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教融合視域下的民辦高校傳媒人才教學培養模式
—以“We Try傳媒工作室”為例

2022-03-07 08:17馬川雅
智庫時代 2022年6期
關鍵詞:產教成員學院

馬川雅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再次重申了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強調了產教融合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主要思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路徑。[1]在當前產教融合的視域下,民辦高校積極奮進,與時俱進,通過建立校內學生實訓工作室,以培養高質量人才作為重要目標,以為學院和學生服務為基本理念,從而促使“傳媒工作室”模式的形成。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在全?!笆奈濉币巹澲忻鞔_提到了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體系和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思考,在學校的總體部署下,堅持守正創新、以學生的人才培養和實訓技能的提升為目標,努力實現創建中國頂尖的民辦應用型特色大學的發展目標。其中“應用型高校傳媒專業“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的推行是構建合理教學體系,探索教學實踐新模式,適應傳媒畢業生就業的嚴峻形勢的創新手段。[2]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國際傳媒藝體學院的“We try傳媒工作室”緊跟學校發展總體規劃目標,以服務二級學院的師生、積極促進對外拓展交流為目標成立,在未來的發展中持生發出新的力量。[3]

圖1 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

一、We Try傳媒工作室運作模式

(一)部門分工合作,統一管理

We Try傳媒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工作室成員全部為國際傳媒藝體學院中的學生,依托學院平臺支撐,分為文編運營部、視覺設計部和公共關系部三大板塊,其中文編運營部主要負責學院新聞官網的運營及維護和微信公眾號“We Try傳媒工作室”的文章推送及審核,視覺設計部負責學院新聞的拍攝活動和學校部分對外宣傳視頻海報等的包裝及制作。為順應學校發展潮流,與時俱進,工作室于2021年設立了公共關系部,主要負責工作室內部制度的執行及對外業務的拓展。工作室獲得學院資金支持和平臺支撐,形成了“學院孵化—部門產出”的運營模式,以激發高校傳媒類專業學生的自主創造力、鍛煉學生的媒體運營思維及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旨在激勵學生學以致用,更好地走向社會。工作室分工合作,緊密結合時事熱點,輸出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新媒體作品。

圖2 工作室拍攝省級實驗教學中心申報專題片

表1 2021年6月微信公眾號推文

(二)各司其職 凝聚力強

在筆者實際的了解調查中發現,工作室的成員之間彼此認同度更高,工作室每屆成員不超過40人,需要經過嚴格的兩輪面試才能留在團隊當中,留下的成員以”Tryer”自稱,旨在將個人打造為不斷嘗試的個體形象,所有的成員實行“老帶新”的培訓機制,工作室的標語“If you never try,you will never know”作為團隊精神的象征,除此之外,工作室成員在拍攝活動中被要求身著統一制作的服裝,佩戴統一的工作名牌,勒龐在《烏合之眾》中闡述了群體的失語行為,但群體凝聚力的體現則更為明顯,群體吸引其成員聚集于群體中并將其整合為一體,在群體中的認同因素往往和團隊中良性發展形成合力。在高校傳媒工作室這樣的學生組織中,即使有部門之分,成員們都來自不同的專業班級,但因為群體的凝聚力,在共同的目標執行過程中往往體現出高度的認同感,也更能增加團體的集體榮譽感。此外,該種凝聚力也體現在雙向的互動中,在卡茨提出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中,更加突出體現了受眾的地位,因此在每周推送的公眾號平臺文章中,開頭總是以“XX的We try傳媒工作室”格式命名,如在新生軍訓時的公眾號推文中,就以“揮舞青春的We Try傳媒工作室”為開頭,從而加深了閱讀者的印象,拉近了與受眾和成員之間的距離。在制作學院的相關海報中,也總是用“We try”的Logo來作為標志,以醒目的標識來吸引讀者注意。

(三)依托平臺,拓展渠道

We try傳媒工作室于2021年4月開始接管學院官網信息處理,通過筆試考核和線下培訓,在文編運營部抽調4名具備較強新聞寫作能力的成員,成立單獨的網站運營小組。經過評比,學院官網分別于同年8月和9月,網站發文量達到21條和23條,高居全校各個二級學院榜首。輿論宣傳是陣地,在日常高校新聞稿件的撰寫中,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即:學院會議、比賽獲獎、教職工表彰和人物專訪,在新聞稿寫作過程中,需要經過層層把關,在稿件撰寫過程中,也有嚴格的審核機制,一般要經過三層把關,經歷了從部員初審—部長二審—指導老師三審的嚴格執行過程,在初期撰寫的過程中,因為成員基礎不一,使得稿件撰寫過程中經常出現模式化、套路化。在針對網站運營小組的學員培訓過程中,工作室文編部長本身是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經過從指導老師到部長內部組織,曾針對稿件撰寫的薄弱環節開展多項技能訓練,特別是針對非新聞專業的學生,啟迪學生在撰寫過程中打開思路,不用固守模板,而用更加活潑新穎的語言去錘煉,經過一年左右的培訓,大部分學生學有所獲,對于稿件撰寫的格式規范及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除了文編運營部積極拓展學院官網的陣地以外,視覺設計部也積極拓展,緊跟學校發展規劃的新賽道,即堅持以培養市場評價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優秀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在校企合作的項目上,工作室曾與校外企業合作開展了“抖音推廣大賽”,以吸引學院內的學生參與,并全程負責跟拍和視頻剪輯等方面的工作。

圖3 We try工作室Logo

二、We try傳媒工作室模式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內部激勵機制待完善,成員積極性較低

工作室成立之初是為了鍛煉學生工作能力,使得其在未來與校企合作項目上有更多發展,但經過走訪調查,多數學生表示進入工作室的初衷是為了社團活動的加分,但進入工作室以后,發現自身的學業與工作室的行程活動之間的時間無法協調,使得成員主觀能動性不高,一個群體假使能使成員受益,就越能使成員靠攏。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認為如果某個體在群體中以成員資格得到獎勵,他就會參加群體,反之則會離開群體?;趯W生的心理,他們大多數表示期望在工作室的活動能幫助他們在學年評比中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因此在工作室的日常拍攝和撰寫稿件的過程中,也常常存在著成員積極性不高,對于自身完成任務的認同度較低等方面的情況。而關于工作室內部的激勵機制,雖然設立了末位淘汰機制,但從整體上來看,還存在一定獎勵機制的缺失。

(二)學習技能不足,成員實踐能力較差

高校傳媒工作室的成立初衷是為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其畢業之后與企業的對接能力,但在培訓過程中,多數新成員自主學習能動性較差,主要是為了實踐學分而加入社團組織,多數存在基本攝影技能欠缺,在Photoshop等軟件的使用過程中,反映出惰性。相關負責部門的部長反映新加入的部員主動性不強,以文編運營部為例,按照固定流程,在稿件的撰寫上,每周由部長提供兩次的推文選題報送給指導老師審核,基本內容圍繞校園生活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后,有部分成員表示選題靈感枯竭,從開始的妙趣橫生,諸如《紙有故事|一筆一劃,皆是我們的青春》,通過搜集學生的信件,來喚醒學生對于青春時代的記憶,到逐漸呈報的選題趨于平淡,特別是對于熱點事件的跟隨不足,在發掘選題的主動性上有待加強。

(三)成立時間短,發展根基尚需夯實

傳媒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發展至今已有6年時間,主要依托學院發展,基于當前產教融合的發展趨勢,民辦高校更加注重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室立足于此,但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的亟待加強等方面,仍然需要探尋更多的發展空間與可能,在校企合作的平臺上尋找更多發展機遇[4]。此外,由于指導教師本人為理論型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動之下,思索改變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將工作室的相關項目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在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探尋更多的發展潛力。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應更加強化產教融合理念,與校外企業結合,多方位拓寬渠道,提供更具有實踐性的意見。

三、We try傳媒工作室模式的發展建議

(一)積極拓展,走產教融合發展道路

高校傳媒工作室的發展模式依托學院,作為以學生為主要的人才培養平臺,在多方開展上應緊跟學校發展規劃,緊跟學校的輿論宣傳陣地,拓寬溝通渠道,真正走為了學生發展的良好道路。We Try傳媒工作室作為學生實踐的平臺,也應積極拓展渠道,加快融入學校發展前進的道路,合理利用學院現有平臺資源,積極打造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的學生實踐團隊。[5]工作室應該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只有通過不斷打磨學生的作品,才能保證傳媒類的學生在未來進入企業平臺實踐的過程中保持優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成。而校內老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引導者,在進行相關項目課題的研究中也應當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企業方面的崗位需求進行教學項目設計,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二)深化改革,完善工作室內部管理機制

在高校傳媒工作室的培養過程中,在民辦高校中的產教融合概念應該貫徹實施下去,從教師到學生都應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思路,一方面,從教師層面要讓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學有所思、學得、學有所用,針對內部管理松散的情況,應適時增加每周與指導老師交流的機會,通過線上交流的形式,增進成員與指導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成員本身的需求制定個人發展計劃,對于不同部門的管理要有所差異,對于文編運營部的管理需更加細致,除了每月的稿件審核以外,還應保證報送選題的獨特性,真正激發成員的創造力和發展潛能。對于視覺設計部的管理需要從視頻及照片的質量入手,扎實推進每月一次的成員之間進行作品的比拼和學習,通過每一次的作品評講,讓成員的作品有更加長足的進步。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傳媒工作室的創辦與發展十分必要,一方面工作室應緊跟市場發展的步伐,作為高校傳媒人才的實踐基地,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推動教學深化改革,培養適應當下發展趨勢的全媒體傳媒人才。[6]另一方面作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基地,高校傳媒工作室肩負著更多任務,在建立新媒體矩陣的過程中,工作室應更好地踐行服務于高校師生的目標意識,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扎實開展思想建設和技能培訓,真正筑牢學院輿論宣傳陣地。

猜你喜歡
產教成員學院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海盜學院(12)
海盜學院(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