而聞名,曾經是衡陽地區乃至全省許多冬瓜栽培地區的主栽品種。由于常年栽培,加之多年來隨著雜交冬瓜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和人們對冬瓜資源保護意識的淡薄,以及缺乏對‘衡陽扁擔冬瓜’品種資源的收集和改良,‘衡陽扁擔冬瓜’已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和混雜現象[1-2]。為了保護和充分利用這一特色資源,2013 年衡陽市蔬菜研究所在對‘衡陽扁擔冬瓜’進行提純復壯的同時,對在大田中發現的變異株單瓜內自交定向選擇,育成了‘墨長冬瓜’新品種。

1 選育過程

衡陽市蔬菜研究所冬瓜課題組于2013 年在對‘衡陽扁擔冬瓜’進行提純復壯的過程中,在試驗田中發現了1 個變異單株,其田間性狀表現優良,后經株內自交定向培育和多代選擇而成的純和自交系,該自交系性狀穩定,中早熟、果實商品性好,最終育成了‘墨長冬瓜’新品種。

‘墨長冬瓜’屬性為中早熟,始花節位18 節,性狀穩定,果皮墨綠色,果縱徑114.3 cm,果橫徑16.9 cm,果肉厚4.0 cm,平均單果質量11.5 kg,瓜肉較致密,肉厚,果腔小,商品性好,品質佳,耐貯運。湖南種植從開花至始收45 d 左右,植株耐寒性強,抗病性好,田間未發現炭疽病、疫病、病毒病,適合湖南露地和棚架栽培[3]。

2017—2018 年對該株系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以‘衡陽長冬瓜’為對照。2019—2020 年分別在全省布點進行了區域試驗,在衡陽縣樟木鄉湖南耀泓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衡山縣敬安農業蔬菜基地進行了生產示范。該品種從坐果性、果實商品性、抗病性等諸多方面得到了種植者的充分肯定。由于該品種單瓜比‘衡陽扁擔冬瓜’還長,又因其瓜皮墨綠色,故定名“墨長冬瓜”?,F已在湖南省及周邊地區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50 hm2。

2 選育結果

2.1 產量結果

2.1.1 品種比較試驗 2017—2018 年,在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蔬菜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衡陽長冬瓜’為對照。3 月上中旬播種,4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每667 m2穴施生物有機復合肥100 kg 作基肥,生長期間一般不再追肥。采用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寬行栽植,采用地膜覆蓋。采用平棚栽植,寬行5.0 m,株距30 cm,溝寬30 cm。春季雨水多,要注意清溝排水,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其他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4],7 月上旬開始分批采收至8 月底。試驗結果表明(表1),‘墨長冬瓜’田間總體表現為生長勢較強,兩年平均果長114.3 cm,果橫徑16.9 cm,果肉厚4.0 cm,單瓜質量11.5 kg,商品成熟果墨綠色,口感微甜,耐貯性特強,綜合抗性強,2 年平均總產量為9 200 kg/667 m2,比對照‘衡陽長冬瓜’增產32.2%,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1 2017—2018 年‘墨長冬瓜’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2.1.2 品種區域示范試驗 2019—2020 年在湖南省冬瓜主產區進行多點區域試驗。共設5 個試驗點,分別在郴州、永州、衡陽、長沙、常德等地進行。試驗設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0 m2,以‘衡陽長冬瓜’作對照。采用平棚栽植,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產。試驗結果表明(表2):兩年5 個試驗點‘墨長冬瓜’平均總產量8 911.8 kg/667 m2,比對照‘衡陽長冬瓜’6 849.2 kg/667 m2 增產30.1%,各試驗點產量差異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表2)。

表2 2019—2020 年‘墨長冬瓜’多點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2.1.3 生產示范 2019—2020 年,分別在湖南耀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和衡山敬安農業蔬菜基地進行了生產試驗,以‘衡陽長冬瓜’為對照。2 月下旬—3 月上旬播種育苗,3 月下旬—4 月上旬定植,平棚栽植,株距30 cm,行距5 m,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產。試驗結果表明(表3):‘墨長冬瓜’兩年平均總產量為8 648.5 kg/667 m2,比對照‘衡陽長冬瓜’6 588.0 kg/667 m2增產31.3 %。

表3 2019—2020 年墨長冬瓜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2.2 營養品質

2020 年8 月經湖南省蔬菜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品質分析[5],‘墨長冬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60%,蛋白質0.65 g/100 g,脂肪0.17 g/100 g,粗纖維1.18 g/100 g,維生素A 0.59 g/100 g(FW),維生素C 5.23 g/100 g(FW),總體品質優于對照‘衡陽長冬瓜’(表4)。

表4 墨長冬瓜新品種品質檢測結果

2.3 抗病性鑒定

2019—2020 年由衡陽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植保站連續兩年對田間自然發病情況進行抗病性調查。采用對角線五點取樣法,每點取樣10 株,以‘衡陽長冬瓜’為對照品種??共⌒澡b定結果表明(表5):‘墨長冬瓜’田間對白粉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均略高于對照‘衡陽長冬瓜’。田間植株未發現其他病害。

表5 墨長冬瓜新品種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

3 品種主要特征特性

‘墨長冬瓜’植株生長勢旺,分枝力強,第一朵雌花節位出現在第18 節左右,果實長柱形,果皮墨綠色,色均勻,成熟果長114.3 cm,果橫徑16.9 cm,果肉厚4.0 cm,平均單瓜質量11.5 kg,果腔小,果肉較致密,商品性好,品質佳,耐貯運??剐詮?,適應性廣,適宜平棚或支架及爬地栽培。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整地施肥

選擇肥沃疏松、排灌良好,前兩年沒種過冬瓜的壤土。土地耕耙平后,爬地栽培,按畦面寬5.0 m作畦,中高邊低;棚架或支架栽培,按畦面寬1.5 m作畦,溝寬30 cm,深20~30 cm,加深圍溝和腰溝:畦兩邊離畦邊30 cm 處各開一條寬20 cm,深20 cm的小溝。每667 m2施農家肥2 500 kg、菜枯100 kg,復合肥或生物有機肥100 kg,拌勻覆土,整平畦面[6]。

4.2 培育壯苗

4.2.1 基質或營養土準備 如使用商品基質,需購置蔬菜育苗基質。如使用營養土育苗,每667 m2準備過篩砂壤土400 kg,施加腐熟農家肥50 kg,過磷酸鈣2 kg,50%的多菌靈粉劑0.1 g,充分拌勻,用農膜封蓋,堆漚20~30 d,其間翻動1~2 次。

4.2.2 裝盤(裝袋)準備好苗床,采用50 孔穴盤育苗,播種基質裝盤后整齊擺置于育苗床,浸透水待播種。營養缽育苗時,在播種前3~5 d,在育苗床裝袋,選9 cm×9 cm 或10 cm×10 cm 的營養缽,每667 m2需要裝足450~ 650 袋,用農膜蓋嚴。

4.2.3 播種 適宜播種期一般在2 月中旬—3 月上旬,播種前選晴天曬種1~2 d,然后將種子放入55 ℃左右的熱水中攪動保持20 min,之后用25~30 ℃的溫水浸種4 h,種子瀝干后播于營養體中。在播種前一天,將已裝好營養土并擺好的營養缽浸濕透,以營養缽提起有水滴出為準。播種時在營養缽基質中心位置用食指插2 cm 深的小穴,將種子平放于穴內,蓋上營養土,淋濕,插棚架,蓋膜,保濕催芽。

4.2.4 育苗 播種后5 d 左右出苗,幼苗1~2 片真葉時用70%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霧防病。待苗4~5 片真葉時移栽[7]。

4.2.5 苗床管理 白天溫度保持在28~32 ℃,夜間溫度不低于15 ℃。待冬瓜苗有60%~70%出土時揭去地膜。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 ℃,夜間溫度保持在10~15 ℃。定植前7 d 進行煉苗。

4.3 定植

選擇晴天,選取壯苗,按每穴1 株的規格及時定植于大田,采用爬地栽培每667 m2可定植450 株左右,采用搭平棚架栽培每667 m2定植650 株左右,采用支架栽培(一條龍架式)每667 m2可定植800 株左右,并做到帶土、帶藥、帶肥定植。隨定植隨澆搭根水。一般大棚栽培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定植于大田[8]。

4.4 大田管理

4.4.1 施肥 定植活棵后,應加強肥水管理,以水帶肥促早發。在幼苗期至抽蔓期,施肥1~2 次,每次每667 m2施尿素2~3 kg;結瓜初期和中期適當施壯果肥,每667 m2埋施三元復合肥20~30 kg;結瓜盛期,視植株生長情況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0 kg 或尿素20 kg[9]。

4.4.2 水分管理 冬瓜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又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干旱時要及時供應水分,早期采用澆灌的方法,后期應采用溝灌,使水分慢慢滲透到耕作層,但溝內存水時間不能太長,應及時清理溝系,以防積水,影響生長。

4.4.3 栽培模式

(1)爬地栽培 冬瓜爬地生長,株行距較稀,管理比較粗放,莖蔓基本上放任生長,或結瓜前期摘除側蔓,結瓜后任其生長,瓜在地面上生長。投入勞力少,不費料,節約成本,但果實大小和著色不均勻。

(2)搭架栽培 一般多用竹木搭棚,棚高1.5~2.0 m,當瓜蔓長到1 m 左右及時將藤引蔓上架,植株在上棚以前及時摘除側枝,上棚后莖蔓放任生長。平棚架通風透光比爬地冬瓜好,有利于坐瓜和冬瓜的生長發育,瓜身大多為吊著或半著地生長,大小比較均勻,單位面積產量比爬地冬瓜高,著色一致[10]。

(3)支架栽培 支架(一條龍架式)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地可根據支架材料插成單根支架、人字架、三腳架等。所用材料比棚架少而小,成本較低。充分地利用立體空間,也可提高坐瓜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單瓜質量。當前應用比較普遍,效益也比較好[11]。

4.4.4 整蔓 植株調整,促進‘墨長冬瓜’坐果和果實發育,可采用以下方式。

(1)坐果前留1~2 個側蔓,利用主、側蔓結果;坐果后側蔓任意生長,適用于爬地冬瓜。

(2)坐果前摘除全部側蔓,坐果后側蔓任意生長,適用于爬地冬瓜和搭棚冬瓜。

(3)坐果前摘除全部側蔓,坐果后留3~4 條側蔓,摘除其余側蔓;主蔓打頂,適用于支架冬瓜。

(4)坐果前后均摘除側蔓,坐果后主蔓不打頂,多用于搭架冬瓜。

(5)坐果前后均摘除全部側蔓,坐果后主蔓保持若干葉數后打頂,多用于支架冬瓜。

4.5 病蟲害防治

4.5.1 農業防治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采取深溝高畦栽培。

4.5.2 物理生物防治 合理應用色誘板、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12-13]。

4.5.3 藥劑防治

(1)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疫病、白粉病、炭疽病和果實綿腐病等。疫病、白粉病、炭疽病分別選用52.5%惡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抑快凈)1 000~1 200 倍液、250 g/L 密菌酯懸浮劑(阿米西達)1 000~1 500 倍液、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捷菌)1 000~2 000 倍液噴霧防治。綿腐病可選用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阿克白)1 000~1 500 倍液等防治。

(2)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黃守瓜等。蚜蟲可選用25%噻蟲嗪水分散顆粒劑(阿克泰)2 500~3 000 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黃守瓜可選用3.4%甲維鹽微乳劑(奧翔)2 500~3 000 倍液噴霧防治。

4.6 采收

在花凋謝之后35~40 d 采收。采收標準為成熟的冬瓜表皮絨毛稀少,色深,瓜形生長正常,上端較細,下端較粗。也可根據市場需求,適當提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衡陽冬瓜坐果
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作品選登
悶熱三伏天 冬瓜可以這樣煲
蘋果樹坐果率提高六法
為什么叫冬瓜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征稿啟事
冬瓜謠
中華壽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棗樹多坐果
越夏黃瓜坐果難 巧用措施多坐瓜
大城衡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