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李崗文化甑形器的發現及意義

2022-03-03 02:35宋瑞
關鍵詞:遺址飲食文化

□宋瑞

裴李崗文化是距今9000—7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學文化,廣泛分布于河南境內。其發達的生業經濟、初具規模的聚落布局、濃厚的祭祀文化、神秘的刻畫符號,帶動和影響了同時期相毗鄰的其他文化,并使其逐漸裴李崗化。雖然學界對裴李崗文化的年代、性質、譜系、聚落形態等宏觀方面的認識不斷加深,但是似乎忽略了一些微觀信息,如數量少但多數遺址都有發現的甑形器。

甑是中國古代常見炊器,主要用于蒸制食物,文獻中多有記載。如《說文解字》曰“甗,甑也,一曰穿也?!薄吨芏Y·考工記》曰“甑實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薄墩f文解字》中將甗視為甑,有孔無底。而《周禮·考工記》則描述了甑的容積為一斛二斗八升,厚度為半寸,口沿厚一寸,底部有七孔。關于甑和甗的問題,可以明確的是,甑出現的年代要遠早于甗,甑演變成甗,二者功能相近,但形態有別。甑多為盆、缽、碗、罐等器類在底部或近底部鉆孔,其使用過程中多放置在鼎、鬲等炊器之上或之中,并不直接接觸明火,而甗則為鼎、鬲等炊器與甑的結合體,直接接觸明火。目前關于甑的研究,王仁湘先生在《中國史前飲食史》一書中有所涉及。施米克探討了陶甑的來源與分布[1],但只提到了裴李崗文化的三足缽形甑,并沒有關注其他甑形器,材料方面的缺憾也使其結論有待商榷。李曉楊、韓建業先生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陶甑、甗譜系研究》一文中較為系統地梳理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甑、陶甗,認為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是裴李崗文化影響下形成的[2],這種論斷可能言之過早。文中以箅孔的多寡及位置為依據,將裴李崗文化的甑形器分成了三型,沒有按照器物形態劃分,這樣就忽視了以鼎、罐、壺為主體的文化系統與釜文化系統間的本質區別,由于三者都為多箅孔甑,而將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劃歸為裴李崗文化的三足缽形甑、罐形甑所在的A型,因而會得出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是受到裴李崗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觀點。這樣的劃分方式是不可取的。陶器形態的特征是構成考古學文化的基本要素,獨具特色的陶器群反映了與其他考古學文化間的區別,而甑形器所具有的箅孔只是附屬裝置,不能作為劃分類型的標準。此外,以往的研究者多是關注其所具有的飲食方面的功能,實際上甑形器也作為葬具來使用。

甑形器在裴李崗、石固、賈湖、瓦窯嘴、莪溝北崗等裴李崗文化的典型遺址中都有發現,其中莪溝北崗、瓦窯嘴等遺址發現了數件完整器。根據形態特征可分為4種。第一種為三足缽形甑,敞口,腹部淺或深,圜底鉆有多個箅孔,三錐狀足外撇,又被稱為鏤空三足缽、過濾器、三足器等。(圖1-1)這種甑形器幾乎不見于其他同時期或后期的考古學文化之中,屬于裴李崗文化特有器類,且在新密馬良溝遺址所發現的4件三足缽形甑內底部皆有一層灰黑色黏結物,可能是遺留的食物殘渣,應是三足缽形甑蒸食的例證。(圖1-2)第二種為新安荒坡遺址所出的漏斗形甑,形似漏斗,口大底小,底為空心。(圖1-3)第三種為缽形甑,目前只在賈湖遺址中發現腹片一件,在下腹部穿有數孔。(圖1-4)第四種為罐形甑,目前發現于賈湖遺址甕棺葬中,多是在罐底或下腹部穿數孔或一孔。(圖1-5)這種甑形器并非實用器,具有葬具的功能。其中三足缽形甑、缽形甑和部分罐形甑就如《周禮·考工記》所言“甑實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而漏斗形甑和部分罐形甑應屬于《說文解字》所說的“甑也,一曰穿也”,可見裴李崗文化遺址所出甑形器在類別上與文獻記載相對應。

圖1 裴李崗文化甑形器

盡管裴李崗文化所見甑形器數量不多,但有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甑的使用年代被提前了上千年,且跨湖橋文化與裴李崗文化的甑形器為獨立起源。以往認為最早出現的甑屬于長江下游地區距今7000多年的跨湖橋文化[3],實際上跨湖橋文化的甑應是陶釜的底部穿孔而成(圖2-1),是釜文化系統下形成的甑形器,并被后來的河姆渡文化所繼承。而陶釜應源于當地的上山文化,根據上山遺址的地層關系可知,跨湖橋文化疊壓于上山文化之上,在器形上后者是前者的主要繼承者[4]。上山文化龍游荷花山遺址的陶釜(圖2-2)與跨湖橋文化釜形甑(圖2-1)除箅孔以外,別無二致,而且有學者對上山文化小黃山遺址與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的陶器化學成分分析表明,二者地域性特征明顯,在陶器生產工藝上存在較大差異[5]。無論跨湖橋文化陶釜是繼承于當地上山文化還是長江中游地區的彭頭山文化[6],無疑釜形甑是釜文化系統下的產物。如果說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是裴李崗文化影響下的結果[2],那么裴李崗文化中甑形器種類較多,唯獨不見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這說明二者所具有的甑形器是獨立起源的。裴李崗文化的甑形器種類較多且年代較早,到了仰韶文化時期,中原地區仍是沿用缽形甑或罐形甑,這說明甑形器起源可分為中原與長江下游獨立發展的兩個系統,但年代上限中原地區的裴李崗文化要早于長江下游的跨湖橋文化上千年。因此,裴李崗文化甑形器的發現將甑的起源提前了上千年,且跨湖橋文化的釜形甑源于本土而非裴李崗文化。

第二,甑形器的出現與使用是蒸汽用于飲食生活中的重大發明,對于研究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史意義重大。早在距今9000—7000年,裴李崗先民就已利用蒸汽來加工食物,而同時期的其他考古學文化,無論在蒸煮器的種類和數量上都遠不如裴李崗文化。如磁山先民用架著支腳的盂生火做飯,彭頭山先民將圜底釜立于支腳上煮食,老關臺先民利用裴李崗文化傳入的夾砂深腹罐作為炊器。其中只有老關臺文化的關桃園遺址發現了一件缽形甑(圖2-3),與裴李崗文化缽形甑類似,應是后者西遷的產物,可見在飲食方面裴李崗文化對老關臺文化影響較深,使其烹飪方式更加多元。而且裴李崗人已經將支腳與深腹罐合二為一,做成陶鼎,在炊器上首次創新升級,這只是一個開始。隨后又將其常見的三足缽、罐、缽等器物穿孔制作成甑,將其放入或放在注水的鼎、罐等器物中或上方蒸制食物,食物制作方式由最為原始的燒烤、煮,進而演變成了蒸制,多樣的制作方式,使得食物種類變得廣泛??脊叛芯勘砻?,裴李崗文化的賈湖先民已經懂得栽培水稻和粟等農作物,馴化豬、狗等家畜,食物來源逐漸變得穩定。如此一來,裴李崗人在攝取身體所需的食物營養方面必然要高于周邊古人,營養均衡對于身體和智力發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樣從飲食的角度就不難理解裴李崗文化為何如此發達了。

圖2 甑形器

飲食方式的變革還被后世繼承和發揚。裴李崗文化中并存有多孔和一孔甑形器,多箅孔可以增大食物與蒸汽的接觸面積。由于蒸汽的溫度遠高于沸水,所以蒸制食物更加均勻且用時更短。多孔甑蒸食效率要遠高于一孔甑,后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制陶工藝的進步,一孔甑逐漸被多孔甑所替代。需要說明的是,裴李崗文化所獨有的三足缽形甑幾乎不見于其他文化中,可能是三足缽形甑需要放入炊器內,由于不能夠滿足人口與食量增加的需求而被淘汰。只有罐形甑、缽形甑被繼承下來,在仰韶文化時期得到較大發展,不僅數量和種類有所增加,就連箅孔也多種多樣。如南楊莊、王灣及下王崗等遺址所見的甑。而后將甑與鼎相結合,變成了鼎形甗,這樣就出現了甑、甗并立蒸制食物的狀況,甗的出現提高了蒸制的密閉性,蒸制食物的數量和體積也隨之增加,滿足了人口增長對熟食量的需求。到了龍山文化時期又出現了鬲式甗、斝式甗,甑與甗的種類有所增加,但后者比重高于前者,基本上呈現了后世青銅時代甑、甗的主要特征。到了青銅時代,甗逐漸由普通的蒸制食器演變為特權禮器,如婦好墓中的三聯甗。但甑仍然作為蒸制食器使用,到了漢代演變成了蒸籠,甑在飲食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延續至今。

第三,裴李崗文化甑形器是仰韶文化甕棺葬的重要源頭。甕棺葬在仰韶文化時期最為繁盛,主要流行于黃河中游及長江中游一帶。此外,在黃河上游和下游、長江下游、東北等地也有分布。有學者對西安魚化寨遺址半坡類型遺存分析后認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甕棺葬源于白家文化,主要還是引用許宏先生的觀點,即我國甕棺葬肇始于李家村文化、北辛文化及河姆渡文化[7]。其實早在裴李崗文化時期甕棺葬就已出現,在賈湖遺址發現的兩座甕棺葬,就是以罐形甑作為葬具[8]。而老關臺文化(又稱為白家文化或李家村文化)年代相當于裴李崗文化中晚期,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裴李崗文化西遷的深刻影響,而且半坡類型的形成是裴李崗文化與老關臺文化相互促進的結果,這是目前學術界所公認的。因而,無論是老關臺文化還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甕棺葬,實際上都是源于裴李崗文化。此外,一孔罐形甑作為葬具,其箅孔不再是蒸汽進出口,而是靈魂出入的通道,也是史前人類靈魂觀的反映。

總之,甑形器的起源可分為中原與長江下游兩個系統,其中中原系統的源頭出現于裴李崗文化中,并將甑出現的年代提前了上千年。將蒸汽運用于飲食生活中,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后世飲食方式影響深遠。不僅如此,裴李崗文化罐形甑還作為甕棺葬的葬具,是仰韶文化甕棺葬的重要源頭。

猜你喜歡
遺址飲食文化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西域門戶——兩關遺址
春節飲食有“三要”
遼上京遺址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誰遠誰近?
健康飲食
別樣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