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科不孕癥診斷中2種輸卵管檢查方式的臨床應用觀察

2022-03-09 13:28錢瑩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關鍵詞:臨床診斷

錢瑩

摘要:目的:通過本次研究,期望可以明確在臨床診斷輸卵管性不孕癥方面,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這一檢查方式與輸卵管造影相比較,在基層醫療機構是否更具備應用價值。方法:本次研究總時長一年,自2020年10月開始直至2021年10月結束,研究對象均為這一時間段內,在我院接受診治的婦科不孕癥患者,該部分病患為排除男性因素以及排卵障礙等因素后,考慮存在輸卵管因素導致不孕的患者。此次研究共有120例患者參加,在研究開始前,我院依照隨機分組的準則將120例婦科不孕癥患者均分為兩組,即E組與R組,每組60例婦科不孕癥患者。兩組患者均處于臨床診斷階段。針對E組患者,將采取常規診斷方式,即輸卵管造影的方式進行診斷,而針對R組患者,則會采取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的方式進行診斷。當研究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檢查方式的結果,分析其中的差異性,判斷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這一檢查方法,在基層醫院是否更值得投入使用。結果:在研究結束后,通過對比最終的結果可以看出,E組患者與R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診斷方式后,輸卵管堵塞的檢出率具有明顯差異,其中E組60位患者最終得到有效檢測結果42例,實際檢出率為70.00%,R組60位患者最終得到有效檢測結果52例,實際檢出率為86.66%。由此可見R組患者在接受了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后的診斷效果要明顯優于接受輸卵管造影的E組患者。結論:通過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在臨床診斷輸卵管性不孕癥時,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進行診斷,會有效提高最終的檢出率,且不良反應更少。

關鍵詞:輸卵管性不孕癥;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輸卵管造影術;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2

引言:

依照目前階段大數據給出的結果可以看到,四成左右的女性不孕癥患者都是輸卵管因素導致?;颊唠p側輸卵管堵塞,則幾乎喪失懷孕的能力,若是一側發生堵塞或通而欠暢,則有可能出現宮外孕可能。因此在排除男性因素后,對于排卵正常的女性,且在存在盆腔炎性疾病、異位妊娠史、盆腹部手術史、闌尾炎、宮腔操作史、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高危因素者,接下來會考慮進行輸卵管通暢度的檢查。在基層醫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輸卵管造影術。該檢查對儀器、設備、場地的要求不高,費用低,因此一度成為基層醫院輸卵管通暢度檢查的常規方式。但相比輸卵管造影術 ,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可以直觀觀察宮腔內部結構,發現宮腔形態的異常,比如子宮縱膈,宮腔粘連,宮內膜息肉等。在發現輸卵管開口處微小粘連時,能立即針對性治療,冷刀剪開粘連帶,同時特定導管插入輸卵管開口處,深度<1cm,推注液體的壓力更高,能避免輸卵管痙攣、折疊等引起的近端阻塞的假陽性,能更有效判斷輸卵管通暢度。本次研究就是為了探究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在臨床診斷輸卵管性不孕癥時的指導價值,判斷其在基層醫院是否具備比輸卵管造影更高的應用價值,具體研究報告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自2020年10月開始,直至2021年10月結束,總持續時長一年。在研究過程中,共有120例婦科不孕癥患者參與本次研究。按照所有患者的常規資料,以隨機的方式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兩組,即E組與R組,每組共有60例婦科不孕癥患者,其中E組患者共由24例原發性不孕患者以及36例繼發性不孕患者組成,其中繼發性不孕患者中,有19例患者具備人工及藥物流產史?;颊咂骄挲g分布在24歲至37歲之間,平均30(±0.23)歲。R組患者共由27例原發性不孕患者以及33例繼發性不孕患者組成,其中繼發性不孕患者中有16例患者具有人工或藥物流產史平均年齡分布在22至39之間,平均年齡29(±0.63)歲。具體由表1所示。

納入標準:患者有正常的性生活,且確認丈夫精液常規屬于正常水平,1年及以上仍未懷孕,為本次研究的納入對象。

排除標準:排除子宮因素、卵巢因素、內分泌及男性因素等所致不孕:無內、外科、腫瘤、糖尿病、傳染病等合并疾病情況;無急性炎癥期;無異常子宮出血等。

在研究正式開始前,會再次確認兩組患者是否滿足以上標準,并對患者的常規資料進行二次核實,并再次將研究的詳細情況向患者進行傳達,保證患者對本次研究沒有任何異議。

1.2方法

E組患者采取常規輸卵管造影方式進行診斷,R組患者采取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方式進行診斷。在產生結果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檢出情況,對其進行分析,依靠最終結果對本次研究作出總結,E組與R組具體操作方案如下所示:

1.2.1E組婦科不孕癥患者診斷方法

E組采用輸卵管造影術。具體內容為:月經干凈后3-7天,無性生活,內外生殖器非急性炎癥期,陰道分泌物檢查清潔度在II度及以下,在造影前30分鐘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克預防輸卵管痙攣。術前陰道沖洗。病患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宮頸留置雙腔導管,注入對比劑(含碘水劑)之前,拍攝第一張X線平片,對比劑充盈宮腔及輸卵管后拍攝第二張平片,對比劑彌散至盆腔后拍攝第3張,最后一張延遲片等待20分鐘后拍攝,最后根據所得圖像對患者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1.2.2R組婦科不孕癥診斷方法

R組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診斷方法為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具體內容為:放置采用靜脈麻醉或椎管內麻醉,術前30分鐘予以間苯三酚40mg 靜脈滴注,使其宮頸口松馳。取膀胱截石位,常規外陰及陰道消毒,探針置入宮腔檢查患者宮頸深度及軸向,采用等滲液膨宮,維持宮腔壓力位100-110mm Hg。擴張宮頸口至6號,置入宮腔鏡,觀察患者宮腔的整體形態,內膜情況,兩側宮角輸卵管開口,直視下經輸卵管開口插入特定導管,深度小于1 cm,推入稀釋亞甲藍液5 ml,而后注入混合慶大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的生理鹽水,根據推入液體量、阻力大小、液體反流情況,判斷輸卵管是否通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

采用輸卵管造影術的E組患者,通過觀察X線下輸卵管走形、管腔充盈情況及20分鐘后輸卵管排空情況、盆腔造影劑涂抹情況等來判斷輸卵管通暢度。輸卵管通暢表現為:管腔充盈良好、造影劑流出快速,傘端有大量液體流出,盆腔涂布均勻,20分鐘后輸卵管無造影劑殘留。輸卵管通而欠暢: 輸卵管充盈緩慢,遠端有造影劑流出,盆腔彌散慢,20min后輸卵管內仍有造影劑殘留。輸卵管阻塞:輸卵管可有或無充盈,充盈者無遠端造影劑流出,可有宮旁血管、淋巴管內造影劑逆流。

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的R組患者則通過推注藥液量及推注阻力、藥液反流等指標判斷輸卵管通暢度。通暢判斷標準:推注液體阻力小,或雖有阻力,但通過加壓推注時阻力減少甚至消失,宮腔鏡下見輸卵管開口處無氣泡溢出,或藍色藥液返流;通而欠暢:推注液體時有一定阻力或阻力雖小,但宮腔鏡下見輸卵管開口處有氣泡及藥液返流;阻塞:推注藥液遇較大阻力,鏡下見輸卵管開口處大量藥液返流。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各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3.0進行統計與分析。

2結果

2.1E組與R組檢出率對比

在研究結束后,通過觀察E組與R組的檢出情況可以發現,E組患者受檢60人,檢出42例,實際檢出率為70.00%,其中完全暢通輸卵管共14例,通而不暢20例,阻塞8例。R組患者受檢60人,檢出52例。實際檢出率為86.66%,其中通暢輸卵管共31例,通而欠暢輸卵管16例,不暢通輸卵管7例。由此可見,采用輸卵管通液的R組在檢出率方面要明顯優于采用輸卵管造影的E組,對比存在差異且符合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由表2所示。

2.2E組與R組不良反應對比

在研究結束后,E組患者共有16人出現不良反應,R組患者共有3例出現不適反應。由此可見,R組在不良反應方面的表現也要明顯優于E組,具體結果由表3所示。

3討論

女性輸卵管性不孕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尋求更值得推廣的診斷輸卵管性不孕的檢查是大勢所趨。輸卵管造影術在臨床應用非常普遍,因其操作簡單,費用不高,結果可以保存,并可以顯示輸卵管官腔形態、阻塞部位以及輸卵管周圍情況,而且碘劑可抑制粘膜細菌,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對輸卵管及盆腔有治療作用,因改變了腹腔環境,可提高受精力。但輸卵管造影術對宮腔病變的敏感性不高,且臨床發現輸卵管造影術存在假陽性。部分經輸卵管造影術診斷為輸卵管不通者,后經腹腔鏡術中美蘭通液證實輸卵管通暢??紤]可能和醫生的操作技術、攝片時機、患者疼痛、體位改變、輸卵管痙攣、或推注造影劑導管放置不當、推注造影劑時壓力不足、或子宮內膜增厚遮擋輸卵管開口等因素有關。目前有許多醫生也在不斷嘗試在細節上做出改進,以期減少假陽性率。宮腔鏡通液術可彌補輸卵管造影對宮腔病變診斷不明確,輸卵管近端阻塞假陽性率高的缺陷。宮腔鏡可直觀了解患者的宮腔情況,便于發現宮腔形態是否有畸形、是否有宮腔粘連、宮內膜息肉。應對輸卵管開口被內膜遮擋或輸卵管開口處存在纖維粘連帶的病患,可先經過處理后再通過插入特定導管,插入深度小于1cm,推注美藍液體或治療藥液,推注壓力高于輸卵管造影,減少因輸卵管痙攣、粘液栓等造成的假陽性率。宮腔鏡下通液術還可在檢查同時進行治療。對于宮腔粘連,可冷刀針對性治療。子宮內膜炎、可同時行宮內膜活檢,并且可以灌注抗生素混合液進行治療,改善輸卵管粘膜及子宮內膜炎癥。插管深度小于1cm,可有效減少輸卵管穿孔的幾率。宮腔鏡下通液術因不需要拍攝X線片,減少病患接受輻射。而該檢查的局限在于無法了解輸卵管病變的部位及輸卵管周圍情況,但目前有學者嘗試將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與B超結合,觀察推注過程中輸卵管走形,管腔寬度、盆腔彌散情況等,有效的解決了上述情況。在治療時,醫學界認為盡早的診斷,以及對輸卵管病變部位的準確定位,有助于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輸卵管病變包含多種類型:輸卵管雙側或單側梗阻、輸卵管遠端、近端梗阻、輸卵管積水、有輸卵管手術史和輸卵管妊娠史的梗阻、輸卵管微小病變、輸卵管憩室、輸卵管粘膜損傷等。對于輸卵管性不孕的治療正在被新興的輔助生殖技術替代,由于治療結局與診斷的準確性、病變的特征、醫療手段的供給以及患者的個人意愿都密切相關,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是大勢所趨,宮腔鏡下通液術可有效降低診斷輸卵管阻塞的假陽性率,臨床應用價值高。并且,通過輸卵管通液術檢查仍高度懷疑輸卵管近端梗阻,則往往預示腹腔鏡手術往往難以解決問題,應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如選輸卵管介入手術,或直接行輔助生殖技術。本次研究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進行診斷的R組婦科不孕癥患者,最終取得了86.66%的實際檢出率,即60例患者,檢出52例,其中通暢輸卵管共31例,通而欠暢輸卵管16例,不暢通輸卵管7例。而接受輸卵管通液的E組患者,最終取得了70.00%的實際檢出率,即60例患者,檢出42例,實際檢出率為70.00%,其中完全暢通輸卵管共14例,通而不暢20例,阻塞8例。在研究結束后,R組患者共用3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率為5.00%。而E組患者,則有16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率為26.66%。從本次研究取得的結果來看,R組患者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的方式有著更高的檢出率,不良反應低。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研究證明了在診斷輸卵管性不孕癥時,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相較于輸卵管造影有更高的檢出率,不良反應低,且有效降低輸卵管近端阻塞的假陽性率,對下一步治療方式的選擇更有指導意義,具備更佳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慧, 段愛紅, 張立芳,等. 輸卵管通液與子宮輸卵管造影在輸卵管通暢性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0):4.

[2]林小娜, 黃國寧, 孫海翔,等. 輸卵管性不孕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J]. 生殖醫學雜志, 2018, 27(11):9.

猜你喜歡
臨床診斷
68例原發性輸尿管癌的臨床分析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及其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69例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芻議糖尿病低血糖癥的診斷與治療
錐形束CT在口腔內科臨床診斷治療中的應用
探究內鏡檢查對缺血性結腸病的診斷價值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