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初探—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為引

2022-03-07 03:46楊倩廖寧陳怡然
智庫時代 2022年3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應用型思政

楊倩 廖寧 陳怡然

(重慶工程學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包括通識教育課、專業課在內的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推進所有教師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全國各高校大力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但因傳統的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體系的不一致,專業課程本身的邏輯性等原因,導致課程思政進展緩慢,協同育人合力不明顯。

一、專業課程“課程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融合是對專業教師能力的極大挑戰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系統全面,思政課教師都是經過正規專業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則多從事于理論、技術研究等。應用型本科定位于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其專業教師需要不斷地將自身的知識儲備、技術儲備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思想,利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手段進行教學設計、實施,這本身已經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再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教學中,就需要專業教師繼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教育教學能力。專業教師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要求的。

(二)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是對教學設計的極大挑戰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的收獲為引領的教學模式,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如何評判學生的學習收獲和學習成果,即教學評價問題。專業課程的評價方式比較顯性,如:項目是否完成、測試多少分、課堂討論參與情況等,可思政教育的評價方式則比較隱性,甚至需要很長的時間才看得見效果。所以如何設定中長期才能看到的思政教學目標和階段性的專業課程教學目標(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是課程設計的第一個難點,如何在每一堂課中去實現目標,并最終形成課程自身的體系是第二個難點,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之外,利用課后時間、在線平臺等資源則是其中的一個突破點。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熟悉教學設計方法、教學平臺及工具,學校提供充分的平臺及環境等。

(三)以課程為單位的課程思政隨意性較強、重疊較多,容易以偏概全

目前的課程思政,大多以課程為單位,而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課程基本是以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應用為主線。若以課程為單位進行課程思政,會出現每門課程的思政元素、思政深度相差無幾的現象,最后結果是每門課都在提課程思政,每門課都無法深入。

二、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框架設計

(一)圍繞學校辦學定位,確定人才培養方向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面向社會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以學科為依托,以應用型專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定位的高等教育。應用型本科面向社會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培養人才,所以在所培養人才的價值觀、工程倫理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應用型本科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經筆者及其團隊通過網絡調研1萬余家企業、實地調研15家企業,獲取數據并整理分析后發現,企業用人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三個方面。所以,應用型本科課程思政體系可圍繞價值觀引領、科學素養、工程倫理等方面[1][2]。

(二)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框架

百度百科指出“價值觀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眱r值觀的內涵極其廣泛,在計算機專業課程中主要落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倫理道德。

從1952年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科南特(J.B.Conant)先生提出“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這一概念以來,人們便開始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可分為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精神三個層次[3]。從傳統的三維教育目標來看,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精神正好對應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素養這三個維度。

工程倫理又稱工程師倫理,是工程技術人員在工程活動中應遵守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即工程師除了專業技術以外,還得考慮工程對人、社會、自然等多方面的影響,如環境影響、經濟影響等。

(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思政整體設計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作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專業的專業認知性課程,具備該專業明顯的技術全線、思維全線。以此課程為出發點,可構建出一個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結構。

以科學思維之心、腦、體為結構,分別對學生心理、思維和技術能力方面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點。價值觀引領、科學精神、工程倫理歸納為學生心理、感情教育,辯證思維、創新思維、關聯思維、批判思維歸納為科學的思維訓練,綜合分析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則歸納為對學生體能、技能的訓練。

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思政方案

(一)科學思維之“心”

“心”主要指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中具體表現為:科學精神、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倫理道德。

1.科學精神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數據發展史。以時間為主線,展示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科學家們的事跡、思想等,強調青年學生應對真理保持執著追求,不要讓信念的堅守被噪音淹沒。同時,學習過程中,感受科學家們的科學方法、精神及素養。

教育方法與載體: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名人微視頻。

預期教學成效:能理解數據在“數字時代”的重要性,具備一定的數據收集、整理意識;能對大數據行業現狀有一定了解,具備一定的好奇心和投身大數據行業的主動性。

2.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實事分析。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目前的發展現狀為引(如:計算機硬件、云計算、數據共享等),引領學生深刻認識我國的制度優勢(如:新冠疫情的快速抑制)、國際現狀等,強調“技術自立”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明白要為誰學習、為誰建設、為誰貢獻力量。

預期教學成效:了解我國當前國情,對自己所學專業有參與感,能主動地收集、了解、分析國家需求,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3.倫理道德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數據收集過程中的倫理,如數據究竟是誰的?騰訊的QQ號是誰的;數據收集過程中是否應該得到合理的授權,如目前軟件使用前必須點擊授權獲取手機等信息,是否合理;算法中的倫理,如大數據殺熟、無人駕駛過程中的危機處理手段等。

預期教學成效:在享受數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能主動地思考數據的倫理道德問題。具備一定的守法、守規、道德意識。

(二)科學思維之“腦”

“腦”主要指學生的科學思維,即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中具體表現為:辯證思維、創新思維與關聯思維、批判性思維。

1.辯證思維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數據分析算法應用。強調:數據本身是客觀的,但研究數據科學的人具有主觀性,因此,通過數據產品展現出的數據力量就凸顯出了正、負兩種特征。知識和技術本身具有兩面性,所謂絕對的“客觀、中立與價值無涉”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教育方法與載體:案例分析(分類算法評估標準、聚類算法)

預期教學成效:能對數據及算法有較客觀的認識,能合理看待算法及應用的雙面性。

2.創新思維與關聯思維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強調:新專業,新技術,需要新的思維。結合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行業“年輕”的名人事件,引導學生開拓思想、勇于創新。

教育方法與載體: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名人微視頻、技術應用前沿視頻。

預期教學成效:對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保持開放的心態,能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的“互聯網+創新創業”想法,初步撰寫創新創業方案。

3.批判性思維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爭議性話題討論。讓學生在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詳細分析、評估和評價的基礎上,有根據、有充分理由、合理地判斷。

預期教學成效:能主動收集資源、分析數據、形成自己對數據的認識,并能進行適當的表達。

(三)科學思維之“體”

“體”主要表現為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區別于專業技術的綜合應用,而是綜合分析、綜合判斷等能力。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中具體表現為:分析的“洞見”、可交付的“洞見”。

1.分析的“洞見”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綜合分析能力。結合和利用社會復雜性、環境復雜性、行為復雜性等,有效捕捉反映于數據世界的根本機制、動態、原理與驅動因素。

教育方法與載體:案例分析(連鎖店銷售數據分析)

預期教學成效:能結合業務場景進行最基本的數據收集、預處理、分析、可視化,并形成文檔(如:論文)。

2.可交付的“洞見”

思政教育的融入點:綜合實踐能力。對業務問題中的內在的、根本的、真實的和完整的機制、動態、原理和驅動力的深刻理解和適當表達,并被反映在所獲得的數據交付物中。

教育方法與載體:案例分析(連鎖店銷售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泰迪杯數據分析賽題分析。

預期教學成效:能針對業務場景進行基本的數據分析,并提交相應的成果(如:可視化分析報表等)。

四、《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思政實施方案

課程思政,如鹽入水,需要與課程知識體系進行完美結合,且不能喧賓奪主,所以在實際實施時,可在每一次課程中設置1-2個主題進行突破,如表1所示。同時,在后續的專業課程,針對這一突破的思政元素,進行強化訓練,從而達到整個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

表1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導論》課程思政實施方案

五、結論

課程思政課程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從專業發展、學校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有利于加強對各個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指導,也有利于形成一個有層次,能跟隨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而相應的提升的思想政治素養。但若以課程為單位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則容易出現以偏概全、容易引入、被學生接受的內容被多門課程重復應用,真正需要的內容卻被遺漏的現象,所以從一個專業的整體角度去思考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

專業概論課程就具備專業的整體視角,以概論課程的建設入手,思考人才培養的目標、多門專業課程之間的關聯,再確定每門專業課程的思政重心,更容易形成有效的課程思政,輔助思政課程。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應用型思政
汽車類專業課程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應用型本科層次大學生網絡在線學習策略及實踐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以匯編語言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