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022-03-03 01:45李巧云
關鍵詞:群文議題初中語文

李巧云

(重慶市開州區陳家中學 重慶 405400)

群文閱讀教學是我國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突破性的閱讀教學方式。與傳統閱讀教學有所區分的是,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它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進行廣泛閱讀時的思考與理解,對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質和文學素養有極大的推動力。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是以單篇式閱讀的精講為主,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消耗在了對單篇閱讀文章的詞句理解或是賞析上,將線性的知識單向傾注地給學生,很容易讓學生對閱讀課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大打折扣。而群文閱讀教學,學生與教師雙方共同選取一組文章,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增強課程的參與感,促進語文的綜合素養穩步提升。

一、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語文學科的具體體現。初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指初中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教學互動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教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授、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生活習慣和責任擔當等方面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以基礎的課本教材為依托,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用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開拓創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有特點、有氛圍、有意義的教學環境。

(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在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單元整合、教材整合等形式已經有所發展,但缺乏系統性。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透徹地掌握語文學科基本特征,系統地推進多文本閱讀研究,在更加開闊的視野上體現多文閱讀的價值,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對新的內容、新的模式、新的目標有新的理解,敢于創新、敢于表達,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態度被動、觀念滯后

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理念解讀存在誤區,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中落實得非常少,致使理論研究與實際課堂教學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初中教師依然束縛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以“提升分數”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而群文閱讀則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群文閱讀教學耗時比較長,教師需要進行長時間備課,并對教師的語文綜合素養要求相對較高,這也在無形之中限制了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

(二)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他們的心理逐漸成熟,開始有自己的思想,生理問題增多。同時,由于處于青春發育時期,學生會產生一種朦朧的情感,盡管他們對學習的認識程度較高,但是他們也容易被朦朧的情感左右,認為書中的知識遠遠不及現實中的情感有意思,所以對閱讀缺乏興趣。不僅如此,當前的教育體制也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雖然現在教育部門要求實施素質教育,但是學校和教師仍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作文考什么,教師就讓學生閱讀什么,導致學生產生了一種錯誤認識。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電視劇、動漫、游戲層出不窮,這些極具趣味性的娛樂內容充斥著學生的生活,吸引著學生,導致學生投入了大量精力,單調的閱讀自然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很多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當中,其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一人獨大”的教學風格為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在做完閱讀練習后,教師為學生進行批改,而后對學生的答題內容和答題方式進行糾正,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固化在一個模式中,使學生無法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也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教學實踐結果來看,這種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極大削弱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閱讀教學理念,加強教師專業培訓

素質教育背景下,群文閱讀成為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诖?,必須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更新教師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教學目標,轉變以往知識由教師傳遞給學生的模式,實施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群文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縱向、橫向對比閱讀,品味感悟語言,比較寫作手法及其實際效果,從整體上進行文本各項內容的理解,彌補以往單篇閱讀內容的不足。通過群文閱讀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和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獲取知識、積累素材,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實現群文閱讀的價值。其次,為了更好地保障群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教師要通過自主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同時,學校還必須積極開展各種培訓活動,使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學到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在具體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施先進的教育理念,增強群文閱讀效果,逐漸提升自身的群文閱讀素養。

(二)運用信息化手段輔助群文閱讀

一般來說,學生可以自主閱讀,但是教師帶領他們閱讀,會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如在學生閱讀興趣不強烈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種熱情的驅使下,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如在教學“團結一致”的力量與含義時,教師不要單純地找出有關團結的文章,而是可以播放一段視頻,如出現災難時,大家一起救災。教師也可以出示一些反例,如《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而離開,結果唐僧被抓,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如果內部不團結,容易帶來很大的傷害。教師還可以播放歌曲《團結就是力量》,以激發學生的斗志。這樣一來,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清晰地認識到,閱讀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知。

(三)文本的選擇要符合學生需求

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指導,合理選擇文本內容,并確保群文閱讀更符合學生的心理期望,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只有教師對文本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因為它的合理性并不是基于主觀的價值性,而是基于對文本的正確理解,如果不做出最適當的選擇,就會使學生的閱讀質量下降。具體而言,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文字的難度、范圍、主題等設計和科學規劃,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而不妨礙學生的閱讀,從而逐漸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群文閱讀指導問題應該是精心設計的,以便激勵他們深入地閱讀,增加他們的閱讀經驗,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知識。由于群文閱讀方向不同于個人閱讀,因為閱讀主要集中在多重文字的結合上,因此這個問題應該按層層遞進、主次分明來設計,無論難度、文章的結構還是范圍,都需要一個深入的過程,逐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閱讀和分析,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撥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去思考和討論,以使學生能夠真正實現他們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四)構建健全的群文閱讀評價模式

通過有效的群文閱讀教學評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群文閱讀積極性,還能促使教師從群文閱讀的教學評價中及時發現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調整和優化具體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其一,教師應改變單一化的評價量表,將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的具體表現,如閱讀參與狀態、討論積極性等作為評價的內容,使群文閱讀評價包含的內容更加契合學生素養培養的需求,真實、科學地反映群文閱讀教學。其二,教師還必須轉變以試題評價的形式,將調查問卷、學習檔案等形式納入具體的評價中,豐富評價內容的來源,實現評價的合理性;其三,教師應鼓勵學生、家長以及學校領導參與群文閱讀評價,廣開言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以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形式參與群文閱讀評價。

(五)通過實踐落實群文閱讀

準確地說,閱讀是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可是如果只依靠書本知識,學生很難得到更高層次的突破,甚至會陷入瓶頸期,從而停在原地,止步不前。然而,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像我國的科技,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更高階段的腳步,因為一旦停下前進的步伐,其他國家科技的高速發展便會將我們遠遠丟在后面。不僅如此,閱讀不能紙上談兵,而是要不斷實踐,學生才能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會。就像袁隆平院士培育雜交水稻,首先要有這個理念和方案,才能開始實踐,可是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和方案上,那么雜交水稻永遠都不能成為餐桌上晶瑩剔透的米飯。所以說,學生一定要多實踐,才能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如在閱讀有關圓明園的文章時,教師不妨鼓勵學生真正去圓明園,感受昔日輝煌的圓明園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加清楚地感受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可恨,促使學生迸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從文章資料中了解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學生的情感遠遠沒有親身調查、訪問、參觀、實踐來得強烈,因為只有最真實的感受,才能獲得最高效的閱讀。

(六)科學設計群文閱讀議題

群文閱讀中的文本并不是隨機抽選的,而是結合教學需求以某一個議題作為中心,圍繞議題選擇相應的文本,以達到多角度閱讀的目的,有效拓展教學內容、豐富學生體驗。因此,為了保障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順利展開,必須立足于以下三個方面,科學、恰當地設計群文閱讀議題。首先,圍繞教材的要求確定議題。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材,幾乎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某一個主題展開的。據此,教師在確定群文閱讀教學議題時,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對單元教學目標進行解讀,并確定出具體議題,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以實現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揮。學生是群文閱讀的主體,契合學生興趣,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的議題更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有效地獲得知識、拓寬視野。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認知需求、思想道德需求、生活需求等,精心選擇閱讀議題,確保選擇的群文閱讀議題具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作用,還要與學生生活契合,能夠正遷移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最后,議題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教師圍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設置一些具有開放性、沖突性、議論性的議題,促使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與原有的思維產生碰撞,并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現議題的多元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化閱讀需求,落實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

(七)小組合作的方式應重視

由于閱讀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群文閱讀教育也應該通過小組合作的集體學習來改進學習模式,鼓勵學生相互傾聽,了解和吸收他人的好思想。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的空間,學生思考文本內容,積極尋找適當的學習方法,并獲得寶貴的閱讀技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必須做好準備,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群文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它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進行高效閱讀時激發學生的閱讀潛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選擇有價值的文本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領會文本內容的同時,提升閱讀的興趣。通過大量群文的閱讀,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開展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時,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主人公執著、刻苦、勇敢、誠實、堅強等諸多優良的品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創作這部作品時,也是在一種特殊環境中創作完成的,他雖然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仍然擁有驚人的毅力,面對重重困難與挑戰,選擇迎難而上,終于在病床上完成了這部名著。

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和改革新課程的背景下,正在形成的一種以群文整合為主的群文閱讀方式,大大有助于提高初中閱讀教育的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群文閱讀的具體概念以及在初中語文閱讀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討論當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情況,并提出了改善建議。筆者堅信,初中群文閱讀教育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初中的閱讀教育以及我國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

猜你喜歡
群文議題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